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镜头对焦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3053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型镜头对焦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镜头对焦结构,特别涉及一种使用音圈马达(VoiceCoil Motor,后以VCM简称之)的微型镜头对焦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科技的进步,使得数码相机的体积缩的相当地小,而目前的移动电话也大都建置有数码相机的功能,这些都归功于摄像镜头的模块化及微型化,而在微型镜头内有许多种类的自动对焦驱动结构,目前最普遍被使用的是VCM,因其具有体积小、用电量少、致动位移精确及价格低廉等优点,适合作为微型镜头自动对焦的短距驱动。如图I及图2为现有VCM对焦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及其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VCM对焦结构10可承载一镜头组100移动,使该镜头组100将被摄物件对焦于一光感测元件(图中未不)上。现有的VCM对焦结构10主要包括一外壳体11及一底盖12,该外壳体11内设有一镜头承载机构20用以承载该镜头组100进行对焦移动,该镜头承载机构20利用上下二弹片13分别连接于该外壳体11的内侧顶缘以及该底盖12的内侧表面,该镜头承载机构20又包括有一承载座21,外围包覆一线圈22,该外壳体11内侧四边分别各设有一磁铁14,通过一磁铁架15固定,当该线圈22通电后产生电磁场,与该磁铁14发生吸斥力,推动该承载座21上下移动,进行对焦动作。如图2所示,现有的VCM对焦结构10中该底盖12的内侧表面呈阶梯状,该下弹片13的固定部13’是连接在该底盖12内侧表面上,而该下弹片13的活动部13”是连接在承载座底部表面,而该下弹片13的固定部13’与活动部13”之间形成有一高度间距L,该镜头承载机构20是利用该下弹片13活动部13”的拉弹力将该承载座21拉至靠近该底盖12的上表面,因此该下弹片13会被拉开分成两部分,其中拉开的高度差L使得该下弹片13产生一预压力,这会需要用到较多的电力来驱动该镜头承载机构20,来抵销该下弹片13的预压力才能被驱动,如图3即为现有VCM对焦结构的驱动电流特性曲线示意图,需要约20-30mA的电流才会作动,这也因此现有的VCM对焦结构需要四个磁铁的磁力才能加强感应线圈电磁力的吸斥驱动力。再如图4所示为现有VCM对焦结构作动倾斜特性示意图,由于该承载座21是接触在该底盖12表面上,而当驱动该承载机构20进行对焦的瞬间,因上下弹片与底盖或上盖的接触面不够平坦导致拉弹力不均,使得该承载座21会产生约20 23分(I度=60分)的倾斜(不一定会是20-23分)而降低可用的分辨率,例如假设镜头的倾斜度在20分时,其分辨率只能使用到500万像素,而将倾斜度降低至5分后,就可以使用到800万像素分辨率的镜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较现有VCM对焦结构更省电,且减少对焦驱动时镜头的倾斜角度,对焦更快速,进而提高对焦的分辨率,更能降低元件成本的微型镜头对焦结构。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镜头对焦结构,包括一外壳体,具有一中央镂空的上板,可与一底板组合形成一内部空间;—镜头座,夕卜围包覆一线圈;以及至少一弹性件,具有可动部及不可动部,该弹性件的可动部连接于该镜头座,该弹性件的不可动部则连接固定于上板或该底板,而将该镜头座夹持悬空于该外壳体与底板组成的内部空间中,且未与该上板及该底板接触,以使在未驱动状态时为该镜头座悬空状态。上述的微型镜头对焦结构,其中该弹性件的可动部连接于该镜头座,而该弹性件的不可动部连接于该外壳体。 上述的微型镜头对焦结构,其中该弹性件的可动部连接于该镜头座的下缘,而该弹性件的不可动部连接于该底板。上述的微型镜头对焦结构,其中还包括至少一磁性件,吸磁于该外壳体的内侧壁表面上,并对应该镜头座的线圈而未接触该线圈。上述的微型镜头对焦结构,其中该弹性件还包括一第一弹性件,具有一不可动及一可动部,其中该可动部连接于该镜头座的上缘,而该不可动部连接于该上板;及一第二弹性件,具有一不可动及一可动部,其中该可动部连接于该镜头座的下缘,而该不可动部连接于该底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I为现有VCM对焦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现有VCM对焦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图3为现有VCM对焦结构的驱动电流特性曲线示意图;图4为现有VCM对焦结构作动倾斜特性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微型镜头对焦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微型镜头对焦结构的剖面侧视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弹性件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流特性曲线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对焦结构作动倾斜特性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VCM 镜头对焦结构100镜头组11外壳体12底盖13弹片14磁铁15磁铁架[0035]20镜头承载机构21承载座22线圈30镜头对焦结构31外壳体311上板32底板322凸块33镜头座34线圈35弹性件351第一弹性件352可动部36磁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当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微型镜头对焦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而图6为本实用新型微型镜头对焦结构的剖面侧视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微型镜头对焦结构30包括有一外壳体31、一底板32、一镜头座33、一线圈34及至少一弹性件。