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镜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0857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眼镜镜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眼镜镜片。
背景技术
为了得到清晰地中心视力,人眼的屈光系统必须把远处物体的光线汇聚于视网膜上,但是如果眼球相对于它沿眼轴的焦距而言太长或者眼球的外表面太弯曲,从而导致远处物体所发出(或反射)的平行光线经眼睛的屈光系统折射后焦点落在了视网膜的前面,人眼就不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这就形成了近视性屈光不正。现在流行的矫正近视的方法很多,但是各种方法都包含有各自无法克服的缺陷角膜接触镜存在有角膜感染的风险,且长期佩戴费用昂贵;药物治疗存在较大的副作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虽然在矫正近视上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使眼睛高阶像差明显增加(母国光基于眼波前像差的视觉矫正及超视觉的光学研究,中国科学2007,5 :595-604);单视距镜片矫正视远和视远时都采用同一屈光度,増加视近时的疲劳程度,増加近视程度;渐进多焦点镜片从视远区到视近区采用渐进的屈光度,但是仅能矫正近视性屈光不正,并不能有效的延缓近视的加深。根据美国Earl Smith教授的研究结果,矫正近视时在考虑中心视カ的同时必须同时兼顾视网膜周边视力,如果视网膜中心视窝区域保持清晰视力,而外围视网膜保持失焦,会导致眼球的变长进而引起近视加深。关于小鸡和猴子的独立研究报道(Josh Wallman和Earl Smith)已经充分证实相关理论的正确性。然而传统的近视矫正镜片却无法消除近视加深的刺激因素。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有效延缓青少年近视加深的离焦眼镜镜片。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ー种眼镜镜片,包括镜片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本体的中间为中心光学区,所述中心光学区的外围直至镜片本体的边缘位置为边缘光学区,所述中心光学区为凹透镜,所述边缘光学区的屈光度对中心光学区的屈光度逐渐递増,递增范围为+0. 50D +3. OODo所述中心光学区由水平轴线分为上、下两部分,为两个半椭圆形状,其中上半椭圆为上光部分,下半椭圆为下光部分;所述两个半椭圆的水平轴线方向长度为15mm 20mm,在垂直轴线方向,上光部分高度为4mm 5mm,下光部分高度为6mm 7mm,所述中心光学区的屈光度为0. OOD ー 8. OOD0所述中心光学区为佩戴者提供清晰地中心视力,保证近视患者的视远需求。所述边缘光学区的屈光度从所述中心光学区的边缘至镜片边缘相对于中心光学区的屈光度缓慢増大,増大的范围为+0. 50D +2. 00D,其作用是消除近视患者眼球的周边近视性离焦,从而移除/减轻近视加深的刺激性因素。[0009]在镜片的中心光学区保持曲率半径相对稳定,在水平经线方向附近保持曲率半径 的变化均匀缓慢,从而实现在水平经线方向附近和中心光学区的表面散光维持在较低水 平,保证佩戴者的视觉清晰和较为开阔的视角。[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中心光学区为传统的凹透镜设计,用于矫正佩戴 者的中心视力缺陷,为其提供清晰地中央视觉。边缘光学区分布于中心光学区的外围,对于 不同的矫正要求,其外围边缘光学区采用非对称设计方式。对于中心光学区以及沿水平经 线方向的外围边缘光学区具有较低的表面散光。能有效延缓青少年近视加深。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3]其中1、镜片本体;2、中心光学区;3、边缘光学区;4、水平轴线;5、上光部分;6、下光部分;7、垂直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根据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镜片本体1,所述镜片本体I的中间为中心光学区2,所 述中心光学区2的外围直至镜片本体I的边缘位置为边缘光学区3,所述中心光学区2为凹 透镜。所述中心光学区2由水平轴线4将中心光学区2分为上、下两部分,为两个半椭圆形 状,其中上半椭圆为上光部分5,下半椭圆为下光部分6;所述两个半椭圆的水平轴线4方向 长度为15mm 20mm,在垂直轴线7方向,上光部分4高度为4mm 5mm,下光部分5高度为 6mm 7mm,所述中心光学区2的屈光度为O. OOD 一 8. OOD0所述中心光学区2为佩戴者 提供清晰地中心视力,保证近视患者的视远需求。所述边缘光学区3的屈光度从所述中心 光学区的边缘至镜片边缘相对于中心光学区2的屈光度缓慢增大,增大的范围为+0. 50D +3. 00D,优选+0. 50D +2. 00D,其作用是消除近视患者眼球的周边近视性离焦,从而移除/ 减轻近视加深的刺激性因素。[0015]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0016]实施例根据图2,本例中所述中心光学区2的上光部分5在垂直轴线方向的高度 为4mm,下光部分6垂直轴线7方向的高度为6mm,水平轴线4方向长度为18 mm,的椭圆凹 透镜,屈光度为-3. 50 D,所述边缘光学区3的屈光度对中心光学区2的附加屈光度为+2. 00 D,从中心光学区2的外围开始向镜片本体I的边缘附加屈光度逐渐加深,其余结构如上述。
权利要求1.一种眼镜镜片,包括镜片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本体的中间为中心光学区,所述中心光学区的外围直至镜片本体的边缘位置为边缘光学区,所述中心光学区为凹透镜,所述边缘光学区的屈光度对中心光学区的屈光度逐渐递增,递增范围为+0. 50D +3. OOD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镜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光学区由水平轴线分为上、下两部分,为两个半椭圆形状,其中上半椭圆为上光部分,下半椭圆为下光部分;所述两个半椭圆的水平轴线方向长度为15mm 20mm,在垂直轴线方向,上光部分高度为4mm 5mm,下光部分高度为6mm 7mm,所述中心光学区的屈光度为O. OOD 一8. OOD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镜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光学区的屈光度从所述中心光学区的边缘至镜片边缘相对于中心光学区的屈光度缓慢增大,增大的范围为+0. 50D +2. OOD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眼镜镜片,包括镜片本体,所述镜片本体的中间为中心光学区,所述中心光学区的外围为边缘光学区,所述中心光学区为凹透镜。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中心光学区为佩戴者提供清晰的中心视力,保证了患者视远时的正常视觉要求;同时边缘光学区消除了近视患者的眼球的周边近视性离焦,移除/减轻了近视加深的刺激性因素,从而有效地延缓青少年近视的加深。
文档编号G02C7/02GK202870411SQ20122058330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8日
发明者刘立全, 钟荣世, 曹根庭 申请人:上海康耐特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