防眩性膜、防眩性膜的制造方法、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2602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眩性膜、防眩性膜的制造方法、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防眩性膜、防眩性膜的制造方法、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眩性膜、该防眩性膜的制造方法、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阴极线管显示装置(CRT)、液晶显示屏(IXD)、等离子体显示屏(rop)、电致发光显示屏(ELD)、场发射显示屏(FED)、触摸屏、电子纸、平板电脑等图像显示装置中,通常在最外表面设置用于防止反射的光学层积体。这样的防反射用光学层积体由于光的散射或干涉而抑制影像映入(映>9込A )或使反射率降低。作为防反射用光学层积体之一,已知有在透明性基材的表面形成具有凹凸形状的防眩层而成的防眩性膜。该防眩性膜可利用表面的凹凸形状使外部光发生散射,防止外部光的反射或影像映入所致的可见性的降低。作为现有的防眩性膜,例如已知有下述类型:通过凝集性二氧化硅等粒子的凝集而在防眩层的表面形成凹凸形状的类型;在树脂中添加有机填料,基于粘合剂树脂的聚合收缩而在层表面形成凹凸形状的类型;或者在层表面层积具有凹凸的膜并转印凹凸形状的类型等。但是,对于这样现有的防眩性膜来说,所有类型均利用防眩层表面形状的作用而得到光漫射 防眩作用。为了提高防眩性,需要增大防眩层表面的凹凸形状,但若凹凸形状增大,则存在如下问题:涂膜的雾度值(Haze值)上升、产生褪色,与此相伴,透过鲜明度降低。另外,对于现有 类型的防眩性膜来说,在例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在背光源等来自背面的透过光透过具有凹凸形状的防眩性膜时,还具有由于其表面凹凸形状的特异性作用而产生的“表面眩光(面9 )”(用眼睛看起来由于一闪一闪(々9々9 )的亮度差所致的“闪烁(bbM)”')之类的问题。为了防止产生这样的表面眩光,例如有如下方法:利用折射率与构成防眩性膜的粘合剂树脂不同的粒子产生内部漫射。在维持内部漫射来防止表面眩光的情况下,需要增大构成防眩性膜的粘合剂树脂与粒子的折射率差、或增加粒子的添加量。但是,在这样的防表面眩光方法中,粘合剂树脂与粒子存在界面,由于粘合剂树脂与粒子的折射率差,在界面发生反射,具有所得到图像的对比度降低这样的问题。作为上述问题的解决对策,已知有如下方法:例如使用在中心部和表层部使折射率逐渐不同的多层粒子、或使用具有梯度折射率的粒子(例如,参见专利文献I)。另外还已知有例如通过使用在粒子表面设置折射率处于粘合剂树脂的折射率与粒子的折射率之间且厚度为IOOnm左右的中间折射率层的粒子来降低粒子与粘合剂界面的反射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但是,这样的粒子非常昂贵,并且,由于其制造方法的原因,难以控制粒子的粒径、难以增大粒子表层与内部的折射率差,具有难以增大内部漫射这样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12070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7920号公报

发明内容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鉴于上述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眩性膜、该防眩性膜的制造方法、应用了该防眩性膜的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该防眩型膜的防眩性优异、同时可适当防止表面眩光的发生和对比度的降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的防眩膜为具有透光性基材与漫射层的防眩性膜,该漫射层在该透光性基材的至少一侧面上形成,该漫射层的表面具有凹凸形状;该防眩性膜的特征在于:上述漫射层含有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与分散在该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中的有机微粒(A);将包含在上述漫射层中之前的有机微粒(A)的折射率设为Na、将上述漫射层中的上述有机微粒
(A)的折射率设为nA、将上述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折射率层设为nb时,满足下式(I)。I NA-nb I > I nA-nb I >0 式⑴本发明的防眩性膜中,上述漫射层中的有机微粒(A)优选形成有粘合剂成分浸渗(含浸)而成的浸渗层。 另外,优选上述漫射层进一步含有平均粒径小于有机微粒(A)的有机微粒(B),将上述漫射层中的上述有机微粒(B)的折射率设为%时,满足下式(2)。I nB-nb I ^ I nA_nb I >0 式⑵另外,将包含在上述漫射层中之前的有机微粒(B)的折射率设为Nb时,优选满足下式(3)和式⑷。I Nb-nb I > I NA-nb I >0 式⑶I NB-nB I > I NA-nA I >0 式⑷另外,上述有机微粒(B)优选形成有粘合剂成分浸渗而成的浸渗层。另外,将包含在上述漫射层中之前的有机微粒(A)的平均粒径设SRa、将包含在上述漫射层中之前的有机微粒(B)的平均粒径设为Rb时,优选满足下式(5)。rB-RB〈rA_RA 式(5)另外,粘合剂成分优选含有丙烯酸酯单体。另外,本发明还涉及防眩性膜的制造方法,其为具有透光性基材与漫射层的防眩性膜的制造方法,该漫射层在该透光性基材的至少一侧面上形成,该漫射层的表面具有凹凸形状;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其具有下述工序,在该工序中,在上述透光性基材的至少一侧面上涂布含有有机微粒(A)和粘合剂成分的涂液,使其干燥形成涂膜,使该涂膜固化,而形成上述漫射层;将上述有机微粒(A)的折射率设为Na、将上述漫射层中的上述有机微粒(A)的折射率设为nA、将上述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折射率设为nb时,满足下式(I)。I NA-nb I > I nA-nb I >0 式⑴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偏振片,其为具备偏振元件的偏振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偏振元件的表面具备本发明的防眩性膜。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在最外表面具备本发明的防眩性膜或者本发明的偏振片。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本发明的防眩性膜具有透光性基材与漫射层,该漫射层在该透光性基材的至少一侧面上形成,该漫射层的表面具有凹凸形状。上述透光性基材优选具备平滑性、耐热性,机械强度优异。作为形成上述透光性基材的材料的具体例,可以举出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三乙酸纤维素、二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聚酰胺、聚酰亚胺、聚醚砜、聚砜、聚丙烯、聚甲基戊烯、聚氯乙烯、聚乙烯醇缩醛、聚醚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环烯烃或者聚氨酯等热塑性树脂,从耐热性的方面考虑,优选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从不会扰乱偏振光的方面考虑,优选三乙酸纤维素。作为上述透光性基材,还可使用具有脂环结构的非晶态烯烃聚合物(Cyclo-Olefin-Polymer:C0P)膜。它们为使用了降冰片烯系聚合物、单环的环状烯烃系聚合物、环状共轭二烯系聚合物、乙烯基脂环式烃类聚合物树脂等的基材,可以举出例如:日本Zeon株式会社制造的ZE0NEX、ZE0N0R (降冰片烯系树脂);SUMIT0M0 BAKELITE株式会社制造的SUMILIT FS-1700 JSR株式会社制造的ARTON(改性降冰片烯系树脂);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APEL(环状烯烃共聚物);Ticona社制造的ToPas (环状烯烃共聚物);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0PT0REZ0Z-1000系列(脂环式丙烯酸类树脂)等。另外,作为三乙酰纤维素的代替基材,还优选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FV系列(低双折射率、低光弹性模量的膜)。上述透光性基材优选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的富于柔软性的膜状体来使用,根据要求固化性的使用方式,也可以使用这些热塑性树脂的板或者使用玻璃板的板状体。上述透光性基材为膜状体的情况下,作为其厚度,优选为20 μ m 300 μ m,更优选的上限为200 μ m、下限为30 μ m。透光性基材为板状体的情况下,可以为超过这些厚度的厚度。另外,对于上述透光性基材,在其上形成防眩层时,为了提高粘接性,除了进行电晕放电处理、氧化处理等物理或者化学性处理之外,还可预先利用锚定剂或者被称为底层涂料的涂料进打涂布。上述漫射层形成在上述透光性基材的至少一侧面上,并且含有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与分散在该固化物中的有机微粒(A)。这样的漫射层可如下形成:在上述透光性基材的至少一侧面上涂布含有有机微粒
