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立体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二维(Two Dimensions, 2D)的平面显示图像,而是需要有三维(Three Dimensions, 3D)的立体显示装置来提供有深度感的、更为全面的信息。三维立体成像的基本原理,包括左眼与右眼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在观看景物时两眼的观察角度略有不同,该观察角度的不同使得左眼看到左图像、右眼看到右图像,左图像与右图像不相同,经大脑 合成后就会产生立体感觉,达到观赏三维立体显示图像的目的。现有的实现观赏三维立体显示图像的方案,包括一、人们首先用两台摄像机模仿人的左眼和右眼对同一景物同时拍摄电影,然后把两部电影同步放映在一个屏幕上,此时观看者需要佩戴上一个偏振光眼镜,就可以观赏三维立体显示图像了;二、观看者佩戴好快门眼镜,在左三维立体显示图像被扫描出现于显示器的屏幕上时,控制快门眼镜左电子液晶快门即左镜片为开启状态,快门眼镜右电子液晶快门即右镜片为关闭状态,反之,在右三维立体显示图像被扫描出现于显示器的屏幕上时,控制快门眼镜右电子液晶快门即右镜片为开启状态,快门眼镜左电子液晶快门即左镜片为关闭状态,从而使观看者可以看到左或右三维立体显示图像,达到观赏三维立体显示图像的目的;三、让观看者佩戴上头盔式的眼镜,该眼镜的左镜片和右镜片各是一个微型显示器,左镜片放映左眼图像,右镜片放映右眼图像,因此会使人感觉如同进入一个有立体感的虚拟环境之中。综上所述,现有的实现观赏三维立体显示图像的方案都需要观看者佩戴上一特殊的观看工具如偏振光眼镜或快门眼镜或头盔式的眼镜等,无法实现观看者能够通过裸眼达到观赏三维立体显示图像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调光装置;所述显示器,用于生成图像信号光线;所述调光装置,设置于所述显示器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的传递路径上,用于在不向其提供电场时,变成透明状态,透过所述显示器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得到二维的平面显示图像;在向其提供电场时,变成部分透明状态,部分不透明状态,部分透过所述显示器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部分不透过所述显示器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形成狭缝光栅,得到裸眼可视的三维立体显示图像。其中,所述调光装置包括图像显示格式指令接收装置、电场提供装置,电致变色装置;所述图像显示格式指令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图像显示格式指令,接收图像显示为二维的平面显示图像的格式指令或三维的立体显示图像的格式指令;所述电场提供装置,与所述电致变色装置相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图像显示格式指令接收装置所接收到的图像显示格式指令,在所述图像显示格式指令接收装置接收到图像显示为二维的平面显示图像的格式指令时,不向所述电致变色装置提供电场;在所述图像显示格式指令接收装置接收到图像显示为三维的立体显示图像的格式指令时,向所述电致变色装置提供电场;所述电致变色装置,设置于所述显示器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的传递路径上,用 于在所述电场提供装置不向其提供电场时,变成透明状态,透过所述显示器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得到二维的平面显示图像;在所述电场提供装置向其提供电场时,变成部分透明状态,部分不透明状态,部分透过所述显示器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部分不透过所述显示器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形成狭缝光栅,得到裸眼可视的三维立体显示图像。其中,所述电致变色装置,包括由所述显示器侧起,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电解质
层、第二导电层、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用于透过所述显示器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电场提供装置相电连接,用于透过所述第一基板所透过光线;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多个等间距的且大小相同的以及表现形式为长方形的电致变色片,其设置于垂直方向上,其根据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的电性导通而产生颜色变化,包括去色变成透明状态,或着色变成不透明状态,用于在所述电场提供装置不向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提供电场时,变成透明状态,透过所述第一导电层所透过的光线;在所述电场提供装置向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提供电场时,变成不透明状态,不透过所述第一导电层所透过的光线;多个等间距的且大小相同的以及表现形式为长方形的透光间隙,其设置于所述多个电致变色片之间的间距上,其设置于垂直方向上,用于在所述电场提供装置不向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提供电场时,透过所述第一导电层所透过的光线;在所述电场提供装置向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提供电场时,透过所述第一导电层所透过的光线.所述电解质层,用于提供离子给所述电致变色片,使所述电致变色片产生氧化或还原的可逆反应而产生颜色变化,包括去色变成透明状态,或着色变成不透明状态;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电场提供装置相电连接,用于透过所述电致变色层所透过的光线;所述第二基板,用于透过所述第二导电层所透过光线;或[0029]由所述显示器侧起,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一导电层、电解质层、电致变色
