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95055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是当前使用的最普通类型的平板显示器之一。LCD是这样的显示装置,其中液晶层的液晶分子通过施加穿过液晶层的电场而重新排列,使得LC分子被重新取向并且它们的光学性质被用于控制透射的光量。穿过液晶层的电场通常通过在所谓的像素电极和相对的公共电极之间施加电压而形成。在一种类型的LCD中,像素电极和相对的公共电极分别设置在分开的基板上。在第二种类型的LCD中,像素电极和相对的公共电极共同地(integrally)设置在相同的基板上。液晶类型的显示器具有优点诸如容易制作得薄,但是它们也通常具有缺点,即由它们产生的图像的侧面可见性与前面(正面)可见性相比较差。因而,已经开发了各种液晶装置布置方案和驱动方法,以便尝试且解决侧面可见性问题。为液晶显示器提供宽视角的一种这样的方法涉及在相同的基板上设置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然而,在这样的装置(具有在相同基板上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的制造期间,新的问题逐渐出现。第一个这样的问题是光学透射率可能被雾霾效应(hazeeffect)降低,雾霾效应由于这两个电极间可能发生的化学还原反应引起。此外,如果像素电极形成为直接接触对应薄膜晶体管(TFT)的漏极电极或者另一个这样的开关元件的漏极电极,则漏极电极会被用于图案化像素电极的蚀刻剂损坏。此外,为了将公共电极与用于向其传输公共电极电压的公共电压线连接,会需要形成接触孔,结果降低了液晶显示器的开口率。另外,公共电压传输线和栅极线可能变得彼此短路,例如由于在形成漏极接触孔时产生的静电。而且,随着液晶显示器尺寸通常增大(由于市场需求),一个基板上提供的数据线的数目倾向于增加,并且用于驱动这些数据线的数据驱动器的成本也倾向于增加,从而增加了液晶显示器的整个制造成本。将理解的是,本背景技术部分旨在提供用于理解这里公开技术的有用背景,因而本背景技术部分可以包括观念、概念或认识,该观念、概念或认识在这里公开的主题的相应发明日之前不是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道或理解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试图提供一种相对宽视角的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具有如下优点:相对于像素列的数目减少了数据线的数目,防止透光率因制造透明电极期间产生的雾霾效应而降低,防止漏极电极在图案化像素电极期间被损坏,并且传输公共电压到多个分叉公共电极的指部(finger)而基本上不降低开口率,同时防止制造期间可能发生的短路条件。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多个像素电极,设置为包括像素列和像素行的矩阵布置;第一栅极线和直接相邻的第二栅极线,设置在两个像素电极行之间,并总体上在与像素行平行的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设置在两个像素电极列的组合的左侧和右侧,数据线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公共电压线,设置在两个像素电极之间并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公共电极,与多个像素电极垂直地交叠且间隔开从而在公共电极与像素电极之间形成电场,其中公共电压线和公共电极彼此垂直地交叠且具有插设在其间的绝缘层,并且其中公共电压线和公共电极通过公共接触孔彼此连接,公共接触孔穿过绝缘层形成且设置在否则总体上水平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栅极线的相应第一和第二垂直延伸部分之间。本公开的其它方面将从下面的描述而变得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信号线(包括成对的栅极线)和对应像素的布图(包括指示它们的开关元件的位置)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根据图1的示意示出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某些像素的更具体布图视图(大致按比例)。图3是示出图2的液晶显示器沿线III-III剖取的截面图。图4是更详细地示出图2的液晶显示器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根据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多个像素的布图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图7是示出根据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某些像素的布图视图。图8是示出图7的液晶显示器沿线VIII-VIII剖取的截面图。图9是示出根据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图10是示出根据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某些像素的布图视图。图11是示出根据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图12是示出根据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某些像素的布图视图。图13是示出图12的液晶显示器沿线XIII-XIII剖取的截面图。图14是示出根据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图15是示出根据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某些像素的布图视图。图16是示出根据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将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教导的示范性实施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公开将理解的,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以各种不同方式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教导的精神或范围。在附图中,层、膜、板、区域等的厚度为了清楚通常被夸大。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整个说明书始终指代相同的元件。将理解的是,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或也可以存在插入元件。相反,当一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时,没有插入元件存在。参照图1,首先,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信号线(例如,栅极线和数据线)和对应像素的示意性布置。更具体地,在图1中,根据给定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晶体管阵列基板,其具有共同地设置在其上的多个显示驱动信号线G1-G2n和D1-Dm以及连接到所述信号线且布置成基本矩阵形式的多个像素PX。信号线包括配置为用于传输栅极信号(也称为数字“扫描信号”)的多个栅极线G1-G2n以及配置为传输模拟数据信号的多个数据信号线或数据线D1-Dm。栅极线G1-G2n在基本上行方向上延伸且基本上彼此平行,数据线D1-Dm在基本上列方向上延伸且基本上彼此平行。每对栅极线G1和G2、G3和G4、…、G(2n-1)和G(2n)分别设置为直接在每行像素PX之下和之上,使得一个像素行的像素PX连接到成对栅极线G1和G2、G3和G4、…、G(2n-1)和G(2n)中的一个。关于数据线,对于一对像素列有一个数据线Di。数据线Di是数据线D1-Dm中的一个。更具体地,数据线Di在一对像素列之间延伸,使得奇数编号的像素列的像素PX连接到像素列右侧的数据线,偶数编号的像素列的像素PX连接到像素列左侧的数据线。当数据线D1、D2、D3...如上所述设置时,用于驱动给定数目的像素列所需的数据线D1、D2、D3...的数目可以相对于给定数目的像素列减少一半,使得数据驱动器(例如,具有对应数目的输出端的集成电路芯片(未示出))的成本降低,并且因此可以降低液晶显示器的整个制造成本。接下来,将参照图2至图4描述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更多的方面。图2是示出根据对应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某些像素的布图视图。图3是示出图2的液晶显示器沿线III-III剖取的截面图。