(A)和粘合剂成分的涂液,干燥形成涂膜,使该涂膜固化,从而形成该漫射层。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由于进行电离射线固化变成聚合物膜,所谓“粘合剂成分”包括可成为该聚合物膜基本结构的结构单元的全部分子。即,其为不仅包括单体,还包括低聚物、预聚物等树脂成分的概念。进一步地,上述涂液可以含有与粘合剂成分具有相容性的聚合物。上述漫射层中,将包含在该漫射层中之前的有机微粒(A)的折射率设为Na、将漫射层中的有机微粒(A)的折射率设为nA、将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折射率层设为nb时,满足下式(I)。I NA-nb I > I nA-nb I >0 式⑴上述式(I)是指,与包含在该漫射层中之前相比,本发明防眩性膜的漫射层中的有机微粒(A)与上述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折射率差减小;以及即使在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中,有机微粒(A)与该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也具有折射率差。通过满足该式(1),可维持上述有机微粒(A)产生的内部漫射这样的效果,同时可降低在有机微粒(A)与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之间的界面处的反射。其结果,本发明的防眩性膜可良好地防止表面眩光的发生与对比度的降低。另外,作为包含在上述漫射层中之前的有机微粒(A)和后述的有机微粒(B)的折射率测定方法,可以通过例如贝克法、最小偏向角法、偏向角解析、modeline( F.7 4> )法、椭圆计法等进行测定。另外,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折射率可以如下得到:由形成漫射层的涂液中去掉微粒,涂布该不含有微粒的涂液,进行干燥、固化,得到仅为粘合剂成分的固化膜,利用Abbe折射计对该固化膜进行测定,从而得到该折射率。另外,作为上述漫射层中的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有机微粒(A)和有机微粒(B)的折射率的测定方法,将有机微粒或有机微粒的碎片(々K 6 )、或者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碎片以某种形态从所制作的防眩性膜的漫射层中取出,对取出物可同样地使用上述各方法。此外,可使用相移式激光干涉显微镜(FK光学研究所制造的相移式激光干涉显微镜或槽尻光学工业所制造的双光束干涉显微镜等)来测定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与有机微粒(A)和有机微粒(B)的折射率差。上述粘合剂成分含有后述的(甲基)丙烯酸酯与除该(甲基)丙烯酸酯以外的树脂的情况下,上述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折射率指的是除了有机微粒以外所含有的全部树脂成分所形成的固化物的平均折射率。上述漫射层中的有机微粒(A)优选形成粘合剂成分浸渗而成的浸渗层。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包含在上述漫射层中之前的有机微粒(A)称为“有机微粒(Al)”、将形成有上述浸渗层的有机微粒(A)、即漫射层中的有机微粒(A)称为“有机微粒(A2)”。通过具有上述浸渗层,上述有机微粒(A2)与漫射层的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密合性极为优异。另外,有机微粒(A2)中的上述浸渗层是以粘合剂成分与构成有机微粒(A2)的材料混合的状态形成的。即,上述有机微粒(A2)中,在中心部维持未形成浸渗层的状态的折射率(即,有机微粒(Al)的折射率)、维持高漫射性能;另一方面,在与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之间的界面附近,上述有机微粒(A2)具有与该固化物的折射率相近的折射率,使界面反射减轻。其结果,有机微粒(A2)整体的折射率更接近于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折射率,可以良好地满足上述式(I)。另外,形成有这样的浸渗层的有机微粒(A2)在中心部与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之间的界面附近具有折射率梯度。因此,利用上述的方法测定出的有机微粒(A2)的折射率是以平均折射率的形式测定的。另外,防眩程度随温湿度变化会经时变化,通过使上述有机微粒(A2)具有上述浸渗层,本发明的防眩性膜对于防眩程度的这种经时变化具有优异的稳定性(耐湿热性)。推测是经下述机理进行改善的。
S卩,据推测,对于迄今为止的含有有机微粒的防眩性膜,若进行耐湿热性试验,则侵入到漫射层中的水分作用于有机微粒与粘合剂树脂的界面所具有的变形,引起该变形的增大、缓和、微小裂纹的发生等,因而引起防眩性的经时性变化(雾度的变化)。需要说明的是,该变形在粒径大的有机微粒中显著。但是,若如本发明的有机微粒(A2)那样具有浸渗层,则可推测,上述有机微粒(A2)与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之间的界面的变形减少,因而抑制了上述变形的增大、缓和、微小裂纹的发生等。进一步地,如后所述,上述浸渗层为上述粘合剂成分和/或溶剂使有机微粒(Al)发生溶胀而良好地形成的层,因而上述有机微粒(A2)为极富于柔软性的微粒。因此,在上述漫射层的表面在对应于该漫射层中的有机微粒(A2)的位置形成了凸部,但可使该凸部的形状平缓(々另外,关于这一点在后面有更详细的说明。作为构成上述有机微粒(Al)的材料,优选可被后述的粘合剂成分和/或溶剂溶胀的材料。具体地说,可以举出例如聚酯树脂、苯乙烯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烯烃树脂、或者它们的共聚物等,其中适于使用交联(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和丙烯酸苯乙烯共聚树脂。另外,所谓(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另外,上述有机微粒(Al)为核-壳型微粒时,存在核使用由(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形成的微粒的聚苯乙烯微粒以及相反地核使用由苯乙烯树脂形成的微粒的聚(甲基)丙烯酸微粒。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关于(甲基)丙烯酸微粒、苯乙烯微粒和(甲基)丙烯酸-苯乙烯共聚微粒的区别,通过微粒所具有的特性(例如折射率)最接近于哪一树脂来进行判断。例如,若微粒的折射率小于1.50,则可将其视作(甲基)丙烯酸微粒;若微粒的折射率为1.50以上、小于1.59,则可将其视作(甲基)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微粒;若微粒的折射率为1.59以上,则可将其视作苯乙烯微粒。作为上述交联(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例如下述得到的均聚物或聚合物是适宜的:使用过硫酸等聚合引发剂和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等交联剂,利用悬浮聚合法等将丙烯酸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酰胺、丙烯腈等丙烯酸系单体聚合,得到该均聚物或共聚物。作为上述丙烯酸系单体,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得到的交联丙烯酸类树脂是特别适宜的。另外,由于可通过利用后述的粘合剂成分和/或溶剂进行溶胀程度的调整从而控制浸渗层的厚度,因而优选改变交联的程度以使粘合剂成分的浸渗量为优选的范围。作为上述有机微粒(Al)的平均粒径,例如为0.5 μ m 15.0 μ m的范围、且小于漫射层的厚度是适宜的。特别是Ι.Ομπι ΙΟ.Ομπι的范围更为适宜的。上述粒径若小于