层、第二导电层、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用于透过所述显示器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电场提供装置相电连接,用于透过所述第一基板所透过光线;所述电解质层,用于提供离子给电致变色片,使电致变色片产生氧化或还原的可逆反应而产生颜色变化,包括去色变成透明状态,或着色变成不透明状态;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多个等间距的且大小相同的以及表现形式为长方形的电致变色片,其设置于垂直方向上,其根据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的电性导通而产生颜色变化,包括去色变·成透明状态,或着色变成不透明状态,用于在所述电场提供装置不向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提供电场时,变成透明状态,透过所述第一导电层所透过的光线;在所述电场提供装置向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提供电场时,变成不透明状态,不透过所述第一导电层所透过的光线;多个等间距的且大小相同的以及表现形式为长方形的透光间隙,其设置于所述多个电致变色片之间的间距上,其设置于垂直方向上,用于在所述电场提供装置不向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提供电场时,透过所述第一导电层所透过的光线;在所述电场提供装置向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提供电场时,透过所述第一导电层所透过的光线.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电场提供装置相电连接,用于透过所述电致变色层所透过的光线;所述第二基板,用于透过所述第二导电层所透过光线。其中,所述多个等间距的且大小相同的以及表现形式为长方形的电致变色片的宽度总和与所述多个等间距的且大小相同的以及表现形式为长方形的透光间隙的宽度总和的和,与所述显示器的行宽或列高相等。其中,所述电致变色片,包括可印刷的电致变色油墨,或电致变色薄膜,或电致变色玻璃,或电控透光薄膜。其中,所述电解质层,包括可印刷的电解质油墨。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可印刷的透明导电油墨,或可导电的塑料薄膜,或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可印刷的透明导电油墨,或可导电的塑料薄膜,或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可印刷的透明油墨、可印刷的透明导电油墨,或可导电的塑料薄膜,或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可印刷的透明油墨、可印刷的透明导电油墨,或可导电的塑料薄膜,或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其中,所述电场提供装置,包括电源。其中,所述显示器,包括电视,或电脑,或投影机,或导航仪,或手机,或相机。本实用新型立体显示装置应用显示器生成图像信号光线,第一基板透过显示器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第一导电层透过第一基板所透过的光线,电解质层提供离子给电致变色片,使电致变色片产生氧化或还原的可逆反应而产生颜色变化,包括去色变成透明状态,或着色变成不透明状态;在图像显示格式指令接收装置接收到图像显示为二维的平面显示图像的格式指令时,电场提供装置不向电致变色装置提供电场,电致变色装置中的电致变色片去色变成透明状态,透过第一导电层所透过的光线,电致变色装置中的透光间隙透过第一导电层所透过的光线,此时使得左眼看到的图像与右眼看到的图像相同,得到二维的平面显示图像;在图像显示格式指令接收装置接收到图像显示为三维的立 体显示图像的格式指令时,电场提供装置向电致变色装置提供电场,电致变色装置中的电致变色片着色变成不透明状态,不透过第一导电层所透过的光线,电致变色装置中的透光间隙透过第一导电层所透过的光线,形成狭缝光栅,此时使得左眼看到左图像、右眼看到右图像,左图像与右图像不相同,经大脑合成后就会产生立体感觉,得到裸眼可视的三维立体显示图像,达到观赏三维立体显示图像的目的,实现观看者能够通过裸眼达到观赏三维立体显示图像的目的,实现显示装置具备既可以显示二维平面影像,又可以显示裸眼可视的三维立体影像的功倉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显示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致变色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用狭缝光栅实现裸眼可视的三维立体影像的原理,包括根据视差障碍原理使影像交互排列,通过细长的光栅后才由左眼、右眼捕捉观察,由于进入左眼、右眼的影像因视差障碍被分开,造成两眼的观察角度略有不同,该观察角度的不同使得左眼看到左图像、右眼看到右图像,左图像与右图像不相同,经大脑合成后就会产生立体感觉,达到观赏三维立体显示图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应用于立体显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立体显示装置应用显示器生成图像信号光线,第一基板透过显示器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第一导电层透过第一基板所透过的光线,电解质层提供离子给电致变色片,使电致变色片产生氧化或还原的可逆反应而产生颜色变化,包括去色变成透明状态,或着色变成不透明状态;在图像显示格式指令接收装置接收到图像显示为二维的平面显示图像的格式指令时,电场提供装置不向电致变色装置提供电场,电致变色装置中的电致变色片去色变成透明状态,透过第一导电层所透过的光线,电致变色装置中的透光间隙透过第一导电层所透过的光线,此时使得左眼看到的图像与右眼看到的图像相同,得到二维的平面显示图像;在图像显示格式指令接收装置接收到图像显示为三维的立体显示图像的格式指令时,电场提供装置向电致变色装置提供电场,电致变色装置中的电致变色片着色变成不透明状态,不透过第一导电层所透过的光线,电致变色装置中的透光间隙透过第一导电层所透过的光线,形成狭缝光栅,此时使得左眼看到左图像、右眼看到右图像,左图像与右图像不相同,经大脑合成后就会产生立体感觉,得到裸眼可视的三维立体显示图像,达到观赏三维立体显示图像的目的,实现观看者能够通过裸眼达到观赏三维立体显示图像的目的,实现显示装置具备既可以显示二维平面影像,又可以显示裸眼可视的三维立体影像的功倉泛。