图4是示出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参照图3,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彼此面对的下面板100和分隔开的上面板200以及注入(插设)在两个显示面板100和200之间的液晶层3。现在将再参照图2描述下面板100(也称为,晶体管阵列基板)。成对的直接相邻的栅极线121a和121b以及成对的直接相邻的像素电极191(这里的直接相邻是指没有插入的数据线171)共同地形成在由透明玻璃、塑料或类似物制造的绝缘基底基板110上。如上所述,栅极线121a和121b为各个像素行成对地提供。换言之,每行像素具有设置在其上侧的第一栅极线121a和设置在其下侧的第二栅极线121b。另外,除了最顶部的一个(图1的G1)外,每个第一栅极线121a都设置为直接相邻于上面行的第二栅极线121b。每个第二栅极线121b设置为直接相邻于下面的下一个像素行的第一栅极线121a。因此,设置在当前像素行中的第一栅极线121a和第二栅极线121b与设置在相邻像素行中的第二栅极线121b和第一栅极线121a成对从而设置在像素行之间。第一栅极线121a包括从其整体地分支的对应的第一栅极电极124a,并且第二栅极线121b包括从其整体地分支的对应的第二栅极电极124b。另外,第一栅极线121a包括第一垂直部分122a,并且第二栅极线121b包括第二垂直部分122b。像素电极191可以具有平面形状,其塞满了一个像素区域的大部分。像素电极191的总体形状(通常的边界形状)可以主要为多边形(例如,梯形),其第一侧基本上平行于栅极线121a和121b布置,并且其第二侧基本上平行于数据线171a或171b且也平行于公共电压传输线131布置。像素电极191可以由诸如ITO或IZO的透明导电材料制成,并且在其总体上多边形边界内,它可以形成为类似于细齿梳子(fine-toothedcomb)的很多齿。相对的公共电极270的指部相互交叉在像素电极的细齿梳子形状的很多齿之间。栅极线121a和121b以及像素电极191可以用相同的层以及相同的导电材料形成。此外,栅极线121a和121b以及像素电极191也可以通过采用一个共享的光掩模利用相同的光刻工艺将其图案化而形成。在一个实施例中,栅极线121a和121b的每一个都可以具有双层导电结构,包括形成在像素电极191的透明导电层(例如,ITO、IZO)上的上部(非透明)导电层。栅极绝缘层140形成在栅极线121a和121b上以及像素电极191上。栅极绝缘层140可以由诸如硅氮化物(SiNx)或硅氧化物(SiOx)的无机绝缘体制成。分别包括第一半导体154a和第二半导体154b的多个半导体岛154a和154b形成在栅极绝缘层140上。半导体154a和154b可以为半导体氧化物。第一半导体154a和第二半导体154b也可以彼此连接。多个欧姆接触163和165设置在半导体154a和154b上。欧姆接触163和165基于各栅极电极124a和124b而彼此面对且构成对以设置在半导体154a和154b上。欧姆接触163和165可以由诸如n+氢化非晶硅的材料或硅化物制成,该n+氢化非晶硅以高浓度掺杂有诸如磷的n型杂质。然而,在半导体154a和154b为半导体氧化物的情况下,可以省略欧姆接触161、163和165。在半导体154a和154b为半导体氧化物的情况下,阻挡层和盖层也可以形成在半导体154a和154b的上部和下部。包括多个数据线171a和171b、多个漏极电极175a和175b以及多个公共电压传输线131的数据信号和公共电压导体子系统形成在欧姆接触163和165之上。数据线171a和171b传输数据信号且主要在垂直方向上延伸以交叉栅极线121a和121b。数据线171a和171b包括第一数据线171a和第二数据线171b,它们设置为使两个直接相邻的像素电极191设置在其间。数据线171a和171b的每一个为每两个像素列一个接一个地设置,并且数据线171a和171b的每一个都与设置在各个数据线左侧和右侧的像素的像素电极191交替连接。如上所述,数据线171a和171b的每一个连接到两个像素列以施加数据电压到这两列的像素,使得数据线171a和171b的数目可以相对于像素列的数目减少一半。因此,可以降低液晶显示器的成本。第一数据线171a包括朝向第一栅极电极124a延伸的第一源极电极173a,第二数据线171b包括朝向第二栅极电极124b延伸的第二源极电极173b。第一漏极电极175a包括与第一源极电极173a间隔开且面对的端部以及具有基于第一栅极电极124a的宽区域的另一端部。第二漏极电极175b包括面对第二源极电极173b的端部以及具有基于第二栅极电极124b的宽区域的另一端部。在这里描述的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情况下,由于像素电极191形成且被栅极绝缘层140覆盖然后在其上形成数据导体,所以可以防止数据导体被图案化像素电极191的材料(例如,ITO、IZO)所使用的蚀刻剂损坏。否则,如果是以相反的方式,当像素电极191直接形成在数据导体上时,会损坏假定首先形成的数据导体。公共电压线131设置在两个数据线171a和171b之间以平行于数据线171a和171b延伸。公共电压线131包括多个延伸135,该多个延伸135与公共电极270的对应指部直接接触。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设置在第一栅极线121a和第二栅极线121b的垂直部分122a和122b之间。如上所述,由于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设置在第一栅极线121a和第二栅极线121b的垂直部分122a和122b之间,所以可以减少由栅极线121a和121b以及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形成的区域。这一方面将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公共电压线131设置在两个像素区域的两个像素电极191之间,否则该两个像素区域设置为在像素行方向上彼此直接相邻(其间没有数据线)。公共电压线131可以由不透明材料构成,从而防止在两个像素电极191之间的区域中的光泄漏。第一/第二栅极电极124a/124b、第一/第二源极电极173a/173b以及第一/第二漏极电极175a/175b分别与第一/第二半导体154a/154b一起形成作为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TFT)。半导体154a/154b可以具有与其下的数据线171a和171b、漏极电极175a和175b以及欧姆接触163和165基本上相同的平面形状,除了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区域之外。第一钝化层180设置在数据和公共电压导体子系统171a、171b、175a、175b和131以及暴露的半导体154a和154b上。第一钝化层180可以由无机绝缘材料或有机绝缘材料制成。在第一钝化层180由有机材料制成的情况下,第一钝化层180可以为彩色滤光片230,在此情况下,图3所示的设置在上面板200上的彩色滤光片230被省略。在第一钝化层180为彩色滤光片230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第一钝化层180下的第二钝化层(未示出)和设置在第一钝化层180上的第三钝化层(未示出)。在此情况下,第二钝化层可以防止彩色滤光片230的成分扩散到薄膜晶体管。第二钝化层可以例如形成为无机绝缘层。第三钝化层可以具有双层结构,其下层形成为无机绝缘层,其上层形成为有机绝缘层。在此情况下,第三钝化层的下层可以防止彩色滤光片的成分暴露到外面,可以在制造期间以比栅极绝缘层140低的温度形成,由此防止其下设置的彩色滤光片230变形或变色,并且可以减少由于其下设置的彩色滤光片和有机绝缘层之间的折射率的差异引起的透射率损耗。第三钝化层的上层可以用于减少由于设置在相邻像素中的彩色滤光片的重叠产生的台阶形成。该平坦性的增强可以有助于稍后均匀地摩擦其上的配向层,并可以降低数据线171a和171b与公共电极270之间的电容以减少数据线171a和171b的信号延误。然而,第三钝化层的下层可以为有机绝缘层,并且第三钝化层的上层可以为无机绝缘层。此外,在第一钝化层180为彩色滤光片(否则其为图3中的230)的情况下,设置在上面板200上的遮光构件220也可以设置在下面板100上,并且在此情况下,设置在上面板200上的遮光构件220被省略。第一钝化层180可以为由无机绝缘层和有机绝缘层形成的双层结构。在此情况下,有机绝缘层可以为低K材料,用于降低数据线171a和171b与公共电极270之间的电容,以减少数据线171a和171b的信号延迟。在根据这里讨论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情况下,由于第一钝化层180形成在由栅极绝缘层140覆盖的像素电极191上方,所以像素电极受栅极绝缘层140保护,并且因此可以防止像素电极材料(例如,ITO、IZO)的光学透射率特性属性由于雾霾效应而恶化,否则对于由ITO等制成的像素电极191当直接在其上形成第一钝化层180时会发生雾霾效应。为暴露漏极电极175a和175b的一部分而提供的第一接触孔183a形成为穿过第一钝化层180,暴露一部分像素电极191的第二接触孔183b形成为穿过第一钝化层180以及穿过栅极绝缘层140。暴露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的第三接触孔184形成为穿过第一钝化层180。根据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第一接触孔183a和第二接触孔183b也可以形成为一个接触孔。也就是,也可以形成同时地暴露部分漏极电极175a和175b和部分像素电极191的一个接触孔。