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和屏障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5245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设备和屏障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使能立体显示的视差屏障型显示设备,以及用于这样的显示设备的屏障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够实现立体显示的显示器已经得到了关注。立体显示表示相对于彼此具有视差组分(不同的视角)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允许观看者通过利用左眼和右眼观看这些图像的各个而将这些图像识别为具有立体效果的立体图像。此外,已经开发了通过显示相对于彼此具有视差组分的三个或更多的图像以确保向观看者提供更自然的立体图像的显示设备。
这样的显示设备大致分为需要使用专用眼镜的类型和无需使用专用眼镜的类型,并且由于观看者可以发现使用专用眼镜很麻烦,因此无需使用专用眼镜的类型是期望的。无需使用专用眼镜的显示设备的示例包括柱状透镜型、视差屏障型等。例如,在视差屏障型中,屏障部分设置为放置在显示部分的上方,并且相对于彼此具有视差组分的多个图像(视点图像)在同时在显示部分上显示,其中观看者经由视差部分上的开口观看图像,这使得根据显示设备与观看者的视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角度)而观看不同的图像,允许所显示的图像对于观看者作为更自然的立体图像而可见。同时,对于利用视差屏障方法的这样的显示设备,可能存在根据显示设备与观看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会产生波纹的缺点。结果,对于这样的显示设备已经提出了用于减少波纹的一些建议。例如,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 2005-86506提出了一种视差屏障型显示设备,其中在屏障部分上的开口被构造啊为朝向显示屏幕的倾斜方向延伸以减少串扰和波纹。

发明内容
对于这样的显示设备,优选的是波纹几乎不可见,并且期望进一步减少波纹。期望提供能够减少波纹的显示设备和屏障设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部分,其显示图像;以及液晶屏障部分,其包括液晶层和多个子电极并且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液晶屏障。液晶屏障的各个允许光透射通过其中和阻断光,并且液晶屏障构成至少一组液晶屏障。属于一对液晶屏障中的第一液晶屏障的子电极在第二方向上与属于一对液晶屏障中的第二液晶屏障的子电极毗邻。一对液晶屏障在至少一组液晶屏障中彼此相邻,并且第二方向与在显示部分的显示平面内的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者都不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部分,其包括黑色矩阵;以及液晶屏障部分,其包括液晶层和多个子电极并且包括多个液晶屏障。液晶屏障的各个允许光透射通过其中和阻断光。子电极的各个具有由四个侧边包围的区域,并且四个侧边的各个在与显示部分的黑色矩阵不同的方向上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屏障设备包括多个液晶屏障,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远离显示图像的显示部分的显示平面而布置。液晶屏障包括液晶层和多个子电极并且允许光透射通过其中和阻断光。液晶屏障构成至少一组液晶屏障。属于一对液晶屏障中的第一液晶屏障的子电极在第二方向上与属于一对液晶屏障中的第二液晶屏障的子电极毗邻。一对液晶屏障在至少一组液晶屏障中彼此相邻,并且第二方向与在显示部分的显示平面内的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者都不同。在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和屏障设备中,液晶屏障被置于透射状态从而允许观看者看见在显示部分上显示的图像。属于一对液晶屏障中的第一液晶屏障的子电极被设置成在与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都不同的第二方向上与属于一对液晶屏障中的第二液晶屏障的子电极毗邻,其中所述一对液晶屏障在至少一组液晶屏障中彼此相邻。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子电极的各个具有由四个侧边包围的区域。四个侧边的各个在与显示部分的黑色矩阵不同的方向上延伸。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和屏障设备,属于在至少一组液晶屏障中彼此相邻的一对液晶屏障中的第一液晶屏障的子电极与属于沿第二方向的一对液晶屏障中的第 二液晶屏障的子电极毗邻,其中所述一对液晶屏障在至少一组液晶屏障中彼此相邻,或者子电极的各个具有由四个侧边包围的区域,其中四个侧边的各个在与显示部分的黑色矩阵不同的方向上延伸。因此,可以减少波纹。应该理解,前面的总述和后面的详细描述是示例性的,并且希望提供所要求的技术的进一步解释。


包含附图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结合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与说明书一起说明实施例,帮助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I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的配置示例的框图。图2A和2B各个是示出了图I所示的立体显示设备的配置示例的说明图。图3是示出了图I所示的显示驱动部分和显示部分的配置示例的说明图。图4A和4B各个是示出了图I所示的显示部分的配置示例的说明图。图5是示出了图4A和4B所示的子像素的配置示例的电路图。图6A和6B各个是示出了图I所示的液晶屏障部分的配置示例的说明图。图7是示出了与图I所示的液晶屏障部分有关的透明电极的配置示例的平面图。图8是示出了与图I所示的液晶屏障部分有关的透明电极的配置示例的另一个平面图。图9是示出了图6A和6B所示的打开关闭部分的组配置示例的说明图。图10A、10B和IOC各个是示出了图I所示的显示部分与液晶屏障部分之间的关系的模式图。图IlA和IlB各个是示出了图I所示的显示部分与液晶屏障部分之间的操作示例的模式图。图12是示出了图7所示的透明电极的配置示例的另一个平面图。图13是图示了在图I所示的立体显示设备上的波纹的说明图。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比较示例的透明电极的配置示例的平面图。图15是示出了根据比较示例的透明电极的配置示例的另一个平面图。图16A和16B各个是图示了在根据图14所示的比较示例的立体显示设备上的波纹的说明图。图1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透明电极的配置示例的平面图。图18是示出了图17所示的透明电极的配置示例的另一个平面图。图1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修改的透明电极的配置示例的平面图。图2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个修改的透明电极的配置示例的 平面图。图2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透明电极的配置示例的平面图。图22是示出了根据图21所示的透明电极的配置示例的平面图。图2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另一个修改的透明电极的配置示例的平面图。图2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透明电极的配置示例的平面图。图2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修改的透明电极的配置示例的平面图。图26A和26B各个是示出了根据修改的立体显示设备的配置示例的说明图。图27A和27B各个是示出了根据修改的立体显示设备的操作示例的模式图。图28A、28B和28C各个是尺寸了根据另一个修改的显示部分和液晶屏障部分的操作示例的模式图。图29是示出了根据另一个修改的透明电极的配置示例的平面图。