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发光图案的导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263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自由发光图案的导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由发光图案的导光结构,尤指一种可自由构图的立体发光结构,其包含:一导光本体,其中心设有一入光面,该入光面相对应构成一第一反光面及第二反光面,将极大多数的光全反射收敛在第一与第二反光面间,且该第一反光面设有至少一出光微结构;所述入光面依发光源表面形状而配合成平面或内凹的面,达到全面收光的效果;所述出光微结构由第一反光面凸起、凹陷或粗化表面形成,将导光本体间全反射光导出形成发光图形;凭借的,本发明可凭借入光面将发散光聚集在有效导光轨迹中,第一及第二反光面将直射光全数导入导光轨迹中而倍增有效导光量,供出光微结构充分应用,达到最少发光源,最小光通量,能产生渐渐均匀的高发光任意图形。
【专利说明】自由发光图案的导光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由发光图案的导光结构,尤指一种具有发光源分光效果,呈现发光图相的导光光学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导光条业已成为提升识别度及美观性的灯具用品之一,鉴于现有的发光源由端面发光,经全反射导光,出光微结构构成,出光效能与发光均匀性较差,此外,若需发光形成几何图形,则需设置众多发光源而排列的,其将耗费诸多成本,且影响灯具整体的美观性,不仅如此,其所产生的光形也将具有不均匀化的亮点。
[0003]现有提供一种概如图1所示的导光结构,其设有一导光条10,其具有一入光面101及一出光面102,该入光面101呈一平面;以及一发光源20,其对应设于该入光面101 ;凭借的,令发光源20的光线由入光面101入光,通过该导光条10将光线充分均匀化后,方由出光面102进行出光者,使光形较为柔和,且也具有连续性;惟查,现有的导光条10,由于该入光面101呈平面,故如图1所示,发光源20将有部分光线溢散,导致亮度及发光源强度有所落差而造成的能源耗损;再者,该导光条10外观形状仅能呈直条状或弧状,意即,其连续性的光形仅限于直条状或弧状,若需呈现多层式几何图形的光形,则需将导光条10分别予以排列,而每一导光条10都需分别配置一发光源20,此将耗费诸多成本,且导光条10经排列后所呈的光形,将因排列所造成的缝隙,令所呈的光形不具连续形,且相异导光条10所投射出的光线,将有部分重叠而导致整体光形亮度不均,其将影响整体光形的视觉美感。
[0004]有鉴于此,吾等发明人乃潜心进一步研究导光条,并着手进行研发及改良,期以一较佳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且在经过不断试验及修改后而有本发明的问世。


【发明内容】

[0005]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导光条,其该入光面呈平面,将导致部分光线溢散,使亮度及发光源强度有所落差而造成能源耗损,且导光条外观形状仅能呈直条状或弧状,若排列为多层式的几何图形,将具有耗费诸多成本、所呈的光形不具连续形、整体光形亮度不均及影响整体光形视觉美感等缺失。
[0006]为达致以上目的,吾等发明人提供一种自由发光图案的导光结构,其包含:一导光本体,其中心设有一入光面,该入光面相对应构成一第一反光面及第二反光面,且该第一反光面设有至少一出光微结构。
[0007]据上所述的自由发光图案的导光结构,其中,该第一反光面的法线,与该入光面主光束的光轴形成一介于35°至45°的夹角,且该夹角大于该第一反光面透光材料的全反射角。
[0008]据上所述的自由发光图案的导光结构,其中,所述出光微结构由导光本体表面形成几何形状或非几何图形。
[0009]据上所述的自由发光图案的导光结构,其中,所述出光微结构由第一反光面凸起、凹陷或粗化表面而出光的发光图形。
[0010]据上所述的自由发光图案的导光结构,更包含至少一发光源,其对应设置于该入光面。
[0011]据上所述的自由发光图案的导光结构,其中,该入光面配合发光源发光表面形状的耦合凹面。
[0012]据上所述的自由发光图案的导光结构,其中,所述发光源为平面发光体,该入光面为对应所述发光源的平面。
[0013]据上所述的自由发光图案的导光结构,其中,该第一反光面为透明的全反射导光面或反射涂层。
[0014]据上所述的自由发光图案的导光结构,其中,该第二反光面为透明的全反射导光面或反射涂层。
[0015]是由上述说明及设置,显见本发明主要具有下列数项优点及功效,兹逐一详述如下:
[0016]1.本发明可令发光源所产生的光线,收敛在导光体中,经出光微结构出光,且所述出光微结构可任意排列成几何形状或任意图形,以节省发光源设置的数量,降低成本,并令整体所呈现的光形具连续性、渐层性及均匀度,且能有效提升整体光形的视觉美感。
[0017]2.本发明的入光面为与所述发光源相互耦合的凹面,令发光源所发的光线将由入光面完全收光,而不使光线溢散,以降低能源耗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现有导光结构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3是图2于A — A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0021]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学路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23]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24]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8是图7于B — B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0026]图9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10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0028]图11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12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0030]图13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31]图14是图13于C 一 C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0032]图15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0033]图16是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10_导光体;101-入光面;102-出光面;20_发光源;1_导光本体;11-入光面;12_第一反光面;13_第二反光面;14、14a、14b、14c_出光微结构;2_发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关于吾等发明人的技术手段,兹举数种较佳实施例配合图式于下文进行详细说明,以供钧上深入了解并认同本发明。
[0036]请先参阅图2至图4所示,其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本发明是一种自由发光图案的导光结构,其包含:
[0037]—导光本体I,其中心设有一入光面11,该入光面11相对应构成一第一反光面12及第二反光面13,且该第一反光面12设有至少一出光微结构14,该第一反光面12的法线L,与该入光面11主光束的光轴形成一介于35°至45°的夹角Θ,且该夹角Θ是大于该第一反光面12透光材料的全反射角,所述出光微结构14由第一反光面12凸起、凹陷或粗化表面而出光的发光图形,或由导光本体I表面形成几何形状或非几何图形;该第一反光面12及第二反光面13为透明的全反射导光面;以及