0.5 μ m,则本发明防眩性膜的防眩性不充分;若上述粒径超过15.0 μ m,或者为漫射层的厚度以上,则应用本发明的防眩性膜而成的显示屏图像粗糙(力寸’X )、画质降低。另外,对于上述平均粒径,在为有机微粒(Al)的情况下,测定的是包含在漫射层中之前的单独的有机微粒(A),可通过库尔特计数法以重量平均径的形式来计测。另一方面,在为有机微粒(A2)的情况下,测定的是漫射层中的有机微粒(A)的平均粒径,在漫射层的透射光学显微镜观察中,以10个有机微粒(A2)的最大径的平均值形式求出。或者在该方法不合适的情况下,其为如下值:在穿过有机微粒(A2)中心附近的截面的电子显微镜(优选TEM、STEM等透射型)观察中,选择30个(由于为粒子哪一部位的截面不明确,因而增加η数)任意相同种类的、看起来粒径大致相同的有机微粒(Α2),测定其截面的最大粒径,以其平均值的形式计算出的值为该粒径。由于均可从图像进行判断,也可以利用图像解析软件进行计算。另外,后述漫射层中的有机微粒⑶的平均粒径也可利用与上述的有机微粒(Α2)相同的方法进行测定。上述漫射层中的有机微粒(Α2)的浸渗层为上述粘合剂成分从上述漫射层中的有机微粒(Α2)的外表面向其中心浸渗而形成的层。另外,上述浸渗层为粘合剂成分中的低分子量成分、即主要是单体发生浸渗而形成的层,作为高分子成分的粘合剂成分的聚合物、即聚合物或低聚物难以浸渗。上述浸渗层例如可通过利用显微镜(STEM等)对上述漫射层中的有机微粒(A2)的截面进行观察来判定。另外,关于浸渗到上述浸渗层中的粘合剂成分,可以是构成粘合剂成分的全部成分均浸渗到上述浸渗层中,也可以是构成粘合剂成分的部分成分浸渗到上述浸渗层中。另外,上述浸渗层的平均厚度优选为0.01 μ m 1.0 μ m。若小于0.01 μ m,则有时会无法充分得到通过形成上述浸渗层所得到的效果;若超过1.0 μ m,则有机微粒(A2)的内部漫射功能有时会无法充分发挥,而无法充分得到防止表面眩光的效果。上述浸渗层平均厚度的优选下限为0.1 μ m、优选上限为0.8 μ m。通过处于该范围内,可以进一步发挥出上述效果。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浸渗层的平均厚度是指在防眩性膜截面的电子显微镜(优选TEM、STEM等透射型)照片上观察的有机微粒(A2)的截面上的浸渗层厚度的平均值。具体地说,对上述漫射层的截面,可利用电子显微镜在3000 5万倍下观察、拍摄必然存在I个以上具有浸渗层的微粒的任意5个视野,然后对每I个微粒测定2点浸渗层的厚度,对10点的测定值进行平均,以该 平均值的形式求出该厚度。选择2点微粒周边的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与微粒的分界比较清晰、且呈最大浸渗的部分来进行上述浸渗层的厚度测定。此处,有机微粒一般具有交联结构,根据该交联的程度,粘合剂成分或溶剂所致的溶胀程度不同,通常若交联度高则溶胀度低,若交联度低则溶胀度高。因此,例如在构成上述有机微粒(A)的材料为上述的交联丙烯酸类树脂的情况下,可通过适当调整该交联丙烯酸树脂的交联程度将上述浸渗层的厚度控制在所期望的范围。另外,本发明的防眩性膜中,将上述有机微粒(Al)的平均粒径设SRa、将漫射层中的有机微粒(A2)的平均粒径设为1^时,优选满足下式(A)。0.01ym<rA-RA<1.0ym (A)上述式(A)中,若“rA_RA”为Ο.ΟΙμπι以下,则上述浸渗层的厚度过薄,无法得到通过形成上述的浸渗层而得到的效果。若“rA-RA”为Ι.Ομπι以上,则有时无法充分发挥出内部漫射功能,不会充分得到防止表面眩光的效果。上述“rA-RA”更优选的下限为0.1 μ m、更优选的上限为0.5 μ m。通过使“rA_RA”处于该范围,可以进一步发挥出上述的效果。本发明的防眩性膜中,作为上述有机微粒(Al),例如,可以事先利用使用了交联度不同的有机微粒的涂液制作防眩性膜,选择与优选的浸渗程度一致的有机微粒来使用即可。
另外,上述有机微粒(A2)优选在上述漫射层中未凝集。若上述漫射层中的有机微粒(A2)发生凝集,则有时在与凝集后的有机微粒(A2)对应的位置的漫射层表面形成较大凸部,本发明的防眩性膜会发生褪色或表面眩光。另外,上述漫射层中的有机微粒(A2)的凝集例如可通过含有后述的层状无机化合物来适当地防止。作为上述漫射层中的有机微粒(A2)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100质量份,优选为0.5质量份 30质量份。若小于0.5质量份,则漫射层的表面无法形成充分的凹凸形状,本发明防眩性膜的防眩性能有时不充分。另一方面,若超过30质量份,则有时在漫射层中有机微粒(A2)彼此发生凝集,在漫射层表面形成大的凸部,会发生褪色或表面眩光。上述有机微粒(A2)含量更优选的下限为1.0质量份、更优选的上限为20质量份。由于处于该范围内,可使上述效果更为可靠。另外,在形成漫射层时所用的涂液中,上述有机微粒(A2)的含量为相对于100质量份粘合剂成分的有机微粒(A)(有机微粒(Al))的质量份。本发明的防眩性膜中,优选上述漫射层进一步含有平均粒径小于有机微粒(A)的有机微粒(B),将该漫射层中的上述有机微粒(B)的折射率设为%时,满足下式(2)。
·
I nB-nb I ^ I nA_nb I >0 式⑵上述式(2)是指,在漫射层中,有机微粒(B)与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两者的折射率差为有机微粒(A2)与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两者的折射率差以上。通过满足这样的式(2),可以进一步提高漫射层的内部散射效果,可以提高防止表面眩光的效果。上述有机微粒(B)的平均粒径rB小于上述有机微粒(A2)的平均粒径rA。S卩,本发明的防眩性膜中,通过使与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折射率差大的有机微粒(B)的平均粒径小于与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折射率差小的有机微粒(A)的平均粒径,在漫射层中内部漫射能力大的有机微粒(B)的粒子数增多,并且遍布在漫射层中,从而可抑制粗糙化(力寸 々)、同时可防止表面眩光。另外,将包含在上述漫射层中之前的有机微粒(B)的折射率设为Nb时,优选下式
(3)和式(4)。I Nb-nb I > I NA-nb I >0 式⑶I NB-nB I > I NA-nA I >0 式⑷上述式(3)是指,添加到漫射层前后的有机微粒⑶与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两者的折射率差大于添加到漫射层前后的有机微粒(A)与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两者的折射率差;上述式(4)是指,有机微粒(B)的添加到漫射层中前后的折射率差大于有机微粒(A)的添加到漫射层中前后的折射率差。通过满足这样的式(3)和式(4),可在维持防止表面眩光效果的同时更为可靠地防止由于与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之间的界面反射更大的有机微粒
(B)所致的对比度降低。作为这样的有机微粒(B),可以举出例如聚苯乙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聚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烯烃树脂、或者它们的共聚物等的有机粒子等。这些有机微粒(B)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合用。其中,出于折射率高、容易设定与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折射率差(例如,通常的放射线固化型粘合剂的折射率为1.48 1.54左右)、易于获得内部漫射的原因,优选使用聚苯乙烯微粒和/或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微粒。
另外,下文中,关于微粒有“高交联”、“低交联”的情况,该“高交联”、“低交联”如下进行定义。相对于放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重均分子量75,000)的混合物(质量比;PETA/DPHA/PMMA=80/10/10)) 100质量份,混合甲苯与甲基异丁基酮的混合物(质量比8:2) 190质量份,制备涂液。将微粒浸溃在所得到的涂液中,之后立即用滴管置于载玻片上,进一步在其上载置盖玻片。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其进行观察,求出平均粒径d0 (20个微粒的平均值)。进一步地在浸溃后在30°C历经24小时后同样地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求出平均粒径d24。将如此求得的粒径变化率[(d24-d0) /d0] X 100为5%以上的微粒定义为“低交联”、小于5%的微粒定义为“高交联”。上述有机微粒(B)优选形成有粘合剂成分浸渗而成的浸渗层。防眩程度随温湿度变化会经时变化,通过在上述有机微粒(B)中形成有上述浸渗层,与上述有机微粒(A)的情况同样地,本发明的防眩性膜对防眩程度的经时变化具有优异的稳定性(耐湿热性)。在上述有机微粒(B)中形成的浸渗层的平均厚度优选小于上述有机微粒(A)的浸渗层。由于上述有机微粒(B)具有小于上述有机微粒(A)的平均粒径rA的平均粒径rB,因而在上述有机微粒(B)的浸渗层的厚度比有机微粒(A)的浸渗层厚的情况下,有机微粒
