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3854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显示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电视机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用五金条压接固定液晶面板,这种结构的成本较高;另外一种情况是直接通过前壳压接固定液晶面板,其缺陷在于,液晶面板的固定的机械强度较弱,亟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旨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证液晶面板固定的机械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后壳、压屏片、液晶面板和前壳,所述后壳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液晶面板、且与所述后壳固定连接的胶框,所述压屏片位于所述胶框上方、与所述后壳固定连接,所述压屏片包括固定部和所述固定部向所述胶框延伸的压接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后壳固定连接,所述液晶面板压接在所述胶框和所述压接部之间,所述前壳位于所述压屏片上方,且与所述后壳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胶框的四周向外延伸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通孔,所述后壳上设有与所述通孔适配的第一螺母柱。优选地,所述固定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母柱适配的固定孔。优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若干向上凸起的定位柱,所述固定部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适配的定位孔。优选地,所述后壳内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所述前壳的第二螺母柱,所述前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母柱适配的固定孔。优选地,所述后壳设有若干用于放置所述胶框的平台,所述平台向内凹陷形成容置所述胶框的定位槽。优选地,所述胶框的四周沿胶框的厚度方向延伸出用于固定所述液晶面板的凸条。优选地,所述前壳上设有与所述压屏片适配的凹槽,以及用于压接所述液晶面板边缘的压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胶框与后壳的侧板之间设置合适数量的压屏片,将该压屏片固定至后壳上,由压屏片压接液晶面板,从而将液晶面板固定。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型显示装置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保证了液晶面板固定的机械强度。

图I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一实施例中后壳、压屏片、液晶面板和胶框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爆炸式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压屏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后壳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胶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结合参照图I、图2和图3所示,图I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一实施例中后壳、压屏片、液晶面板和胶框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爆炸式 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压屏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后壳10、压屏片20、液晶面板30和前壳40。其中,后壳10设有用于放置液晶面板30、且与后壳10固定连接的胶框50,该压屏片20位于胶框50上方、与后壳10固定连接,该压屏片20包括固定部201、向胶框50延伸的压接部202。该固定部201与后壳10固定连接,液晶面板30压接在胶框50和压接部202之间,前壳40位于压屏片20上方、且与后壳10固定连接。其中,压屏片的材料可以为金属。本实施例中,可在后壳10上的设置多个压屏片20,通过压屏片20压接液晶面板30,从而将液晶面板30固定。后壳10、压屏片20、液晶面板30和胶框50安装时,首先将胶框50放置在后壳10内,然后将液晶面板30置于该胶框50上,最后在胶框50的周边设置适当数量的压屏片20,并将胶框50和压屏片20固定到后壳10上,由该压屏片20压接液晶面板30,从而将其固定。结合参照图2至4所示,图4为图2中后壳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上述胶框50的四周可向外延伸多个固定座501,该固定座501上设有通孔502,上述后壳10上设有与该通孔502适配的第一螺母柱101,上述固定部201设有与该第一螺母柱101适配的固定孔2011。安装时,首先将该固定座501的通孔502正对第一螺母柱101 ;然后将压屏片20的固定部201放置在该固定座501上,且使固定孔2011正对第一螺母柱101 ;最后通过一与该第一螺母柱101、通孔502和固定孔2011适配的螺丝将压屏片20、胶框50固定在后壳10上。本实施例中,前壳40位于压屏片20上方、且与后壳10固定连接。例如可在后壳10的侧板处设置多个用于固定前壳40的第二螺母柱102,在前壳40上设置多个与第二螺母柱102适配的固定孔(图中未示出)。在上述后壳10、压屏片20、液晶面板30和胶框50安装到位后,通过一与该第二螺母柱102和固定孔适配的螺丝将前壳40固定在后壳10上。应当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母柱101和第二螺母柱102为具有内螺纹结构的柱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胶框50四周设置多个压屏片20,将该压屏片20固定至后壳10上,由压屏片20压接液晶面板30,从而将液晶面板30固定。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保证了液晶面板30固定的机械强度。结合参照图2至图5所示,图5为图2中胶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上述固定座501上设有若干向上凸起的定位柱5011,上述固定部201上设有与该定位柱5011适配的定位孔2012。本实施例在压屏片20安装时,可通过该定位柱5011和压屏片20上的定位孔2012插合,从而提高了压屏片20固定的强度。进一步的,后壳10设有若干用于放置胶框50的平台103,该平台103向内凹陷形成容置胶框50的定位槽1031。本实施例中,该定位槽1031的宽度与胶框50的边框的宽度基本一致,深度与胶框50的边框的厚度基本一致。因此,将胶框50容置在定位槽1031内,可增强胶框50的固定的强度。为加强液晶面板30固定的强度,还可由上述胶框50的四周沿胶框的厚度方向延伸出用于固定上述液晶面板30的凸条503。具体的,可在胶框50的四周每一边框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凸条503,且使得液晶面板30放置到位后与该凸条的内壁贴合,从而进一步的固定液晶面板30。进一步的,上述前壳40上设有与压屏片20适配的凹槽(图中未示出),以及用于压 接液晶面板30边缘的压条(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该凹槽的宽度与压屏片20的压接部202的宽度基本一致,深度与压屏片20的压接部202的厚度基本一致。在前壳40固定到后壳10上后,压接部可容置于凹槽内,且压条压接在液晶面板30的表面,从而进一步的固定液晶面板3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壳、压屏片、液晶面板和前壳,所述后壳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液晶面板、且与所述后壳固定连接的胶框,所述压屏片位于所述胶框上方、与所述后壳固定连接,所述压屏片包括固定部和所述固定部向所述胶框延伸的压接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后壳固定连接,所述液晶面板压接在所述胶框和所述压接部之间,所述前壳位于所述压屏片上方,且与所述后壳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的四周向外延伸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通孔,所述后壳上设有与所述通孔适配的第一螺母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母柱适配的固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若干向上凸起的定位柱,所述固定部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适配的定位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内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所述前壳的第二螺母柱,所述前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母柱适配的固定孔。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设有若干用于放置所述胶框的平台,所述平台向内凹陷形成容置所述胶框的定位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的四周沿胶框的厚度方向延伸出用于固定所述液晶面板的凸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上设有与所述压屏片适配的凹槽,以及用于压接所述液晶面板边缘的压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后壳、压屏片、液晶面板和前壳,所述后壳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液晶面板、且与所述后壳固定连接的胶框,压屏片位于所述胶框上方、与所述后壳固定连接,所述压屏片包括固定部和所述固定部向所述胶框延伸的压接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后壳固定连接,所述液晶面板压接在所述胶框和所述压接部之间,所述前壳位于所述压屏片上方,且与所述后壳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保证了液晶面板固定的机械强度。
文档编号G02F1/13GK202693936SQ201220257100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日
发明者强科文, 毛祖林, 李飞, 武雷, 王政权 申请人: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