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器、具有该带电器的成像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824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电器、具有该带电器的成像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电器、具有该带电器的成像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实现成本降低而推进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并且追求进一步的高速化、高画质化。
为了实现装置的小型化而采用如下的带电方式,S卩、在带电器中使用具有曲率面的栅极,并与感光鼓的外周面对置地配置该曲率面来使感光鼓带电从而提高带电特性。在这样的基于具有曲率面的栅极的带电方式中,感光鼓的外周面与栅极曲率面的距离对带电效率产生影响。
作为用于提高带电效率的技术,存在在带电器设置担载感光鼓的间隙辊并通过改变间隙辊的高度来相对地调整感光鼓与栅极之间的距离(专利文献I)的技术。
参考文献日本特开2008-298876号公报
然而,虽然利用上述现有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带电效率,但无法将带电效率提高到能够与目前的装置所要求的更进一步的高画质化、高速化以及小型化对应的程度。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即,可以改变栅极的曲率、栅极相对于感光鼓的副扫描方向的位置中的至少一个。由此,能够更加高精度地调整感光鼓的外周面与栅极的曲率面的距离,从而能够提高带电效率并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进一步的高画质化、 高速化、以及小型化。
利用以下的机构解决本发明的上述课题。
(I) 一种带电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栅极,其具有与感光鼓的外周面对置地配置的曲率面;担载部件,其利用具有曲率的部分担载上述栅极并形成上述栅极的上述曲率面; 以及位置调整机构,其通过使上述担载部件的位置移动来调整上述栅极相对于上述感光鼓的副扫描方向的位置。
(2)带电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栅极,其具有与感光鼓的外周面对置地配置的曲率面;担载部件,其利用具有曲率的部分担载上述栅极并形成上述栅极的上述曲率面;以及曲率调整机构,其通过改变上述担载部件的、担载上述栅极的部分的曲率来调整上述栅极的上述曲率面的曲率。
(3)根据上述(I)所述的带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曲率调整机构,该曲率调整机构通过改变上述担载部件的、担载上述栅极的部分的曲率来调整上述栅极的上述曲率面的曲率。
(4)根据上述(I) (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距离调整机构,该距离调整机构通过改变上述担载部件与上述感光鼓之间的距离来调整上述栅极与上述感光鼓的距离。
(5)根据上述(2)或者(3)所述的带电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担载部件具有恒定的 曲率形状,上述曲率调整机构通过使上述担载部件以上述感光鼓的上述外周面的法线为中 心转动来改变上述担载部件的、担载上述栅极的部分的曲率,从而调整上述栅极的上述曲 率面的曲率。
(6)根据上述(4)或者(5)所述的带电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担载部件能够滑动地 支承于如下的斜面,该斜面相对于与上述感光鼓的上述外周面的法线正交的面倾斜,上述 距离调整机构通过使上述担载部件相对于上述斜面滑动来调整上述栅极与上述感光鼓之 间的距离。
(7)根据上述(2)、(3)、以及(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电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担载部 件由具有曲率形状的弹性部件构成,上述曲率调整机构通过按压上述担载部件使之变形来 改变上述担载部件的、担载上述栅极的部分的曲率,从而调整上述栅极的上述曲率面的曲率。
(8)根据上述(2)、(3)、以及(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电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担载部 件能够滑动地支承于截面的曲率逐渐变化的曲率引导面,上述曲率调整机构通过将上述担 载部件按压于上述曲率引导面并使上述担载部件滑动,来使上述担载部件变形并改变上述 担载部件的、担载上述栅极的部分的曲率,从而调整上述栅极的上述曲率面的曲率。
