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装置、照明装置和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52871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光源装置、照明装置和投影仪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源装置、照明装置和投影仪。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这样的投影仪,该投影仪具备:光源装置;光调制装置,其对从该光源装置射出的光进行调制,形成与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投影光学装置,其在银幕等被投影面上对所形成的图像进行放大投影(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2)。

在该专利文献1所述的投影仪中,光源装置具有:光源装置主体,其具有发光管和反射器;平行化透镜;外壳,其在内部收纳上述部件;和流路切换机构。在这些部件中,外壳通过将筒状部件和遮挡部件进行组合而构成,其中,筒状部件覆盖反射器的前方侧,遮挡部件覆盖反射器的后方侧。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投影仪中,光源装置具有:光源装置主体,其具有光源灯和反射器,该反射器将从该光源灯射出的光调整为一定的射出方向;平行化透镜,其将经反射器调整了射出方向的光平行化;以及外壳,其在内部收纳上述部件。这些部件中,从光的射出方向侧观察,反射器的开口端缘形成为大致矩形。

此外,外壳具有:第1壳体,其配设于光源装置主体发出的光的射出方向侧;第2壳体,其配设于该射出方向的相反侧;以及施力部件,其夹设配置于上述壳体之间,对上述光源装置主体朝第1壳体侧施力。这些第1壳体、第2壳体和施力部件借助螺钉而一体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8143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11975号公报

但是,光源装置需要根据发光管的破裂及寿命等来进行更换。这种情况下,在该光源装置被直接安装于投影仪内的光源收纳部件的情况下,要将光源装置从该光源收纳部卸下以进行更换。此外,在安装有光源装置的光源安装部件被设置成能够在投影仪内装卸的情况下,要将该光源安装部件从投影仪卸下后,再将光源装置从该光源安装部件卸下来进行更换。在这种结构中,当目视到用于将光源装置固定于被安装部件(例如上述光源收纳部件和光源安装部件)的光源装置用固定件以及用于固定构成光源装置的外壳的多个部件(例如上述筒状部件和遮挡部件)的外壳用固定件时,更换光源装置的作业员有可能会错误地将外壳用固定件卸下。

此外,在光源装置中多采用像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的反射器那样的、有角的方型反射器,以实现向外壳进行安装的容易性以及产品的小型化。

这里,为了提高光源灯的光利用效率,需要使反射器的反射面的形状最优化。可是,在上述方型反射器的情况下,由于反射面的一部分为平面状,因此,难以使被该一部分被反射的光聚光以及单方向化,从而导致光利用效率降低。此外,由于反射器的厚度不均匀,因此反射面有可能变形,存在部件加工和组装的难度变大这样的课题。

对此,考虑通过采用平面状部分小于方型反射器的圆型反射器来使反射光的聚光、单方向化以及反射器的厚度的均匀化变得容易,进而提高光利用效率和制造的容易性。

可是,圆型反射器由于其曲面形状而存在难以进行相对于外壳的定位和固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中的至少一部分,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将光源装置卸下的照明装置和投影仪,此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光利用效率的光源装置和投影仪。

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光源装置;被安装部件,所述光源装置被安装于该被安装部件;以及第1固定件,其被插入于所述光源装置和所述被安装部件,对所述光源装置和所述被安装部件进行固定,所述光源装置具有:光源;和外壳,其在内部收纳所述光源,所述外壳具有:第1壳体和第2壳体,它们被相互组合并在内部收纳所述光源;和第2固定件,其被插入于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对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进行固定,所述第1固定件的相对于所述光源装置的拔出方向与所述第2固定件的相对于所述光源装置的拔出方向不同。

此外,作为第1固定件和第2固定件,可以例示出螺钉等紧固部件。

根据上述第1方式,将光源装置固定于被安装部件的第1固定件的拔出方向与固定外壳的第1壳体和第2壳体的第2固定件的拔出方向不同,因此,可以使得在从该第1固定件的拔出方向侧观察光源装置的情况下难以目视到第2固定件。因此,在拔出第1固定件而将光源装置从被安装部件卸下时,能够抑制第2固定件被拔出的情况,能够适当地将光源装置卸下。

在上述第1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固定件沿着所述被安装部件相对于所述光源装置所处的方向被插入于所述光源装置和所述被安装部件,所述第2固定件沿着与所述第1固定件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被插入于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第1固定件和第2固定件各自的插入方向成为彼此相反的方向,因此,如上述那样,可以使得在从第1固定件的拔出方向侧观察光源装置的情况下更加难以目视到第2固定件。由此,在拔出第1固定件而将光源装置从被安装部件卸下时,能够可靠地抑制第2固定件被拔出的情况。因此,能够适当地将光源装置从被安装部件卸下。

在上述第1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壳体在所述外壳上位于所述被安装部件侧,所述第2壳体在所述外壳上位于所述被安装部件的相反侧,所述第1固定件从所述第2壳体侧被插入于所述被安装部件,所述第2固定件从所述第1壳体侧被插入于所述第2壳体。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可靠地使第1固定件和第2固定件各自的插入方向成为彼此相反的方向。换而言之,能够可靠地使上述第1固定件和第2固定件各自的拔出方向成为彼此相反的方向。因此,在拔出第1固定件时,可更加可靠地使得难以目视到第2固定件,能够可靠地抑制该第2固定件被拔出的情况。

在上述第1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壳体在与所述被安装部件对置的面上具有供所述第2固定件插入的插入孔,插入于所述插入孔中的所述第2固定件被所述被安装部件覆盖。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光源装置被安装于被安装部件的状态下,难以目视到第2固定件,因此,在将光源装置从该被安装部件卸下时,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第2固定件被拔出的情况。因此,能够适当地将光源装置从被安装部件卸下。

在上述第1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壳体具有孔部,从所述第2壳体侧插入且被固定于所述被安装部件的所述第1固定件贯插于所述孔部。

这里,在上述孔部位于离开被安装部件的第2壳体的情况下,该孔部与被安装部件之间的尺寸变长。该情况下,不仅需要采用较长的第1固定件,而且光源装置相对于被安装部件的固定不易稳定。

对此,通过使上述孔部位于与第2壳体相比更接近被安装部件的第1壳体,能够缩短该孔部与被安装部件之间的尺寸。因此,能够采用较短的第1固定件,能够稳定地将光源装置固定于被安装部件。

在上述第1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壳体具有突出部,从对所述被安装部件安装所述光源装置的安装侧观察,所述突出部比所述第2壳体向外侧突出,所述孔部位于所述突出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使供第1固定件贯插的孔部位于比第2壳体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能够在对被安装部件安装光源装置的安装侧容易地插拔第1固定件,进而,能够相对于被安装部件容易地插拔该第1固定件。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光源装置相对于被安装部件的装卸。

在上述第1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壳体相对于所述第2壳体位于所述光源装置的光的射出侧。

根据这样的结构,光源装置被配置成,相对于第2壳体位于光的射出侧的第1壳体接近被安装部件。由此,能够容易地实施相对于被安装部件的光的射出位置的调整。因此,能够容易且适当地调整从照明装置射出的光的行进方向。

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投影仪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照明装置。

根据上述第2方式,能够起到与上述第1方式的照明装置相同的效果。

在上述第2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照明装置具有多个所述光源装置,该投影仪具有光路变更装置,所述光路变更装置对从多个所述光源装置射出的光的光路进行变更并射出所述光。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多个光源装置被安装于被安装部件的情况下、以及设置有多个安装有光源装置的被安装部件的情况下,利用光路变更装置能够将从各个光源装置射出的光调整为一个方向并射出。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从各个光源装置射出的光来形成图像,能够提高投影的图像的亮度。

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发光部;反射器,其使从所述发光部入射的光反射;外壳,其在内部收纳所述发光部和所述反射器;以及固定部件,其固定所述反射器,从被该反射器反射而射出的光的射出方向侧观察,所述反射器的端缘形成为圆形,所述外壳具有:射出侧壳体,其相对于所述反射器位于被所述反射器反射的光的射出方向侧;和基端侧壳体,其位于所述光的射出方向的相反侧,并与所述射出侧壳体组合,所述固定部件在对所述反射器进行了固定的状态下被安装于所述射出侧壳体。

根据上述第3方式,固定部件在对端缘形成为圆形的反射器进行了固定的状态下被安装于射出侧壳体,因此,能够容易地将该反射器安装于射出侧壳体。因此,利用反射器而使得反射光的聚光和单方向化以及反射器的厚度的均匀化变得容易,因此,除了能够提高从发光部射出的光的利用效率外,还能够提高光源装置的制造的容易性。

在上述第3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反射器具有朝向外侧突出的凸部,所述固定部件具有:开口部,所述反射器插入于该开口部;和凹部,其位于所述开口部的端缘,供所述凸部嵌入。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将反射器插入于固定部件的开口部时,该反射器所具有的凸部嵌入固定部件的凹部。由此,能够抑制该反射器的以沿基于反射器的光的射出方向的轴为中心的旋转。因此,能够稳定地将反射器安装于射出侧壳体。