(B)的折射率接近于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折射率,内部漫射能力不充分,无法有效地防止表面眩光。关于在上述漫射 层中的有机微粒(B)中是否形成了浸渗层的判断例如可通过利用显微镜(STEM等)对上述漫射层的有机微粒(B)的截面进行观察来进行。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包含在上述漫射层中之前的有机微粒(B)称为“有机微粒(BI)”、将上述漫射层中的微粒(B)称为“有机微粒(B2)”。本发明的防眩性膜中,作为上述有机微粒(BI),例如,可以事先利用使用了交联度不同的有机微粒的涂液制作防眩膜,选择与优选的浸渗程度一致的有机微粒来使用。作为上述漫射层中的有机微粒(B2)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100质量份后述的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优选为0.5质量份 30质量份。若小于0.5质量份,则容易发生表面眩光;另一方面,若超过30质量份,则对比度会降低。上述有机微粒(B2)含量更优选的下限为1.0质量份、更优选的上限为20质量份。通过处于该范围内,可使上述效果更为可靠。另外,上述有机微粒(B2)的含量是指利用与上述有机微粒(A2)相同的方法测定出的值。作为上述粘合剂成分,优选含有(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作为必要成分。作为上述这样的粘合剂成分,可以适当地举出浸渗到上述有机微粒(Al)和有机微粒(BI)中的成分,优选为透明性的粘合剂成分,例如可以举出通过紫外线或电子射线进行固化的电离射线固化型树脂。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由于进行电离射线固化变成聚合物膜,因此所谓单体包括可成为该聚合物膜基本结构的结构单元的全部分子,并且具有不饱和键。即,若低聚物或预聚物为固化膜的基本单元,则还包括低聚物或预聚物。本发明中,优选上述单体的重均分子量小、为5000以下。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谓重均分子量是利用THF溶剂中的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出的以聚苯乙烯换算值形式求出的重均分子量。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以举出例如具有(甲基)丙烯酸酯系官能团的化合物等具有I个或2以上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作为具有I个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基己酯、苯乙烯、甲基苯乙烯、N-乙烯基吡咯烷酮等。作为具有2个以上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聚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F EO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 EO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异氰脲酸EO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异氰脲酸EO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PO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EO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官能化合物与(甲基)丙烯酸酯等的反应生成物(例如多元醇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等。另外还可以举出具有2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或聚酯(甲基)丙烯酸酯。作为上述电离射线固化型树脂,除了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以外,还可以使用具有不饱和双键的较低分子量的聚酯树脂、聚醚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环氧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醇酸树脂、螺缩醛树脂、聚丁二烯树脂、多硫醇-多烯树脂等作为上述电离射线固化型树脂。将上述电离射线固化型树脂作为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使用的情况下,在形成上述漫射层时所制备的涂液优选含有光聚合弓I发剂。作为上述光聚合引发剂,其具体例可以举出苯乙酮类、二苯甲酮类、米氏苯甲酰苯甲酸酯(Michler's benzoyl benzoate)、α -阿米罗基酯(a -amyloxim ester)、噻吨酮类、苯丙酮类、联苯酰类、苯偶姻类、酰基氧化膦类。另外优选混合光敏剂进行使用,作为其具体例,可以举出例如正丁胺、三乙胺、多正丁基膦等。作为上述光聚合引发剂,在上述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为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树脂系的情况下,优选单独或混合使用苯乙酮类、二苯甲酮类、噻吨酮类、苯偶姻、苯偶姻甲醚等。另外,在上述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为具有阳离子聚合性官能团的树脂系的情况下,作为上述光聚合引发剂,优选单独或以混合物的形式使用芳香族重氮盐、芳香族锍盐、芳香族碘鎗盐、茂金属化合物、苯偶姻磺酸酯等。相对于紫外线固化型树脂100质量份,上述光聚合引发剂的添加量优选为0.1质
量份 10质量份。另外,上述电离射线固化型树脂还可以与溶剂干燥型树脂(热塑性树脂等仅通过使在涂布时为调整固体成分而添加的溶剂干燥即可形成覆膜这样的树脂)合用来进行使用。作为上述溶剂干燥型树脂,主要可以举出热塑性树脂。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可利用通常示例出的物质。通过添加上述溶剂干燥型树脂,可有效防止涂布面的涂膜缺陷。
作为优选的热塑性树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例如苯乙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乙酸乙烯酯系树脂、乙烯基醚系树脂、含卤素的树脂、脂环式烯烃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纤维素衍生物、硅酮系树脂以及橡胶或弹性体等。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通常优选使用非晶性、且可溶于有机溶剂(特别是可溶解2种以上聚合物或固化性化合物的通用溶剂)中的树脂。特别优选使用成型性或成膜性、透明性、耐候性高的树脂,例如苯乙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脂环式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纤维素衍生物(纤维素酯类等)等。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上述透光性基材的材料为三乙酰纤维素“TAC”等纤维素系树脂的情况下,作为热塑性树脂的优选具体例,可以举出纤维素系树脂,例如硝酸纤维素、乙酰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乙基羟乙基纤维素等。通过使用上述的纤维素系树脂,可以提高透光性基材与漫射层的密合性以及透明性。上述粘合剂成分还可以进一步含有热固化性树脂。作为上述热固化性树脂,可以举出例如酚树脂、脲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三聚氰胺(> 9 二 > )树脂、胍胺树月旨、不饱和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氨基醇酸树脂、三聚氰胺-脲醛共缩合树脂、硅树脂、聚硅氧烷树脂等。使用热固化性树脂的情况下,根据需要,也可以合用交联剂、聚合引发剂等固化剂、聚合促进剂、溶剂、粘度调整剂等来进行使用。上述涂液优选进一步含有溶剂。