图30是示出了根据另一个修改的透明电极的配置示例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注意,以下面给出的顺序来提供描述。I.第一实施例2.第二实施例3.第三实施例4.第四实施例〈I.第一实施例>配置示例(整体配置示例)图I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的配置示例。注意,由于屏障设备与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一起实施例,因此此外还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屏障设备。立体显示设备I包括控制部分40、显示驱动部分50、显示部分20、背光灯驱动部分42、背光灯30、屏障驱动部分41和液晶屏障部分10。控制部分40是基于外部提供的图像信号Sdisp、向显示驱动部分50、背光灯驱动部分42和屏障驱动部分41的各个提供信号、以控制这些部分相互同步地操作的电路。具体而言,控制部分40向显示驱动部分50提供基于图像信号Sdisp的图像信号S,并且将背光灯控制信号CBL输送到背光灯驱动部分42,同时向屏障驱动部分41提供屏障控制命令信号CBR。以这样的布置,当立体显示设备I执行立体显示操作时,如后所述,图像信号S由各个包括多个视点图像(在本示例中是六个图像)的图像信号SA和SB构成。
显示驱动部分50基于从控制部分40提供的图像信号S来驱动显示部分20。在该示例中,显示部分20是液晶显示部分,以通过驱动液晶显示元件来调节从背光灯30发出的光的方式来执行显不操作。背光灯驱动部分42基于从控制部分40提供的背光灯控制信号CBL来驱动背光灯30。背光灯30具有向显示部分20投射平面发射光的功能。背光灯30通过使用例如LED (发光二极管)、CCFL (冷阴极荧光灯)等来构成。屏障驱动部分41基于从控制部分40提供的屏障控制信号CBR来驱动液晶屏障部分10。液晶屏障部分10使得从背光灯30投射的光在透射状态(打开状态)或阻断状态(关闭状态)下透射通过显示部分20,具有通过使用液晶材料构成的多个打开关闭部分11和12 (稍后描述)。图2A和2B分别示出了立体显示设备I上的相关部分的配置示例,其中图2A表示立体显示设备I的分解立体图,并且图2B表示立体显示设备I的侧视图。如图2A和2B所示,在立体显示设备I上,这些部分各个以背光灯30、显示部分20和液晶屏障部分10的顺序布置。即,从背光灯30投射的光经由显示部分20和液晶屏障部分10到达观看者。(显示驱动部分50和显示部分20)图3示出了显示驱动部分50和显示部分20的框图。显示驱动部分50包括定时控制部分51、栅极驱动器52和数据驱动器53。定时控制部分51控制栅极驱动器52和数据驱动器53的定时,同时将从控制部分40输送的图像信号S作为图像信号SI提供给数据驱动器53。栅极驱动器52在由定时控制部分51执行的定时控制下、对于各行顺序地选择显示部分20内的像素Pix,以进行顺序线扫描。数据驱动器53将基于图像信号SI的像素信号提供给显示部分20内的各个像素Pix。具体而言,数据驱动器53通过基于图像信号SI进行D/A (数字到模拟)转换产生模拟信号形式的像素信号,并且将相关的像素信号提供给各个像素Pix。图4A和4B分别示出了显示部分20的配置示例,其中图4A表示像素的阵列,而图4B表示显示部分20的截面结构。如图4A所示,在显示部分20上、像素Pix以矩阵阵列布置。各个像素Pix具有分别与红色(R)、绿色(G)和蓝色(B)对应的三个子像素SPix。在子像素Spix当中,形成所谓的黑色矩阵,从而阻止从背光灯30透射的光进入显示部分20。这使得很难在显示部分20上引起红色(R)、绿色(G)和蓝色(B)的颜色混合。如图4B所示,显示部分20将液晶层203密封在驱动基板201和对向基板205之间。驱动基板201形成包括上述TFT元件Tr的像素驱动电路(在图中未示出),其中对于驱动基板201上的各个子像素Spix布置了像素电极202。在对向基板205上,形成与红色(R)、绿色(G)和蓝色(B)各个对应的色彩滤光片(在图中未示出)以及黑色矩阵(在图中未示出),并且还在液晶层203侧的表面上形成反电极204作为各个子像素Spix的共用电极。在显示部分20的光入射侧(这种情况下的背光灯30侧)和光出射侧(这种情况下的液晶屏障部分10侧)上,粘贴偏光板206a和206b以使其相互之间成为交叉尼科尔(crossed-nicol)或平行尼科尔(parallel-nicol)。图5示出了用于子像素Spix的电路图的示例。子像素Spix包括TFT (薄膜晶体管)元件Tr、液晶元件LC和保持电容元件Cap。TFT元件Tr由例如MOS-FET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长效应晶体管)构成,以栅极连接到栅极线G,源极连接到数据线D,并且漏极分别连接到液晶元件LC的第一端和保持电容元件Cap的第一端。对于液晶元件LC,第一端连接到TFT元件Tr的漏极,并且第二端接地。对于保持电容元件Cap,第一端连接到TFT元件Tr的漏极,并且第二端连接到保持电容线Cs。栅极线G连接到栅极驱动器52,并且数据线D连接到数据驱动器53。(液晶屏障部分10)图6A和6B不出了液晶屏障部分10的配置不例,其中图6A表不液晶屏障部分10 上的打开关闭部分的布置配置,而图6B表不图6A所不的液晶屏障部分10上在VI-VI箭头观看方向上的截面结构。液晶屏障部分10执行常黑操作。即,液晶屏障部分10在非驱动状态下阻断光。所谓的视差屏障一液晶屏障部分10具有多个打开关闭部分11 (液晶屏障)和12以透射或阻断光(如图6A所示)。这些打开关闭部分11和12根据立体显示设备I是执行普通显示(二维显示)还是立体显示而执行不同的操作。具体而言,如后所述,打开关闭部分11在普通显示期间被置于打开状态(透射状态),并且在立体显示期间被置于关闭状态(阻断状态)。如后所述,打开关闭部分12在普通显示期间被置于打开状态(透射状态),并且在立体显示期间执行基于分时的切换操作。这些打开关闭部分11和12设置为在X-Y平面上沿一个方向(例如,与Y轴形成给定角度e的方向)延伸。角度e可以设置为例如18度。打开关闭部分Ii的宽度Ei和打开关闭部分12的宽度E2彼此不同,其中在这种情况下保持例如El > E2的关系。然而,打开关闭部分11和12在宽度方面的大小关系不限于此,并且替代地也允许El < E2或者E1 = E2的关系。这样的打开关闭部分11和12包括液晶层(稍后所述的液晶层19),根据提供给液晶层19的驱动电压来进行切换操作。如图6B所示,液晶屏障部分10包括在例如由玻璃制成的透明基板13与透明基板16之间的液晶层19。在该示例中,透明基板13布置在光入射侧,并且透明基板16布置在光出射侧。分别在透明基板13上的液晶层19侧的表面处和透明基板16上的液晶层19侧的表面处、形成由例如ITO制成的透明电极层15和17。在透明基板13的光入射侧处和透明基板16的光出射侧处,粘贴偏光板14和18。对于液晶层19,例如可以使用VA(垂直取向)模式液晶。透明电极层15具有多个透明电极110和120。透明电极层17被设置为打开关闭部分11及12所共用的电极。在该示例中,对透明电极层17施加0V。透明电极层15上的透明电极110和透明电极层17上的与该透明电极110对应的部分构成打开关闭部分11。类似地,透明电极层15上的透明电极120和透明电极层17上的与透明电极120对应的部分构成打开关闭部分12。在这些透明电极层15和17的各个上的液晶层19侧的表面处,形成图中未示出的取向膜。
偏光板14和18控制进入液晶层19和/或离开液晶层19的入射光和出射光的偏振方向。偏光板14的传输轴例如布置在水平方向X上,而偏光板18的传输轴例如布置在竖直方向Y上。S卩,偏光板14和18各个的传输轴布置成相互垂直。以这样的方式,在液晶屏障部分10上,对透明电极110和120选择性地施加电压,并且液晶层19根据所施加的电压被置于液晶取向状态,从而使得可以对打开关闭部分11和12的各个进行切换操作。具体而言,当对透明电极层15 (透明电极110和120)和透明电极层17施加电压时,随着电势差变大,液晶层19上的光透射率增大,使得打开关闭部分11和12被置于透射状态(打开状态)。另一方面,随着电势差变小,液晶层19上的光透射率减小,使得打开关闭部分11和12被置于阻断状态(关闭状态)。图7和图8示出了透明电极层15上的透明电极110和120的各自的配置示例。如图7所示,透明电极110和120的各个具有在与打开关闭部分11和12的延伸方向(与Y轴方向形成给定角度0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主干部分61。在各个透 明电极110和120上,沿着主干部分61的延伸方向并排地布置子电极区域70。各个子电极区域70具有主干部分62和分支部分63。主干部分62与主干部分61相交,形成为在与水平方向X形成给定角度a的方向上延伸。子电极区域70由四个侧边包围。包围子电极区域70的四个侧边中与主干部分61相交的两个侧边在与主干部分62的延伸方向(S卩,与水平方向X形成给定角度a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延伸。