在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中,暴露公共电压线131的第三接触孔184不与栅极线121a和121b交叠。公共电压线131的提供有第三接触孔184的延伸135不与栅极线121a和121b交叠。如上所述,暴露公共电压线131的第三接触孔184形成为与栅极线121a和121b分开,因此,万一在形成第三接触孔184的工艺期间产生静电,可以防止栅极线121a和121b与公共电压线131彼此短路,这样的静电可能穿透薄的栅极绝缘层140。此外,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形成为不与栅极线121a和121b直接交叠,因此在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的位置将不形成非平面台阶,使得第三接触孔184可以对称地形成而没有高度差,该高度差是由于栅极线121a和121b的垂直部分122a和122b在该位置及附近经过而引起。因此,可以通过提供第三接触孔184来提高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之间的物理连接和电连接的可靠性。公共电极270和像素电极连接构件(桥)193形成在第一钝化层180的顶部上。公共电极270和连接构件193可以由诸如ITO或IZO的透明材料制成。公共电极270包括从其一体地延伸的多个分支电极271,并与设置在相邻像素的公共电极270连接。公共电极270(并且因此,其一体的指部271,诸如图2所示的那些)与公共电压线131通过形成在第一钝化层180中的第三接触孔184物理连接和电连接且从其接收公共电压。连接构件(像素电极桥)193覆盖第一接触孔183a(其暴露漏极电极175a和175b的一部分)以及第二接触孔183b(其暴露像素电极191的一部分),从而将漏极电极175a和175b与各个像素电极191物理连接且电连接在一起。各个像素电极191(在附图中都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但可以分别称为191a和191b)分别通过它们各自的连接构件193与各自的漏极电极175a和175b电连接,以从它们对应的TFT接收对应的数据电压。接收它们各自的数据电压的像素电极191与公共电极270的间隔开但相邻的部分产生穿过液晶层3的对应电场,这些相邻部分(包括分支电极271)接收公共电压。公共电极270的多个分支电极271与像素电极191的对应梳齿间隔开且横向地相互交叉,其中像素电极191直接形成在基底基板110上且具有平面形状。第一配向层(未示出)被涂覆在下面板100的内表面上。接下来,将描述上面板200。遮光构件220形成在由透明玻璃、塑料或类似物制成的绝缘的上基底基板210上。遮光构件220称为黑矩阵且用于阻挡非控制光(诸如,可能通过不能被各个像素电极控制的区域逃逸的光)的泄漏。多个不同颜色的彩色滤光片230(在一个实施例中)形成在上基底基板210上。彩色滤光片230的大部分存在于由遮光构件220围绕的区域中,并且可以在垂直方向上沿着像素电极191列延长。每个彩色滤光片230可以显示原色之一,该原色诸如为红色、绿色和色的三原色。原色的示例可以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或黄色、青色、洋红等的三原色。尽管未示出,但是彩色滤光片还可以包括显示除了原色之外的原色的混合颜色或白色或透明的彩色滤光片。平坦化覆层250形成在彩色滤光片230和遮光构件220上。覆层250可以由(有机)绝缘体制成,防止彩色滤光片230暴露且提供平坦的表面。覆层250可以被省略。第二配向层(未示出)涂覆在上面板200的内表面(内是相对于存储液晶材料的地方)上。插设在下面板100与上面板200之间的液晶层3包括液晶分子(未示出),并且液晶分子可以由配向层(未示出)配向,使得其长轴在不施加电场的状态下与两个显示面板100和200的表面平行。液晶层3可以具有正介电各向异性,或者它可以具有负介电各向异性。液晶层3的液晶分子可以被配向从而在预定的方向上具有预倾斜,液晶分子的预倾斜方向可以根据液晶层3的介电各向异性改变。背光单元(未示出)可以进一步包括在下面板100的基板110外面,该背光单元产生光且将光供应到两个面板100和200。所提供的背光可以是白色光和/或选择性开启的颜色光。从其对应的TFT提供有各自的数据电压的每个像素电极191与接收公共电压的公共电极131的相邻部分一起用于产生穿过液晶层3的局部部分的各自电场,从而确定液晶层3的液晶分子的方向并显示对应的图像部分。接下来,将参照图4描述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栅极线121a和121b、公共电压线131以及接触孔183a、183b和184的相对位置。如图4所示,公共电压线131具有延伸135,延伸135设置在第一栅极线121a和第二栅极线121b的各自垂直部分122a和122b之间,否则栅极线设置为彼此相邻且平行延伸。第三接触孔184形成在延伸135上,并且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通过第三接触孔184彼此物理连接和电连接。如附图所示,在设置暴露公共电压线131的第三接触孔184的位置,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不与栅极线部分121a和121b横向地交叠。如上所述,暴露公共电压线131的第三接触孔184形成为与栅极线121a和121b分开,因此可以防止栅极线121a和121b以及公共电压线131因静电穿透栅极绝缘层140而短路在一起,该静电可能在形成第三接触孔184的工艺期间产生。此外,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形成为不与栅极线121a和121b交叠,因此在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处不会形成非平面台阶,从而第三接触孔184可以对称地形成而没有取决于位置的高度差。因此,可以提高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之间通过第三接触孔184的物理连接和电连接的可靠性。如图4所示,第一栅极线121a和第二栅极线121b具有各自的第一垂直部分122a和第二垂直部分122b,并且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设置在彼此相邻设置的第一栅极线121a和第二栅极线121b的垂直部分122a和122b之间而不与其横向地交叠。提供第一漏极电极175a和像素电极191的连接的第一接触部分(或区域)C1设置在第一栅极线121a的第一垂直部分122a和第一栅极电极124a之间。提供第二漏极电极175b和像素电极的连接的第二接触部分(或区域)C2设置在第二栅极线121b的第二垂直部分122b和第二栅极电极124b之间。此外,如上所述,提供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连接的第三接触部分(或区域)CC1横向地设置在第一栅极线121a的第一垂直部分122a和第二栅极线121b的第二垂直部分122b之间。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第三接触部分CC1包括与第一接触部分C1部分地交叠的第一垂直交叠部分O1。第三接触部分CC1还包括与第二接触部分C2部分地交叠的第二垂直交叠部分O2。此外,第一接触部分C1和第二接触部分C2垂直地设置在相对于第三接触部分CC1彼此翻转对称(inverselysymmetrical)(彼此对角地镜像)的位置。如上所述,第三接触部分CC1设置在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的垂直部分122a和122b之间。另外,两个像素电极191和两个漏极电极175a和175b的各自的第一接触部分C1和第二接触部分C2与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第三接触部分CC1形成为在水平线上具有交叠区域,第一接触部分C1和第二接触部分C2设置在左侧和右侧而使公共电压线131在其间。因此,可以减小形成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以及用于连接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接触孔184的区域的垂直宽度尺寸。因此,尽管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与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第三接触部分CC1设置为彼此不横向地交叠,但是可以防止液晶显示器的开口率由该布置实质上变坏。如果不是这样,第三接触孔184垂直地插设在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的水平延伸部分之间并同时加上规定即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与第三接触孔184彼此不横向重叠,则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在该假设下仅水平延伸)之间的间隔会需要宽于第三接触孔184的垂直宽度从而容纳第三接触孔184放置在那里。