在上述第3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部件具有按压部,该按压部将插入于所述开口部的所述反射器朝所述凹部侧按压。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固定部件的按压部向凸部所嵌入的凹部侧按压反射器,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反射器的摆动和旋转。因此,能够更加稳定地固定反射器。

在上述第3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射出侧壳体具有向所述固定部件侧突出的突出部,所述固定部件具有供所述突出部插入的被插入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将射出侧壳体的突出部插入于固定部件的被插入部,能够相对于射出侧壳体高精度地对固定部件进行定位。因此,能够将固定部件,进而将反射器安装于射出侧壳体的适当的位置。

在上述第3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部件具有扩缩部,该扩缩部使所述被插入部扩缩,利用所述被插入部的端缘来夹持所述突出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被扩缩部扩缩的被插入部的端缘来夹持突出部,因此,能够相对于射出侧壳体对固定部件进行临时固定。因此,除了能够更加可靠地将固定部件,进而将反射器安装于射出侧壳体的适当的位置外,还能够简单地实施对射出侧壳体安装反射器和固定部件的安装工序。

在上述第3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扩缩部在所述固定部件上向所述射出侧壳体的相反侧伸出,通过使所述扩缩部向所述固定部件的中心侧移位而使所述被插入部扩径。

根据这样的结构,当扩缩部向固定部件的中心侧移位时,被插入部被扩径,当该扩缩部向固定部件的中心的相反侧移位时,被插入部被缩径。由此,能够简单地使被插入部扩缩,能够容易地实施将突出部插入被插入部的操作以及夹持插入该被插入部的突出部的操作。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固定部件临时固定于射出侧壳体。

在上述第3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部件具有:贯插孔,将该固定部件固定于所述射出侧壳体的固定件贯插于该贯插孔;和挠性部,其是与所述贯插孔连续地切除而形成的,并形成所述贯插孔的端缘。

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在固定部件和射出侧壳体中的至少任意一个部件的尺寸产生公差的情况下,通过挠性部的挠曲,也能够错开贯插孔的位置,能够吸收该公差。因此,能够可靠地将固定部件安装于射出侧壳体。

在上述第3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射出侧壳体具有:主体部,其与所述基端侧壳体组合;和导风部,其配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内侧,将冷却气体引导至所述发光部,所述导风部具有阶梯部,所述阶梯部供所述反射器的开口端缘嵌入。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将反射器的开口端缘嵌入于导风部的阶梯部,能够抑制被该导风部引导的冷却气体的泄漏,能够高效地将该冷却气体引导至发光部。因此,能够提高发光部的冷却效率。

本发明的第4方式的投影仪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光源装置。

根据上述第4方式,能够起到与上述第3方式的光源装置相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概要立体图。

图2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投影仪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照明装置的平面图。

图5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安装有光源装置的状态下的光源安装部件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卸下了光源装置后的状态下的光源安装部件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分流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分流部件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中间部件、光源及固定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中间部件、光源及固定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中间部件的图。

图16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中间部件的图。

图17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光源的剖视图。

图18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反射器的图。

图19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固定部件的图。

图20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安装有光源和固定部件的中间部件的图。

图21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安装有光源和固定部件的中间部件的图。

标号说明

1:投影仪;31:照明装置;5(5A、5B、5C、5D):光源装置;51:外壳;511:第1壳体;51A:射出侧壳体;51B:基端侧壳体;5118:突出部;5119:孔部;511A:插入孔;512:第2壳体;532:导风部;538:阶梯部;539:突出部;56:光源;5611:发光部;562:反射器;5622:凸部;57:固定部件;571:开口部;572:凹部;573:按压部;574:开口部(被插入部);575:扩缩部;577:贯插孔;578:挠性部;6(6A、6B):光源安装部件(被安装部件);7:光路变更装置;SR:螺钉(第1固定件);SC1:螺钉(第2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投影仪的外观结构]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的概要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是下述这样的投影型显示装置:对从后述的照明装置31射出的光进行调制,形成与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并在银幕等被投影面上对该图像进行放大投影。如图1所示,该投影仪1具有构成外装的外装壳体2。

后面详述这样的投影仪1,但这样的投影仪1在外装壳体2内具有照明装置31(参照图2),该照明装置31具有:多个灯单元4,多个光源装置5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该多个灯单元4;和光路变更装置7,其将从各个灯单元射出的光调整为一个方向并射出。并且,该投影仪1的一个特征在于具有下述方面:即,构成为用于将各个光源装置5固定于构成灯单元4的光源安装部件6的安装部的固定件的拔出方向与用于固定构成光源装置5的第1壳体511和第2壳体512(参照图11和图12)的固定件的拔出方向相反。此外,投影仪1的另一个特征在于具有下述方面:即,在光源装置5中采用圆型反射器即反射器562(参照图11和图12),并将该反射器562固定于位于光射出侧的射出侧壳体51A。

以下,对投影仪1的结构进行说明。

[外装壳体的结构]

外装壳体2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该外装壳体2具有顶面部21、底面部22、正面部23、背面部24、左侧面部25以及右侧面部26。

在顶面部21设有一对把手部211,该一对把手部211供使用者把持投影仪1、或供使用者将投影仪1固定于天花板等上设置的工具时来使用。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底面部22设有腿部,在将投影仪1载置于载置面上时,该腿部与该载置面接触。

在正面部23形成有开口部231,该开口部231使后述的投影光学装置35的一部分露出。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背面部24形成有开口部,该开口部用于将后述的照明装置31(参照图2)的灯单元4(4A、4B)和光路变更装置7插入到外装壳体2内或拔出到外装壳体2外。该开口部被罩部件覆盖。

[投影仪的内部结构]

图2是示出投影仪1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投影仪1除了上述外装壳体2外,还具有配置在该外装壳体2内的图像形成装置3。除此之外,投影仪1还具有对该投影仪1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以及对构成该投影仪1的电子部件供给电力的电源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

图像形成装置3形成与从上述控制装置输入的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并投影。该图像形成装置3具有:照明装置31、均匀化装置32、分色装置33、电光学装置34、投影光学装置35、光学部件用壳体36以及基座部件37。

其中,基座部件37是这样的部件:其与光学部件用壳体36连接,并固定构成照明装置31的灯单元4(4A、4B)和光路变更装置7。

照明装置31向均匀化装置32射出光。后面详细叙述该照明装置31的结构。

均匀化装置32使从照明装置31射出的光的在与中心轴垂直的面内的照度均匀化。该均匀化装置32具有影视过滤器(cinema filter)321、第1透镜阵列322、紫外线过滤器323、第2透镜阵列324、偏振光转换元件325以及重叠透镜326。

分色装置33将从均匀化装置32入射的光分离为红色(R)、绿色(G)、蓝色(B)这3个色光。该分色装置33具有二向色镜331、332、反射镜333~336及中继透镜337、338。

电光学装置34根据图像信息对分离出的各色光进行调制后,对调制出的各色光进行合成。该电光学装置34具有:分别按分离出的每个色光设置的作为光调制装置的液晶面板341(将红色、绿色及蓝色用的液晶面板分别设为341R、341G、341B);入射侧偏振光板342和射出侧偏振光板343;以及1个色合成装置344。其中,作为色合成装置344,可以采用正交分光棱镜。

投影光学装置35是在上述被投影面上对由色合成装置344合成的光(形成图像的光)进行放大投影的投影镜头。作为这样的投影光学装置35,可以采用在镜筒内配置有多个透镜的组透镜。

光学部件用壳体36是在内部设定有照明光轴Ax的箱状壳体,上述均匀化装置32和分色装置33被配置在光学部件用壳体36内的照明光轴Ax上的位置。另外,照明装置31、电光学装置34和投影光学装置35虽位于光学部件用壳体36外,但与该照明光轴Ax对应地进行配置。

[照明装置的结构]

图3是示出照明装置31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该照明装置31的平面图。

如上述那样,照明装置31向均匀化装置32射出光。照明装置31如图2~图4所示,具备分别具有多个光源装置5的多个灯单元4(4A、4B)、光路变更装置7和冷却装置8。详细来说,照明装置31具备分别具有2个光源装置5的2个灯单元4A、4B、光路变更装置7和冷却装置8。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从照明装置31射出的光的行进方向作为+Z方向,将与该+Z方向分别垂直且彼此垂直的方向作为+X方向和+Y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左侧面部25朝向右侧面部26的方向作为+X方向,将从底面部22朝向顶面部21的方向作为+Y方向。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为了便于说明,将+Z方向的反方向作为-Z方向进行说明。-X方向和-Y方向也相同。

[冷却装置的结构]

冷却装置8在上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送出向各个光源装置5供给的冷却气体,以对构成该各个光源装置5的发光管561(参照图11)进行冷却。如图3和图4所示,该冷却装置8相对于后述的光路变更装置7配置在Y方向侧。这样的冷却装置8具有:冷却风扇81~84,该冷却风扇81~84分别独立驱动,抽吸外装壳体2内的冷却气体,并将向所对应的光源装置5供给的冷却气体送出;和箱状的壳体85,该壳体85中配置有该冷却风扇81~84。