作为上述溶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水、醇(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苯甲醇)、酮(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环戊酮)、酯(例如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甲酸甲酯、甲酸乙酯、甲酸丙酯、甲酸丁酯)、脂肪族烃(例如己烷、环己烷)、卤代烃(例如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芳香族烃(例如苯、甲苯、二甲苯)、酰胺(例如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正甲基吡咯烷酮)、醚(例如二乙醚、二氧六环、四氢呋喃)、醚醇(例如1-甲氧基-2-丙醇)等。对于上述粘合剂成分和溶剂,可以选择使用均具有使上述有机微粒(Al)和有机微粒(BI)溶胀的性质的成分和溶剂,也可以选择使用仅任意一种具有使上述有机微粒(Al)和有机微粒(BI)溶胀的性质的成分和溶剂。另外,在上述有机微粒(Al)和有机微粒(BI)的浸渗层的形成中,由于存在具有使该有机微粒(Al)和有机微粒(BI)发生溶胀的性质的溶剂,无论上述粘合剂成分的溶胀性程度如何,均可更可靠地进行浸渗,因而更优选至少上述溶剂具有使上述有机微粒(Al)和有机微粒(BI)发生溶胀的性质。据推测,这是由于,在上述有机微粒(Al)和有机微粒(BI)中,首先是上述溶剂发生作用,上述有机微粒(Al)和有机微粒(BI)溶胀,接下来上述粘合剂成分所含有的低分子量成分发生浸渗。本发明的防眩性膜中,作为上述放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和溶剂的组合,其中,优选组合使用下述粘合剂成分和下述溶剂:(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与作为溶剂的、使上述有机微粒(Al)发生溶胀的性质强的酮、酯系溶剂。(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作为粘合剂成分,由于分子量小容易浸渗,因此优选组合使用。另外,可以通过混合上述溶剂、或混合使用溶胀性溶剂与非溶胀性溶剂,从而调整有机微粒(Al)和/或有机微粒(BI)的溶胀程度,由此来控制上述粘合剂成分所含有的低分子量成分的浸渗量。
上述漫射层优选进一步含有层状无机化合物。通过使上述漫射层含有上述层状无机化合物,可以提高该漫射层的防卷曲性、耐紫外线性、防裂纹性等耐冲击性。作为上述层状无机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蒙脱土、贝得石、绿脱石、皂石、锂蒙脱石、锌蒙脱石、硅镁石、蛭石、埃洛石(7、口彳寸彳卜)、高岭石、水埃洛石(二 >79^卜)、地开石、滑石、叶蜡石、云母、珍珠云母、白云母、金云母、四硅云母(f卜5 U U 7m * )、带云母、叶蛇纹石、绿泥石、细鳞云母(々〃々7彳卜)、锰铝绿泥石等。这些层状无机化合物可以为天然物、也可以为合成物。作为上述层状无机化合物,其中的滑石为优选的。例如,在作为上述层状无机化合物使用滑石、作为上述有机微粒(Al)使用交联丙烯酸珠、作为有机微粒(BI)使用苯乙烯的情况下,可良好地控制与漫射层中的有机微粒(A2)、有机微粒(B2)凝集的程度。其结果,可高水平地实现本发明防眩性膜的防眩性、防褪色性、防表面眩光性。推测其是由于上述滑石为亲油性高的物质这一点产生了影响。即,有机微粒(Al)(交联丙烯酸类树脂)具有亲水性的性质,有机微粒(BI)(苯乙烯)具有亲油性的性质,推测亲油性高的滑石对两微粒发生凝集的情况进行了调整。对于上述漫射层中上述层状无机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上述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优选其为0.1质量份 20质量份。若小于0.1质量份,则本发明防眩性膜的耐冲击性和/或有机微粒(A2)等的分散性不充分;若超过20质量份,则有时形成上述漫射层的涂液的粘度升高,无法进行涂布,或者无法控制所形成的涂膜表面的凹凸。上述层状无机化合物含量更优选的下限为0.5质量份、更优选的上限为10质量份。通过处于该范围,可以进一步发挥出耐冲击性和/或微粒分散性的效果、同时更容易进行表面凹凸的控制。
上述涂液可以通过将上述各材料混合来进行制备。作为将上述各材料混合来制备涂液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使用涂料摇摆器或珠磨机等。对于上述漫射层, 可以在上述透光性基材的至少一侧面上涂布上述涂液,进行干燥形成涂膜,使该涂膜固化,从而可形成该漫射层。作为上述涂液的涂布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辊涂法、迈耶棒涂法、凹板印刷法、模涂法等。作为涂布上述涂液所形成的涂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可以考虑目的漫射层的厚度、表面所形成的凹凸形状、所使用的材料等来适宜确定。优选为I μ m 20 μ m左右、更优选为2 μ m 15 μ m、进一步优选为2 μ m 10 μ m。另外,如上所述,有机微粒(A2)是通过利用上述粘合剂成分和/或溶剂使上述有机微粒(Al)溶胀、使粘合剂成分浸渗形成浸渗层来进行制备的,该有机微粒(A2)的制备可以在上述涂液中进行,也可以在涂布上述透光性基材而形成的涂膜中进行。上述制备的涂液进一步优选在形成漫射层之前进行规定时间的熟化(aging)。这是由于,若制备上述涂液不进行熟化就形成漫射层,则即使在对于所使用的有机微粒(A)的交联度进行适宜调整、或者利用粘合剂成分和/或溶剂对上述有机微粒(A)的溶胀程度进行适宜调整的情况下,也无法在漫射层中的有机微粒(A2)中形成充分的浸渗层。作为上述涂液的熟化时间,可以根据所使用的有机微粒(A)的种类、交联度和粒径、以及所使用的放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和/或溶剂的种类等进行适宜调整,例如优选为12 48小时左右。可以通过使形成在上述透光性基材上的涂膜固化来形成漫射层。作为上述涂膜的固化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优选通过紫外线照射来进行。在通过紫外线进行固化的情况下,优选使用190nm 380nm波段的紫外线。基于紫外线的固化例如可利用金属卤化物灯、高压汞灯、低压汞灯、超高压汞灯、碳弧灯、黑光荧光灯等来进行。作为电子射线源的具体例,可以举出考克罗夫特-瓦尔顿(CockciOft-Walton)型、范德格里夫特(> r5 7卜)型、共振变压器型、绝缘芯变压器型、直线型、地那米(Dynamitixm)型、高频型等各种电子射线加速器。本发明的防眩性膜中,上述漫射层在表面具有凹凸形状。上述漫射层优选在该漫射层中的对应于有机微粒(A)的位置具有凸部(下文也称为凸部(A)),上述凸部(A)的高度优选低于在漫射层(C)表面的对应于下述有机微粒(C)的位置的凸部(下文也称为凸部(C))的高度,该漫射层(C)含有充分满足全部下述要件
(I)、⑵和(3)的有机微粒(C)。要件(I):除了不使用有机微粒(A)而使用有机微粒(C)以外,在与含有有机微粒(A)的漫射层同样的条件下形成漫射层(C)要件(2):漫射层(C)中的有机微粒(C)具有与漫射层中的有机微粒(A)相同的平均粒径要件(3):有机微粒(C)不在漫射层(C)中形成浸渗层上述凸部(A)的高度低于上述凸部(C),为平缓的形状。具有形成了这样的凸部(A)的漫射层的本发明的防眩性膜可使防眩性、防褪色性优异。据推测,这是由于,在使上述涂膜固化时,有机微粒㈧为形成了上述浸渗层的有机微粒(A2),与上述有机微粒(C)比较,该有机微粒(A2)为非常富于柔软性的微粒。即,在使上述涂膜固化时,尽管粘合剂成分产生了固化收缩,但与并无该有机微粒(A2)存在的表面固化收缩相比,由于上述粘合剂成分的量少,因而上述有机微粒(A2)所在位置的表面的固化收缩小。但是,由于上述有机微粒(A2)为非常富于柔软性的微粒,因而上述涂膜的固化收缩使有机微粒(A2)发生变形。可推测,其结果,所形成的凸部(A)的高度低于在含有更硬的有机微粒(C)的漫射层(C)的表面所形成的上述凸部(C),为光滑的。另外,上述凸部的高度是指,利用AFM对防眩性膜表面进行观察,在表面所存在的上述凸部的斜面上,测定10点(任意)从自上述凸部变化为凹部的变曲点到上述凸部的顶点的高度,其平均值为上述凸部的高度。本发明的防眩性膜由于具有上述的漫射层,因而该漫射层中的有机微粒(A)与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密合性极为优异。另外,对于本发明的防眩性膜,在心轴试验中,在心轴直径为IOmm的条件下、更优选为8mm的条件下、进一步优选为6mm的条件下不会产生裂纹。另外,由于上述漫射层中的有机微粒(A)中形成了上述的浸渗层,该浸渗层是以混合有粘合剂成分的状态而形成的,因而可以良好地防止入射到上述漫射层中的外部光在上述漫射层中的有机微粒(A)(浸渗层)与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之间的界面发生反射,同时可表现出适度的内部漫射性。