此外,包围子电极区域70的四个侧边中与主干部分61不相交的两个侧百年在与打开关闭部分11和12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延伸。注意,在图7和图8中,角度0与角度a几乎相同,但这些角度不限于此。换句话说,角度a可以等于角度9或者与角度9不同。邻近的透明电极110上的子电极区域70在与主干部分62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排列方向Dir)上排列,而邻近的透明电极120上的子电极区域70与邻近的透明电极120上的子电极区域70—样,在排列方向Dir上排列。更具体而言,邻近的子电极区域70放置在与水平方向X和竖直方向Y两者都不同的方向上。如图8所不,在各个子电极区域70上,设置有由主干部分61和主干部分62分开的四个分支区域(范围)71至74。在分支区域71至74的各个中,分支部分63形成为从主干部分61和62延伸。在分支区域71至74中,各个分支部分63的线宽彼此相等。类似地,在分支区域71至74中,各个分支部分63的空间间隔(开口宽度)也彼此相等。分支区域71至74的各个中的分支部分63在每个区域内沿相同方向上延伸。在分支区域71中的分支部分63的延伸方向与在分支区域73中的分支部分63的延伸方向相对于作为轴线的竖直方向Y不对称。类似地,在分支区域72中的分支部分63的延伸方向与在分支区域74中的分支部分63的延伸方向相对于作为轴线的竖直方向Y不对称。此外,在分支区域71中的分支部分63的延伸方向与在分支区域72中的分支部分63的延伸方向相对于作为轴线的水平方向X不对称。类似地,在分支区域73中的分支部分63的延伸方向与在分支区域74中的分支区域63的延伸方向相对于作为轴线的水平方向X不对称。在该示例中,具体地来说,在分支区域71和74中的分支部分63在从水平方向X逆时针旋转给定角度P的方向上延伸,而在分支区域72和73中的分支区域63在从水平方向X顺时针旋转预定角度3的方向上延伸。优选地,角度P例如是45度。以这样的配置,当观看者观看立体显示设备I上的显示屏幕时,可以使得在从左方向和右方向观看时的视场角性质对称,同时可以使得在从上方向和下方向观看时的视场角性质也对称。在液晶屏障部分10上,多个打开关闭部分12形成组,其中在执行立体显示时,属于同一个组的多个打开关闭部分12在同一定时执行打开和关闭操作。在下文中,描述打开关闭部分12的组。图9示出了打开关闭部分12的组配置示例。在该示例中,打开关闭部分12形成两个组(屏障子组)。具体而言,并排布置的多个打开关闭部分12交替地构成组A和组B。注意,打开关闭部分12A可根据情况用作属于组A的打开关闭部分12的通用名称,类似地, 打开关闭部分12B可根据情况用作属于组B的打开关闭部分12的通用名称。在执行立体显示时,屏障驱动部分41驱动属于同一个组的打开关闭部分12在同一定时执行打开操作/关闭操作。具体而言,如后所述,屏障驱动部分41驱动属于组A的打开关闭部分12A和属于组B的打开关闭部分12B,以基于分时地交替执行打开/关闭操作。图IOA至IOC使用截面结构以模式图分别示出了在执行立体显示和普通显示(二维显示)时液晶屏障部分10的状态,其中图IOA表示在执行立体显示时的状态,图IOB表示在执行立体显示时的另一个状态,而图IOC表示在执行普通显示时的状态。在液晶屏障部分10上,打开关闭部分11和打开关闭部分12 (打开关闭部分12A和12B)交替地布置。在该示例中,打开关闭部分12A以每六个像素Pix—片的比例设置。以同样的方式,打开关闭部分12B也以每六个像素Pix—片的比例设置。在图IOA至IOC中,在液晶屏障部分10上的打开关闭部分11、12A和12B当中,阻断光的打开关闭部分用斜线来标记。当执行立体显示时,交替地向显示驱动部分50提供图像信号SA和SB,并且显示部分20基于这些所提供的信号执行显示操作。此时,在液晶屏障部分10上,打开关闭部分12 (打开关闭部分12A和12B)基于分时地执行打开/关闭操作,而打开关闭部分11保持在关闭状态(阻断状态)。具体地来说,如图IOA所示,当供给图像信号SA时,打开关闭部分12A被置于打开状态而打开关闭部分12B被置于关闭状态。如后所述,在显示部分20上,在与打开关闭部分12A对应的位置处彼此相邻布置的六个像素Pix,执行与包括在图像信号SA中的六个视点图像对应的显示操作。结果,如后所述,观看者例如利用左眼和右眼观看不同的视点图像,感觉到所显示的图像是立体图像。类似地,如图IOB所示,当供给图像信号SB时,打开关闭部分12B被置于到打开状态而打开关闭部分12A被置于关闭状态。如后所述,在显示部分20上,在与打开关闭部分12B对应的位置处彼此相邻布置的六个像素Pix,执行与包括在图像信号SB中的六个视点图像对应的显示操作。结果,如后所述,观看者例如利用左眼和右眼观看不同的视点图像,感觉到所显示的图像是立体图像。在立体显示设备I上,通过以这种方式交替地使打开关闭部分12A和打开关闭部分12B打开来表示图像,从而允许如后所述地提高显示器的分辨率。在执行普通显示(二维显示)时,如图IOC所示,在液晶屏障部分10上,打开关闭部分11和打开关闭部分12 (打开关闭部分12A和12B)两者都保持在打开状态(透射状态)。结果,可以使得观看者观看如基于图像信号S在显示部分20上所显示的普通二维图像。因此,打开关闭部分11和12对应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液晶屏障”的具体示例。打开关闭部分12对应于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一组液晶屏障”的具体示例,而打开关闭部分11对应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组液晶屏障”的具体示例。子电极区域70上的透明电极110和120对应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子电极”的具体示例。排列方向Dir对应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方向”的具体示例。主干部分61对应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一主干部分”的具体示例。主干部分62对应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主干部分”的具体示例。分支区域71至74分别对应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一分支区域”、“第二分支区域”、“第三分支区域”和“第四分支区域”的具体示例。透明电极层17上的电极对应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共用电极”的具体示例。[操作和功能]随后,提供关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I的操作和功能的描述。(整体操作的概述)首先,参考图I描述立体显示设备I的整体操作的概述。控制器40基于外部提供的图像信号Sdisp,向显示驱动部分50、背光灯驱动部分42和屏障驱动部分41的各个提供控制信号、以控制这些部分相互同步地操作。背光灯驱动部分42基于由控制器40提供的背光灯控制信号CBL驱动背光灯30。背光灯30向显示部分20投射平面发射光。显示驱动部分50基于由控制器40提供的图像信号S来驱动显示部分20。显示部分20通过调节从背光灯30投射的光来执行显示。屏障驱动部分41基于由控制器40提供的屏障控制命令信号CBR来驱动液晶屏障部分10。液晶屏障部分10上的打开关闭部分11和12(12A和12B)基于屏障控制命令信号CBR执行打开/关闭操作,透射或阻断从背光灯30透射以透射通过显示部分20的光。(在立体显示的详细操作)下面,提供关于在执行立体显示时的具体操作的描述。图IlA和IlB示出了显示部分20和液晶屏障部分10的操作示例,其中图IlA表示供给图像信号SA的情况,而图IlB表示供给图像信号SB的情况。如图IlA所示,当供给图像信号SA时,显示部分20上的各个像素Pix显示与包括在图像信号SA中的六个视点图像的各个对应的像素信息Pl至P6。此时,像素信息Pl至P6分别在布置于打开关闭部分12A附近的像素Pix处显示。当供给图像信号SA时,在液晶屏障部分10上,执行控制以使得打开关闭部分12A被置于打开状态(透射状态)而打开关闭部分12B被置于关闭状态。从显示部分20上的各个像素Pix离开的光在其角度受到打开关闭部分12A的限制之后输出。可以使观看者通过例如用左眼观看像素信息P3并且用右眼观看像素信息P4,来观看立体图像。如图IlB所示,当供给图像信号SB时,显示部分20上的各个像素Pix显示与包括在图像信号SB中的六个视点图像的各个对应的像素信息Pl至P6。此时,像素信息Pl至P6分别在布置于打开关闭部分12B附近的各个像素Pix处显示。当供给图像信号SB时,在液晶屏障部分10上执行控制以使得打开关闭部分12B被置于打开状态(透射状态)而打开关闭部分12A被置于关闭状态。