此外,后面详述,从冷却风扇81、82沿着-X方向送出的冷却气体经由与光源装置5A、5B分别对应的2个分流部件DM而被供给至该光源装置5A、5B。另外,从冷却风扇83、84沿着+X方向送出的冷却气体经由与光源装置5C、5D分别对应的2个分流部件DM而被供给至该光源装置5C、5D。

[灯单元的结构]

灯单元4A、4B分别具有2个光源装置5以及安装该2个光源装置5的光源安装部件6。具体而言,灯单元4A、4B中,第1灯单元4A具有光源装置5A、5B和光源安装部件6A,第2灯单元4B具有光源装置5C、5D和光源安装部件6B。

其中,后面详细叙述光源装置5的结构。

此外,光源安装部件6(6A、6B)在安装着2个光源装置5的状态下被插入到投影仪1内或拔出到投影仪1外。

[光源安装部件的结构]

图5是示出第1灯单元4A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光源安装部件6A的立体图。即,图5和图6是分别从同一方向观察安装有光源装置5A、5B的状态下的光源安装部件6A、以及未安装光源装置5的状态下的光源安装部件6A的立体图。

如图5和图6所示,构成第1灯单元4A的光源安装部件6A具有:具有在Z方向上排列的2个安装部6A2的主体部6A1、以及固定于该主体部6A1的把持部6A9。

把持部6A9被固定于主体部6A1的-Z方向侧的端部。供使用者把持的把手6A91以能够以沿+Y方向的轴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设置于该把持部6A9上。

光源装置5以使光射出侧的面与2个安装部6A2对置的方式沿着-X方向安装于2个安装部6A2。这2个安装部6A2中,在-Z方向侧的安装部6A2安装有光源装置5A,在+Z方向侧的安装部6A2安装有光源装置5B。

如图6所示,上述的安装部6A2分别具有侧面部6A3,该侧面部6A3与光源装置5的光射出侧的面对置,在各个侧面部6A3形成有大致圆形状的开口部6A4,该开口部6A4供从所对应的光源装置5射出的光通过。即,光源装置5的光射出侧的面被侧面部6A3(光源安装部件6A)覆盖。

除此之外,侧面部6A3具有多个凸起6A5、6A6,该多个凸起6A5、6A6向光源装置5侧突出。在凸起6A5的末端设有定位突起,该定位突起被插入光源装置5以对该光源装置5进行定位。此外,在凸起6A6上形成有螺纹孔,该螺纹孔供被插入于光源装置5的螺钉SR(参照图11和图12)螺合。

此外,各个安装部6A2在+Y方向侧的位置具有向+X方向侧(光源装置5侧)突出的突出部6A7。该突出部6A7与设置于光源装置5的连接器5132、5133(参照图9)连接,对该光源装置5供给电力的2个端子6A8与各自的安装部6A2对应地进行设置。

在将光源装置5安装于上述安装部6A2时,首先,以使光源装置5的光射出侧的面511F(参照图9)朝向安装部6A2、并将连接器5132、5133与端子6A8进行连接的方式,将光源装置5安装于安装部6A2。此时,在插入上述凸起6A5的定位突起对光源装置5进行了定位的状态下,使贯插于光源装置5的螺钉SR与上述凸起6A6的螺纹孔螺合。由此,如图5所示,将光源装置5固定于所对应的安装部6A2。即,沿着该光源装置5的射出光的行进方向(后述的+N方向)将光源装置5安装于安装部6A2。

此外,位于-Z方向侧的安装部6A2与+Z方向侧的安装部6A2在+Y方向上的位置不同。详细来说,位于-Z方向侧的安装部6A2位于比位于+Z方向侧的安装部6A2靠+Y方向侧的位置。因此,在被安装于安装部6A2的光源装置5A、5B中,光源装置5A配置在比光源装置5B靠+Y方向侧的位置。

如图3和图4所示,第2灯单元4B的光源安装部件6B具有:与光源安装部件6A的主体部6A1相同的主体部6B1;和与把持部6A9相同的把持部6B9。

其中,具有把手6B91的把持部6B9在主体部6B1上被固定于-Z方向侧的端部。即,在各灯单元4A、4B夹着光路变更装置7进行配置的情况下,把持部6A9、6B9在照明装置31上分别位于-Z方向侧。

虽然省略了图示,主体部6B1具有2个安装部,该2个安装部沿+Z方向排列地进行配置,分别安装有光源装置5C、5D,该2个安装部具有与上述安装部6A2相同的结构。在该主体部6B1上,+Z方向侧的安装部位于比-Z方向侧的安装部靠+Y方向侧的位置,由此使得光源装置5D被固定在比光源装置5C靠+Y方向侧的位置。

即,在沿着+X方向或-X方向观察照明装置31的情况下,安装于光源安装部件6A、6B的光源装置5A、5C以下述方式对置配置:所述光源装置5A、5C在+Z方向上重合的位置,射出光的行进方向为彼此相反的方向。相同地,安装于光源安装部件6A、6B的光源装置5B、5D以下述方式对置配置:所述光源装置5B、5D在+Z方向上重合的位置,射出光的行进方向为彼此相反的方向。

另一方面,光源装置5A、5C的Y方向上的配置位置互不相同,光源装置5B、5D的Y方向上的配置位置互不相同。换而言之,光源装置5A、5D在Y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光源装置5B、5C在Y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由此,能够抑制彼此对置的光源装置5A、5C中的一方的射出光入射到另一方的情况,并且,能够抑制彼此对置的光源装置5B、5D中的一方的射出光入射到另一方的情况。

[分流部件的结构]

图7是从冷却气体的流入侧观察分流部件DM的立体图。图8是从该流入侧且与光源装置5对置的一侧观察分流部件DM的立体图。

在上述主体部6A1、6B1的突出部6A7内分别设有分流部件DM,该分流部件DM用于将从上述各个冷却风扇81~84送出的冷却气体引导至所对应的光源装置5。如图7和图8所示,这些分流部件DM具有:导入口DM1、各自独立的多个风道部DM2~DM5、流路切换部件DM6和导出口DM7。

导入口DM1在分流部件DM的与所对应的冷却风扇对置的面上形成为大致正方形,各个风道部DM2~DM5的一端与该导入口DM1内连通。此外,在导入口DM1内,作为大致3/5圆形的板状体的流路切换部件DM6被安装成:能够以沿冷却气体相对于该导入口DM1流通的流通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该流路切换部件DM6与投影仪1的姿态对应地借助自重进行旋转,由此来对风道部DM3~DM5中的、被导入导入口DM1内的冷却气体的一部分主要流通的风道部进行切换。

此外,风道部DM2的一端在导入口DM1内位于比流路切换部件DM6靠冷却气体的上游侧的位置。因此,被导入导入口DM1内的冷却气体中的一部分冷却气体与投影仪1的姿态、即流路切换部件DM6的旋转状态无关地被导入风道部DM2内。

导出口DM7由导出口DM71~DM74构成,而所述导出口DM71~DM74是由风道部DM2~DM5的另一端形成的。其中,导出口DM71是由风道部DM2的另一端形成的,导出口DM72是由风道部DM3的另一端形成的。此外,导出口DM73是由风道部DM4的另一端形成的,导出口DM74是由风道部DM5的另一端形成的。

这样的分流部件DM将从冷却装置8中对应的上述冷却风扇导入到导入口DM1内的一部分冷却气体经由风道部DM2从导出口DM71送出至光源装置5。此外,分流部件DM经由风道部DM3~DM5中的、没有被与投影仪1的姿态对应地旋转的流路切换部件DM6封闭的风道部,将导入到导入口DM1内的另一部分冷却气体从与该风道部对应的导出口(导出口DM72~DM74中的至少任意一个)送出至光源装置5。

由此,从与投影仪1的姿态对应的位置将冷却气体输送至后述的光源装置5的发光管561。

[光路变更装置的结构]

如图2所示,光路变更装置7配置在各个灯单元4A、4B之间。该光路变更装置7使从光源装置5A、5B沿-X方向入射的光以及从光源装置5C、5D沿+X方向入射的光向+Z方向侧反射,进而入射到上述均匀化装置32。

这样的光路变更装置7具有:与各个光源装置5A~5D对应地设置的4个反射镜71~74和4个透镜75~78;以及内部收纳有上述部件的壳体79。

反射镜71配置在来自光源装置5A的射出光所入射的位置,反射镜72配置在来自光源装置5B的射出光所入射的位置。此外,反射镜73配置在来自光源装置5C的射出光所入射的位置,反射镜74配置在来自光源装置5D的射出光所入射的位置。上述反射镜71~74将入射的光向+Z方向侧反射。

此外,如上述那样,由于光源装置5A、5D位于比光源装置5B、5C靠+Y方向侧的位置,因此,从上述光源装置5A、5D入射光的反射镜71、74也位于比从光源装置5B、5C入射光的反射镜72、73靠+Y方向侧的位置。