进一步地,可以使在上述漫射层的与有机微粒(A)对应的位置形成的凸部为高度较低、平缓的形状。因此,可以高水平地实现本发明防眩性膜的防眩性、防褪色性和防表面眩光性。为了可靠地确保这样的浸渗层,优选有机微粒(A)为低交联的,更优选有机微粒(A)和有机微粒⑶为低交联的。本发明的防眩性膜中,作为上述漫射层的厚度优选为I μ m 20 μ m。在为I μ m以上时容易得到硬涂性,在为20 μ m以下时可获得针对卷曲或裂纹的耐性。上述漫射层厚度更优选的下限为2 μ m,更优选的上限为15 μ m、进一步优选的上限为10 μ m。另外,上述漫射层的厚度如下求得:利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Leica TCS-NT:LEICA社制造,物镜“10 100倍”)对防眩性膜的截面进行观察,判断有无界面,按下述评价基准进行判断,从而求出漫射层的厚度。测定过程(I)为了得到无光晕的鲜明图像,共聚焦激光显微镜使用湿式物镜,并且在防眩性膜之上滴加上约2mL折射率为1.518的油进行观察。油的使用是为了使物镜与漫射层之间的空气层消失。(2)对每I画面,从基材起测定凹凸的最大凸部、最小凹部的膜厚,对最大凸部、最小凹部各测定I点共计2点,对5个画面进行共计10点的该测定,计算出平均值作为漫射
层的厚度。另外,在防眩性膜无法利用上述共聚焦激光显微镜明确判定出界面的情况下,可以利用Microtome等制作截面,与上述(2)同样地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计算出漫射层的厚度。本发明的防眩性膜优选60°C X90%RHX 1000小时的耐湿热性试验前后的雾度值变化为1.5%以下。若超过1.5%,则耐湿热性差,防眩程度相对于温湿度变化有经时变化。上述雾度值的变化更优选为1.0%以下。另外,这样的耐湿热性可以通过在漫射层中含有形成了上述浸渗层的有机微粒(A)来得到。另外,上述雾度值是以JIS-K7136规定的雾度为基准,使用雾度计HM150(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社制造、商品名)而测定出的值。另外,制造本发明这样的防眩性膜的方法也是本发明之一。S卩,本发明的防眩性膜的制造方法为具有透光性基材与漫射层的防眩性膜的制造方法,该漫射层在该透光性基材的至少一侧面上形成,该漫射层的表面具有凹凸形状;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其具有下述工序,在该工序中,在上述透光性基材的至少一侧面上涂布含有有机微粒(A)和粘合剂成分的涂液,使其干燥形成涂膜,使该涂膜固化,而形成上述漫射层;将上述有机微粒(A)的折射率设为Na、将上述漫射层中的上述有机微粒(A)的折射率设为nA、将上述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折射率设为nb时,满足下式(I)。I NA-nb I > I nA-nb I >0 式⑴本发明的防眩性膜的制造方法中,构成上述涂液的材料等可以举出与上述本发明的防眩性膜中所说明相同的物质。另外,形成上述漫射层的工序也可以举出与上述本发明的防眩性膜中说明的方法相同的方法。此外,下述偏振片也是本发明之一,该偏振片为具备偏振元件的偏振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偏振元件的表面贴合(或者通过其他方式)透光性基材等而具备本发明的防眩性膜。作为上述偏振元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经碘等染色并进行了拉伸的聚乙烯醇膜、聚乙烯醇缩甲醛膜、聚乙烯醇缩乙醛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皂化膜等等。在上述偏振元件与本发明的防眩性膜的层积处理中,优选对透光性基材进行皂化处理。通过皂化处理,粘接性变好,还可得到抗静电效果。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在最外表面具备上述防眩性膜或上述偏振片。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可以为IXD、PDP、FED、ELD (有机EL、无机EL)、CRT、电子纸、触摸屏、平板电脑等图像显示装置。上述IXD具备透过性显示体以及从背面对上述透过性显示体进行照射的光源装置。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为LCD的情况下,在该透过性显示体的表面形成有本发明的防眩性膜或本发明的偏振片。本发明为具有上述防眩性膜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光源装置的光源由防眩性膜的下侧进行照射。另外,在STN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可以在液晶显示元件与偏振片之间插入相位差板。该液晶显示装置的各层间可以根据需要设有接合剂层。上述PDP具备表面玻璃基板(在表面形成电极)和背面玻璃基板(在表面形成电极和微小的槽,在槽内形 成有红、绿、蓝的荧光体层),该背面玻璃基板是与该表面玻璃基板相对向并在之间封入有放电气体而配置的。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为PDP时,其也为在上表面玻璃基板的表面或其前面板(玻璃基板或膜基板)上具备上述防眩性膜的装置。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可以为ELD装置或者CRT等图像显示装置,ELD装置是在玻璃基板上蒸镀施加电压时会发光的硫化锌、二胺类物质等发光体并控制施加至基板的电压来进行显示的,CRT是将电气信号转换为光、产生人眼可见的图像的装置。这种情况下,在上述那样的各显示装置的最外表面或其前面板的表面具备上述防眩性膜。本发明的防眩性膜在任意情况下均可用于电视机、计算机、文字处理机等的显示屏显示。特别是可适宜地用于CRT、液晶面板、PDP、ELD、FED、电子纸、触摸屏、平板电脑等高精细图像用显示屏的表面。发明的效果本发明的防眩性膜中,由于漫射层中的有机微粒(A)的折射率^、包含在漫射层中之前的有机微粒(A)的折射率Na以及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折射率nb充分满足上述的特定关系,因而防眩性优异,同时还可适当地防止表面眩光的发生和对比度的降低。

图1为实施例7的防眩性膜的漫射层截面ST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内容的解释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首先准备作为透光性基材的三乙酰纤维素(富士膜株式会社制造、厚度80 μ m)。接下来,制备下述组成的涂液。粘合剂成分[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和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的混合物(质量比:PETA/DPHA=80/20)(折射率1.52) ] 100质量份光聚合引发剂(商品名:Irgacure 184 ;BASF Japan社制造)5.0质量份有机微粒(A)[低交联丙烯酸粒子(折射率1.49、平均粒径5.0 μ m)、综研化学社制造]8.0质量份溶剂[甲苯与异丙醇的混合物(质量比:甲苯/异丙醇=7/3)] 190质量份对所得到的涂液在20°C进行24小时熟化后,使用迈耶棒(Mayer Bar)涂布至透光性基材,以1.2m/s的流速流通70°C干燥空气,进行I分钟干燥,形成涂膜。其后,对所 形成的涂膜进行紫外线照射(氮气气氛下200mJ/cm2),使粘合剂成分固化,形成漫射层,制作防眩性膜。另外,漫射层的厚度为6.0 μ m。(实施例2)使用下述组成的涂液、使熟化温度为40°C,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防眩性膜。粘合剂成分[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遍仏;重均分子量75,000)的混合物(质量比:PETA/DPHA/PMMA=80/10/10)(折射率 1.52) ] 100 质量份光聚合引发剂(商品名:Irgacurel84 ;BASF Japan社制造)5.0质量份有机微粒(A)[低交联丙烯酸粒子(折射率1.49、平均粒径5.0 μ m)、综研化学社制造]8.0质量份滑石(折射率1.57、平均粒径0.8 μ m、日本滑石社制造)2.0质量份溶剂[甲苯与甲基异丁基酮的混合物(质量比:甲苯/甲基异丁基酮=8/2)] 190质量份(实施例3)除了使用下述组成的涂液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防眩性膜。粘合剂成分[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遍仏;重均分子量75,000)的混合物(质量比:PETA/DPHA/PMMA=80/10/10)(折射率 1.52) ] 100 质量份光聚合引发剂(商品名:Irgacurel84 ;BASF Japan社制造)5.0质量份有机微粒(A)[低交联丙烯酸粒子(折射率1.49、平均粒径5.0 μ m)、综研化学社制造]5.0质量份有机微粒⑶[高交联聚苯乙烯粒子(折射率1.59、平均粒径3.5 μ m、综研化学社制造)]6.0质量份滑石(折射率1.57、平均粒径0.8 μ m、日本滑石社制造)2.0质量份溶剂[甲苯与甲基异丁基酮的混合物(质量比:甲苯/甲基异丁基酮=8/2)] 190质量份(实施例4)