在此假设的情况下,形成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以及用于连接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接触孔184的区域的垂直宽度将需要增加,因而,液晶显示器的开口率将被不利地降低。如上所述,用于连接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接触孔184形成为横向插设在栅极线121a和121b的垂直延伸部分122a和122b之间,设置在相同区域中且在公共电压线131两侧的两个像素电极191与用于向各自两个像素电极191施加各自数据电压的两个漏极电极175a和175b(在图4中部分示出)的接触区域形成为相对于形成接触孔184的位置翻转对称(对角地镜像),从而可以减小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经过的地方以及形成用于连接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接触孔184的地方的垂直宽度尺寸。在根据本公开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中,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以及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第三接触部分CC1设置为彼此不垂直地交叠(在平面图中),从而可以防止液晶显示器的开口率变坏并保持接触孔184与栅极线121a和121b的经过部分彼此横向地分开,因此防止公共电压线131和栅极线121a和121b由于制造期间产生静电而彼此短路。然而,在根据本教导的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中,用于连接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接触孔184可以部分地与栅极线121a和121b的一部分重叠,使得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之间的间隔可以变得更小。接下来,将参照图5和图6来描述根据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图5是示出根据该下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某些像素的布图视图,图6是更详细地示出根据该下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参照图5,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与参照图2至4描述的液晶显示器几乎类似。具体地,各构成元件的层形成结构与参照图2至4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省略对相同构成元件的具体描述。参照图5,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两个数据线171a和171b,其沿着两个像素电极191列交替设置。与根据参照图2至4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不同,还设置第二数据线171b,第二数据线171b设置在第一数据线171a的左侧。更具体地,基于第一数据线171a设置在左侧且设置在第二数据线171b和第一数据线171a之间的两个像素电极191分别通过设置在像素电极191下面的薄膜晶体管连接到两个数据线171a和171b。而且,基于第一数据线171a设置在右侧且设置在第二数据线171b和第一数据线171a之间的两个像素电极191分别通过像素电极191之上和之下设置的薄膜晶体管连接到两个数据线171a和171b。基于第一数据线171a设置在右侧且在第二数据线171b和第一数据线171a之间的两个像素电极191以及信号线的布置与参照图2至图4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相同。根据参照图2至图4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所有特征可以应用于根据该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接下来,将参照图6来描述基于第一数据线171a设置在左侧且设置在第二数据线171b和第一数据线171a之间的两个像素电极191以及信号线的布置。参照图6,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中的第二栅极线121b(包括两个第三垂直部分123a和123b)为每隔一个的公共电压线131提供。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和暴露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的第四接触孔184a设置在两个第三垂直部分123a和123b之间。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和暴露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的第四接触孔184a设置在两个第三垂直部分123a和123b之间,并且不与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交叠。此外,第二栅极线121b的两个第二栅极电极(124b)设置为以其间的公共电压线131镜像对称,并且像素电极191和漏极电极175a和175b之间的第四接触部分Ca和第五接触部分Cb设置为在第二栅极线121b和第二栅极电极124b的第三垂直部分123a和123b之间具有镜像对称。此外,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之间的第六接触部分CC2基本上设置在直线(但是不是完全的,具有略微的垂直错开)上,使第四接触部分Ca和第五接触部分Cb在像素电极191与漏极电极175a和175b之间。如上所述,在根据图5-图6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情况下,连接到两个像素电极191的栅极线121b具有两个垂直部分123a和123b,两个像素电极191之间设置有公共电压线131,连接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第六接触部分CC2设置在两个垂直部分123a和123b之间。此外,其中两个像素电极191和两个漏极电极175a和175b(公共电压线131位于其间)彼此连接的第四接触部分Ca和第五接触部分Cb设置在两侧,而使连接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第六接触部分CC2位于其间,以设置为具有相对于公共电压线131的镜像对称性。此外,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之间的第六接触部分CC2基本上(不是精确地)设置在直线上,第四接触部分Ca和第五接触部分Cb在像素电极191和漏极电极175a和175b之间。因此,可以减小其中形成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以及用于连接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接触孔184a的区域的垂直宽度。所示结构之间的略微垂直错位允许提高接触结构的水平充填(packing)。如果不是这样,第六接触孔184a形成在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的水平延伸部分之间,则为了使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与第六接触孔184a彼此不垂直交叠,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之间的间隔需要宽于第六接触孔184a的垂直宽度。在该假设的情况下,形成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以及用于连接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接触孔184a的区域的垂直宽度增大,从而使液晶显示器的开口率变坏。在根据图5-图6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中,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以及其中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彼此接触的接触部分CC2设置为彼此不垂直交叠,从而可以防止液晶显示器的开口率变坏,并防止公共电压线131与栅极线121a和121b由于静电而短路。接下来,将参照图7至图9来描述根据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图7是示出根据该下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某些像素的布图视图。图8是示出图7的液晶显示器沿线VIII-VIII剖取的截面图。