(9)根据上述(2)、(3)、以及(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电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担载部 件具有如下的圆筒形状,该圆筒形状为具有在轴向具有曲率的外周面,并且上述曲率在旋 转轴方向上变化,上述曲率调整机构通过使上述担载部件向上述旋转方向旋转,来改变上 述担载部件的、担载上述栅极的部分的曲率,从而调整上述栅极的上述曲率面的曲率。
(10)根据上述(I) (9)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支承部件, 其支承上述栅极的两端;和辅助担载部件,其设置于上述担载部件与上述支承部件之间,并 且其担载上述栅极的部分的曲率比上述担载部件的曲率大。
(11)根据上述(4)所述的带电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担载部件、上述位置调整机构、 上述曲率调整机构、以及上述距离调整机构设置于带电器的主扫描方向的两端部。
(12)—种成像盒,其具有上述(I) (11)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电器、在感光鼓形成 静电潜像的光写入部、以及将上述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
(13)—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上述(I) (11)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电器。
可以改变栅极的曲率、栅极相对于感光鼓的副扫描方向的位置中的至少一个。由 此,能够更加高精度地调整感光鼓的外周面与栅极的曲率面的距离,从而能够提高带电效 率并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进一步的高画质化、高速化、以及小型化。


图1是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与感光鼓的位置关系的说明 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副扫描方向的刚性较低的栅极的网格图案的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栅极与感光鼓的距离同感光鼓的外周面的电位的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的担载部件以及板簧的主视 图以及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的担载部件以及曲率引导面 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的担载部件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A...图像形成装置;SC···图像读取装置;10Y、10M、10C、10K···图像形成部;6...中间转印带;7Y、7M、7C、7K...—次转印部;7A... 二次转印部;20...纸张输送 部;21...供纸部;24...纸张反转部;25...排纸辊;80...操作显示部;90...控制部200...带电器;200a...带电壳体;200b...屏蔽罩;201...栅极;202...担载部件 203. · ·支承部件;204. · ·线缆;205. · ·线缆担载部件;206. · ·线缆支承部件;207. · ·斜面291.292.293...供纸托盘;301.. ·辅助担载部件;2021...板簧;2022...担载栅极的部 分;2025...轴;2031...曲率引导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具有该带电器的成像盒以 及图像形成装置详细地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像形成装置A被称作串联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利用四组图像形成部形成彩 色图像。
利用图像读取装置SC的扫描曝光装置的光学系统对载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图 像进行扫描曝光,并读入线性图像传感器,在图像处理部(未图示)对进行了光电转换的图 像信息信号进行模拟处理、A/D转换、阴影修正、图像压缩处理等后,将该图像信息信号输入 至图像形成部的光写入部。
四组图像形成部是形成黄(Y)色的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Y、形成洋红(M)色的图像 的图像形成部10M、形成青(C)色的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C、形成黑(K)色的图像的图像形成 部10K,在它们共同的符号10的后面标注表示所形成的颜色的附图标记Y、M、C、K来进行表/Jn ο
图像形成部IOY具有装置感光鼓IY和在其周围配置的带电部2Y、光写入部3Y、显 影装置4Y以及鼓清洁器5Y而构成。
同样地,图像形成部IOM具有在感光鼓IM的周围配置的带电部(带电器)2M、光写 入部3M、显影装置4M以及鼓清洁器5M而构成,图像形成部IOC具有在感光鼓IC的周围配置的带电部2C、光写入部3C、显影装置4C以及鼓清洁器5C而构成,图像形成部IOK具有在感光鼓IK的周围配置的带电部2K、光写入部3K、显影装置4K以及鼓清洁器5K而构成。
