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投影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00335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微型投影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投影装置,其用于发射激光至一投影屏幕进行投影。所述微型投影装置包括一固定框结构、一光源模组以及一驱动结构。所述光源模组为一激光源。所述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固定框结构旋转。所述微型投影装置进一步包括一转动板,所述转动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框结构内且能在所述固定框结构内沿一第二套轴转动。所述光源模组设置在所述转动板上且能随所述转动板的转动而转动,改变所述光源模组发射的激光的射出方向,从而实现激光投影至所述投影屏幕。本发明提供的微型投影装置能降低占用面积。
【专利说明】微型投影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一般激光投影装置,是利用激光源驱动器控制激光的快速开关,以及利用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扫描反射镜控制器提供一定的驱动信号来控制激光作快速扫描。所述MEMS扫描反射镜在工作过程中,同时沿两个轴进行高速转动,使得所述激光的入射角连续的改变,因而反射角也连续的改变,从而形成二维画面。然而,所述激光投影装置对所述MEMS扫描反射镜的表面平坦度要求相当高;另外激光光源须透过精准的对位,准确的将激光打至MEMS扫描反射镜,因此所述激光投影装置对激光光源和MEMS扫描反射镜组装精准度的要求亦相当高。且由于无法减小所述激光光源和MEMS扫描反射镜在整个激光投影装置中占用的面积,不利于内嵌至手机等手持式消费性电子产品中。


【发明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降低占用面积的微型投影装置。
[0004]一种微型投影装置,其用于发射激光至一投影屏幕进行投影。所述微型投影装置包括一固定框结构、一光源模组以及一驱动结构。所述固定框结构包括一第一固定框以及一第二固定框。所述第一固定框的内壁分别沿所述第一固定框的内部延伸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二固定框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框内。所述第二固定框的外壁对应所述第一转轴延伸有两第一套轴,所述第一套轴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且能相对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二固定框的内壁沿所述第二固定框的内部延伸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二转轴,所述转动板的侧壁对应所述第二转轴延伸有两第二套轴,所述第二套轴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且能相对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与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向垂直。所述光源模组为一激光源。所述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固定框结构旋转。所述微型投影装置进一步包括一转动板。所述转动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框内且能在所述第二固定框内沿所述第二套轴转动。所述光源模组设置在所述转动板上且能随所述转动板的转动而转动,改变所述光源模组发射的激光的射出方向,从而实现激光投影至所述投影屏幕。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微型投影装置将所述光源模组放置于所述转动板上,方便快捷,不需要采用MEMS扫描反射镜,从而避免MEMS扫描反射镜带来的不便;并且缩小了整个微型投影装置的面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微型投影装置的示意图。
[000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蛋亟瓦影装置 1100
固定框结构_200
第一固定框1
第一连接杆_H_
第一转轴i
第一电极_13_
E固定框20 ~
蛋三连接杆21 ~
第一套轴_22_
蛋三转轴23 ~
第二电极^
竟三电极25 一力板30 ~
蛋Ξ套轴一31
第四电极_32_
^!组_40
驱动结构15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09]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微型投影装置100以微机电(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技术为基础,用于发出激光做投影。所述微型投影装置100包括一固定框结构200、一转动板30、一光源模组40以及一驱动结构50。所述固定框结构200包括一第一固定框10以及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框10内且能在所述第一固定框10内转动的第二固定框20。所述转动板30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框20内且能在所述第二固定框20内转动。所述光源模组40设置在所述转动板30上且能随所述转动板30的转动而转动。所述驱动结构50用于驱动所述固定框结构200旋转。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结构50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3、多个第二电极24、多个第三电极25以及多个第四电极32。
[0010]所述第一固定框10为长方形结构,由四条第一连接杆11组成,其中两相对的第一连接杆11的内壁分别沿所述第一固定框10的内部延伸有一第一转轴12。所述多个第一电极13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框10另外两相对的第一连接杆11的内壁。所述第一电极13的轴向与所述第一转轴12的轴向垂直。