图9是示出根据该下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参照图7和8,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类似于根据图2和图3所示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根据图7-图9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彼此面对的下面板100和上面板200以及注入在两个显示面板100和200之间的液晶层3。将首先描述下面板100。多个栅极线121a和121b形成在绝缘基板110上。栅极线121a和121b为每个像素行设置,并包括沿着像素行设置在上侧的第一栅极线121a和沿着像素行设置在下侧的第二栅极线121b。第一栅极线121a设置为相邻于设置在相邻前像素行中的第二栅极线121b,并且第二栅极线121b设置为相邻于设置在相邻后像素行中的第一栅极线121a。因此,设置在当前像素行中的第一栅极线121a和第二栅极线121b与设置在相邻像素行中的第二栅极线121b和第一栅极线121a成对以设置在像素行之间。第一栅极线121a包括第一栅极电极124a,并且第二栅极线121b包括第二栅极电极124b。第一栅极线121a包括第一垂直延伸部分122a,并且第二栅极线121b包括第二垂直延伸部分122b。栅极绝缘层140形成在栅极线121a和121b上。第一半导体岛154a和第二半导体岛154b形成在栅极绝缘层140上。多个各自欧姆接触163和165设置在半导体154a和154b上。数据传导子系统提供为包括形成在欧姆接触163和165上的多个数据线171a和171b、多个漏极电极175a和175b以及多个公共电压线131。数据线171a和171b传输各自的数据信号且主要在垂直方向上延伸以与栅极线121a和121b交叉。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171a和第二数据线171b,其间设置有两个像素电极191。数据线171a和171b的每一个对于每两个像素列一个接一个地设置,并且数据线171a和171b的每一个沿着像素列与像素设置在数据线171a和171b的左侧和右侧的像素电极191交替连接。如上所述,数据线171a和171b的每一个都连接到每行中的各自的两个像素电极191,其中像素电极191设置成沿着数据线延伸的两个像素列,以接收来自数据线的数据电压。因此,数据线171a和171b的数目可以相对于像素列的数目减少一半。因此,可以降低液晶显示器的成本。第一数据线171a包括朝向第一栅极电极124a延伸的第一源极电极173a,并且第二数据线171b包括朝向第二栅极电极124b延伸的第二源极电极173b。第一漏极电极175a包括面对第一源极电极173a的端部以及具有基于第一栅极电极124a的宽区域的另一个端部。第二漏极电极175b包括面对第二源极电极173b的端部以及相对于第二栅极电极124b的宽度具有较宽区域的另一个端部。公共电压线131设置在两个数据线171a和171b之间以平行于数据线171a和171b延伸。公共电压线131包括多个延伸135,用于接触公共电极270的相邻部分。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设置在第一栅极线121a和第二栅极线121b的垂直延伸部分122a和122b之间。如上所述,由于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设置在第一栅极线121a和第二栅极线121b的垂直部分122a和122b之间,所以可以减少由栅极线121a和121b以及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形成的区域。各像素电极191形成在第一漏极电极175a和第二漏极电极175b的对应部分之上。像素电极191可以具有填满一个像素区域的大部分的平面形状。像素电极191的整个形状可以主要为多边形形状(例如,多齿梳子填充的多边形形状)且具有与栅极线121a和121b、数据线171a或171b以及公共电压线131基本上平行的边。像素电极191可以由诸如ITO或IZO的透明导电材料制成。如上所述,因为各像素电极191的部分直接且分别形成在第一漏极电极175a和第二漏极电极175b上,所以不需要形成用于连接像素电极191与漏极电极175a和175b的接触孔,因此可以提高液晶显示器的开口率。第一钝化层180设置在数据导体171a、171b、175a、175b和131、暴露的半导体154a和154b以及像素电极191上。第三接触孔184被提供来暴露公共电压线13的分支延伸135。第三接触孔184形成为穿过第一钝化层180。在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中,暴露公共电压线131的第三接触孔184不与栅极线121a和121b交叠。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在该处设置第三接触孔184)也可以不与栅极线121a和121b交叠。如上所述,暴露公共电压线131的第三接触孔184形成为与栅极线121a和121b分开,因此可以防止当静电穿透栅极绝缘层140时栅极线121a和121b和公共电压线131彼此短路,该静电可能在形成第三接触孔184的工艺期间被不注意地产生。此外,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形成为不与栅极线121a和121b交叠,因此在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处不会形成非平面台阶,使得第三接触孔184可以对称地形成而没有根据位置的高度差。因此,可以提高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之间通过第三接触孔184物理连接和电连接的可靠性。公共电极270形成在第一钝化层180上。公共电极270包括多个分支电极271,并与设置在相邻像素的公共电极270连接。公共电极270通过穿过第一钝化层180形成的第三接触孔184与公共电压线131物理连接且电连接,并从其接收公共电压。接收各数据电压的像素电极191与接收公共电压的公共电极270的相邻部分一起产生穿过液晶层3的对应电场。公共电极270的多个一体的分支电极271与具有平面形式的像素电极191交叠(相互交叉)。接下来,将描述上面板200。遮光构件220形成在绝缘基板210上。此外,多个彩色滤光片230形成在基板210上。彩色滤光片230的大部分可以存在于由遮光构件220围绕的区域中。覆层250形成在彩色滤光片230和遮光构件220上。覆层250可以由(有机)绝缘体制成,防止彩色滤光片230暴露并提供平坦表面。可以省略覆层250。插设在下面板100和上面板200之间的液晶层3包括液晶分子(未示出),液晶分子可以被配向使得其长轴在没有施加电场的状态下与两个显示面板100和200的表面平行。如上所述,根据该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与根据参照图2和图3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类似。然而,根据本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具有一部分直接形成在漏极电极上的像素电极。由于像素电极如此直接形成在漏极电极上,因此不需要或不用形成用于连接像素电极与漏极电极的接触孔,所以可以提高液晶显示器的开口率。根据参照图2和图3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很多特征可以应用于根据该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接下来,将参照图9描述根据该示范性实施例的栅极线121a和121b、公共电压线131以及接触孔184的相对位置。参照图9,根据该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栅极线、公共电压线和接触孔的相对位置与根据参照图4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类似。参照图9,公共电压线131具有延伸135,延伸135设置在彼此相邻的第一栅极线121a和第二栅极线121b的垂直延伸部分122a和122b之间。第三接触孔184形成在延伸135之上,并且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通过第三接触孔184物理连接且电连接。如附图所示,在暴露公共电压线131的第三接触孔184的地方设置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第三接触孔184不与栅极线121a和121b横向地交叠。如上所述,暴露公共电压线131的第三接触孔184形成为与栅极线121a和121b分开,因此可以防止栅极线121a和121b与公共电压线131在静电穿透栅极绝缘层140时短路在一起,该静电可能在形成第三接触孔184的工艺期间产生。此外,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形成为不与栅极线121a和121b交叠,因此在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处不会形成台阶,使得第三接触孔184可以对称地形成而没有根据位置的高度差。因此,可以提高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之间通过第三接触孔184的物理连接和电连接的可靠性。