透镜75~78设置于被所对应的反射镜71~74反射的光的光路上。具体而言,在从+Y方向侧观察的情况下,透镜75配置在反射镜71、72之间,使被该反射镜71反射的光源装置5A的射出光平行化。透镜76相对于反射镜72配置在+Z方向侧,使被该反射镜72反射的光源装置5B的射出光平行化。相同地,透镜77配置在反射镜73、74之间,使被该反射镜73反射的光源装置5C的射出光平行化。透镜78相对于反射镜74配置在+Z方向侧,使被该反射镜74反射的光源装置5D的射出光平行化。

利用这样的光路变更装置7,使得各个光源装置5A~5D的射出光被反射镜71~74和透镜75~78反射并平行化而向+Z方向侧射出。

[光源装置的结构]

图9是从光射出侧观察光源装置5的立体图,图10是从光射出侧的相反侧观察该光源装置5的立体图。图11是从光射出侧观察光源装置5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从光射出侧的相反侧观察该光源装置5的分解立体图。

如上述那样,光源装置5(5A~5D)被安装于各个光源安装部件6,分别朝向上述光路变更装置7射出光。

这些光源装置5除如图9和图10所示具有外壳51外,如图11和图12所示,还具有遮光部件52、中间部件53、平行化透镜54、按压部件55、光源56、固定部件57、遮光部件58和多个螺钉SC1、SC2。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从光源装置5射出的光的行进方向作为+N方向,将与该+N方向分别垂直且彼此垂直的方向作为+L方向和+M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光源装置5被安装于光源安装部件6时,将沿上述+Y方向的方向作为+M方向,在以使该+M方向侧成为上侧的方式来从光射出侧观察光源装置5的情况下,将从左方朝向右方的方向作为+L方向。即,在安装于光源安装部件6A的光源装置5A、5B,+N方向与-X方向一致,+M方向与+Y方向一致,+L方向与+Z方向一致。另一方面,在安装于光源安装部件6B的光源装置5C、5D,+N方向与+X方向一致,+M方向与+Y方向一致,+L方向与-Z方向一致。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为了便于说明,将+N方向的反方向作为-N方向进行说明。-M方向和-L方向也相同。

[外壳的结构]

外壳51是内部收纳有上述部件52~58的光源用壳体,该外壳51通过将第1壳体511、第2壳体512和端子部513与后述的中间部件53进行组合而构成。即,通过将第1壳体511和中间部件53进行组合而构成射出侧壳体51A,该射出侧壳体51A在外壳51中位于来自光源装置5的光的射出侧,通过将第2壳体512和端子部513进行组合而构成基端侧壳体51B,该基端侧壳体51B在外壳51中位于该光射出侧的相反侧。

[第2壳体和端子部的结构]

这里,先对第2壳体512和端子部513进行说明。

第2壳体512和端子部513如上述那样互相进行组合而构成基端侧壳体51B,该基端侧壳体51B在外壳51中位于光射出方向基端侧(-N方向侧)。

其中,如图9~图12所示,端子部513在+M方向侧形成有+L方向上宽度较宽的宽幅部5131,形成为大致T字状。在该宽幅部5131设有2个连接器5132、5133,该2个连接器5132、5133对后述的发光管561供给电力。上述连接器5132、5133与设置于光源安装部件6的端子部(例如端子6A8)连接。

第2壳体512是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箱状壳体,在形成于-N方向侧的端面上的凹部5121中嵌合并固定有上述端子部513。该第2壳体512的-N方向侧的端部向+M方向侧突出,以使该突出部分与上述宽幅部5131重叠的方式将上述端子部513安装于第2壳体512。

这样的第2壳体512具有在+N方向侧开口的大致八边形的开口部5122,在该开口部5122内收纳有构成光源56的反射器562的-N方向侧的端部以及形成为中空的大致八边形柱状的遮光部件58。

另外,遮光部件58是下述这样的金属制部件:其抑制第2壳体512的内部由于从发光管561射出的光中的、透过反射器562的紫外线和红外线而老化。

在第2壳体512的+N方向侧的端面的四角、即开口部5122的周围形成有螺纹孔5123。贯插于第1壳体511的螺钉SC1与这些螺纹孔5123螺合,由此将第2壳体512与第1壳体511进行组合而构成外壳51。

此外,在第2壳体512的+L方向侧的侧面和-L方向侧的侧面分别形成有冷却气体的流通口5124、5125。通过上述流通口5124、5125的冷却气体通过分别形成于遮光部件58的+L方向侧的侧面和-L方向侧的侧面的流通口,并在该流通过程中对反射器562的-N方向侧的端面进行冷却。

[第1壳体的结构]

第1壳体511在光源装置5中位于最靠+N方向的位置,与后述的中间部件53进行组合而构成射出侧壳体51A,并借助螺钉SC1从+N方向侧被固定于上述第2壳体512。即,在光源装置5被安装于光源安装部件6时,第1壳体511相对于上述第2壳体512位于该光源安装部件6侧(+N方向侧),该第2壳体位于光源安装部件6的相反侧(-N方向侧)。该第1壳体511相当于射出侧壳体51A的主体部。

如图12所示,在这样的第1壳体511的+N方向侧的面511F上形成有大致圆形的开口部5111,该开口部5111供从收纳于外壳51内的光源56射出的光通过。该面511F(光射出侧的面511F)是下述这样的部位:在光源装置5被安装于光源安装部件6时,与上述安装部(例如安装部6A2)对置,并且被该安装部覆盖。

此外,第1壳体511具有在-N方向侧开口的凹状的收纳部5112。在该收纳部5112内配置有后述的遮光部件52。此外,以从-N方向侧封闭收纳部5112的方式来安装中间部件53。

在第1壳体511的+M方向侧的面511U上,与上述导出口DM71~DM74对应地形成有导入口5113~5116,所述导入口5113~5116将从上述分流部件DM送出的冷却气体导入到内部。经由上述导入口5113~5116被导入第1壳体511内的冷却气体经由中间部件53被供给至光源56。

在第1壳体511的-M方向侧的面511D形成有用于排出对光源56进行了冷却后的冷却气体的排出口5117(参照图12)。该排出口5117被网眼MS覆盖。该网眼MS用于抑制在发光管561破裂的情况下从排出口5117飞出碎片的情况。

在上述面511U的+L方向的两端附近以及上述面511D的+L方向的两端附近突出设置有突出部5118。具体而言,位于面511U的突出部5118向+M方向侧突出,位于上述面511D的突出部5118向-M方向侧突出。

如图5所示,这些突出部5118从-N方向侧(图5的示例中为+X方向侧)观察位于比第2壳体512靠外侧的位置,能够在未被该第2壳体512覆盖的情况下从-N方向侧进出(access)。

并且,在这些突出部5118的各个突出部上形成有孔部5119,在4个孔部5119中的2个孔部5119中插入有上述凸起6A5的定位突起,而在另外2个孔部5119中,从-N方向侧沿+N方向贯插有螺钉SR(参照图11和图12)。

此外,在上述面511F的角部,并且在比各个突出部5118靠第1壳体511的中央侧的位置分别形成有插入孔511A,将螺钉SC1从+N方向侧沿-N方向插入所述插入孔511A中。

[遮光部件的结构]

如上述那样,从-N方向侧将遮光部件52插入于收纳部5112内,中间部件53从-N方向侧将该收纳部5112封闭。

遮光部件52具有下述功能:在后述的中间部件53的导风部532的侧面,保护第1壳体511免受从发光管561射出的光中的、通过以夹着开口部5345的方式设置的2个开口的光的影响。

[中间部件的结构]

图13和图14是分别从光射出侧(+N方向侧)和光射出侧的相反侧(-N方向侧)观察中间部件53、光源56和固定部件57的分解立体图。图15是从+N方向侧观察中间部件53的图。

中间部件53在安装有后述的光源56和固定部件57的状态下将上述收纳部5112封闭而构成了射出侧壳体51A。如图13~图15所示,该中间部件53是具有下述部件的一体成型件:主体部531,其从+N方向侧观察具有大致正方形形状;和导风部532,其是由该主体部531的大致中央向+N方向呈圆锥台形状地突出而成的。

在中间部件53被安装于第1壳体511时,导风部532被配置在上述收纳部5112内,具有将被导入第1壳体511内的冷却气体引导至位于该导风部532的内侧的发光管561(参照图11)的功能。

如图13和图15所示,在这样的导风部532的+N方向侧形成有大致圆形的开口部533。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该开口部533嵌入有平行化透镜54,用于按压该平行化透镜54的按压部件55被固定于该开口部533的端缘。

此外,如图13和图15所示,在导风部532的侧面形成有5个开口部534(5341~5345)。

开口部5341在导风部532的侧面上位于+M方向侧。该开口部5341使从导入口5113导入的冷却气体从+M方向侧流入到导风部532内。

开口部5342相对于开口部5341位于-N方向侧。该开口部5342使从导入口5115导入的冷却气体从+M方向侧流入到导风部532内。

开口部5343在导风部532的侧面上位于+L方向侧。该开口部5343经由将导风部532和上述第1壳体511组合而形成的风道部(省略图示)而使从上述导入口5114导入的冷却气体从+L方向侧流入到导风部532内。