除了使用下述组成的涂液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防眩性膜。粘合剂成分[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遍仏;重均分子量75,000)的混合物(质量比:PETA/DPHA/PMMA=80/10/10)(折射率 1.52) ] 100 质量份光聚合引发剂(商品名:Irgacurel84 ;BASF Japan社制造)5.0质量份有机微粒(A)[低交联丙烯酸粒子(折射率1.49、平均粒径5.0 μ m、综研化学社制造)]5.0质量份有机微粒⑶[低交联聚苯乙烯粒子(折射率1.59、平均粒径3.5 μ m、综研化学制造)]6.0质量份滑石(折射率1.57、平均粒径0.8 μ m、日本滑石社制造)2.0质量份溶剂[甲苯与甲基异丁基酮的混合物(质量比:甲苯/甲基异丁基酮=8/2)] 190质量份(实施例5)除了使用下述组成的涂液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防眩性膜。粘合剂成分[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遍仏;重均分子量75,000)的混合物(质量比:PETA/DPHA/PMMA=80/10/10)(折射率 1.52) ] 100 质量份光聚合引发剂(商品名:Irgacurel84 ;BASF Japan社制造)5.0质量份有机微粒(A)[低交联丙烯酸粒子(折射率1.49、平均粒径5.0 μ m、综研化学社制造)]5.0质量份有机微粒⑶[低交联聚苯乙烯粒子(折射率1.59、平均粒径3.5 μ m、综研化学制造)]6.0质量份溶剂[甲苯与甲基异丁基酮的混合物(质量比:甲苯/甲基异丁基酮=8/2)] 190质量份(实施例6)除了使用下述组成的涂液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防眩性膜。粘合剂成分[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遍仏;重均分子量75,000)的混合物(质量比:PETA/DPHA/PMMA=80/10/10)(折射率 1.52) ] 100 质量份光聚合引发剂( 商品名:Irgacurel84 ;BASF Japan社制造)5.0质量份有机微粒(A)[低交联丙烯酸粒子(折射率1.49、平均粒径5.0 μ m、综研化学社制造)]8.0质量份溶剂[甲苯与甲基异丁基酮的混合物(质量比:甲苯/甲基异丁基酮=8/2)] 190质量份(实施例7)使用下述组成的涂液,使涂液的熟化时间为36小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防眩性膜。粘合剂成分[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和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的混合物(质量比:PETA/DPHA=80/20)(折射率1.52) ] 100质量份
光聚合引发剂(商品名:Irgacurel84 ;BASF Japan社制造)5.0质量份有机微粒(A)[低交联丙烯酸粒子(折射率1.49、平均粒径5.0 μ m)、综研化学社制造]5.0质量份有机微粒(B)[高交联丙烯酸-苯乙烯粒子(折射率1.54、平均粒径3.0 μ m、综研化学社制造)]6.0质量份滑石(折射率1.57、平均粒径0.8 μ m、日本滑石社制造)2.0质量份溶剂[甲苯与甲基异丁基酮的混合物(质量比:甲苯/甲基异丁基酮=8/2)] 190质量份(实施例8)使用下述组成的涂液,使涂液的熟化时间为48小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防眩性膜。粘合剂成分[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和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的混合物(质量比:PETA/DPHA=80/20)(折射率1.52) ] 100质量份光聚合引发剂(商品名:Irgacurel84 ;BASF Japan社制造)5.0质量份有机微粒(A)[低交联丙烯酸粒子(折射率1.49、平均粒径5.0 μ m)、综研化学社制造]8.0质量份溶剂[甲苯与甲基异丁基酮的混合物(质量比:甲苯/甲基异丁基酮=8/2)] 190质量份(比较例I)首先准备作为透光性基材的三乙酰纤维素(富士膜株式会社制造、厚度80 μ m)。接下来,制备下述组成的涂液。粘合剂成分[乙酸乙烯酯树脂(折射率1.46)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折射率1.49)的混合物(质量比:乙酸乙烯酯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60/40)、折射率1.47] 100质量份有机微粒(A)[低交联丙烯酸粒子(折射率1.49、平均粒径5.0 μ m)、综研化学社制造]8.0质量份溶剂[甲苯与甲基乙基酮的混合物(质量比:甲苯/甲基乙基酮=7/3) 190质量份对所得到的涂液进行24小时熟化后,使用迈耶棒(Mayer Bar)涂布至透光性基材,以1.2m/s的流速流通70°C干燥空气,进行I分钟干燥,形成漫射层,制作防眩性膜。另夕卜,漫射层的厚度为6.0 μ m。(比较例2)除了使用下述组成的涂液以外,与比较例I同样地制作防眩性膜。粘合剂成分[乙酸乙烯酯树脂(折射率1.46)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折射率1.49)的混合物(质量比:乙酸乙烯酯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60/40)、折射率
1.47] 100质量份有机微粒(A)[低交联丙烯酸粒子(折射率1.49、平均粒径5.0 μ m)、综研化学社制造]5.0质量份有机微粒⑶[高交联聚苯乙烯粒子(折射率1.59、平均粒径3.5 μ m、综研化学社制造)]6.0质量份
滑石(折射率1.57、平均粒径0.8 μ m、日本滑石社制造)2.0质量份溶剂[甲苯与甲基乙基酮的混合物(质量比:甲苯/甲基乙基酮=7/3)] 190质量份(比较例3)除了使用下述组成的涂液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防眩性膜。粘合剂成分[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遍仏;重均分子量75,000)的混合物(质量比:PETA/DPHA/PMMA=80/10/10)(折射率 1.52) ] 100 质量份光聚合引发剂(商品名:Irgacurel84 ;BASF Japan社制造)5.0质量份有机微粒(A)[高交联丙烯酸粒子(折射率1.49、平均粒径5.0 μ m、综研化学社制造)]8.0质量份溶剂[甲苯与甲基异丁基酮的混合物(质量比:甲苯/甲基异丁基酮=8/2)] 190质量份(比较例4)·
除了使用下述组成的涂液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防眩性膜。粘合剂成分[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和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的混合物(质量比:PETA/DPHA=80/20)(折射率1.52) ] 100质量份光聚合引发剂(商品名:Irgacurel84 ;BASF Japan社制造)5.0质量份有机微粒(A)[高交联丙烯酸粒子(折射率1.49、平均粒径5.0 μ m、综研化学社制造)]8.0质量份有机微粒(B)[高交联聚苯乙烯粒子(折射率1.59、平均粒径3.5 μ m、综研化学社制造)]6.0质量份滑石(折射率1.57、平均粒径0.8 μ m、日本滑石社制造)2.0质量份溶剂[甲苯与甲基异丁基酮的混合物(质量比:甲苯/甲基异丁基酮=8/2)] 190质量份(比较例5)除了使用下述组成的涂液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防眩性膜。粘合剂成分[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和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的混合物(质量比:PETA/DPHA=80/20)(折射率1.52) ] 100质量份光聚合引发剂(商品名:Irgacurel84 ;BASF Japan社制造)5.0质量份有机微粒(A)[低交联丙烯酸-苯乙烯粒子(折射率1.52、平均粒径5.0 μ m、综研化学社制造)]8.0质量份溶剂[甲苯与甲基异丁基酮的混合物(质量比:甲苯/甲基异丁基酮=8/2)] 190质量份对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防眩性膜进行以下评价。其结果列于表I。