图像形成部10Y、10M、10CU0K 各自的感光鼓 1Y、1M、1C、1K、带电部 2Y、2M、2C、2K、 光写入部3Y、3M、3C、3K、显影装置4Y、4M、4C、4K以及鼓清洁器5Y、5M、5C、5K均具有共同的内容的结构。以下,除了需要特别区分的情况以外,不标注附图标记Y、M、C、K地进行表示。
图像形成部10在利用带电部2使感光鼓I的外周面带电后,利用光写入部3将图像信息信号写入感光鼓1,并在感光鼓I形成基于图像信息信号的潜像。而且利用显影装置 4将潜像显影,从而在感光鼓I上形成可视图像亦即调色剂图像。
在图像形成部10Y、10M、10C、10K各自的感光鼓1Y、1M、1C、IK分别形成黄(Y)色、洋红(M)色、青(C)色、黑(K)色的图像。
此处,可利用能够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A并能够从图像形成装置A卸下的成像盒构成图像形成部10。
中间转印带6由多个辊卷绕并以能够走行的方式被支承。
利用一次转印部7Y、7M、7C、7K将由图像形成部ΙΟΥ、10M、10C、IOK形成的各色的调色剂图像依次转印到走行的中间转印带6上,从而形成Y (黄)、M (洋红)、C (青)、K (黑)各色层重叠的、由调色剂形成的彩色图像。
纸张输送部20输送纸张S。纸张S收容于供纸托盘291、292、293,通过第一供纸部21被供给,并经由套准调节辊22被输送至二次转印部7Α,从而将中间转印带6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S上。二次转印部7Α是转印机构的一个例子,其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S上并输送该纸张S。
通过利用定影装置30对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S施加热和压力,从而将纸张S 上的调色剂像定影,并经由定影输送辊23以及排纸辊25将纸张S排出至装置外。
定影装置30具有定影辊31、按压辊32、加热辊33、以及定影带34。利用按压辊 32按压定影辊31,从而以使纸张S上的、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一侧凸起的方式形成近似圆弧形的夹持区域。纸张S与经由加热辊33而被加热了的定影带34 —起被夹持在夹持区域。 而且,对附着在纸张S上的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加热以及加压来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纸张 S上。定影装置30是定影机构的一个例子,其将利用二次转印部7Α转印到纸张S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纸张S上,并输送该纸张S。
图像形成装置A具备纸张反转部24,其能够将进行了定影后的纸张从定影输送辊 23引导至纸张反转部24并将其表面、背面反转而排出或者在纸张的两面形成图像。
从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A的主体上部的操作显示部80能够设定进行图像形成时的纸张S的尺寸、张数等。
用于进行图像形成的上述各部的动作、以及用于输送纸张S的各部的动作由控制部90控制。控制部90进行上述各部的控制、各种运算处理。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与感光鼓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带电器200具有栅极201、担载栅极201的担载部件202、支承栅极201的支承部件203、线缆204、担载线缆204的线缆担载部件205、支承线缆204的线缆支承部件206。
在屏蔽罩200b的两端均设置有带电壳体200a,栅极201以及线缆204张设在带电壳体200a间。担载部件202、支承部件203、线缆担载部件205、以及线缆支承部件206支承或者固定于带电壳体200a。
能够利用由冷轧带钢形成的网格图案构成栅极201。支承部件203分别经由弹簧支承栅极201的两端。担载部件202具有恒定的曲率形状并利用具有曲率形状的部分担载栅极201。若利用担载部件202的、具有曲率的部分担载栅极201,则栅极201因其张力而被按压成形,从而具有通过该成形而形成的曲率面。优选在担载部件202的、担载栅极201 的部分设置前端R0. 3^1的棱,以便能够利用线来担载栅极201。以使栅极201的曲率面与感光鼓220的外周面对置的方式配置栅极201。
优选栅极201的网格图案为感光鼓220的副扫描方向的刚性较低的图案。若栅极 201的、感光鼓220的副扫描方向的刚性较高,则会产生如下不良情况,即、在栅极201的中央因刚性而导致其曲率形状展开,从而副扫描方向的两端部从感光鼓201分离。此处,副扫描方向是指图2中用实线的箭头表示的方向,并且是感光鼓220的旋转方向。此外,图2中用虚线的箭头表示的方向为主扫描方向。
