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器的形成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备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5243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反射器的形成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备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ー种反射器的形成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备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显示器以光源需求大略分为三类,穿透式液晶显示器、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及半穿半反液晶显示器。穿透式液晶显示器适合使用在弱光源的环境中,如在室内使用,而在室外使用时,当外在光源过于强大时,会使背光源的强度受到外在光的干扰,而使得眼睛看显示器时会因此而觉得面板过亮而不清楚,影响到影像品质。而且长期使用背光源,使电量的消耗非常大,而小尺寸的显示器通常使用电池供电,所以容易出现很快没电的情況。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则适合用于外在光源強大的地方,因为结构中有一反射器,可以把强光反射,将外在光源的影响减低,此种结构轻薄且省电,但在光源弱的地方,会出现光强度不足的现象,影响影像品质,由于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结构轻薄且省电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液晶显示器。半穿半反式液晶显示器具有两种不同的显示模式,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主要靠透视模式,也就是利用液晶器自身的背光源透光液晶面板显示图像,在阳光下等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主要靠反射模式,即利用液晶面板内的反光镜将外部的光线反射出去,依次作为光源显示图像,因此半穿半反式液晶显示器适用于各种光线強度的外部环境, 尤其具有优秀的户外可视性能,并且背光源的亮度不需要很高,具有功耗低的特点。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包括上基板、贴合于上基板的下基板及设于该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反射器设于下基板上。然而,一般的反射器的反射面较为平坦,在反射时部分未通过上基板折射光线进入下基板的反射器上而直接反射,其他部分光线经过上基板折射后进入下基板并在下基板的反射器发生反射后经过上基板的再次折射传出上基板,该两种光线角度一致,形成干扰, 这直接影响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及清晰度等指标。基于上述问题,现有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通过在下基板的反射器上制备一定倾斜角度,产生光的漫反射来降低这种影响,但这种做法却存在以下问题I、需要采用掩膜エ艺、黄光制程,所需设备及人员成本较高;2、制备倾斜角需要在掩膜(mask)上布局,所设计的倾斜角数量及方向为确定的, 其所产生的漫反射仅在一定区域有效,在实际使用时局部地区仍有镜面反射线性产生;3、需要采用局部曝光量不同的灰阶掩膜(Gray tone mask)、半灰阶掩膜 (Halftone mask)技术,其投入生产成本及良率控制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反射器的形成方法,采用金属粉和调金油为原料,提高所制成的反射器的漫反射光线的均匀程度,且简化了生产制程,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ー种使用上述形成方法制备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其反射器采用金属粉形成形成,提高反射器的漫反射光线的均匀程度,从而提高显示器的对比度及清晰度,且制程简单,成本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ー种反射器的形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I、提供金属粉与调金油,所述金属粉选自铝粉、铜粉、及锌粉中ー种或多种;步骤2、将金属粉与调金油混合制成浆料;步骤3、提供基板,将浆料涂覆或印刷于基板上;步骤4、将涂覆或印刷有浆料的基板置于60 80°C下烘烤3 5分钟,浆料在基板上形成反射器。所述金属粉为片状或球状金属粉,其粒径为0. 3 I. 2pm。所述金属粉与调金油混合后的含量比例为2 3 : 7 8。所述反射器的表面粗糙度为3. 0 15. Onm。本发明还提供ー种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上基板与下基板、及设于该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的液晶,所述下基板面对液晶的一面上设有反射器,该反射器通过浆料涂覆或印刷下基板上后烘烤形成,该浆料组分包括金属粉及调金油,金属粉选自铝粉、铜粉及锌粉中ー种或多种。所述金属粉为片状或球状金属粉,其粒径为0. 3 I. 2 y m。所述金属粉与调金油混合后的含量比例为2 3 : 7 8。所述反射器的表面粗糙度为3. O 15. On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反射器的形成方法,通过金属粉与调金油混合制浆, 采用涂覆印刷技术在基板上形成反射器,提高了反射器的漫反射光线的均匀程度,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多次掩膜エ艺、黄光制程而造成的成本増加问题,简化了生产制程,同时提升了产品良率;本发明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其下基板上的反射器使用上述形成方法形成,使得由上基板进入的光线在反射器的反射面上充分漫反射,进而使得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的各角度的光照強度均匀,且,光线再次折射穿出上基板后大大降低与在上基板表面仅产生反射光线具有相同方向性的几率,提升了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及清晰度,同时简化了生产制程,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了能更进一歩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參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參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图I为本发明反射器的形成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參阅图1,本发明提供ー种反射器的形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I、提供金属粉与调金油;所述金属粉为片状或球状金属粉,其粒径为0. 3 I. 2 y m,该金属粉可选自铝粉、铜粉、锌粉等中ー种或多种。步骤2、将金属粉与调金油按比例混合调制成浆料;金属粉与调金油混合后的含量比例为2 3 : 7 8。为获得具有适当粘度的浆料,可通过加入适量的溶剂进行调节。步骤3、提供基板,采用涂覆印刷技术将浆料涂覆或印刷于基板上。步骤4、将涂覆或印刷有浆料的基板置于烘烤炉中,于60 80°C下烘烤3 5分钟,去除调金油中的有机成分,使金属粉能够致密排列并具有足够的粘度,且显示出金属粉具有的高反射性,从而浆料在基板上形成反射器,该反射器为金属反射器。反射器的表面粗糙度为3. 0 15. Onm,该粗糙度可通过调整金属粉粒径及调金油稀释比例进行控制。本发明该形成方法中,采用片状金属粉形成的反射器,在较小的区域金属粉表现为镜面反射,而在两个金属粉交接的区域由于相对位差异、成膜时倾斜角度及印刷时不同方位角会产生漫反射;采用球状金属粉形成的反射器,由于粒径呈一定范围分布,光线在球面为漫反射,且经过上下球状金属粉会多次重复反射。因此,采用金属粉形成的反射器,具有较高的漫反射光线均匀程度及高反射性。请參阅图2,本发明还提供ー种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上基板 20与下基板40、及设于该上基板20与下基板40之间的液晶60,所述下基板40面对液晶的一面上设有反射器42,该反射器42使用上述形成方法所制成。其中,该反射器42通过浆料涂覆或印刷下基板上后烘烤形成,该浆料组分包括金属粉及调金油,所述金属粉与调金油的混合含量比例为2 3 : 7 8。所述金属粉为片状或球状金属粉,其粒径为0.3