如图9所示,第一栅极线121a和第二栅极线121b具有第一垂直部分122a和第二垂直部分122b,并且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设置在彼此相邻设置的第一栅极线121a和第二栅极线121b的垂直部分122a和122b之间。第三接触孔184的垂直方向高度CC11被第一漏极电极175a与像素电极191接触的第七接触部分C11部分地交叠。部分C11设置在第一栅极线121a的第一垂直部分122a和第一栅极电极124a之间。第二漏极电极175b和像素电极的第八接触部分C22设置在第二栅极线121b的第二垂直部分122b和第二栅极电极124b之间。此外,如上所述,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第九接触部分CC11设置在第一栅极线121a的第一垂直部分122a和第二栅极线121b的第二垂直部分122b之间。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第九接触部分CC11包括第一交叠部分O1和第二交叠部分O2,第一交叠部分O1与第一漏极电极175a和像素电极191的第七接触部分C11在水平线上部分地交叠,第二交叠部分O2与第二漏极电极175b和像素电极191的第八接触部分C22在水平线上部分地交叠。此外,第一漏极电极175a和像素电极191的第七接触部分C11以及第二漏极电极175b和像素电极的第八接触部分C22设置在接触孔相对于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第九接触部分CC11彼此翻转(镜像方式)对称的位置。如上所述,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第九接触部分CC11设置在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的垂直延伸部分122a和122b之间,并且两个像素电极191和两个漏极电极175a和175b的设置在左侧和右侧(使公共电压线131在其间)的第七接触部分C11和第八接触部分C22与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第九接触部分CC11形成为在水平线上具有交叠区域,从而可以减小形成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以及用于连接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接触孔184的区域的垂直宽度尺寸。因此,尽管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以及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第九接触部分CC11设置为彼此不垂直交叠,但是可以防止液晶显示器的开口率变坏。接下来,将参照图10和11描述根据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图10是示出根据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某些像素的布图视图。图11是示出根据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参照图10,根据该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与参照图7至图9描述的液晶显示器几乎类似。具体地,各构成元件的层形成结构与参照图7至图9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相同。因此,省略对类似构成元件的详细描述。参照图10,根据该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两个数据线171a和171b,它们沿着两个像素电极191列交替设置。与根据参照图7至图9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不同,进一步设置第二数据线171b,第二数据线171b设置在第一数据线171a左侧。基于第一数据线171a设置在左侧的在第二数据线171b和第一数据线171a之间设置的两个像素电极191分别通过设置在像素电极191下面的薄膜晶体管连接到两个数据线171a和171b。而且,基于第一数据线171a设置在右侧的在第二数据线171b和第一数据线171a之间设置的两个像素电极191通过相对于水平对称线设置在上面和下面的薄膜晶体管分别连接到两个数据线171a和171b。基于第一数据线171a设置在右侧的在第二数据线171b和第一数据线171a之间设置的两个像素电极191以及信号线的布置与参照图7至图9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相同。根据参照图2至图4、图5、图6和图7至图9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很多特征可以应用于根据该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接下来,将参照图11来描述基于第一数据线171a设置在左侧的在第二数据线171b和第一数据线171a之间设置的两个像素电极191以及信号线的布置。参照图11,连接到基于第一数据线171a设置在左侧的在第二数据线171b和第一数据线171a之间设置的两个像素电极191的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中的第二栅极线121b包括两个第三垂直部分123a和123b。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和暴露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的第四接触孔184a设置在两个第三垂直部分123a和123b之间。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和暴露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的第四接触孔184a设置在两个第三垂直部分123a和123b之间,并且不与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交叠。此外,第二栅极线121b的两个第三垂直部分123a和123b(见图11)设置为关于其间的公共电压线131具有镜像对称性,并且像素电极191和漏极电极175a和175b之间的第十接触部分Caa和第十一接触部分Cbb设置为关于其间的公共电压线131具有镜像对称性。此外,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之间的第十二接触部分CC22基本上设置在直线上,使得第十接触部分Caa和第十一接触部分Cbb设置在像素电极191和漏极电极175a和175b之间。如上所述,在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情况下,经由TFT连接到两个像素电极191(其间设有公共电压线131)的栅极线121b具有两个垂直部分123a和123b,并且连接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第十二接触部分CC22设置在两个垂直部分123a和123b之间。此外,第十接触部分Caa和第十一接触部分Cbb(其间设有公共电压线131的两个像素电极191以及两个漏极电极175a和175b在这两个接触部分彼此连接)设置在两侧使连接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第十二接触部分CC22位于其间,以设置为相对于公共电压线131具有镜像对称。此外,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之间的第十二接触部分CC22基本上设置在直线上,第十接触部分Caa和第十一接触部分Cbb在像素电极191和漏极电极175a和175b之间。因此,可以减小其中形成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以及用于连接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接触孔184a的区域的垂直宽度。接下来,将参照图12至图14描述根据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图12是根据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某些像素的布图视图,图13是示出图12的液晶显示器沿线XIII-XIII剖取的截面图,图14是示出根据该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参照图12和图13,根据该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信号线的布置与根据图2和图3所示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或根据图7和图8所示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类似。