图5是表示副扫描方向的刚性较低的栅极的网格图案的例子的图。如图5所示, 若网格图案具有在副扫描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则副扫描方向的网格间隔增大,从而能够降低栅极201的、副扫描方向的刚性。与此相对,由于副扫描方向的网格间隔较窄的网格图案的栅极201、像相对于副扫描方向倾斜的网格图案那样在网格图案具有副扫描方向分量的网格图案的栅极201的副扫描方向的刚性较大,所以不优选上述栅极201。
此外,通过将由直径50 μ m的钨形成的线栅扩展成圆筒状来构成栅极201也能够降低栅极201的、副扫描方向的刚性。
如图3所示,支承部件203固定于带电壳体200a。担载部件202被支承为相对于与感光鼓220的外周面的法线正交的面倾斜、能够相对于在带电壳体200a固定的板状部件的斜面207滑动并且能够以感光鼓220的外周面的法线为中心转动。此处,以感光鼓220 的外周面的法线为中心的转动方向是指用图4的箭头表示的方向或者其相反方向。
如图4所示,担载部件202与安装于在带电壳体200a固定的固定板2024的两根螺栓2021、2022抵接,从而担载部件202的一侧的面被按压,另一侧的面受到弹簧2023的抵抗力而被按压。而且,通过增大由螺栓2021、2022施加的按压力,能够使担载部件202相对于斜面207滑动。另外,通过使两根螺栓2021、2022中的一根螺栓的按压力相对于另一根螺栓的按压力增大,能够使担载部件202以感光鼓220的外周面的法线为中心转动。
因此,螺栓2021、2022、弹簧2023、以及斜面207构成距离调整机构,该距离调整机构通过改变担载部件202与感光鼓220之间的距离来调整栅极201与感光鼓220的相对距离。另外,螺栓2021、2022、以及弹簧2023构成曲率调整机构,该曲率调整机构通过改变担载部件202的、担载栅极201的部分的曲率以调整栅极201的曲率面的曲率。
线缆204以与栅极201的曲率面平行的方式被担载于线缆担载部件205,线缆204 的两端经由弹簧支承于线缆支承部件206。线缆担载部件205以及线缆支承部件206固定于带电壳体200a。
带电壳体200a能够相对于屏蔽罩200b在感光鼓220的副扫描方向移动地被支承。通过使安装于屏蔽罩200b的一个侧面的螺栓2001与带电壳体200a的一个侧面抵接来按压该侧面并利用在安装于屏蔽罩200b的另一个侧面的弹簧2002的抵抗力按压带电壳体 200a的另一个侧面,通过上述方式来支承带电壳体200a。另外,通过增加由螺栓2001施加 的按压力,能够使带电壳体200a相对于感光鼓220的副扫描方向移动。因此,屏蔽罩200b、 螺栓2001、以及弹簧2002构成位置调整机构,该位置调整机构使担载部件202与带电壳体 200a —起移动以调整栅极201相对于感光鼓220的副扫描方向的位置。
利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200能够如以下那样高精度地调整感光鼓220的 外周面与栅极201的曲率面的距离。
若使在栅极201的端部担载栅极201的担载部件202以感光鼓220的外周面的法 线为中心旋转,则能够改变担载部件202的、担载栅极201的部分与栅极201的长度方向的 角度。由此,能够改变担载部件202的、担载栅极201的部分的曲率,因此,能够调整与感光 鼓220对置地配置的栅极201的曲率。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调整感光鼓220的外周面与栅 极201的曲率面的距离。
另外,通过使担载部件202相对于斜面207滑动,能够改变担载部件202与感光鼓 220的相对距离。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调整感光鼓220的外周面与栅极201的曲率面的距离。
若使利用担载部件202担载栅极201的带电壳体200a相对于屏蔽罩200b在感光 鼓220的副扫描方向移动,则能够使栅极201在感光鼓220的副扫描方向相对地移动。因 此,通过改变感光鼓220与栅极201的相对位置,能够高精度地调整感光鼓220的外周面与 栅极201的曲率面的距离。
此外,为了使栅极201整体具有均匀的曲率面,优选将担载部件202、位置调整机 构、曲率调整机构、以及上述距离调整机构设置于带电器200中的、主扫描方向的两端部。
图6是表示栅极与感光鼓的距离同感光鼓的外周面的电位的关系的图。
如以下那样利用带电器200使感光鼓220带电。
若对线缆204施加高电压,则利用线缆204与栅极201的电位差引起电晕放电,从 而产生离子。离子经由栅极201到达感光鼓220,从而使感光鼓220的、与栅极201的曲率 面对置的部分带电。此时,通过使感光鼓向副扫描方向旋转,能够使感光鼓的整个外周面带 电。
如图6所示,越使栅极201靠近感光鼓220,越能够提高感光鼓的外周面的电位(以 下,称为“外周面电位”)并提高带电效率。因此,为了提高带电效率,优选进一步缩短栅极 201的曲率面与感光鼓220的外周面的距离。此处,带电效率是指外周面电位与施加于线缆 204的电压之比。因此,外周面电位的增大表示带电效率的提高。
另一方面,若使栅极201过于靠近感光鼓220,则电气泄漏到感光鼓220而损坏感 光鼓220以及栅极201。因此,在栅极201的曲率面与感光鼓220的外周面的距离的调整 中,需要针对与感光鼓220的外周面对置的栅极201的曲率面的所有位置,保证栅极201与 感光鼓220的距离为不产生泄漏的距离。