从显示部分20上的各个像素Pix离开的光在其角度受到打开关闭部分12B的限制之后输出。可以使得观看者通过例如用左眼观看像素信息P3并且用右眼观看像素信息P4来观看立体图像。以这样的方式,观看者利用左眼和右眼观看像素信息Pl至P6当中不同的像素信、息,从而可以感觉到作为立体图像的这些像素信息。此外,利用打开关闭部分12A和打开关闭部分12B基于分时地交替打开来显示图像,使得观看者能够观看在相对于彼此移位的位置处显示的图像的平均图像。因此,这使得立体显示设备I可以实现相当于在仅设置打开关闭部分12A的情况下的分辨率的两倍的分辨率。换句话说,立体显示设备I所需要的分辨率仅仅是二维显示情况下的三分之一(=1/6X2)。(关于波纹)下面,提供关于当在立体显示设备I上显示图像时出现波纹的描述。首先,为了说明,以立体显示设备I执行立体显示操作作为示例。图12示出了与立体显示有关的透明电极层15的配置示例。注意,图12仅示出了与在执行立体显示时基于分时地执行打开/关闭操作的打开关闭部分12有关的透明电极120。如图IlA和IlB所示,由于在邻近的透明电极120上的子电极区域70在与水平方 向X形成给定角度a的方向(排列方向Dir)上并排布置,因此,透明电极120上的分支区域(范围)71至74的边界部分在沿着图12所示的排列方向Dir延伸的单条直线(在区域边界线LD)上排列。具体而言,分支区域71和73与分支区域72和74之间的边界部分排列在区域边界线LD上。换句话说,主干部分62与在打开关闭部分12的延伸方向上邻近的子电极区域70之间的边界部分排列在区域边界线LD上。在这些分支区域(范围)71至74的边界部分处,即使在透明电极层17与透明电极120之间施加电压,由于液晶层19上的液晶分子的不完全取向,光不能充分地透射。即,这样的区域边界线LD称为所谓的暗线。图13示出了显示部分20上的黑色矩阵与液晶屏障部分10上区域边界线LD之间的相关性。为了方便解释,图13仅示出了显示部分20上的黑色矩阵当中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黑色矩阵(光屏蔽线LBM)。如图13所示,显示部分20上的光屏蔽线LBM和区域边界线LD在立体显示设备I上的显示平面内彼此相交。更具体而言,如上所述,显示部分20上的光屏蔽线LBM在平面内的水平方向X上延伸,而液晶屏障部分10上的区域边界线LD在与显示平面内的水平方向X形成给定角度a的方向(排列方向Dir)上延伸。如下文中通过引用示例所述,这可以使得由显示部分20上的光屏蔽线LBM的循环特性和液晶屏障部分10上的区域边界线LD的循环特性造成的任何波纹不那么明显。注意,虽然通过以立体显示设备I执行立体显示操作为示例提供了上面的描述,但立体显示设备I执行普通显示(二维显示)的情况也同样适用。在普通显示的情况下,由于除打开关闭部分12以外打开关闭部分11也被置于打开状态(透射状态),因此,除了与打开关闭部分12有关的透明电极120上的区域边界线LD以外还需要考虑与打开关闭部分11有关的透明电极110上的区域边界线。然而,在立体显示设备I上,邻近的透明电极110上的子电极区域70也在与水平方向X形成给定角度a的方向(排列方向Dir)上并排布置,并且因此与打开关闭部分11有关的区域边界线也在与显示平面内的水平方向形成角度a的方向(排列方向Dir)上延伸,使得任何波纹不那么明显。(比较示例)下面,与比较示例相比较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作用。通过将给定角度a设定为0度,在根据该比较示例的立体显示设备IR上,子像素电极的布置方向Dir被设定为与水平方向X同向。图14示出了根据比较示例的液晶屏障部分IOR上的透明电极IlOR和120R的配置示例。在透明电极IlOR和120R的各个上,子电极区域70R沿着主干部分61的延伸方向并排布置。各个子电极区域70R具有主干部分62R。主干部分62R与主干部分61相交,并且形成为在水平方向X上延伸。在邻近的透明电极IlOR上的子电极区域70R在与主干部分62R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水平方向X(排列方向DirR)上排列,并且在邻近的透明电极120R上的子电极区域70R与在邻近的透明电极IlOR上的子电极区域70R —样,也在该水平方向X(排列方向DirR)上排列。在各个子电极区域70R上,设置了由主干部分61和主干部分62R分开的四个分支区域(范围)71R至74R。图15示出了透明电极120R的配置示例。在根据比较示例的液晶屏障部分IOR上,由于在邻近的透明电极120R上的子电极区域70R在水平方向X (排列方向DirR)上排列,因此透明电极120R上的分支区域(范围)71R至74R的边界部分在沿着水平方向X(排列方向DirR)延伸的单条直线上(在区域边界线LDR上)排列。注意,这里仅描述了透明电 极120R,但透明电极IlOR也同样适用,其中透明电极IlOR上的分支区域(范围)71R至74R的边界部分也在沿着水平方向X(排列方向DirR)延伸的单条直线上(在区域边界线LDR上)排列。图16A示出了显示部分20上的光屏蔽线LBM与液晶屏障部分IOR上的区域边界线LDR之间的相关性,而图16B示出了在显示屏幕上出现的波纹。如图16A所示,显示部分20上的光屏蔽线LBM和液晶屏障部分IOR上的区域边界线LDR两者都在立体显示设备IR上的显示平面内的水平方向X上延伸。此外,如图2A和2B所示,当观看者观看立体显示设备IR时,显示部分20和液晶屏障部分IOR在深度方向上并排布置。结果,根据立体显示设备IR与观看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光屏蔽线LBM的排列周期与区域边界线LDR的排列周期之间在垂直方向Y上可以发生任何位移,导致观看者可以感知到如图16B所示的波纹。具体而言,例如,在区域边界线LDR与光屏蔽线LBM几乎相互重叠的显示屏幕区域成为亮区R1,而在区域边界线LDR与光屏蔽线LBM明显移位的区域称为暗区R2。以这样的方式,观看者将亮区Rl与暗区R2之间的亮度差感知为波纹。如上所述,在根据比较示例的立体显示设备IR上,由于在邻近的透明电极120R(透明电极110R)上的子电极区域70R在水平方向X(排列方向DirR)上排列,因此区域边界线LDR也在水平方向X上排列。因此,由于区域边界线LDR与显示部分20上的沿水平方向X延伸的光屏蔽线LBM之间的干涉,可能出现波纹。相反,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I上,由于在邻近的透明电极120(110)上的子电极区域70在与水平方向X形成给定角度a的方向(排列方向Dir)上排列,因此区域边界线LD在排列方向Dir上延伸。这使得可以减少区域边界线LD与显示部分20上的沿水平方向X延伸的光屏蔽线LBM之间的任何干涉,使得波纹不那么明显。(有利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本实施例,在邻近的透明电极120(110)上的子电极区域在与水平方向X形成给定角度a的方向上排列a,可以使得任何波纹不那么明显。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主干部分62的延伸方向和子电极区域的延伸方向设置成相同,实现更简化的电极结构。
〈2.第二实施例〉下面,提供关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2的描述。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主干部分62的延伸方向与子电极区域的排列方向Dir不同。注意,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I本质上相同的任何组成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酌情地省略相关描述。图17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2相关的透明电极210和220。在透明电极210和220的各个上,沿着主干部分61的延伸方向并排地设置子电极区域270。各个子电极区域270具有主干部分262。主干部分262与主干部分6 1相交,并且形成为在水平方向X上延伸。在邻近的透明电极210上的子电极区域270在水平方向X形成给定角度9的方向(排列方向Dir)上排列,并且在邻近的透明电极220上的子电极区域270与在邻近的透明电极210上的子电极区域270 —样,也在排列方向DirR上排列。在各个子电极区域270,设置了由主干部分61和主干部分262分开的四个分支区域(范围)271至 274。更具体而言,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I的情况(图7)不同,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2上,主干部分262形成为在水平方向X上延伸,并且主干部分262的延伸方向与子电极区域270的排列方向不同。