请参见图I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显示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该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I、调光装置2 ;显示器I,用于生成图像信号光线;调光装置2,设置于显示器I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的传递路径上,用于在不向其提供电场时,变成透明状态,透过显示器I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使得左眼看到的图像与右眼看到的图像相同,得到二维的平面显示图像;在向其提供电场时,变成部分透明状态, 部分不透明状态,部分透过显示器I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部分不透过显示器I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形成狭缝光栅,使得左眼看到左图像、右眼看到右图像,左图像与右图像不相同,经大脑合成后就会产生立体感觉,得到裸眼可视的三维立体显示图像。其中,调光装置2包括图像显示格式指令接收装置21、电场提供装置22,电致变色装置23 ;图像显示格式指令接收装置21,用于接收图像显示格式指令,接收图像显示为二维的平面显示图像的格式指令或三维的立体显示图像的格式指令;电场提供装置22,与电致变色装置23相电连接,用于根据图像显示格式指令接收装置21所接收到的图像显示格式指令,在图像显示格式指令接收装置21接收到图像显示为二维的平面显示图像的格式指令时,不向电致变色装置23提供电场;在图像显示格式指令接收装置21接收到图像显示为三维的立体显示图像的格式指令时,向电致变色装置23提供电场;电致变色装置23,设置于显示器I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的传递路径上,用于在电场提供装置22不向其提供电场时,变成透明状态,透过显示器I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使得左眼看到的图像与右眼看到的图像相同,得到二维的平面显示图像;在电场提供装置22向其提供电场时,变成部分透明状态,部分不透明状态,部分透过显示器I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部分不透过显示器I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形成狭缝光栅,使得左眼看到左图像、右眼看到右图像,左图像与右图像不相同,经大脑合成后就会产生立体感觉,得到裸眼可视的三维立体显示图像。其中,本实用新型电致变色装置23的第一种结构(已给出图示,请参见图I和图2),包括由显示器I侧起,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基板231、第一导电层232、电致变色层233、电解质层234、第二导电层235、第二基板236 ;第一基板231,用于透过显示器I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第一导电层232,与电场提供装置22相电连接,用于透过第一基板231所透过光线.电致变色层233,包括[0068]多个等间距的且大小相同的以及表现形式为长方形的电致变色片2331,其设置于垂直方向上,其根据第一导电层232、第二导电层235的电性导通而产生颜色变化,包括去色变成透明状态,或着色变成不透明状态,用于在电场提供装置22不向第一导电层232、第二导电层235提供电场时,变成透明状态,透过第一导电层232所透过的光线;在电场提供装置22向第一导电层232、第二导电层235提供电场时,变成不透明状态,不透过第一导电层232所透过的光线;多个等间距的且大小相同的以及表现形式为长方形的透光间隙2332,其设置于该多个电致变色片2331之间的间距上,其设置于垂直方向上,用于在电场提供装置22不向第一导电层232、第二导电层235提供电场时,透过第一导电层232所透过的光线;在电场提供装置22向第一导电层232、第二导电层235提供电场时,透过第一导电层232所透过的光线.电解质层234,用于提供离子给电致变色片2331,使电致变色片2331产生氧化或还原的可逆反应而产生颜色变化,包括去色变成透明状态,或着色变成不透明状态; 第二导电层235,与电场提供装置22相电连接,用于透过电致变色层233所透过的光线;第二基板236,用于透过第二导电层235所透过光线。其中,请参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致变色装置23的第二种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该电致变色装置23的第二种结构包括由显示器I侧起,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基板231、第一导电层232、电解质层234、电致变色层233、第二导电层235、第二基板236 ;第一基板231,用于透过显示器I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第一导电层232,与电场提供装置22相电连接,用于透过第一基板231所透过光线.电解质层234,用于提供离子给电致变色片2331,使电致变色片2331产生氧化或还原的可逆反应而产生颜色变化,包括去色变成透明状态,或着色变成不透明状态;电致变色层233,包括多个等间距的且大小相同的以及表现形式为长方形的电致变色片2331,其设置于垂直方向上,其根据第一导电层232、第二导电层235的电性导通而产生颜色变化,包括去色变成透明状态,或着色变成不透明状态,用于在电场提供装置22不向第一导电层232、第二导电层235提供电场时,变成透明状态,透过第一导电层232所透过的光线;在电场提供装置22向第一导电层232、第二导电层235提供电场时,变成不透明状态,不透过第一导电层232所透过的光线;多个等间距的且大小相同的以及表现形式为长方形的透光间隙2332,其设置于该多个电致变色片2331之间的间距上,其设置于垂直方向上,用于在电场提供装置22不向第一导电层232、第二导电层235提供电场时,透过第一导电层232所透过的光线;在电场提供装置22向第一导电层232、第二导电层235提供电场时,透过第一导电层232所透过的光线.第二导电层235,与电场提供装置22相电连接,用于透过电致变色层233所透过的光线;第二基板236,用于透过第二导电层235所透过光线。