但是,(I)由担载部的按压的应力对栅极201的面产生的影响所导致的误差、(2) 组装误差、(3)部件的累积误差等各误差使装置组装后的、栅极201的曲率面与感光鼓220 的外周面的距离的精度降低。因此,为了吸收这样的误差并缩短栅极201的曲率面与感光 鼓220的外周面的距离,需要在装置组装后的状态下调整栅极201与感光鼓220的距离。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将担载部件的担载栅极的部分的曲率、担载部 件与感光鼓的相对距离、以及担载部件相对于感光鼓的副扫描方向的相对位置设为可变。 由此,在装置组装后的状态下,能够调整栅极的曲率、栅极与感光鼓的相对距离、以及栅极 相对于感光鼓的副扫描方向的相对位置。因此,能够更加高精度地调整感光鼓的外周面与 栅极的曲率面的距离,从而能够实现带电效率的提高乃至图像形成装置的进一步的高画质 化、高速化、以及小型化。
(第二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的担载部件以及板簧的主视 图以及立体图,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以下的点。即,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由 具有曲率的定型部件构成的担载部件转动来改变担载栅极的部分的曲率。而在本实施方式 中,使用具有曲率的弹性体作为担载部件,并通过外力使弹性体弹性变形来改变担载栅极 的部分的曲率。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担载部件在斜面上滑动来改变担载部件与 感光鼓的相对距离。而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支承担载部件的带电壳体相对于屏蔽罩转动 来改变担载部件与感光鼓的相对距离。其他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故省略重复的说明。
带电器200的担载部件302的底面固定于板簧3021。担载部件302为弹性体,担 载栅极201的、突起的部分3022具有曲率形状。若使螺栓3023与板簧3021的中央抵接并 按压板簧3021,则能够使板簧3021弯曲,由此能够使底面固定于板簧3021的担载部件302 弹性变形从而改变其曲率形状的曲率。因此,能够改变担载栅极201的部分3022的曲率。
与板簧3021抵接并按压板簧3021的螺栓3023安装于在带电壳体200a固定的固 定件3024(图8)。板簧3021的两端支承于带电壳体200a。例如,通过将板簧3021的两端 插入在带电壳体200a设置的孔并将其两端折弯,能够将板簧3021支承于带电壳体200a。
因此,板簧3021、螺栓3023、以及固定件3024构成曲率调整机构,该曲率调整机构 通过改变担载部件302的、担载栅极201的部分3022的曲率以调整栅极201的曲率面的曲 率。
带电壳体200a能够以轴3025为中心相对于屏蔽罩200b转动地被支承。因此,也 可以是,例如通过使固定于屏蔽罩200b的左右的侧面间的轴3025以存在游隙的状态穿过 在带电壳体200a的左右的侧面设置的孔,从而将带电壳体200a安装于屏蔽罩200b。
通过使安装于在屏蔽罩200b固定的固定件3027的螺栓3026与带电壳体200a的 底面抵接并按压带电壳体200a的底面,能够使带电壳体200a相对于屏蔽罩200b以轴3025 为中心转动。由此,能够改变支承于带电壳体200a的担载部件302与感光鼓220的相对距 离。
此外,为了相对于螺栓3026对带电壳体200a的底面的按压而得到来自带电壳体 200a的上表面的抵抗力,可以设置一端固定于带电壳体200而另一端与带电壳体200a的上 表面的适当的位置抵接的、L字形的板簧(未图示)。由此,能够稳定带电壳体200a相对于 轴3025d转动动作。
因此,带电壳体200a、轴3025、螺栓3026、以及固定件3027构成距离调整机构,该 距离调整机构通过改变担载部件302与感光鼓220的相对距离来调整栅极201与感光鼓 220的相对距离。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200,能够如以下那样调整感光鼓220与栅极201 的距离。
通过使担载栅极201的担载部件302弹性变形来改变其曲率形状的曲率,从而能 够改变担载部件302的、担载栅极201的部分的曲率。由此,能够调整栅极201的曲率面的 曲率来高精度地调整感光鼓220的外周面与栅极201的曲率面的距离。
另外,通过使带电壳体200a相对于屏蔽罩200b以轴3025为中心转动,能够改变 支承于带电壳体200a的担载部件302与感光鼓220的相对距离。由此,能够高精度地调整 感光鼓220的外周面与栅极201的曲率面的距离。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设置位置调整机构,该位置 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栅极201相对于感光鼓220的副扫描方向的位置。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将担载部件的担载栅极的部分的曲率、担载部 件与感光鼓的距离、以及担载部件相对于感光鼓的副扫描方向的位置设为可变。由此,能够 调整栅极的曲率、栅极与感光鼓的相对距离、以及栅极相对于感光鼓的副扫描方向的相对 位置。因此,能够更加高精度地调整感光鼓的外周面与栅极的曲率面的距离,从而能够实现 带电效率的提高乃至图像形成装置的进一步的高画质化、高速化、以及小型化。