此外,从与根据上述比较示例的立体显示设备IR的不同点来看,发现在子电极区域的排列方向上不相同。更具体而言,与根据比较示例的立体显示设备IR的情况(图14)不同,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2上,在邻近的透明电极220(210)上的子电极区域270在与水平方向X形成给定角度(p的方向上排列。图18示出了透明电极220的配置示例。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I不同,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2上,主干部分262形成为在水平方向X上延伸。然而,在邻近的透明电极220上的子电极区域270在与水平方向X形成给定角度Cp的方向(排列方向Dir)上排列。因此,从整个显示平面看,透明电极220上的分支区域(范围)271至274的边界部分布置在与沿着排列方向Dir延伸的直线(边界线LB)对应的位置处。换句话说,由分支区域(范围)271至274的边界部分产生的暗线可以在边界线LB的位置处产生。即,边界线LB对应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区域边界线LD。注意,仅提供了关于透明电极220的上面的描述,但透明电极210也同样适用,其中在透明电极210上的分支区域(范围)271至274的边界部分也布置在与沿着排列方向Dir延伸的直线(边界线LB)对应的位置处。如上所述,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2上,主干部分262形成为在水平方向X上延伸,并且透明电极220 (210)上的子电极区域270在与水平方向X形成给定角度9的方向(排列方向Dir)上排列。结果,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2上,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区域边界线LD对应的边界线LB在排列方向Dir上延伸。这使得可以减少边界线LB与显示部分20的沿水平方向X延伸的光屏蔽线LBM之间的干涉,从而可以使得任何波纹不那么明显。此外,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I不同,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2上,可以相互独立地设置主干部分262的延伸方向和子电极区域270的排列方向。这确保设计自由度的增强。具体而言,这可以使得在考虑减少波纹的情况下确定子电极区域270的排列方向Dir,也可以在考虑例如在分支区域271至274的各个处的液晶取向的情况下确定主干部分262的延伸方向等。如上所述,相互独立地设置根据第二实施例,与主干部分61相交的主干部分262的延伸方向和子电极区域270的排列方向Dir,这确保设计自由度的增强。任何其他的优势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修改例2-1)根据上述第二实施例,主干部分262在水平方向X上延伸,但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替代地允许任何其他方向。下文描述示例。图19示出了与根据本修改例的立体显示设备2B相关的透明电极210B和220B的配置示例。主干部分62被形成为在与水平方向X形成给定角度a的方向上延伸。在邻近的透明电极210B上的子电极区域70在与水平方向X形成给定角度a的方向(排列方向Dir)上排列,并且在邻近的透明电极220B上的子电极区域70与在邻近的透明电极2IOB上 的子电极区域70 —样,也在排列方向Dir上排列。这样的结构也可以使得任何波纹不那么明显,能够增强设计的自由度。(修改例2-2)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将在邻近的透明电极210上的子电极区域270的排列方向与在邻近的透明电极220上的子电极区域270的排列方向设置为相同,但实施例不限于此。替代地,例如在邻近的透明电极210上的子电极区域270的排列方向和在邻近的透明电极220上的子电极区域270的排列方向可以设置为彼此不同。下文描述这样的示例。图20示出了与根据本修改例的立体显示设备2C相关的透明电极210C和220C的配置示例。在立体显示设备2C上,在邻近的透明电极210C的子电极区域270在与水平方向X形成给定角度(pi的方向(排列方向Dirl)上排列,并且在邻近的透明电极220C上的子电极区域270在与水平方向X形成给定角度cp2的方向(排列方向Dir2)上排列。在根据本修改例的立体显示设备2C上,由于在与打开关闭部分11相关的透明电极210C上的子电极区域270在排列方向Dirl上排列,因此与打开关闭部分11相关的边界线LBl在排列方向Dirl上延伸。类似地,在与打开关闭部分12相关的透明电极220C上的子电极区域270在排列方向Dir2上排列,因此与打开关闭部分12相关的边界线LB2在排列方向Dir2上延伸。因此,在立体显示设备2C上,在执行立体显示时,由于与打开关闭部分12相关的边界线LB2在排列方向Dir2上延伸,这使得可以减少边界线LB2与显示部分20上的沿水平方向X延伸的光屏蔽线LBM之间的干涉,从而可以使得任何波纹不那么明显。此外,在执行普通显示(二维显示)操作时,由于与打开关闭部分12相关的边界线LB2在排列方向Dir2上延伸,并且此外与打开关闭部分11相关的边界线LBl在排列方向Dirl上延伸,因此使得可以减少边界线LBl和LB2与显示部分20上的沿水平方向X延伸的光屏蔽线LBM之间的干涉,从而可以使得任何波纹不那么明显。〈3.第三实施例〉下面,提供关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3的描述。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晶屏障适用于所谓的针孔型液晶屏障。注意,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I本质上相同的任何组成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适当地省略相关描述。
图21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3相关的透明电极层15和17上的透明电极的配置示例。透明电极层15具有透明电极310和320。在透明电极310和320的各个上,沿着与打开关闭部分11和12的延伸方向(与竖直方向Y形成给定角度0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并排布置了子电极区域370。对于透明电极310和320,在子电极区域370内的整个表面上形成电极,并且在沿着打开关闭部分11和12的延伸方向毗连的子电极区域370的边界部分处形成在与水平方向X形成给定角度a的方向上延伸的开口360。此外,在透明电极层17上,在与各个子电极区域370的中心附近对应的位置处形成孔317。即,根据本修改例的液晶屏障是所谓的针孔型。注意,在图21中,角度a几乎等于在打开关闭部分11和12的延伸方向与竖直方向Y之间形成的角度0。或者,角度a可以等于角度9,或者与角度9不同。邻近的透明电极310上的子电极区域370在与开口 360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排列方向Dir)上排列,并且邻近的透明电极320上的子电极区域370与在邻近的透明电 极310上的子电极区域370 —样,也在排列方向Dir上排列。图22示出了透明电极320的配置示例。如图21所示,由于在邻近的透明电极320上的子电极区域370在与水平方向X形成给定角度a的方向(排列方向Dir)上排列,因此,开口 360布置在沿着排列方向Dir延伸的单条直线(边界线LB)上,如图22所示。在开360的部分处,即使在透明电极层17与透明电极320之间施加电压,液晶层19上的液晶分子的取向也不充分,并且因此光不能充分地透射。更具体而言,边界线LB变成所谓的暗线。注意,虽然仅关于透明电极320提供了上面的描述,但透明电极310也同样使用,其中透明电极310上的开口 360也布置在沿着排列方向Dir延伸的单条直线上。以这样的方式,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3上,邻近的透明电极320 (310)上的子电极区域370在与水平方向X形成给定角度a的方向(排列方向Dir)上排列,由此边界线LB沿排列方向Dir延伸。这使得可以减少边界线LB与显示部分20上的沿水平方向X延伸的光屏蔽线LBM之间的干涉,从而使得任何波纹不那么明显。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在针孔型液晶屏障上,邻近的透明电极320(310)上的子电极区域在与水平方向X形成给定角度a的方向(排列方向Dir)上排列,这可以使得任何波纹不那么明显。