根据该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彼此面对的下面板100和上面板200以及注入在两个显示面板100和200之间的液晶层3。将首先描述下面板100。多个栅极线121a和121b形成在绝缘基板110上。栅极线121a和121b为每个像素行设置,并且包括沿着像素行设置在上侧的第一栅极线121a和沿着像素行设置在下侧的第二栅极线121b。第一栅极线121a设置为相邻于在相邻前面的像素行中设置的第二栅极线121b,并且第二栅极线121b设置为相邻于在相邻后面的像素行中设置的第一栅极线121a。因此,位于当前像素行中的第一栅极线121a和第二栅极线121b与设置在相邻像素行中的第二栅极线121b和第一栅极线121a成对以设置在像素行之间。第一栅极线121a包括第一栅极电极124a,第二栅极线121b包括第二栅极电极124b。第一栅极线121a包括第一垂直延伸部分122a,第二栅极线121b包括第二垂直延伸部分122b。栅极绝缘层140形成在栅极线121a和121b上。第一半导体154a和第二半导体154b形成在栅极绝缘层140上。多个欧姆接触163和165设置在半导体154a和154b上。包括多个数据线171a和171b、多个漏极电极175a和175b以及多个公共电压线131的数据导体形成在欧姆接触163和165上。数据线171a和171b分别传输各自的数据信号且主要在垂直方向上延伸以与栅极线121a和121b交叉。数据线171a和171b包括第一数据线171a和第二数据线171b,其间设置有两个像素电极191。数据线171a和171b的每一个为每两个像素列一个接一个地设置,并且数据线171a和171b的每一个都与沿着像素列设置在数据线171a和171b左侧和右侧的像素的像素电极191交替连接。如上所述,数据线171a和171b的每一个都沿着像素列连接到设置在两个像素列中的两个像素电极191以施加数据电压,从而数据线171a和171b的数目可以相对于像素列的数目减少一半。因此,可以降低液晶显示器的成本。第一数据线171a包括朝向第一栅极电极124a延伸的第一源极电极173a,并且第二数据线171b包括朝向第二栅极电极124b延伸的第二源极电极173b。第一漏极电极175a包括面对第一源极电极173a的端部以及具有基于第一栅极电极124的宽区域的另一个端部。第二漏极电极175b包括面对第二源极电极173b的端部以及具有基于第二栅极电极124b的宽区域的另一个端部。公共电压线131设置在两个数据线171a和171b之间以平行于数据线171a和171b延伸。公共电压线131包括多个延伸135,用于接触公共电极270。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设置在第一栅极线121a的垂直部分122a和第二栅极线121b的垂直部分122b之间。如上所述,由于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设置在第一栅极线121a的垂直部分122a和第二栅极线121b的垂直部分122b之间,所以可以减少由栅极线121a和121b以及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形成的区域。下钝化层180a设置在数据导体171a、171b、175a、175b和131以及暴露的半导体154a和154b上。公共电极270形成在下钝化层180a上。公共电极270可以具有平面形式,并且设置在相邻像素区域中的公共电极270可以彼此连接。公共电极可以具有形成在漏极电极175a和175b之上的包括开口的区域185。此外,尽管没有示出,但是公共电极270具有开口区域(未示出),该开口区域暴露上述源极电极173a和173b与漏极电极175a和175b之间的对应区域,因此公共电极270可以不设置在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部分处。上钝化层180b设置在公共电极270上。像素电极191形成在上钝化层180b上。像素电极191包括多个分支电极192。暴露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的第三接触孔184形成在下钝化层180a上。公共电极270通过第三接触孔184与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连接。第五接触孔186形成在下钝化层180a和上钝化层180b中。第五接触孔186形成在公共电极270的包括开口的区域185中。像素电极191通过形成在下钝化层180a和上钝化层180b中的第五接触孔186接触漏极电极175a和175b。接收对应的数据电压的每个像素电极191与接收公共电压的公共电极270一起产生穿过液晶层3的其对应部分的各电场。在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中,暴露公共电压线131的第三接触孔184不与栅极线121a和121b交叠。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在该处设置第三接触孔184)可以不与栅极线121a和121b交叠。如上所述,暴露公共电压线131的第三接触孔184形成为与栅极线121a和121b分开,因此可以防止栅极线121a和121b与公共电压线131在静电穿透栅极绝缘层140时短路在一起,该静电可能在形成第三接触孔184的工艺期间产生。此外,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形成为不与栅极线121a和121b交叠,因此在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处不会形成非平面台阶,从而第三接触孔184可以对称地形成而没有根据位置的高度差。因此,可以提高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之间通过第三接触孔184的物理连接和电连接的可靠性。接下来,将描述上面板200。遮光构件220形成在绝缘基板210上。多个不同的彩色滤光片230形成在基板210上。彩色滤光片230的大部分可以存在于由遮光构件220围绕的区域中。平坦化覆层250形成在彩色滤光片230和遮光构件220上。可以省略覆层250。插设在下面板100和上面板200之间的液晶层3包括液晶分子(未示出),液晶分子可以配向为使得其长轴在没有施加电场的状态下平行于两个显示面板100和200的表面。如上所述,根据该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类似于根据参照图2和图3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或根据参照图7和图8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然而,根据该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设置在数据导体上的下钝化层、设置在下钝化层上具有平面形式的公共电极、设置在公共电极上的上钝化层、以及设置在上钝化层上且包括多个分支电极的像素电极。根据参照图2和图3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或根据参照图7和图8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很多特征可以应用于根据该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接下来,将参照图14描述根据该示范性实施例的栅极线121a和121b、公共电压线131以及接触孔184的详细部分。参照图14,根据所示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栅极线、公共电压线和接触孔的相对位置与根据参照图4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和根据参照图9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类似。参照图14,公共电压线131具有延伸135,延伸135设置在彼此相邻设置的第一栅极线121a和第二栅极线121b的垂直延伸部分122a和122b之间。第三接触孔184形成在延伸135上,并且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通过第三接触孔184彼此物理连接且电连接。如附图所示,在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处设置暴露公共电压线131的第三接触孔184,第三接触孔184不与栅极线121a和121b交叠。如上所述,暴露公共电压线131的第三接触孔184形成为与栅极线121a和121b分开,因此可以防止栅极线121a和121b和公共电压线131在静电穿透栅极绝缘层140时短路在一起,该静电可能在形成第三接触孔184的工艺期间产生。此外,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形成为不与栅极线121a和121b交叠,因此在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处不会形成非平面台阶,从而第三接触孔184可以对称地形成而没有根据位置的高度差。因此,可以提高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之间通过第三接触孔184的物理连接和电连接的可靠性。