(第三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的担载部件以及曲率引导面 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以下的点。即,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由 具有曲率的定型部件构成的担载部件转动来改变担载栅极的部分的曲率。而在本实施方式 中,通过使具有曲率的担载部件按压曲率逐渐变化的曲率引导面并进行滑动,从而使担载 部件变形以改变担载栅极的部分的曲率。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担载部件在斜面 上滑动来改变担载部件与感光鼓的相对距离。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 通过使支承担载部件的带电壳体相对于屏蔽罩转动来改变担载部件与感光鼓的相对距离。 其他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故省略重复的说明。
担载部件402的底面4025与曲率引导部件4030的曲率引导面4031抵接,挂装部 4020以与曲率引导部件4030的侧面接触的方式挂装于曲率引导部件。曲率引导面4031具 有其截面的曲率逐渐变化的形状。担载部件402在上表面具有突起的曲率形状并且担载部 件402具有用于担载栅极201的部分4028。
如图10所示,通过使安装于固定板4024的螺栓4021与担载部件402的一侧的面 4020a抵接来按压该面4020a,并利用弹簧4023的抵抗力按压担载部件402的另一侧的面 4020b。结果,利用螺栓4021以及弹簧4023将担载部件402支承在曲率引导面4031上。另 外,通过在该状态下增大、减小由螺栓4021施加的按压力,能够使担载部件402在曲率引导 面4031上滑动。此时,由于担载部件402担载栅极201,所以利用栅极201的张力按压担 载部件402并将其按压于曲率弓I导面4031,从而使担载部件402变形为具有与曲率引导面 4031相同的曲率。由此,能够根据曲率引导面4031的截面的曲率改变担载部件402的、担 载栅极201的部分4028的曲率。
因此,曲率引导面4031、螺栓4021、以及弹簧4023构成曲率调整机构,该曲率调整 机构通过改变担载部件402的、担载栅极201的部分4028的曲率来调整栅极201的曲率面的曲率。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200能够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具有用于构调整栅 极201与感光鼓220的相对距离的距离调整机构。距离调整机构的说明与第二实施方式中 的说明重复,故省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设置用于调整栅极201相对 于感光鼓220的副扫描方向的位置的位置调整机构。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将担载部件的担载栅极的部分的曲率、担载部 件与感光鼓的距离、以及担载部件相对于感光鼓的副扫描方向的位置设为可变。由此,能够 调整栅极的曲率、栅极与感光鼓的相对距离、以及栅极相对于感光鼓的副扫描方向的相对 位置。因此,能够更加高精度地调整感光鼓的外周面与栅极的曲率面的距离,从而能够实现 带电效率的提高乃至图像形成装置的进一步的高画质化、高速化、以及小型化。
(第四实施方式)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的担载部件的立体图,图12 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以下方面。即,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由 具有曲率的定型部件构成的担载部件转动来改变担载栅极的部分的曲率。而在本实施方式 中,使如下的圆筒形状的担载部件转动来改变担载栅极的部分的曲率,该圆筒形状的担载 部件具有轴向的曲率在轴的旋转方向变化的外周面。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担载 部件在斜面上滑动来改变担载部件与感光鼓的相对距离。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二实施 方式同样地通过使支承担载部件的带电壳体相对于屏蔽罩转动来改变担载部件与感光鼓 的相对距离。其他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故省略重复的说明。
担载部件502具有圆筒形状,并具有如下的外周面,即、在其轴向具有曲率并且其 轴向的曲率在旋转轴方向上变化。另外,担载部件502在至少一个侧面5041具有多个孔 5042,这些孔5042用于供作为旋转限制器发挥作用的板簧5043的前端插入从而限制担载 部件502相对于轴的旋转。
担载部件502的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带电壳体200a。例如,可以将担载 部件502的各端部分别插入在带电壳体200a的侧面设置的两个孔,并利用该孔以能够旋转 的方式支承担载部件502。