[0011]所述第二固定框20也为长方形结构,由四条第二连接杆21组成,所述第二固定框20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固定框10的面积。所述第二固定框20两相对的第二连接杆21的外壁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转轴12延伸有一第一套轴22,所述第一套轴22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12,且能相对所述第一转轴12转动。所述多个第二电极24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框20另外两相对的第二连接杆21的外壁且分别对应所述第一电极13设置。所述第二电极24的轴向与所述第一套轴22的轴向垂直。所述第二电极24与所述第一电极13间隔排列。所述第二固定框20两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极24的第二连接杆21的内壁分别沿所述第二固定框20的内部延伸有一第二转轴23。所述第一转轴12的轴向与所述第二转轴23的轴向垂直。所述多个第三电极25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框20两设置有所述第一套轴22的第二连接杆21的内壁。所述第三电极25的轴向与所述第二转轴23的轴向垂直。
[0012]所述转动板30也为长方形结构,所述转动板30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固定框20的面积。所述转动板30两相对设置的侧壁分别对应所述第二转轴23延伸有一第二套轴31。所述第二套轴31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23,且能相对所述第二转轴23转动。所述多个第四电极32设置于所述转动板30另外两相对设置的侧壁且分别对应所述第三电极25设置。所述第四电极32的轴向与所述第二套轴31的轴向垂直。所述第四电极32与所述第三电极25间隔排列。
[0013]所述光源模组40固设于所述转动板30,所述光源模组40的面积小于所述转动板30的面积。所述光源模组40用于发射激光。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模组40为一激光源。所述光源模组40的激光射出方向垂直于所述转动板30。
[0014]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框10、所述第二固定框20及所述转动板30的形状并不限于长方形,可根据实际需求而设置。
[0015]使用时,驱动所述第一电极13、第二电极24、第三电极25以及第四电极32,所述第一电极13与第二电极24间以及所述第三电极25与第四电极32间产生静电力,使得所述转动板30的第二套轴31相对所述第二固定框20的所述第二转轴23转动,第二固定框20的第一套轴22相对所述第一固定框10的所述第一转轴12转动,以使所述转动板30能沿两个不同方向转动,所述光源模组40随所述转动板30的转动而转动。由于所述转动板30带动所述光源模组40 —起转动,因此,可改变所述光源模组40的光线射出方向,实现激光投影。
[0016]本发明提供的微型投影装置100将所述光源模组40放置于所述转动板30上,方便快捷,不需要采用MEMS扫描反射镜,从而避免MEMS扫描反射镜带来的不便;并且缩小了整个微型投影装置的面积。
[0017]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微型投影装置,其用于发射激光至一投影屏幕进行投影,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投影装置包括一固定框结构、一光源模组以及一驱动结构,所述固定框结构包括一第一固定框以及一第二固定框,所述第一固定框的内壁分别沿所述第一固定框的内部延伸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二固定框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框内,所述第二固定框的外壁对应所述第一转轴延伸有两第一套轴,所述第一套轴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且能相对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二固定框的内壁沿所述第二固定框的内部延伸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二转轴,所述转动板的侧壁对应所述第二转轴延伸有两第二套轴,所述第二套轴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且能相对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与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向垂直,所述光源模组为一激光源,所述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固定框结构旋转,所述微型投影装置进一步包括一转动板,所述转动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框内且能在所述第二固定框内沿所述第二套轴转动,所述光源模组设置在所述转动板上且能随所述转动板的转动而转动,改变所述光源模组发射的激光的射出方向,从而实现激光投影至所述投影屏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所述第一固定框及所述第二固定框均为长方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组发射的激光的射出方向垂直于所述转动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多个第二电极、多个第三电极以及多个第四电极,所述多个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两相对的内壁,所述多个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框的两相对的外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轴向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垂直,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间隔排列,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用于驱动第二固定框的第一套轴相对所述第一固定框的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多个第三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框两相对的内壁,所述多个第四电极设置于所述转动板两相对的侧壁,所述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的轴向与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向垂直,所述第四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间隔排列,所述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间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板的第二套轴相对所述第二固定框的所述第二转轴转动。
【文档编号】G03B21/14GK104181761SQ201310194233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3日
【发明者】吴开文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