I.2 u m,可选自铝粉、铜粉及锌粉中ー种或多种。反射器42的表面粗糙度为3. 0 15. Onm, 该粗糙度可通过调整金属粉粒径及调金油稀释比例进行控制。该通过金属粉形成的反射器42,其中金属粉能够致密排列并具有足够的粘度且能够显示出金属粉具有的高反射性,使得由上基板20进入的光线,在该反射器42上充分漫反射,进而使得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的各角度的光照強度均匀,且,光线再次折射穿出上基板20 后大大降低与在上基板20表面仅产生反射光线具有相同方向性的几率,提升了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及清晰度。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ー步说明。实施例I :采用粒径为0. 4 0. 8 ii m的片状金属粉,与调金油按照2. 2 2.8 7. 8 7. 2的含量比例混合,充分搅拌后加入一定量的溶剂调整到所需的粘度并与基板上机印刷。印刷完毕后置于60°C烘烤炉中烘烤3分钟,将调金油中的有机成分挥发出去, 使得金属粉能够致密排列并具有足够的粘度且能够显示出金属粉具有的高反射性,进而形成反射面粗糙度(Sq,均方根高度)为3. 0 15. Onm的反射器,其可表现出良好的漫反射效果,且与基板的附着性好,便于进行随后的エ艺步骤,以获得反射式液晶显示器。该种反射器的片状金属粉在较小的区域表现为镜面反射,而在两个金属粉交接的区域由于相对位置差异、成膜时倾斜角度及涂覆印刷时不同方位角会产生漫反射,进而使得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的各角度的光照強度均匀,且,光线再次折射穿出上基板后大大降低与在上基板表面仅产生反射光线具有相同方向性的几率,提升了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及清晰度。实施例2 :所述采用粒径为0. 3 I. 2iim的球状金属粉,与调金油按照2 3 7 8的含量比例混合,充分搅拌后加入一定量的溶剂调整到所需的粘度并与基板上机印刷,随后置于70°C烘烤炉中烘烤3分钟,将调金油中的有机成分挥发出去,使得金属粉能够致密排列并具有足够的粘度且能够显示出金属粉具有的高反射性,进而形成反射面粗糙度为5. 0 12. 5nm的反射器,其可表现出良好的漫反射效果,且与基板的附着性好,便于进行随后的エ艺步骤,以获得反射式液晶显示器。该种反射器由于球状金属粉的粒径呈一定范围分布,光线在球面为漫反射且经过上下球多次重复反射,进而使得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的各角度的光照強度均匀,且,光线再次折射穿出上基板后大大降低与在上基板表面仅产生反射光线具有相同方向性的几率,提升了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及清晰度。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金属粉与调金油混合制浆于基板上形成反射器,提高所制成的反射器的漫反射光线的均匀程度,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多次掩膜エ艺、黄光制程而造成的成本増加问题,简化了生产制程,同时提升了产品良率,本发明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其下基板上的反射器使用上述形成方法制成,使得由上基板进入的光线在反射器的反射面上充分漫反射,进而使得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的各角度的光照強度均匀,且,光线再次折射穿出上基板后大大降低与在上基板表面仅产生反射光线具有相同方向性的几率,提升了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及清晰度,同时简化了生产制程,降低了生产成本。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ー种反射器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I、提供金属粉与调金油,所述金属粉选自铝粉、铜粉、及锌粉中ー种或多种;步骤2、将金属粉与调金油混合制成浆料;步骤3、提供基板,将浆料涂覆或印刷于基板上;步骤4、将涂覆或印刷有浆料的基板置于60 80°C下烘烤3 5分钟,浆料在基板上形成反射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反射器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为片状或球状金属粉,其粒径为0. 3 I. 2 ii m。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反射器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与调金油混合后的含量比例为2 3 : 7 8。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反射器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的表面粗糙度为·3.0 15. Onm0
5.ー种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上基板与下基板、及设于该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的液晶,所述下基板面对液晶的一面上设有反射器,该反射器通过浆料涂覆或印刷下基板上后烘烤形成,该浆料组分包括金属粉及调金油,金属粉选自铝粉、铜粉及锌粉中ー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为片状或球状金属粉,其粒径为0. 3 I. 2 ii m。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与调金油混合后的含量比例为2 3 : 7 8。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干,所述反射器的表面粗糙度为·3.0 15. Onm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射器的形成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备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所述反射器的形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提供金属粉与调金油,所述金属粉选自铝粉、铜粉、及锌粉中一种或多种;步骤2、将金属粉与调金油混合制成浆料;步骤3、提供基板,将浆料涂覆或印刷于基板上;步骤4、将涂覆或印刷有浆料的基板置于60~80℃下烘烤3~5分钟,浆料在基板上形成反射器。本发明通过金属粉与调金油混合制浆于基板上形成反射器,提高反射器的漫反射光线的均匀程度,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多次掩膜工艺、黄光制程而造成的成本增加问题,简化了生产制程,同时提升了产品良率。
文档编号G02B5/02GK102608683SQ20121011224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3日
发明者寇浩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