通过将栅极201担载于担载部件502来利用担载部件502按压栅极201,并使栅极 201变形为具有担载部件502的、担载栅极201的部分的曲率。因此,通过使担载部件502 相对于轴旋转,能够改变担载部件502的、担载栅极201的部分的曲率,因此,能够改变栅极 201的曲率。
板簧5043的一端固定于带电壳体200a,另一端插入担载部件502的任意一个孔 5042。由此,能够将担载部件502固定在如下的旋转角上,即、担载部件502的、担载栅极 201的部分成为所希望的曲率时的旋转角。
因此,担载部件502的外周面以及板簧5043构成曲率调整机构,该曲率调整机构 通过改变担载部件502的、担载栅极201的部分5028的曲率来调整栅极201的曲率面的曲率。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200能够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具有用于调整栅极201与感光鼓220的相对距离的距离调整机构。距离调整机构的说明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 说明重复,故省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设置用于调整栅极201相对 于感光鼓220的副扫描方向的位置的位置调整机构。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将担载部件的担载栅极的部分的曲率、担载部 件与感光鼓的距离、以及担载部件相对于感光鼓的副扫描方向的位置设为可变。由此,能够 调整栅极的曲率、栅极与感光鼓的相对距离、以及栅极相对于感光鼓的副扫描方向的相对 位置。因此,能够更加高精度地调整感光鼓的外周面与栅极的曲率面的距离,从而能够实现 带电效率的提高乃至图像形成装置的进一步的高画质化、高速化、以及小型化。
(第五实施方式)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 第四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 为担载栅极的部件除了担载部件之外,还在栅极的、相对于担载部件的外侧设置辅助担载 部件,该辅助担载部件具有比担载部件曲率大的曲率形状。其他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 第 四实施方式相同,故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3示出了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200上设置了辅助担载部件301的 结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200在支承担载部件302与支承栅极201的两端的支承 部件203之间还具有辅助担载部件301,该辅助担载部件301的、担载栅极201的部分的曲 率比担载部件302的曲率大。即,利用比担载部件302曲率大的辅助担载部件301担载栅 极201的端部,并且利用相对于辅助担载部件301而言设置在栅极201的内侧的担载部件 302担载栅极201。辅助担载部件301固定于带电壳体200a。
栅极201在担载部件302的、担载栅极201的部分因栅极201的张力而被按压并 弯曲,因此,有时栅极201的曲率面以微小并且复杂地起伏的方式变形,以至栅极201的曲 率形状紊乱。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电器200中,通过利用辅助担载部件301担载栅极201 来将栅极201成形为具有较大的曲率的曲率形状。而且,利用相对于辅助担载部件301而 言设置在栅极201的内侧的担载部件302来进一步担载栅极201,由此矫正了栅极201的曲 率形状的紊乱并且调整了栅极201的曲率面的曲率。由此,使栅极201的、复杂地变形了的 部分局部存在于担载部件302与辅助担载部件301之间,从而能够抑制栅极201的曲率形 状的紊乱。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通过抑制因利用担载部件进行担载而产 生的栅极的紊乱,能够对栅极的曲率进行准确的调整。由此,能够更加高精度地调整感光鼓 的外周面与栅极的曲率面的距离,从而能够实现带电效率的提高乃至图像形成装置的进一 步的高画质化、高速化、以及小型化。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电器、具有该带电器的成像盒以及图像形 成装置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所涉及的带电器、具有该带电器的成像盒以及图像形 成装置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安装于屏蔽罩的螺栓与带电壳体的一个侧面抵 接来按压该侧面并利用安装于屏蔽罩的弹簧的抵抗力按压另一个侧面,从而以使带电壳体能够在感光鼓的副扫描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带电壳体。但是,也可以将这些螺栓以及弹簧 设置于屏蔽罩以外的固定件。
权利要求