开口部5344在导风部532的侧面上位于-L方向侧。相同地,该开口部5344经由将导风部532和上述遮光部件52组合而形成的其它风道部(省略图示)而使从上述导入口5116导入的冷却气体从-L方向侧流入到导风部532内。

开口部5345在导风部532的侧面上位于-M方向侧。

通过上述开口部5341~5345中的开口部5342~5344的冷却气体被送出至后述的发光管561的发光部5611。另一方面,通过开口部5341后的冷却气体被送出至该发光管561的密封部5613。

由此,除了能够与投影仪1的姿态对应地将冷却气体从开口部5342~5344中的至少任意一个开口部送出至发光管561的部位中温度变得最高的发光部5611的上部(参照图17)外,还能够与该投影仪1的姿态无关地将冷却气体送出至密封部5613。因此,除了能够高效地冷却发光部5611外,还能够可靠地冷却密封部5613的电极引出线5617与引线(省略图示)的连接部。这样,对发光管561进行了冷却后的冷却气体经由作为流出口发挥功能的开口部5345、中间部件53和第1壳体511向-M方向流出。

在主体部531的4个角部分别形成有孔部535,所述孔部535供螺钉SC1(参照图11和图12)贯插,所述螺钉SC1从+N方向侧沿-N方向被插入于上述插入孔511A中而与第2壳体512螺合。

此外,在主体部531的1个多边线上,并且在1个角部与导风部532之间以及该角部的相反侧的角部与导风部532之间形成有螺纹孔536,所述螺纹孔536供螺钉SC2 螺合,所述螺钉SC2用于将后述的固定部件57固定于中间部件53。进而,在夹着各个上述螺纹孔536的位置,朝-N方向侧突出设置有对后述的固定部件57进行定位的定位部537(图14)。

图16是从-N方向侧观察中间部件53的图。

从-N方向侧观察中间部件53,如图14和图16所示,在导风部532的基端部分形成有向内侧凹陷的环状的阶梯部538。构成光源56的反射器562的开口端缘嵌入于该阶梯部538。

此外,在主体部531的-N方向侧的面上,在导风部532的周围,等间隔地突出设置有4个形成为大致矩形的突出部539。详细来说,各个突出部539相对于导风部532形成于±M方向侧和±L方向侧的位置。这些突出部539是将后述的固定部件57安装于中间部件53时插入到该固定部件57的开口部574中的部分。

[光源的结构]

光源56将光向+N方向侧射出,被后述的固定部件57按压固定于中间部件53侧。如图13和图14所示,该光源56具有发光管561和反射器562。

[发光管的结构]

图17是示出光源56的沿NM平面的截面的图。

发光管561是利用从外部供给的电力而点亮的光源灯。如图17所示,该发光管561具有:呈大致球状地鼓出的发光部5611;以及从该发光部5611的两端向彼此分离的方向伸出的一对密封部5612、5613。

在发光部5611的内部形成有放电空间S,该放电空间S用于配置由钨形成的一对电极E,在该放电空间S内封入有发光物质。该发光部5611的+N方向侧(反射器562的相反侧)的部分被副反射器5618覆盖,该副反射器5618将从该发光部5611向+N方向侧射出的光朝作为主反射器的反射器562侧反射。

密封部5612、5613在内部插入有金属箔5614、5615的状态下被密封,所述金属箔5614、5615分别与上述电极E电连接。伸出至发光管561的外部的电极引出线5616、5617分别与上述各个金属箔5614、5615连接,当经由引线(省略图示)对所述电极引出线5616、5617供给电力时,发光部5611内部发光。

[反射器的结构]

反射器562是下述这样的冷镜:使从发光部5611和副反射器5618入射的光中的可见光向+N方向侧反射且使红外线和紫外线透过,并且,反射器562具有凹曲面状的反射面562A。该反射器562是下述这样的圆型反射器:其开口端缘从+N方向侧观察形成为大致圆形,并且,-N方向侧的端部形成为大致半球形。如图17所示,这样的反射器562借助粘接剂而被固定于密封部5612,该密封部5612相对于发光部5611位于-N方向侧。

图18是从-N方向侧观察反射器562的图。

在反射器562的开口端缘形成有环状部5621,该环状部5621呈凸缘状地向外侧突出。如图18所示,该环状部5621是下述这样的部分:从-N方向侧观察形成为大致圆形,除与上述中间部件53的阶梯部538嵌合外,还被后述的固定部件57按压。

此外,在环状部5621的-N方向侧的面上形成有-N方向侧的突出的2个凸部5622。详细来说,在从-N方向侧观察反射器562的情况下,2个凸部5622分别设置在以发光管561的配置位置为中心而隔开90°间隔的位置。

[固定部件的结构]

图19是从-N方向侧观察固定部件57的图。

固定部件57将上述反射器562按压于中间部件53,并借助螺钉SC2固定于该中间部件53。如图13、图14和图19所示,该固定部件57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从-N方向侧观察具有大致正方形形状。

这样的固定部件57具有开口部571、凹部572、按压部573、开口部574、扩缩部575、定位孔576、贯插孔577和挠性部578。

开口部571在固定部件57的大致中央形成为大致圆形。上述反射器562的-N方向侧的一部分插入于该开口部571中。此外,开口部571的内径尺寸被设定得小于反射器562的外径尺寸。因此,在将反射器562的-N方向侧的一部分插入开口部571时,上述环状部5621与该开口部571的端缘抵接。

凹部572形成在开口部571的端缘,且形成在与固定部件57的4个角部中的2个角部对应的位置。具体而言,在以开口部571的中央为中心的情况下,2个凹部572形成在互相隔开90°间隔的位置。换而言之,2个凹部572中的第1凹部5721形成在开口部571的端缘的、与+L方向侧且+M方向侧的角部对应的位置,2个凹部572中的第2凹部5722同样形成在开口部571的端缘的、与+L方向侧且-M方向侧的角部对应的位置。在将反射器562插入开口部571时,上述凸部5622嵌入所述凹部5721、5722中。由此能够抑制圆形的反射器562在与固定部件57卡合的状态下以沿+N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情况。

按压部573是下述这样的施力部(板簧部):其对插入于上述开口部571的反射器562朝向该开口部571的端缘按压施力,限制该反射器562的摆动。该按压部573配置在开口部571的端缘的、与上述第2凹部5722相反一侧的位置(-L方向侧且M方向侧的位置)。这样的按压部573对反射器562朝该第2凹部5722侧按压施力。

从-N方向侧观察,开口部574形成于固定部件57的各个边缘的大致中央。在这4个开口部574中插入有中间部件53的上述突出部539。即,开口部574是供突出部539插入的被插入部。

扩缩部575位于固定部件57的各个边缘,向-N方向侧伸出。这些扩缩部575的一部分形成了开口部574的外侧(相对于固定部件57的中心的外侧)的端缘。因此,当将扩缩部575朝固定部件57的中央侧挠曲(以边缘为中心向中央侧转动)时,开口部574被扩径。当扩缩部575在开口部574被扩径的状态下复原时,开口部574被缩径。

在通过这样操作扩缩部575而使开口部574扩径的状态下,将上述突出部539插入该开口部574内。然后,当在将所对应的突出部539插入于各个开口部574的状态下,通过使手离开等而使扩缩部575的位置复原时,开口部574被缩径,从而利用所对应的开口部574的端缘来夹持各个突出部539。由此使得固定部件57被临时固定于中间部件53。

另外,这4个扩缩部575各自的末端部分向中央侧倾斜,从而使所把持的扩缩部575变得容易挠曲。此外,这些扩缩部575还作为用于遮挡通过了反射器562的紫外线和红外线的遮挡部发挥功能。

定位孔576形成于与上述中间部件53的定位部537对应的位置。将定位部537插入于这些定位孔576中,由此将固定部件57定位于中间部件53。

贯插孔577和一对挠性部578在固定部件57上通过切除而分别形成在位于相同的对角线上的2个角部附近。

其中,螺钉SC2从-N方向侧贯插于贯插孔577,所述螺钉SC2用于将固定部件57固定于中间部件53。

一对挠性部578利用彼此对置的缘部的一部分形成上述贯插孔577的端缘。该一对挠性部578具有以贯插孔577的相反侧的端部、即与固定部件57连接的连接部位为中心朝±N方向挠曲的挠性。因此,即使在由于部件的尺寸公差等而导致供螺钉SC2贯插的贯插孔577的位置、与在中间部件53上供该螺钉SC2螺合的螺纹孔536的位置偏错开的情况下,通过一对挠性部578的挠曲,也能够调整该贯插孔577的位置,进而能够使该贯插孔577的位置与螺纹孔536的位置对准。

[光源和固定部件相对于中间部件的安装]