其中该外壳体31具有一中央镂空的上板311,该上板311与该外壳体31是一体成型制成,该上板311的四周缘处呈一向中央隆起的阶梯状,而该外壳体31可与该底板32组合后形成一内部空间,该底板32的四周缘处呈一向中央凹陷的阶梯状。其中该镜头座33的中央镂空可置入一镜头组件(如图I所示的承载座21及镜头组100),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镜头座33是由一镜头组一体成形制成,该镜头座33的外围包覆该线圈34。再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镜头对焦结构还包括至少一磁性件36,吸磁于该外壳体31的内侧壁表面上,并对应该镜头座33的线圈34而未接触,较佳地该磁性件36有二个,分别对应配设于该线圈34的两侧而未接触该线圈34。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7所示,图7为本实用新型弹性件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其中该弹性件35具有一可动部353及一不可动部354,该弹性件35的可动部353则连接于该镜头座33,该弹性件35的不可动部354连接固定于上板311或该底板32,而将该镜头座33夹持悬空于该外壳体31与底板32组成的内部空间中。较佳地该弹性件35包括有一第一弹性件351及一第二弹性件352,其中该第一弹性件351及该第二弹性件352均具有不可动部及可动部。该第一弹性件351的不可动部连接固定于该上板311,可动部连接于该镜头座33的上缘,而该第一弹性件351的不可动部连接于该外壳体31的上板311内侧表面的最低处,使得该镜头座33与该上板311内侧表面的最高处形成有一间距。该第二弹性件352的可动部连接于该镜头座33的下缘,而该第二弹性件352的不可动部连接于该底板32内侧表面的最高处,使得该镜头座33与该底板32内侧表面的最低处间形成有一间距,并利用该第一弹性件351及该第二弹性件352夹持该镜头坐33悬空于该外壳体31与该底盖板32组成的内部空间中,且未与该上板311及该底板32接触,以使本实用新型微型镜头对焦结构该在未驱动状态时,该弹性件35的该可动部是无任何的预拉力。然而本实用新型的弹性件35可以仅使一个,如仅使用第一弹性件351,或者仅使用第二弹性件352,其结构及与连接关系均与前述相同,此处不再赘叙。 再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流特性曲线示意图,而图9为本实用新型对焦结构作动倾斜特性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利用该弹性件35夹持悬空该镜头座32时,因该弹性件35未有任何的预压力,因此驱动电流低于IOmA时即被驱动,相较于现有VCM对焦结构需要20 30mA的驱动电流省电许多,且由图9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对焦结构在驱动进行对焦时,因该弹性件35未有预压力,使得该镜头座33的倾斜一直都能维持在5分以下,相较现有倾斜超过20分好得太多,这对于要求越来越高分辨率的相机镜头而言,倾斜越少,镜头对焦的分辨率越高,因此本实用新型实具有相当大的贡献。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镜头对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壳体,具有一中央镂空的上板,可与一底板组合形成一内部空间; ー镜头座,外围包覆ー线圈;以及 至少ー弹性件,具有可动部及不可动部,该弹性件的可动部连接于该镜头座,该弹性件的不可动部则连接固定于上板或该底板,而将该镜头座夹持悬空于该外壳体与底板组成的内部空间中,且未与该上板及该底板接触,以使在未驱动状态时为该镜头座悬空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型镜头对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的可动部连接于该镜头座,而该弹性件的不可动部连接于该外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型镜头对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的可动部连接于该镜头座的下缘,而该弾性件的不可动部连接于该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型镜头对焦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ー磁性件,吸磁于该外壳体的内侧壁表面上,并对应该镜头座的线圈而未接触该线圏。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型镜头对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还包括 一第一弾性件,具有一不可动及一可动部,其中该可动部连接于该镜头座的上缘,而该不可动部连接于该上板;及 一第二弾性件,具有一不可动及一可动部,其中该可动部连接于该镜头座的下缘,而该不可动部连接于该底板。
专利摘要一种微型镜头对焦结构,包括一外壳体,具有一上板,可与一底板组合后形成一内部空间;一镜头座外围可包覆一线圈;至少一弹性件将该镜头座夹持悬空于该内部空间中,而未与该上板及该底板接触,以使在未驱动状态时,该弹性件是无任何的预拉力,因此可较现有VCM对焦结构具有更省电、减少对焦驱动时镜头的倾斜角度,且元件成本更低的微型镜头对焦结构。
文档编号G03B13/34GK202563146SQ201220181609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5日
发明者薛颖谦, 吴富源 申请人: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