1.一种带电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栅极,其具有与感光鼓的外周面对置地配置的曲率面; 担载部件,其利用具有曲率的部分担载所述栅极并形成所述栅极的所述曲率面;以及 位置调整机构,其通过使所述担载部件的位置移动来调整所述栅极相对于所述感光鼓的副扫描方向的位置。
2.一种带电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栅极,其具有与感光鼓的外周面对置地配置的曲率面; 担载部件,其利用具有曲率的部分担载所述栅极并形成所述栅极的所述曲率面;以及 曲率调整机构,其通过改变所述担载部件的、担载所述栅极的部分的曲率来调整所述栅极的所述曲率面的曲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曲率调整机构,该曲率调整机构通过改变所述担载部件的、担载所述栅极的部分的曲率来调整所述栅极的所述曲率面的曲率。
4.根据权利要求Γ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电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距离调整机构,该距离调整机构通过改变所述担载部件与所述感光鼓之间的距离来调整所述栅极与所述感光鼓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带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担载部件具有恒定的曲率形状,所述曲率调整机构通过使所述担载部件以所述感光鼓的所述外周面的法线为中心转动来改变所述担载部件的、担载所述栅极的部分的曲率,从而调整所述栅极的所述曲率面的曲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担载部件能够滑动地支承于如下的斜面,该斜面相对于与所述感光鼓的所述外周面的法线正交的面倾斜,所述距离调整机构通过使所述担载部件相对于所述斜面滑动来调整所述栅极与所述感光鼓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带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担载部件由具有曲率形状的弹性部件构成,所述曲率调整机构通过按压所述担载部件使之变形来改变所述担载部件的、担载所述栅极的部分的曲率,从而调整所述栅极的所述曲率面的曲率。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带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担载部件能够滑动地支承于截面的曲率逐渐变化的曲率引导面,所述曲率调整机构通过将所述担载部件按压于所述曲率引导面并使所述担载部件滑动,来使所述担载部件变形并改变所述担载部件的、担载所述栅极的部分的曲率,从而调整所述栅极的所述曲率面的曲率。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带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担载部件具有如下的圆筒形状,该圆筒形状为具有在轴向具有曲率的外周面,并且所述曲率在旋转轴方向上变化,所述曲率调整机构通过使所述担载部件向所述旋转方向旋转,来改变所述担载部件的、担载所述栅极的部分的曲率,从而调整所述栅极的所述曲率面的曲率。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支承部件,其支承所述栅极的两端;和 辅助担载部件,其设置于所述担载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之间,并且其担载所述栅极的部分的曲率比所述担载部件的曲率大。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担载部件、所述位置调整机构、所述曲率调整机构、以及所述距离调整机构设置于带电器的主扫描方向的两端部。
12.—种成像盒,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电器、 在感光鼓形成静电潜像的光写入部、以及 将所述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
1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电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能够更加高精度地调整感光鼓的外周面与栅极的曲率面的距离的带电器、具有该带电器的成像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该带电器具有栅极(201),其具有与感光鼓的外周面对置地配置的曲率面;担载部件(202),其利用具有曲率的部分担载栅极并形成栅极的曲率面;以及位置调整机构(2001、200b、2002),其通过使担载部件的位置移动来调整上述栅极相对于感光鼓的副扫描方向的位置。
文档编号G03G15/08GK102998937SQ20121033034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9日
发明者永濑久喜, 服部好弘 申请人: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