图20是从-N方向侧观察安装有光源56和固定部件57的中间部件53的图。

在利用固定部件57将光源56固定于中间部件53时,按照以下的顺序。

首先,将上述反射器562的一部分插入固定部件57的开口部571,并将该反射器562的2个凸部5622嵌入该固定部件57的凹部572。该状态下,通过将反射器562的开口端缘嵌入中间部件53的阶梯部538并将定位部537插入定位孔576中而将固定部件57从-N方向侧安装于中间部件53。

图21是从+N方向侧观察安装有光源56和固定部件57的中间部件53的图。图21中,省略了被固定于中间部件53的平行化透镜54和按压部件55的图示。

此时,在通过使固定部件57的扩缩部575挠曲而使开口部574扩径的状态下,将突出部539插入该开口部574内。然后,通过使扩缩部575复原而使开口部574缩径,利用开口部574的端缘来夹持突出部539。由此,使得固定部件57和光源56被临时固定于中间部件53。

然后,从-N方向侧将2个螺钉SC2插入所对应的贯插孔577,进而,使该2个螺钉SC2与形成于中间部件53的螺纹孔536螺合。由此,如图20和图21所示,将固定部件57和光源56固定于中间部件53。

[光源装置的组装]

在组装光源装置5时,例如,如图11所示,借助螺钉SC1来固定第1壳体511(射出侧壳体51A)和第2壳体512(基端侧壳体51B),其中,第1壳体511是配置有遮光部件52的收纳部5112被上述中间部件53封闭而成的,遮光部件58和端子部513被安装于第2壳体512。此时,从+N方向侧沿-N方向将螺钉SC1插入于第1壳体511的插入孔511A,并使其与第2壳体512的螺纹孔5123螺合。

由此,组装成光源装置5。

[光源装置向光源安装部件的安装]

如上述那样,将光源装置5安装于光源安装部件6。

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将光源装置5A、5B沿-X方向安装于光源安装部件6A的安装部6A2。并且,使沿-X方向贯插于突出部5118上形成的孔部5119中的螺钉SR(参照图11和图12)与突出设置在该安装部6A2的凸起6A6的螺纹孔(省略图示)螺合,从而将所述光源装置5A、5B固定于安装部6A2。

将光源装置5C、5D固定于光源安装部件6B的安装部的情况下也相同,将该光源装置5C、5D沿+X方向安装并固定于该安装部。

即,光源装置5A、5B借助沿着对该光源装置5A、5B来说的+N方向插入的螺钉SR而被固定于光源安装部件6A,光源装置5C、5D借助沿着对该光源装置5C、5D来说的+N方向插入的螺钉SR而被固定于光源安装部件6B。

这样,将光源装置5固定于光源安装部件6的螺钉SR的插入方向与固定第1壳体511和第2壳体512的螺钉SC1的插入方向成为彼此相反的方向,相对于光源装置5的螺钉SR的插入侧与螺钉SC1的插入侧成为彼此相反的一侧。换而言之,螺钉SR从光源装置5拔出的拔出方向与螺钉SC1从该光源装置5拔出的拔出方向成为彼此相反的方向。并且,该螺钉SC1所配置的面511F被光源安装部件6覆盖。因此,在从对光源安装部件6安装光源装置5的安装侧、即从螺钉SR的拔出侧观察光源装置5的情况下,无法目视到螺钉SC1。

由此,能够抑制下述情况:在将光源装置5从光源安装部件6卸下时,错误地将螺钉SC1卸下,导致在第1壳体511被固定于光源安装部件6的状态下,使第2壳体512从该第1壳体511分离。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存在以下这样的效果。

将光源装置5固定于作为被安装部件的光源安装部件6的第1固定件即螺钉SR的拔出方向与固定第1壳体511和第2壳体512的第2固定件即螺钉SC1的拔出方向不同。由此,在针对光源安装部件6A的光源装置5(5A、5B)的示例中,如图5所示,在从螺钉SR的拔出方向侧(+X方向侧)观察光源装置5的情况下,可使得难以目视到螺钉SC1。在针对光源安装部件6B的光源装置5C、5D中也是相同的。因此,在拔出螺钉SR而将光源装置5从光源安装部件6卸下时,能够抑制螺钉SC1被错误地拔出的情况,能够适当地将光源装置5从该光源安装部件6卸下。

螺钉SR沿着光源安装部件6相对于光源装置5所处的方向(+N方向)插入于上述光源装置5和光源安装部件6,螺钉SC1沿着与螺钉SR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N方向)插入于第1壳体511和第2壳体512。由此,如上述那样,在从螺钉SR的拔出方向侧(-N方向侧)观察光源装置5的情况下,可使得更加难以目视到螺钉SC1。由此,在从光源安装部件6卸下光源装置5时,能够可靠地抑制螺钉SC1被拔出的情况。因此,能够适当地将光源装置5从光源安装部件6卸下。

第1壳体511(射出侧壳体51A)在外壳51上位于光源安装部件6侧,第2壳体512(基端侧壳体51B)在外壳51上位于光源安装部件6的相反侧。此外,螺钉SR从第2壳体512侧插入光源安装部件6的凸起(在光源安装部件6A上为凸起6A6),螺钉SC1从第1壳体511侧插入第2壳体512。由此,能够可靠地使螺钉SR、SC1各自的插入方向成为彼此相反的方向。换而言之,能够可靠地使上述螺钉SR、SC1各自的拔出方向成为彼此相反的方向。因此,在拔出螺钉SR时,可更加可靠地使得难以目视到螺钉SC1,能够可靠地抑制该螺钉SC1被拔出的情况。

第1壳体511在与光源安装部件6对置的面511F具有供螺钉SC1插入的插入孔511A。并且,在将光源装置5安装于光源安装部件6时,面511F和插入于插入孔511A中的螺钉SC1被光源安装部件6覆盖。由此,在从光源安装部件6卸下光源装置5时,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螺钉SC1被目视到的情况。因此,在卸下光源装置5时,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螺钉SC1被拔出的情况,能够适当地将光源装置5从光源安装部件6卸下。

这里,在供固定于光源安装部件6的螺钉SR贯插的孔部位于离开光源安装部件6的第2壳体512的情况下,该孔部与光源安装部件6之间的尺寸变长。这样的情况下,不仅需要采用较长的螺钉SR,而且光源装置5相对于光源安装部件6的固定不易稳定。

对此,使从第2壳体512侧插入且被固定于光源安装部件6的螺钉SC1所贯插的孔部5119位于第1壳体511,由此,与上述情况相比,能够缩短该孔部5119与光源安装部件6之间的尺寸。因此,能够采用较短的螺钉SR,能够稳定地将光源装置5固定于光源安装部件6。

从对于光源安装部件6安装光源装置5的安装侧(为-N方向侧,在光源装置5A、5B为+X方向侧,在光源装置5C、5D为-X方向侧)观察,第1壳体511具有突出部5118,该突出部5118比第2壳体512向外侧突出。并且,供螺钉SR贯插的孔部5119 位于该突出部5118。由此,在对于光源安装部件6安装光源装置5的安装侧,能够相对于该孔部5119容易地插拔螺钉SR,进而,能够对于光源安装部件6容易地插拔该螺钉SR。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光源装置5相对于光源安装部件6的装卸。

第1壳体511相对于第2壳体512位于光源装置5的+N方向侧(光的射出侧)。由此,光源装置5被配置成:该光源装置5中位于光射出侧的第1壳体511与光源安装部件6对置,因此,能够相对于光源安装部件6容易地实施来自光源装置5的光的射出位置的调整。因此,能够容易且适当地调整从照明装置31射出的光的行进方向。

照明装置31具有:安装有光源装置5A、5B的光源安装部件6A、安装有光源装置5C、5D的光源安装部件6B、以及对从各个光源装置5A~5D射出的光的光路进行变更并射出所述光的光路变更装置7。由此,能够利用光路变更装置7将从各个光源装置5A~5D射出的光调整为+Z方向并射出。因此,能够容易有效地利用从各个光源装置5A~5D射出的光,能够提高投影的图像的亮度。

此外,即使在照明装置31具有1个能够安装多个光源装置5的光源安装部件6的情况下、以及设置于各个光源安装部件6的光源装置5为1个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上述光路变更装置7,将从各个光源装置5射出的光调整为+Z方向并射出。因此,在这些结构中,也能够起到上述效果。

固定部件57在对反射器562进行固定的状态下被安装于构成射出侧壳体51A的中间部件53。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反射器562安装于中间部件53。因此,能够采用圆型反射器作为反射器562,因此,与采用方型反射器的情况相比,反射光的聚光和单方向化以及反射器562的厚度的均匀化变得容易。因此,除了能够提高从发光部5611射出的光的利用效率外,还能够提高光源装置5的制造的容易性。

反射器562具有朝向外侧突出的凸部5622。此外,固定部件57具有:供该反射器562的一部分插入的开口部571;和位于该开口部571的端缘且供凸部5622嵌入的凹部572。由此,在将反射器562的-N方向侧的端部从+N方向侧插入了开口部571时,将凸部5622嵌入于凹部572,由此,能够抑制反射器562的以沿+N方向的轴为中心的旋转。因此,能够稳定地将反射器562安装于中间部件53。