[0082]其中,第一导电层232包括可印刷的透明导电油墨,或可导电的塑料薄膜,或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其中,第二导电层235包括可印刷的透明导电油墨,或可导电的塑料薄膜,或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其中,电解质层234包括可印刷的电解质油墨。其中,电致变色片2331包括可印刷的电致变色油墨,或电致变色薄膜,或电致变色玻璃,或电控透光薄膜。其中,第一基板231包括可印刷的透明导电油墨,或可导电的塑料薄膜,或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 其中,第二基板236包括可印刷的透明导电油墨,或可导电的塑料薄膜,或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其中,电场提供装置22包括电源。其中,显示器I包括电视,或电脑,或投影机,或导航仪,或手机,或相机。其中,该多个等间距的且大小相同的以及表现形式为长方形的电致变色片2331的宽度总和与该多个等间距的且大小相同的以及表现形式为长方形的透光间隙2332的宽度总和的和,与该显示器I的行宽或列高相等。本实用新型立体显示装置应用显示器I生成图像信号光线,第一基板231透过显示器I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第一导电层232透过第一基板231所透过的光线,电解质层234提供离子给电致变色片2331,使电致变色片2331产生氧化或还原的可逆反应而产生颜色变化,包括去色变成透明状态,或着色变成不透明状态;在图像显示格式指令接收装置21接收到图像显示为二维的平面显示图像的格式指令时,电场提供装置22不向电致变色装置23提供电场,电致变色装置23中的电致变色片2331去色变成透明状态,透过第一导电层232所透过的光线,电致变色装置23中的透光间隙2332透过第一导电层232所透过的光线,此时使得左眼看到的图像与右眼看到的图像相同,得到二维的平面显示图像;在图像显示格式指令接收装置21接收到图像显示为三维的立体显示图像的格式指令时,电场提供装置22向电致变色装置23提供电场,电致变色装置23中的电致变色片2331着色变成不透明状态,不透过第一导电层232所透过的光线,电致变色装置23中的透光间隙2332透过第一导电层232所透过的光线,形成狭缝光栅,此时使得左眼看到左图像、右眼看到右图像,左图像与右图像不相同,经大脑合成后就会产生立体感觉,得到裸眼可视的三维立体显示图像,达到观赏三维立体显示图像的目的,实现观看者能够通过裸眼达到观赏三维立体显示图像的目的,实现显示装置具备既可以显示二维平面影像,又可以显示裸眼可视的三维立体影像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者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含”、“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统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设备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对于本实用新型立体显示装置,实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器、调光装置; 所述显示器,用于生成图像信号光线; 所述调光装置,设置于所述显示器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的传递路径上,用于在不向其提供电场时,变成透明状态,透过所述显示器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得到二维的平面显示图像; 在向其提供电场时,变成部分透明状态,部分不透明状态,部分透过所述显示器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部分不透过所述显示器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形成狭缝光栅,得到裸眼可视的三维立体显示图像。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装置包括图像显示格式指令接收装置、电场提供装置,电致变色装置; 所述图像显示格式指令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图像显示格式指令,接收图像显示为二维的平面显示图像的格式指令或三维的立体显示图像的格式指令; 所述电场提供装置,与所述电致变色装置相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图像显示格式指令接收装置所接收到的图像显示格式指令,在所述图像显示格式指令接收装置接收到图像显示为二维的平面显示图像的格式指令时,不向所述电致变色装置提供电场;在所述图像显示格式指令接收装置接收到图像显示为三维的立体显示图像的格式指令时,向所述电致变色装置提供电场; 所述电致变色装置,设置于所述显示器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的传递路径上,用于在所述电场提供装置不向其提供电场时,变成透明状态,透过所述显示器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得到二维的平面显示图像; 在所述电场提供装置向其提供电场时,变成部分透明状态,部分不透明状态,部分透过所述显示器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部分不透过所述显示器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形成狭缝光栅,得到裸眼可视的三维立体显示图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装置,包括 由所述显示器侧起,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第二导电层、第二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用于透过所述显示器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 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电场提供装置相电连接,用于透过所述第一基板所透过光线. 