任何其他的有利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修改例3-1]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角度a可以几乎等于角度0,但角度a不限于此。或者,如图23所示,角度a可以与角度0不同。〈4.第四实施例〉下面,提供关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4的描述。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液晶屏障适用于所谓的针孔型液晶屏障。注意,与立体显示设备2和3本质上相同的任何组成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适当地省略相关描述。图24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4相关的透明电极410和420的配置示例。开口 360形成为在与水平方向X形成给定角度a的方向上延伸。邻近的透明电极410上的子电极区域370在与水平方向X形成给定角度Cp的方向(排列方向Dir)上排列,并且邻近的透明电极420上的子电极区域370与在邻近的透明电极410上的子电极区域370 —样,也在排列方向Dir上排列。以这样的配置,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4上,开口 360形成为在与水平方向X形成给定角度a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子电极区域370在与水平方向X形成给定角度9的方向(排列方向Dir)上排列。结果,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4上,边界线LB在排列方向Dir上延伸。这使得可以减少边界线LB与显示部分20上的沿水平方向X延伸的光屏蔽线LBM之间的干涉,从而使得任何波纹不那么明显。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可以相互独立地设置开口 360的延伸方向和子电极区域370的排列方向Dir,这确保设计自由度的增强。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在针孔型液晶屏障上,开口以及子电极区域的排列方向可以相互独立地设置,这确保设计自由度的增强。任何其他的有利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修改例4-1]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在邻近的透明电极410上的子电极区域370的排列方向和在邻近的透明电极420上的子电极区域370的排列方向可以设置为相同,但实施例不限于此。或者,例如,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修改例2-2类似,在邻近的透明电极410上的子电极区域370的排列方向和在邻近的透明电极420上的子电极区域370的排列方向可以设置为彼此不同。这样的示例在图25中示出。这样的结构也能够使得任何波纹不那么明显。到此为止,通过引用一些实施例和修改例描述了本技术,但本技术不限于那些实施例等,并且多个修改例是可行的。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立体显示设备I上的背光灯30、显示部分20和液晶屏障部分10按顺序布置,但不限于此布置。替代地,如图26A和26B所示,以背光灯30、液晶屏障部分10和显示部分20的顺序布置也是适用的。图27A和27B分别不出了根据本修改例的显不部分20和液晶屏障部分10的操作示例,其中图27A表示供给图像信号SA的情况,而图27B表示供给图像信号SB的情况。在该修改例中,从背光灯30投射的光首先进入液晶屏障部分10。其后,在这些光束当中透射通过打开关闭部分12A和12B的光在显示部分20上被调节,同时输出六个视点图像。此外,例如,在上述实施例等中,打开关闭部分12构成两个组,但不限于此配置。替代地,打开关闭部分12可以构成三个或更多的组(屏障子组)。这可以使得显示分辨率进一步提高。下文将提供详细的描述。图28A至28C分别示出了打开关闭部分12构成三个组A、B和C的情况。与上述实施例一样,打开关闭部分12A表示属于组A的打开关闭部分12,打开关闭部分12B表示属于组B的打开关闭部分12,而12C表示属于组C的打开关闭部分12。以这样的配置,通过基于分时地交替地打开打开关闭部分12A、12B和12C来显示图像,根据本修改例的立体显示设备能够实现相当于仅设置打开关闭部分12A的情况的三倍的分辨率。换句话说,该立体显示设备所需要的分辨率是二维显示情况的一半(=1/6X3)。此外,例如,在上述实施例等中,在附图中给出了在打开关闭部分11的宽度El大于打开关闭部分12的E2(E1>E2)的情况下的示例,但宽度的大小关系不限于此。或者,打开关闭部分11的宽度El可以等于打开关闭部分12的宽度E2(E1 = E2),或者打开关闭部分11的宽度El可以小于打开关闭部分12的宽度E2(E1 <E2)。图29和图30分别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I和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3上、使打开关闭部分11的宽度El等于打开关闭部分12的宽度E2(E1 = E2)的情况的示例。此外,例如,在上述实施例等中,子电极区域在沿着排列方向Dir排列的打开关闭部分11和12的延伸方向上并排布置,但布置不限于此。或者,例如,子电极区域可以在随机的方向上彼此相邻。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的子电极区域不一定都在与水平方向X和竖直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彼此相邻,并且替代地一些子电极区域可以在水平方向X和竖直方向Y上彼此相邻。在这种情况下,区域边界线LD或边界线LB本身不形成直线,这使得可以减少任何波纹。而且,例如,在上述实施例等中,图像信号SA和SB包括六个视点图像,但信号分配不限于此。或者,图像信号SA和SB可包括五个或更少的视点图像,或者七个或更多的视点图像。在这种情况下,液晶屏障部分10的打开关闭部分12A和12B与如图IOA至IOC所示 的像素Pix之间的关系也改变。更具体而言,例如,当图像信号SA和SB包括五个视点图像时,期望以每五个显示部分20的像素Pix —片的比例设置打开关闭部分12A,并且类似地,期望也以每五个显示部分20的像素Pix —片的比例设置打开关闭部分12B。此外,例如,在上述实施例等中,打开关闭部分12构成多个组,但配置不限于此。或者,打开关闭部分12可以不构成组,但所有的打开关闭部分12可以在立体显示期间保持打开。此外,例如,在上述实施例等中,显示部分20是液晶显示部分,但布置不限于次。或者,可以使用例如利用有机EL的EL(电致发光)显示部分。这样的情况可以排除使用图I所示的背光灯驱动部分42和背光灯30的需要。因此,从本发明的上述示例实施例和修改可以实现至少如下配置。(I)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部分,其显示图像;以及液晶屏障部分,其包括液晶层和多个子电极并且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液晶屏障,所述液晶屏障的各个允许光透射通过其中和阻断所述光,并且所述液晶屏障构成至少一组液晶屏障,其中属于一对液晶屏障中的第一液晶屏障的所述子电极在第二方向上与属于所述一对液晶屏障中的第二液晶屏障的所述子电极毗邻,所述一对液晶屏障在所述至少一组液晶屏障中彼此相邻,并且所述第二方向与在所述显示部分的显示平面内的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者都不同。(2)根据⑴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液晶屏障构成第一组液晶屏障和第二组液晶屏障,并且属于在第一和第二组液晶屏障当中的同一组液晶屏障中彼此相邻的一对液晶屏障中的第一液晶屏障的所述子电极、在第二方向上与属于在所述同一组液晶屏障中的所述一对液晶屏障中的第二液晶屏障的所述子电极毗邻。(3)根据(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子电极在与所述同一组液晶屏障中的所述液晶屏障对应的区域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列。