固定部件57在供凸部5622嵌入的凹部572侧具有按压反射器562的按压部573。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反射器562的摆动和旋转。因此,能够更加稳定地固定反射器562。

构成射出侧壳体51A的中间部件53具有突出部539,该突出部539向固定部件57侧突出,固定部件57具有供该突出部539插入的作为被插入部的开口部574。由此,能够将固定了反射器562的状态下的固定部件57高精度地定位于中间部件53。因此,能够将固定部件57,进而将反射器562安装于中间部件53(射出侧壳体51A)的适当的位置。

固定部件57具有扩缩部575,该扩缩部575使开口部574的内径扩缩(扩大缩小),利用该开口部574的端缘来夹持突出部539。由此,能够利用被扩缩部575扩缩的开口部574的端缘来夹持突出部539,因此,能够将固定部件57临时固定于中间部件53。因此,除了能够更加可靠地将固定部件57,进而将反射器562安装于中间部件53(射出侧壳体51A)的适当的位置外,还能够简单地实施对中间部件53(射出侧壳体51A)安装反射器562和固定部件57的安装工序。

扩缩部575在固定部件57上向中间部件53的相反侧伸出。当扩缩部575向固定部件57的中心侧(开口部571的中心侧)移位时,开口部574被扩径,当该扩缩部575向固定部件57的中心的相反侧(外侧)移位时(复原时),开口部574被缩径。由此,能够简单地使开口部574扩缩,能够容易地实施将突出部539插入该开口部574的操作、以及夹持被插入该开口部574的突出部539的操作。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固定部件57临时固定于中间部件53。

固定部件57具有:贯插孔577,其供将该固定部件57固定于中间部件53的固定件即螺钉SC2贯插;和挠性部578,其是与该贯插孔577连续地切除而形成的,形成贯插孔577的端缘。由此,即使在固定部件57和中间部件53中的至少任意一个部件的尺寸产生公差的情况下,通过挠性部578的挠曲,也能够使贯插孔577的位置与螺纹孔546的位置对准,能够吸收该公差。因此,能够可靠地将固定部件57安装于中间部件53。

射出侧壳体51A具有:与基端侧壳体51B的第2壳体512组合的主体部即第1壳体511;和安装有光源56和固定部件57的中间部件53。该中间部件53具有导风部532,该导风部532配置在第1壳体511的内侧,将冷却气体引导至发光管561的发光部5611。并且,该导风部532具有阶梯部538,该阶梯部538供反射器562的开口端缘嵌入。由此,能够抑制被导风部532引导的冷却气体的泄漏,能够高效地将该冷却气体引导至发光部5611。因此,能够提高发光部5611的冷却效率。

固定部件57在对反射器562进行了固定的状态下被安装于构成射出侧壳体51A的中间部件53。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反射器562安装于中间部件53。因此,能够采用圆型反射器作为反射器562,因此,与采用方型反射器的情况相比,反射光的聚光和单方向化以及反射器562的厚度的均匀化变得容易。因此,除了能够提高从发光部5611射出的光的利用效率外,还能够提高光源装置5的制造的容易性。

反射器562具有朝向外侧突出的凸部5622。此外,固定部件57具有:供该反射器562的一部分插入的开口部571;和位于该开口部571的端缘且供凸部5622嵌入的凹部572。由此,在将反射器562的-N方向侧的端部从+N方向侧插入了开口部571时,将凸部5622嵌入凹部572,由此,能够抑制反射器562的以沿+N方向的轴为中心的旋转。因此,能够稳定地将反射器562安装于中间部件53。

固定部件57在供凸部5622嵌入的凹部572侧具有按压部573,该按压部573按压反射器562。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反射器562的摆动和旋转。因此,能够更加稳定地固定反射器562。

构成射出侧壳体51A的中间部件53具有突出部539,该突出部539向固定部件57侧突出,固定部件57具有供该突出部539插入的作为被插入部的开口部574。由此,能够将固定了反射器562的状态下的固定部件57高精度地定位于中间部件53。因此,能够将固定部件57,进而将反射器562安装于中间部件53(射出侧壳体51A)的适当的位置。

固定部件57具有扩缩部575,该扩缩部575使开口部574的内径扩缩,利用该开口部574的端缘来夹持突出部539。由此,能够利用被扩缩部575扩缩的开口部574的端缘来夹持突出部539,因此,能够将固定部件57临时固定于中间部件53。因此,除了能够更加可靠地将固定部件57,进而将反射器562安装于中间部件53(射出侧壳体51A)的适当的位置外,还能够简单地实施对中间部件53(射出侧壳体51A)安装反射器562和固定部件57的安装工序。

扩缩部575在固定部件57上向中间部件53的相反侧伸出。并且,当扩缩部575向固定部件57的中心侧(开口部571的中心侧)移位时,开口部574被扩径,当该扩缩部575向固定部件57的中心的相反侧(外侧)移位时(复原时),开口部574被缩径。由此,能够简单地使开口部574扩缩,能够容易地实施将突出部539插入该开口部574的操作、以及夹持被插入该开口部574的突出部539的操作。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固定部件57临时固定于中间部件53。

固定部件57具有:贯插孔577,其供将该固定部件57固定于中间部件53的固定件即螺钉SC2贯插;和挠性部578,其是与该贯插孔577连续地切除而形成的,形成贯插孔577的端缘。由此,即使在固定部件57和中间部件53中的至少任意一个部件的尺寸产生公差的情况下,通过挠性部578的挠曲,也能够使贯插孔577的位置与螺纹孔546的位置对准,能够吸收该公差。因此,能够可靠地将固定部件57安装于中间部件53。

射出侧壳体51A具有:与基端侧壳体51B的第2壳体512组合的主体部即第1壳体511;和安装有光源56和固定部件57的中间部件53。该中间部件53具有导风部532,该导风部532配置在第1壳体511的内侧,将冷却气体引导至发光管561的发光部5611。并且,该导风部532具有阶梯部538,该阶梯部538供反射器562的开口端缘嵌入。由此,能够抑制被导风部532引导的冷却气体的泄漏,能够高效地将该冷却气体引导至发光部5611。因此,能够提高发光部5611的冷却效率。

将光源装置5固定于作为被安装部件的光源安装部件6的第1固定件即螺钉SR的拔出方向与固定第1壳体511和第2壳体512的第2固定件即螺钉SC1的拔出方向不同。由此,在针对光源安装部件6A的光源装置5(5A、5B)的示例中,如图5所示,在从螺钉SR的拔出方向侧(+X方向侧)观察光源装置5的情况下,可使得难以目视到螺钉SC1。在针对光源安装部件6B的光源装置5C、5D中也是相同的。因此,在拔出螺钉SR而将光源装置5从光源安装部件6卸下时,能够抑制螺钉SC1被错误地拔出的情况,能够适当地将光源装置5从该光源安装部件6卸下。

螺钉SR沿着光源安装部件6相对于光源装置5所处的方向(+N方向)插入于上述光源装置5和光源安装部件6,螺钉SC1沿着与螺钉SR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N方向)插入于第1壳体511和第2壳体512。由此,如上述那样,在从螺钉SR的拔出方向侧(-N方向侧)观察光源装置5的情况下,可使得更加难以目视到螺钉SC1。由此,在从光源安装部件6卸下光源装置5时,能够可靠地抑制螺钉SC1被拔出的情况。因此,能够适当地将光源装置5从光源安装部件6卸下。

第1壳体511(射出侧壳体51A)在外壳51上位于光源安装部件6侧,第2壳体512(基端侧壳体51B)在外壳51上位于光源安装部件6的相反侧。此外,螺钉SR从第2壳体512侧插入于光源安装部件6的凸起(在光源安装部件6A上为凸起6A6),螺钉SC1从第1壳体511侧插入于第2壳体512。由此,能够可靠地使螺钉SR、SC1各自的插入方向成为彼此相反的方向。换而言之,能够可靠地使上述螺钉SR、SC1各自的拔出方向成为彼此相反的方向。因此,在拔出螺钉SR时,可更加可靠地使得难以目视到螺钉SC1,能够可靠地抑制该螺钉SC1被拔出的情况。

第1壳体511在与光源安装部件6对置的面511F具有供螺钉SC1插入的插入孔511A。并且,在将光源装置5安装于光源安装部件6时,面511F和插入于插入孔511A中的螺钉SC1被光源安装部件6覆盖。由此,在从光源安装部件6卸下光源装置5时,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螺钉SC1被目视到的情况。因此,在卸下光源装置5时,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螺钉SC1被拔出的情况,能够适当地将光源装置5从光源安装部件6卸下。

这里,在供固定于光源安装部件6的螺钉SR贯插的孔部位于离开光源安装部件6的第2壳体512的情况下,该孔部与光源安装部件6之间的尺寸变长。这样的情况下,不仅需要采用较长的螺钉SR,而且光源装置5相对于光源安装部件6的固定不易稳定。