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 多个等间距的且大小相同的以及表现形式为长方形的电致变色片,其设置于垂直方向上,其根据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的电性导通而产生颜色变化,包括去色变成透明状态,或着色变成不透明状态,用于在所述电场提供装置不向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提供电场时,变成透明状态,透过所述第一导电层所透过的光线;在所述电场提供装置向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提供电场时,变成不透明状态,不透过所述第一导电层所透过的光线; 多个等间距的且大小相同的以及表现形式为长方形的透光间隙,其设置于所述多个电致变色片之间的间距上,其设置于垂直方向上,用于在所述电场提供装置不向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提供电场时,透过所述第一导电层所透过的光线;在所述电场提供装置向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提供电场时,透过所述第一导电层所透过的光线; 所述电解质层,用于提供离子给所述电致变色片,使所述电致变色片产生氧化或还原的可逆反应而产生颜色变化,包括去色变成透明状态,或着色变成不透明状态; 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电场提供装置相电连接,用于透过所述电致变色层所透过的光线; 所述第二基板,用于透过所述第二导电层所透过光线;或 由所述显示器侧起,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一导电层、电解质层、电致变色层、第二导电层、第二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用于透过所述显示器所生成的图像信号光线; 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电场提供装置相电连接,用于透过所述第一基板所透过光线. 所述电解质层,用于提供离子给电致变色片,使电致变色片产生氧化或还原的可逆反应而产生颜色变化,包括去色变成透明状态,或着色变成不透明状态; 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 多个等间距的且大小相同的以及表现形式为长方形的电致变色片,其设置于垂直方向上,其根据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的电性导通而产生颜色变化,包括去色变成透明状态,或着色变成不透明状态,用于在所述电场提供装置不向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提供电场时,变成透明状态,透过所述第一导电层所透过的光线;在所述电场提供装置向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提供电场时,变成不透明状态,不透过所述第一导电层所透过的光线; 多个等间距的且大小相同的以及表现形式为长方形的透光间隙,其设置于所述多个电致变色片之间的间距上,其设置于垂直方向上,用于在所述电场提供装置不向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提供电场时,透过所述第一导电层所透过的光线;在所述电场提供装置向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提供电场时,透过所述第一导电层所透过的光线; 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电场提供装置相电连接,用于透过所述电致变色层所透过的光线; 所述第二基板,用于透过所述第二导电层所透过光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等间距的且大小相同的以及表现形式为长方形的电致变色片的宽度总和与所述多个等间距的且大小相同的以及表现形式为长方形的透光间隙的宽度总和的和,与所述显示器的行宽或列高相等。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片,包括可印刷的电致变色油墨,或电致变色薄膜,或电致变色玻璃,或电控透光薄膜。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层,包括可印刷的电解质油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可印刷的透明导电油墨,或可导电的塑料薄膜,或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 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可印刷的透明导电油墨,或可导电的塑料薄膜,或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可印刷的透明油墨、可印刷的透明导电油墨,或可导电的塑料薄膜,或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可印刷的透明油墨、可印刷的透明导电油墨,或可导电的塑料薄膜,或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提供装置,包括电源。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包括电视,或电脑,或投影机,或导航仪,或手机,或相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包括应用电解质层提供离子给电致变色片,使电致变色片产生氧化或还原的可逆反应而产生颜色变化,包括去色变成透明状态,或着色变成不透明状态;在接收到图像显示为二维的平面显示图像的格式指令时,电场提供装置不向电致变色装置提供电场,电致变色片去色变成透明状态,透光间隙透过第一导电层所透过的光线,得到二维的平面显示图像;在接收到图像显示为三维的立体显示图像的格式指令时,电场提供装置向电致变色装置提供电场,电致变色片着色变成不透明状态,透光间隙透过第一导电层所透过的光线,形成狭缝光栅,得到裸眼可视的三维立体显示图像,实现观看者能够通过裸眼达到观赏三维立体显示图像的目的。
文档编号G02B27/22GK202631854SQ201220169740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9日
发明者刘美鸿 申请人:深圳市亿思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