另外,在表I中,对于有机微粒(A),分别示出了包含在漫射层中之前的折射率(Na)和平均粒径(Ra)、漫射层中的折射率(nA)和平均粒径(rA);对于有机微粒(B),分别示出了包含在漫射层中之前的折射率(Nb)和平均粒径(Rb)、漫射层中的折射率(nB)和平均粒径(rB),还进一步示出了(Na)、(nA)、(Nb)、(nB)与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折射率(nb)之差(绝对值)。(浸渗层的厚度)对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防眩性膜,在漫射层的厚度方向上进行切断,以3000 5万倍的倍数对于至少含有I个以上有机微粒(A)的截面进行STEM观察,在粘合剂成分浸渗到有机微粒(A)的部分,对于有机微粒(A)与周边的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边界比较清晰、且观察到粘合剂成分浸渗到有机微粒(A)最里边的部分进行2点的厚度测定。对于合计5个有机微粒(A)进行同样的测定,计算出10点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实施例7的防眩性膜的漫射层截面STEM照片见图1。另外,在除有机微粒(A)外还进一步含有微粒(B)等的情况下,也可与上述同样地对浸渗到该微粒中的浸渗层的厚度进行测定。(雾度)以JIS-K7136规定的雾度为基准,使用雾度计HM150 (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社制造),对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防眩性膜的雾度值进行测定。另外,对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防眩性膜,进行60°C X90%RHX 1000小时的耐湿热性试验,求出试验前后的雾度值变化。(心轴试验)以JIS K5600为基准,在心轴(p6mm、(p8nim和cplOmm下进行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防眩性膜的心轴试验,按下述基准进行评价。◎:在<p6mm不产 生裂纹〇:在(p8mm不产生裂纹Λ:在φΙΟιτιιτι不产生裂纹X:在φ I Omm产生裂纹(对比度)使用光学膜用透明粘合膜将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防眩性膜贴合至黑色亚克力(丙烯酸类树脂)板上,由15名被测者在IOOOLx的明室条件下从各种方向对防眩性膜的表面状态进行目视感官评价。对于是否可再现具有光泽的黑色进行判定,按下述基准进行评价。◎:回答良好的人为10人以上O:回答良好的人为9 8人Δ:回答良好的人为7 5人X:回答良好的人为4人以下(表面眩光)剥离索尼社制造液晶电视机“KDL-40X2500”最外表面的偏振片,粘贴无表面涂布的偏振片。接下来,在其上利用光学膜用透明粘合膜(全光线透过率91%以上、雾度0.3%以下、膜厚20 μ m 50 μ m的制品、例如MHM系列:日荣化工株式会社制造等)粘贴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防眩性膜,使漫射层侧为最外表面。将该液晶电视机置于照度为约IOOOLx环境下的室内,进行白画面显示,在距离液晶电视机为1.5米 2.0米左右的位置从上下、左右各种角度由15名被测者进行目视感官评价。对于白画面显示中是否确认到表面眩光进行判定,按下述基准进行评价。◎:回答良好的人为10人以上O:回答良好的人为9 8人Λ:回答良好的人为7 5人X:回答良好的人为4人以下(硬涂性)按照JIS Κ5600-5-4(1999),在负荷750g、3H下,在实施例和比较例的防眩性膜表面划5根线,实施铅笔硬度试验,按下述基准进行评价。◎:3H铅笔硬度试验中有划伤的为O根O:3H铅笔硬度试验中有划伤的为I 2根Δ:3H铅笔硬度试验中有划伤的为3 4根X:3H铅笔 硬度试验中有划伤的为5根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防眩性膜,其为具有透光性基材与漫射层的防眩性膜,该漫射层在该透光性基材的至少一侧面上形成,该漫射层的表面具有凹凸形状, 该防眩性膜的特征在于, 上述漫射层含有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与分散在该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中的有机微粒(A); 将包含在上述漫射层中之前的有机微粒(A)的折射率设为Na、将上述漫射层中的上述有机微粒(A)的折射率设为nA、将上述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折射率层设为nb时,满足下式⑴: I NA-nb I > I nA-nb I >0 式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性膜,其特征在于,漫射层中的有机微粒(A)形成有粘合剂成分浸渗而成的浸渗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眩性膜,其特征在于,漫射层进一步含有平均粒径小于有机微粒(A)的有机微粒(B),将上述漫射层中的上述有机微粒(B)的折射率设为%时,满足下式⑵: I nB-nb I ^ I nA-nb I >0 式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眩性膜,其特征在于,将包含在上述漫射层中之前的有机微粒⑶的折射率设为Nb时,满足下式(3)和式(4):1 NB-nb I > I NA-nb I >0 式⑶ I NB-nB I > I NA-nA I >0 式⑷。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眩性膜,其特征在于,有机微粒(B)形成有粘合剂成分浸渗而成的浸渗层。
6.如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防眩性膜,其特征在于,将包含在漫射层中之前的有机微粒(A)的平均粒径设为Ra、将包含在上述漫射层中之前的有机微粒(B)的平均粒径设为Rb时,满足下式(5): 式(5)。
7.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防眩性膜,其中,粘合剂成分含有(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8.—种防眩性膜的制造方法,其为具有透光性基材与漫射层的防眩性膜的制造方法,该漫射层在该透光性基材的至少一侧面上形成,该漫射层的表面具有凹凸形状, 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该制造方法具有下述工序:在上述透光性基材的至少一侧面上涂布含有有机微粒(A)和粘合剂成分的涂液,使其干燥形成涂膜,使该涂膜固化,而形成上述漫射层; 将上述有机微粒(A)的折射率设为Na、将上述漫射层中的上述有机微粒(A)的折射率设为nA、将上述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折射率设为nb时,满足下式(I):I NA-nb I > I nA-nb I >0 式⑴。
9.一种偏振片,其为具备偏振元件的偏振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偏振元件的表面具备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防眩性膜。
10.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在最外表面具备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防眩性膜或者权利要求9所述的偏振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眩性膜,其防眩性优异、同时可适当地防止表面眩光的发生和对比度的降低。本发明的防眩性膜为具有透光性基材与漫射层的防眩性膜,该漫射层在该透光性基材的至少一侧面上形成,该漫射层的表面具有凹凸形状;该防眩性膜的特征在于上述漫射层含有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与分散在该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中的有机微粒(A);将包含在上述漫射层中之前的有机微粒(A)的折射率设为NA、将上述漫射层中的上述有机微粒(A)的折射率设为nA、将上述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折射率层设为nb时,满足下式(1)。|NA-nb|>|nA-nb|>0 式(1)。
文档编号G02B1/11GK103119478SQ201180044439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4日
发明者古井玄, 儿玉崇, 本田诚 申请人: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