对此,使从第2壳体512侧插入且被固定于光源安装部件6的螺钉SC1所贯插的孔部5119位于第1壳体511,由此,与上述情况相比,能够缩短该孔部5119与光源安装部件6之间的尺寸。因此,能够采用较短的螺钉SR,能够稳定地将光源装置5固定于光源安装部件6。

从对于光源安装部件6安装光源装置5的安装侧(为-N方向侧,在光源装置5A、5B为+X方向侧,在光源装置5C、5D为-X方向侧)观察,第1壳体511具有突出部5118,该突出部5118比第2壳体512向外侧突出。供螺钉SR贯插的孔部5119位于该突出部5118。由此,在对于光源安装部件6安装光源装置5的安装侧,能够相对于该孔部5119容易地插拔螺钉SR,进而,能够对于光源安装部件6容易地插拔该螺钉SR。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光源装置5相对于光源安装部件6的装卸。

第1壳体511相对于第2壳体512位于光源装置5的+N方向侧(光的射出侧)。由此,光源装置5被配置成:该光源装置5中位于光射出侧的第1壳体511与光源安装部件6对置,因此,能够相对于光源安装部件6容易地实施来自光源装置5的光的射出位置的调整。因此,能够容易且适当地调整从照明装置31射出的光的行进方向。

照明装置31具有:安装有光源装置5A、5B的光源安装部件6A、安装有光源装置5C、5D的光源安装部件6B、以及对从各个光源装置5A~5D射出的光的光路进行变更并射出所述光的光路变更装置7。由此,能够利用光路变更装置7将从各个光源装置5A~5D射出的光调整为+Z方向并射出。因此,能够容易有效地利用从各个光源装置5A~5D射出的光,能够提高投影的图像的亮度。

此外,即使在照明装置31具有1个能够安装多个光源装置5的光源安装部件6的情况下、以及设置于各个光源安装部件6的光源装置5为1个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上述光路变更装置7,将从各个光源装置5射出的光调整为+Z方向并射出。因此,在这些结构中,也能够起到上述效果。

[实施方式的变形]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或改良等当然包含于本发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光源装置5安装于从外装壳体2内插拔的光源安装部件6。可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供光源装置5安装的被安装部件也可以是固定在外装壳体2内的光源安装部件(光源收纳部件)。此外,光源安装部件6也可以不构成为能够装卸多个光源装置5,可安装于该光源安装部件6的光源装置5的数量不受限制。进而,光源安装部件6也可以不是在投影仪1设有2个,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螺钉SR作为将光源装置5固定于光源安装部件6的固定件,采用螺钉SC1作为固定构成光源装置5的外壳51的第1壳体511和第2壳体512的固定件。此外,采用螺钉SC2作为将固定部件57固定于中间部件53的固定件。可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这些固定件还可以是螺栓等其它紧固部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螺钉SR沿+N方向贯插于光源装置5的孔部5119并与光源安装部件6的安装部螺合,螺钉SC1沿-N方向贯插于第1壳体511的插入孔511A并与第2壳体512的螺纹孔5123螺合。可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对光源安装部件6插入固定件的插入方向(拔出方向)与对外壳51插入固定件的插入方向(拔出方向)并不限于彼此相反的方向,只要方向不同即可。例如,这些固定件的插入方向(拔出方向)也可以垂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光源装置5被安装于光源安装部件6时,第1壳体511在被该光源安装部件6覆盖的面511F上具有供螺钉SC1贯插的插入孔511A。可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形成有插入孔511A的面511F也可以不被光源安装部件6覆盖,插入孔511A也可以位于其它面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壳体511具有供将光源装置5固定于光源安装部件6的螺钉SR贯插的孔部5119,而第2壳体512则不具有这样的孔部。可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供该螺钉SR贯插的孔部可以仅形成于第2壳体512,也可以分别形成于第1壳体511和第2壳体51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壳体511中形成有孔部5119的突出部5118从-N方向侧观察比第2壳体512向+M方向和-M方向突出。可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该突出部5118也可以向+L方向侧和-L方向侧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侧突出,并且,第1壳体511中形成有孔部5119的部位也可以形成得比第2壳体512大。或者,上述孔部5119也可以形成在被第2壳体512覆盖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光源装置5以下述方式被安装于该光源安装部件6:第1壳体511相对于第2壳体512配置在光源安装部件6侧。可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将光源装置安装于光源安装部件:第2壳体位于比第1壳体靠光源安装部件侧的位置。即,例如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也可以以使光的射出方向为+X方向的方式将光源装置5(5A、5B)安装于光源安装部件6A。该情况下,可以构成为,将光源装置5固定于光源安装部件6的固定件(螺钉SR)的拔出方向成为沿+X方向(+N方向)的方向,固定第1壳体511和第2壳体512的固定件(螺钉SC1)的拔出方向成为沿-X方向(-N方向)的方向。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照明装置31构成为具有光路变更装置7,该光路变更装置7将从多个光源装置5(5A~5D)射出的光调整为+Z方向并射出。可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不具有光路变更装置,此外,光路变更装置的结构也不限定于上述光路变更装置7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光源56(反射器562)借助固定部件57而被安装和固定于构成射出侧壳体51A的中间部件53。可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该光源56(反射器562)也可以构成为借助固定部件57而被安装和固定于第1壳体511。即,只要构成为,反射器562借助固定部件而被安装和固定于位于射出侧壳体,且该射出侧壳体位于被该反射器562反射的光的射出方向侧,则反射器562所安装的部件不受限制。

此外,外壳51由射出侧壳体51A和基端侧壳体51B组合而构成。可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不具有基端侧壳体51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反射器562具有2个凸部5622,开口部571中插入有该反射器562的固定部件57在该开口部571的端缘具有供该2个凸部5622嵌入的2个凹部572。可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凸部5622的数量不限于2个,此外,供该凸部5622插入的凹部572的数量也不限于2个。例如,反射器562也可以是具有1个凸部5622的结构,固定部件57也可以是具有1个凹部572的结构。或者,也可以是固定部件具有凸部、而反射器具有凹部的结构。此外,如果利用其它结构(例如按压部573)能够抑制反射器562的旋转,则也可以不具有这些凸部和凹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57在开口部571的端缘具有按压部573,该按压部573对反射器562向供凸部5622嵌入的凹部572侧按压施力。可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按压部573的位置不限于开口部571的端缘,也可以是其它部位。此外,按压部573对反射器562按压的按压方向也可以是其它方向,例如,可以是位于+L方向侧和+M方向侧的凹部572侧,也可以是+L方向侧、+M方向侧或-M方向侧。只要是这些方向,就能够维持凸部5622嵌入于凹部572的状态并限制反射器562的摆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形成于中间部件53的4个突出部539插入于固定部件57上的所对应的开口部574,并利用开口部574的端缘夹持该突出部539,从而将固定部件57临时固定于中间部件53。可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突出部539和开口部574还有扩缩部575的数量不限于4个,可以适当变更,它们的配置位置也可以适当变更。此外,只要在隔着开口部571的中央的位置设置至少一对上述突出部539、开口部574和扩缩部575,固定部件57的临时固定就稳定。

此外,在将上述突出部539和开口部574用于固定部件57相对于中间部件53的定位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利用开口部574的端缘夹持突出部539。该情况下,可以省略扩缩部57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固定部件57上,利用切口形成了下述部分:贯插孔577,其供螺钉SC2贯插,该螺钉SC2与中间部件53螺合而将固定部件57固定于该中间部件53;和一对挠性部578,它们形成该贯插孔577的端缘。可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不具有一对挠性部578。此外,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在贯插孔577的内径尺寸小于螺钉SC2的头部的外径尺寸的范围内使该内径尺寸增大,从而吸收上述部件尺寸的公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中间部件53的导风部532的内侧形成有阶梯部538,该阶梯部538供反射器562的开口端缘嵌入。可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不具有这样的阶梯部538。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光源56构成为具有发光管561和反射器562。可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和LD(Laser Diode)等固体光源来代替发光管561。此外,关于将光源装置5固定于光源安装部件6的螺钉SR的拔出方向与固定构成光源装置5的外壳51的第1壳体511和第2壳体512的螺钉SC1的拔出方向不同的情况,反射器562也可以不是圆型反射器而是方型反射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透过型的液晶面板341(341R、341G、341B)作为光调制装置。可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作为光调制装置,也可以采用反射型的液晶面板。该情况下,也可以利用1个棱镜来实现分色装置33和色合成装置344各自的功能。

而且,作为光调制装置,还可以采用使用了微镜的元件、例如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数字微镜元件)等液晶以外的光调制装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投影仪1构成为具有3个液晶面板341。可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对具有2个以下或4个以上液晶面板的投影仪应用本发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构成图像形成装置3的光学部件的配置设为图2所示的配置。可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构成为大致L字状或大致U字状等的图像形成装置,构成图像形成装置3的光学部件的配置以及该光学部件的种类和数量可以适当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举了将本发明的光源装置和照明装置应用于投影仪1的示例。可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应用本发明的光源装置和照明装置作为照明器具和汽车的光源装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