[0038]至少一发光源2,其是对应设置于该入光面11,若所述发光源2为平面发光体,则该入光面11为对应所述发光源2的平面;该入光面11也可为配合发光源2发光表面形状的耦合凹面;本实施例的入光面11是以耦合凹面呈现。
[0039]本发明以导光本体I为透明材质为例,第一反光面12及第二反光面13为全反射导光面,其中导光本体I的折射率是介于1.3至1.8之间,且该第一反光面12的法线L与该入光面11主光束的光轴形成的夹角Θ,是大于该第一反光面12的全反射角,故将该夹角Θ设定介于35°至45°之间,可令发光源2所产生的光线经入光面11收光后,确实于第一反光面12及第二反光面13相互全反射而不溢散,并传递至各所述出光微结构14,以增进本发明整体的美感;且由于入光面11为内凹的弧形曲面,故可将发光源2所产生的光线完全收光而不溢散,以提升亮度并降低能源耗损。
[0040]本实施例的光学路径,请参阅图4所示,由于本实施例设有三所述的出光微结构14a、14b、14c,其光学路径大致分为三种型态,由发光源2所产生的相异角度的光线L1、L2、L3,其中,光线LI是经入光面11收光后,直接射至该出光微结构14a出光;而光线L2则是经入光面11收光后,传导至第一反光面12进行全反射至第二反光面13,再由第一反光面12全反射至出光微结构14b出光;光线L3是经入光面11收光后,传导至第二反光面13进行全反射至第一反光面12,由第一反光面12全反射至第二反光面13进,再由第二反光面13进全反射至出光微结构14c出光;再者,所述出光微结构14是围绕形成几何形状、非几何图形或成型凸起、凹陷或粗化表面的发光图形,以节省发光源2设置的数量,降低成本,并令整体所呈现的光形具连续性、渐层性及均匀度,且能有效提升整体光形的视觉美感。
[0041]续请参阅图5所示,其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该第二反光面13为反射涂层,如此,该导光本体I即不受透明材质及折射率的限制,也可令发光源2所产生的光线经入光面11收光后,确实于第一反光面12及第二反光面13相互反射,并传递至各所述出光微结构14,以提升本发明的适用性,本实施例的其余光学路径与第一实施例近似,故在此不予赘述。
[0042]续请参阅图6所示,其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该第一反光面12与第二反光面13都为反射涂层,如此,该导光本体I即不受透明材质及折射率的限制,确实于第一反光面12及第二反光面13相互反射,并传递至各所述出光微结构14,以提升本发明的适用性,本实施例的其余光学路径与第一实施例近似,故在此不予赘述。
[0043]续请参阅图7及图8所示,其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本实施例设有四所述的出光微结构14,显见本发明确实可依用途或需求,而设置相异数量及密度的出光微结构14,以产生多层式的发光效果,本实施例的其余光学路径与第一实施例近似,故在此不予赘述。
[0044]续请参阅图9及图10所示,其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出光微结构14是围绕形成由矩形与圆形所组成的几何形状,显见本发明确实可依用途或需求予以设置出光微结构14是所围绕形成的几何形状,以达致多元及多层式的视觉美感,本实施例的其余光学路径与第一实施例近似,故在此不予赘述。
[0045]续请参阅图11及图12所示,其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出光微结构14是围绕形成扇形,显见本发明确实可依用途或需求,予以设置出光微结构14是所围绕形成的几何形状,以达致多元及多层式的视觉美感,本实施例的其余光学路径与第一实施例近似,故在此不予赘述。
[0046]续请参阅图13及图14所示,其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出光微结构14大于第一实施例,以提升发光面积,显见本发明确实可依用途或需求,予以设置出光微结构14的面积,以达致清晰、广角、多元及多层式的视觉效果,本实施例的其余光学路径与第一实施例近似,故在此不予赘述。
[0047]续请参阅图15所示,其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该出光微结构14为由第一反光面12凸起、凹陷或粗化表面而出光的发光图形,本实施例是以咬花制成的面为例,以于发光时呈现咬花的图案,使更进一步提升本发明所呈光形的视觉美感,本实施例的其余光学路径与第一实施例近似,故在此不予赘述。
[0048]续请参阅图16所示,其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所述出光微结构14是在导光本体I表面形成非几何图形的发光图形,显见本发明的出光微结构14确实可依使用需求而设置于该导光本体I的表面,以达致广泛的适用性及提升本发明所呈光形的视觉美感,本实施例的其余光学路径与第一实施例近似,故在此不予赘述。
[0049]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由发光图案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导光本体,其中心设有一入光面,该入光面相对应构成一第一反光面及第二反光面,且该第一反光面设有至少一出光微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发光图案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反光面的法线,与该入光面主光束的光轴形成一介于35°至45°的夹角,且该夹角大于该第一反光面透光材料的全反射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由发光图案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微结构由导光本体表面形成几何形状或非几何图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由发光图案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微结构由第一反光面凸起、凹陷或粗化表面而出光的发光图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由发光图案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发光源,其对应设置于该入光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由发光图案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入光面配合发光源发光表面形状的耦合凹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由发光图案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源为平面发光体,该入光面为对应所述发光源的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由发光图案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反光面为透明的全反射导光面或反射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由发光图案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反光面为透明的全反射导光面或反射涂层。
【文档编号】G02B6/00GK104516047SQ201310462188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发明者】萧隆智, 蔡佩蓉 申请人:大億交通工业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