(4)根据⑴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子电极的各个具有由四个侧边包围的区域,并且包括第一主干部分、第二主干部分和多个分支部分,所述第一主干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主干部分在与所述第一主干部分交叉的第三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分支部分在远离所述第一主干部分和所述第二主干部分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其中在所述四个侧边当中面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个侧边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延伸。(5)根据(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基本一致。(6)根据(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水平方向基本一致。(7)根据(4)至¢)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分支部分在第一分支区域、第二分支区域、第三分支区域和第四分支区域的各个内、沿相同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分支区域和所述第二分支区域以所述第二主干部分夹在两者之间而布置在所述第一主干部分的一侧上,所述第三分支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一主干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一分支区域的 相对侧,并且所述第四分支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一主干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二分支区域的相对侧。(8)根据(7)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第一偏光板,其设置在所述液晶层的第一侧上并且允许在所述竖直方向和所述水平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偏振的光透射通过其中;以及第二偏光板,其设置在所述液晶层的第二侧上并且允许在所述竖直方向和所述水平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上偏振的光透射通过其中,所述第二侧是与所述液晶层的设置有所述第一偏光板的所述第一侧相对的侧,其中在所述第一分支区域中的所述分支部分和在所述第四分支区域中的所述分支部分在从所述水平方向逆时针倾斜约45度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所述第二分支区域中的所述分支部分和在所述第三分支区域中的所述分支部分在从所述水平方向顺时针倾斜约45度的方向上延伸。(9)根据(4)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液晶屏障部分包括共用电极,所述共用电极以所述液晶层夹在其与所述子电极之间而在所述子电极的相对侧、在与液晶屏障对应的区域上共同地设置。(10)根据(I)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液晶屏障部分包括共用电极,所述共用电极以所述液晶层夹在其与所述子电极之间而在所述子电极的相对侧、在与液晶屏障对应的区域上共同地设置,所述共用电极具有与所述子电极的各个对应设置的孔。(11)根据(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液晶屏障部分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互邻近的所述子电极之间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的开口。(12)根据(1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基本上是所述第二方向。(13)根据(I)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竖直方向和所述水平方向两者都不同。(14)根据(I)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互邻近的所述子电极彼此电连接。(15)根据(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在所述第一组液晶屏障和所述第二组液晶屏障之间相等。
(16)根据(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在所述第一组液晶屏障与所述第二组液晶屏障之间不同。(17)根据⑵或(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包括多个显示模式,所述显示模式包括三维图像显示模式和二维图像显示模式,所述显示部分显示多个不同的视点图像,并且属于所述第一组液晶屏障的所述液晶屏障处于透射状态并且属于所述第二组液晶屏障的所述液晶屏障处于阻断状态,以允许三维图像在所述三维图像显示模式中被显示,并且所述显示部分显示单个视点图像,并且属于所述第一组液晶屏障的所述液晶屏障和属于所述第二组液晶屏障的所述液晶屏障处于所述透射状态,以允许二维图像在所述二维图像显示模式中被显示。 (18)根据(1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在所述三维图像显示模式中,属于所述第一组液晶屏障的所述液晶屏障被分成多个屏障子组,并且针对所述屏障子组的各个、基于分时地在所述透射状态和所述阻断状态之间切换。(19)根据(I)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背光灯,其中所述显示部分是布置在所述背光灯与所述液晶屏障部分之间的液晶显示部分。(20)根据(I)至(18)中的人游戏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背光灯,其中所述显示部分是液晶显示部分,并且所述液晶屏障部分布置在所述背光灯与所述液晶显示部分之间。(21) —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部分,其包括黑色矩阵;以及液晶屏障部分,其包括液晶层和多个子电极并且包括多个液晶屏障,所述液晶屏障的各个允许光透射通过其中和阻断所述光,其中所述子电极的各个具有由四个侧边包围的区域,并且所述四个侧边的各个在与所述显示部分的所述黑色矩阵不同的方向上延伸。(22) 一种屏障设备,包括多个液晶屏障,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远离显示图像的显示部分的显示平面而布置,所述液晶屏障包括液晶层和多个子电极并且允许光透射通过其中和阻断所述光,并且所述液晶屏障构成至少一组液晶屏障,其中属于一对液晶屏障中的第一液晶屏障的所述子电极在第二方向上与属于所述一对液晶屏障中的第二液晶屏障的所述子电极毗邻,所述一对液晶屏障在所述至少一组液晶屏障中彼此相邻,并且所述第二方向与在所述显示部分的显示平面内的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者都不同。本发明包含涉及在于2011年4月20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专利申请JP2011-094163中公开的主题,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只要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可以根据设计需求和其他因素发生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体。