如图14所示,第一栅极线121a和第二栅极线121b具有第一垂直延伸部分122a和第二垂直延伸部分122b,并且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设置在彼此相邻设置的第一栅极线121a和第二栅极线121b的垂直部分122a和122b之间。第一漏极电极175a和像素电极191的第十三接触部分C111设置在第一栅极线121a的第一垂直部分122a和第一栅极电极124a之间,并且第二漏极电极175b和像素电极的第十四接触部分C222设置在第二栅极线121b的第二垂直部分122b和第二栅极电极124b之间。此外,如上所述,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第十五接触部分CC111设置在第一栅极线121a的第一垂直部分122a和第二栅极线121b的第二垂直部分122b之间。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第十五接触部分CC111包括第一交叠部分O1和第二交叠部分O2,第一交叠部分O1与第一漏极电极175a和像素电极191的第十三接触部分C111在水平线上部分地交叠,第二交叠部分O2与第二漏极电极175b和像素电极的第十四接触部分C222在水平线上部分地交叠。此外,第一漏极电极175a和像素电极191的第十三接触部分C111以及第二漏极电极175b和像素电极的第十四接触部分C222设置在基于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第十五接触部分CC111使接触孔彼此翻转对称的位置。如上所述,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第十五接触部分CC111设置在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的垂直部分122a和122b之间,并且设置在左侧和右侧(以公共电压线131在其间)的两个像素电极191和两个漏极电极175a和175b的第十三接触部分C111和第十四接触部分C222与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第十五接触部分CC111形成为在水平线上具有交叠区域,从而可以减小其中形成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以及用于连接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接触孔184的区域的垂直宽度。因此,尽管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以及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第十五接触部分CC111设置为彼此不垂直交叠,但是可以防止液晶显示器的开口率变坏。接下来,将参照图15和图16描述根据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图15是示出根据该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某些像素的布图视图,图16是示出根据该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参照图15,根据该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与参照图12至图14描述的液晶显示器几乎类似。具体地,各构成元件的层形成结构与参照图12至图14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相同。因此,省略对类似构成元件的详细描述。参照图15,根据该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沿着两个像素电极191列交替设置的两个数据线171a和171b。与根据参照图12至图14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不同,还设置第二数据线171b,第二数据线171b设置在第一数据线171a的左侧。基于第一数据线171a设置在左侧的在第二数据线171b和第一数据线171a之间设置的两个像素电极191分别通过设置在像素电极191下面的薄膜晶体管连接到两个数据线171a和171b。相反,基于第一数据线171a设置在右侧的在第二数据线171b和第一数据线171a之间设置的两个像素电极191分别通过设置在像素电极191之上和之下的薄膜晶体管连接到两个数据线171a和171b。基于第一数据线171a设置在右侧的在第二数据线171b和第一数据线171a之间设置的两个像素电极191以及信号线的布置与参照图7至图9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相同。根据参照图2至图4、图5和图6、图7至图9、图10和图11以及图12至图14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很多特征可以全部应用于根据该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将参照图16描述基于第一数据线171a设置在左侧的在第二数据线171b和第一数据线171a之间的两个像素电极191和信号线的布置。参照图16,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的第二栅极线121b包括两个第三垂直部分123a和123b,该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连接到基于第一数据线171a设置在左侧的在第二数据线171b和第一数据线171a之间设置的两个像素电极191。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和暴露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的第四接触孔184a设置在两个第三垂直部分123a和123b之间。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和暴露公共电压线131的延伸135的第四接触孔184a设置在两个第三垂直部分123a和123b之间,并且不与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交叠。此外,第二栅极线121b的两个第二垂直部分123a和123b设置为关于其间的公共电压线131具有镜像对称性,并且像素电极191和漏极电极175a和175b之间的第十六接触部分Caaa和第十七接触部分Cbbb设置为关于其间的公共电压线131具有镜像对称性。此外,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之间的第十八接触部分CC222基本上设置在直线上,第十六接触部分Caaa和第十七接触部分Cbbb在像素电极191和漏极电极175a和175b之间。如上所述,在根据该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情况下,连接到其间设置公共电压线131的两个像素电极191的栅极线121b具有两个垂直部分123a和123b,并且连接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第十八接触部分CC222设置在两个垂直部分123a和123b之间。此外,第十六接触部分Caaa和第十七接触部分Cbbb设置在两侧而使第十八接触部分CC222在其间,以设置为具有基于公共电压线131的镜像对称性,两个像素电极191和两个漏极电极175a和175b(其间设有公共电压线131)在第十六接触部分Caaa和第十七接触部分Cbbb处彼此连接,第十八接触部分CC222连接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此外,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之间的第十八接触部分CC222基本上设置在直线上,第十六接触部分Caaa和第十七接触部分Cbbb在像素电极191和漏极电极175a和175b之间。因此,可以减小其中形成两个栅极线121a和121b以及用于连接公共电压线131和公共电极270的接触孔184a的区域的垂直宽度。在上述示范性实施例中,像素电极具有平面形式并且公共电极具有多个分支电极,或者公共电极具有平面形式并且像素电极具有多个分支电极,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应用于两个场产生电极中的任一个具有平面形式而另一个具有多个分支电极的所有情况。此外,在根据本发明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形成在上面板上的额外场产生电极。尽管已经结合目前被认为可行的示范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公开,但是将理解,该教导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相反,它们旨在覆盖包括在该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同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