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部分,其显示图像;以及 液晶屏障部分,其包括液晶层和多个子电极并且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液晶屏障,所述液晶屏障的各个允许光透射通过其中和阻断所述光,并且所述液晶屏障构成至少 一组液晶屏障, 其中属于一对液晶屏障中的第一液晶屏障的所述子电极在第二方向上与属于所述一对液晶屏障中的第二液晶屏障的所述子电极毗邻,所述一对液晶屏障在所述至少一组液晶屏障中彼此相邻,并且所述第二方向与在所述显示部分的显示平面内的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者都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液晶屏障构成第一组液晶屏障和第二组液晶屏障,并且 属于在第一和第二组液晶屏障当中的同一组液晶屏障中彼此相邻的一对液晶屏障中的第一液晶屏障的所述子电极、在第二方向上与属于在所述同一组液晶屏障中的所述一对液晶屏障中的第二液晶屏障的所述子电极毗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子电极在与所述同一组液晶屏障中的所述液晶屏障对应的区域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子电极的各个具有由四个侧边包围的区域,并且包括第一主干部分、第二主干部分和多个分支部分,所述第一主干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主干部分在与所述第一主干部分交叉的第三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分支部分在远离所述第一主干部分和所述第二主干部分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其中在所述四个侧边当中面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个侧边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基本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水平方向基本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分支部分在第一分支区域、第二分支区域、第三分支区域和第四分支区域的各个内、沿相同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分支区域和所述第二分支区域以所述第二主干部分夹在两者之间而布置在所述第一主干部分的一侧上,所述第三分支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一主干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一分支区域的相对侧,并且所述第四分支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一主干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二分支区域的相对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 第一偏光板,其设置在所述液晶层的第一侧上并且允许在所述竖直方向和所述水平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偏振的光透射通过其中;以及 第二偏光板,其设置在所述液晶层的第二侧上并且允许在所述竖直方向和所述水平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上偏振的光透射通过其中,所述第二侧是与所述液晶层的设置有所述第一偏光板的所述第一侧相对的侧, 其中在所述第一分支区域中的所述分支部分和在所述第四分支区域中的所述分支部分在从所述水平方向逆时针倾斜约45度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所述第二分支区域中的所述分支部分和在所述第三分支区域中的所述分支部分在从所述水平方向顺时针倾斜约45度的方向上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液晶屏障部分包括共用电极,所述共用电极以所述液晶层夹在其与所述子电极之间而在所述子电极的相对侧、在与液晶屏障对应的区域上共同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液晶屏障部分包括共用电极,所述共用电极以所述液晶层夹在其与所述子电极之间而在所述子电极的相对侧、在与液晶屏障对应的区域上共同地设置,所述共用电极具有与所述子电极的各个对应设置的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液晶屏障部分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互邻近的所述子电极之间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的开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基本上是所述第二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竖直方向和所述水平方向两者都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互邻近的所述子电极彼此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在所述第一组液晶屏障和所述第二组液晶屏障之间相等。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在所述第一组液晶屏障与所述第二组液晶屏障之间不同。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包括多个显示模式,所述显示模式包括三维图像显示模式和二维图像显示模式, 所述显示部分显示多个不同的视点图像,并且属于所述第一组液晶屏障的所述液晶屏障处于透射状态并且属于所述第二组液晶屏障的所述液晶屏障处于阻断状态,以允许三维图像在所述三维图像显示模式中被显示,并且 所述显示部分显示单个视点图像,并且属于所述第一组液晶屏障的所述液晶屏障和属于所述第二组液晶屏障的所述液晶屏障处于所述透射状态,以允许二维图像在所述二维图像显示模式中被显示。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在所述三维图像显示模式中,属于所述第一组液晶屏障的所述液晶屏障被分成多个屏障子组,并且针对所述屏障子组的各个、基于分时地在所述透射状态和所述阻断状态之间切换。
1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背光灯, 其中所述显示部分是布置在所述背光灯与所述液晶屏障部分之间的液晶显示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背光灯, 其中所述显示部分是液晶显示部分,并且 所述液晶屏障部分布置在所述背光灯与所述液晶显示部分之间。
21.—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部分,其包括黑色矩阵;以及 液晶屏障部分,其包括液晶层和多个子电极并且包括多个液晶屏障,所述液晶屏障的各个允许光透射通过其中和阻断所述光, 其中所述子电极的各个具有由四个侧边包围的区域,并且所述四个侧边的各个在与所述显示部分的所述黑色矩阵不同的方向上延伸。
22.—种屏障设备,包括多个液晶屏障,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远离显示图像的显示部分的显示平面而布置,所述液晶屏障包括液晶层和多个子电极并且允许光透射通过其中和阻断所述光,并且所述液晶屏障构成至少一组液晶屏障, 其中属于一对液晶屏障中的第一液晶屏障的所述子电极在第二方向上与属于所述一对液晶屏障中的第二液晶屏障的所述子电极毗邻,所述一对液晶屏障在所述至少一组液晶屏障中彼此相邻,并且所述第二方向与在所述显示部分的显示平面内的竖直方向和水平方 向两者都不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和屏障设备,该屏障设备包括多个液晶屏障,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远离显示图像的显示部分的显示平面而布置。液晶屏障包括液晶层和多个子电极并且允许光透射通过其中和阻断光。液晶屏障构成至少一组液晶屏障。属于一对液晶屏障中的第一液晶屏障的子电极在第二方向上与属于一对液晶屏障中的第二液晶屏障的子电极毗邻。一对液晶屏障在至少一组液晶屏障中彼此相邻,并且第二方向与在显示部分的显示平面内的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者都不同。
文档编号G02F1/1343GK102749764SQ20121011231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0日
发明者井上雄一, 坂本祥, 高桥贤一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