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强色散控制保密光通信系统中的虚像相位阵列解密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强色散控制保密光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色散控制保密光通信系统中的虚像相位阵列解密模块。
背景技术:
与保密通信系统的普遍原理相同,在强色散控制光保密通信系统中,发送者“Alice”试图与接收者“Bob”安全地通信,而不希望窃听者“Eve”窃听到所传递的信息内容。即此保密系统的目的是确保信息能在信道中安全传送,使“Eve”难以窃取。具体的系统架构如
图1所示,加密模块和解密模块是采用动态色散补偿技术,目前较为成熟的光通信动态色散补偿技术有以下几种:1、温度或应力调谐型啁啾光纤;2、虚像相位阵列(VIPA, Virtually Imaged Phased Array);3、G-T 干涉仪标准具(G_T etalons);4、平面光波导(planar lightwave ciruits, PLC);5、阵列波导光栅(AWG);6、模间色散技术;7、电·域色散补偿方法(EDC)。在动态强色散管理的保密光通信系统中,加密部分是固定色散模块与动态调谐色散模块级联,固定色散模块用于实现将光脉冲展宽至100个比特时隙宽度的目的,以确保脉冲宽度在动态变化过程中的最低展宽程度。经过固定色散模块的作用,光信号已经彻底无法进行辨识。可调色散模块用于对累积色散量进行动态调谐,使光脉冲的展宽程度在100-400比特时隙宽度范围内动态变化,调谐频率可根据实际条件和保密需要改变。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中,携带不同色散量的光脉冲会发生重叠,采用传统的色散补偿方式无法完全精确的恢复光脉冲形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色散控制保密光通信系统中的虚像相位阵列解密模块,解决了现有的色散补偿方式无法完全精确的恢复光脉冲形状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强色散控制保密光通信系统中的虚像相位阵列解密模块,依次包括环形器、准直透镜、会聚透镜、玻璃平板、球面聚焦透镜和三维反射镜,其中所述准直透镜为柱面型;所述会聚透镜为凸面镜;所述玻璃平板的垂直方向上有一个倾斜角O为4° 7°,厚度t为50 lOOym,并且在入射面的入射区域镀有增透膜,入射面的非入射区域镀反射率为100%的高发射膜,出射面镀有反射率为95% 98%的高反膜,出射光的等间距离d = 2tsin0 ;[0017]所述球面聚焦透镜(5)的焦距f设置为5mm,反射率小于等于0.25%,波长范围380nm 2000nm,中心波长为1280 1340nm或者1520 1580nm,单面角度为6度,平端面与中心轴线的角度在90° ±20’ ;所述三维反射镜(6),厚度3 6mm,反射率大于等于97%,利用公式
权利要求1.一种强色散控制保密光通信系统中的虚像相位阵列解密模块,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环形器(I)、准直透镜(2)、会聚透镜(3)、玻璃平板(4)、球面聚焦透镜(5)和三维反射镜(6),其中 所述准直透镜(2)为柱面型; 所述会聚透镜(3)为凸面镜; 所述玻璃平板(4)的垂直方向上有一个倾斜角O为4° 7°,厚度t为50 lOOym,并且在入射面的入射区域镀有增透膜,入射面的非入射区域镀反射率为100%的高发射膜,出射面镀有反射率为95% 98%的高反膜,出射光的等间距离d = 2tsin0 ; 所述球面聚焦透镜(5)的焦距f设置为5mm,反射率小于等于0.25%,波长范围380nm 2000nm,中心波长为1280 1340nm或者1520 1580nm,单面角度为6度,平端面与中心轴线的角度在90° ±20’ ; 所述三维反射镜(6),厚度3 6mm,反射率大于等于97%,利用公式 ,、K 4 ΚΘ '' ΚΘ2-( -α), 得出三维反射镜的形状C(y),其中y是光汇聚到反射镜面上的位置,y = f(0-0),K是固定值; 主光束腰到透镜中心的距离a为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色散控制保密光通信系统中的虚像相位阵列解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平板(4)的垂直方向上有一个倾斜角θ为6.4°,厚度t为ΙΟΟμπ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色散控制保密光通信系统中的虚像相位阵列解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聚焦透镜(5)的中心波长为1310nm或者1550n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强色散控制保密光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色散控制保密光通信系统中的虚像相位阵列解密模块,依次包括环形器、准直透镜、会聚透镜、玻璃平板、球面聚焦透镜和三维反射镜,其中所述准直透镜为柱面型,所述会聚透镜为凸面镜,所述玻璃平板的垂直方向上有一个倾斜角Θ为4°~7°,厚度t为50~100μm,并且在入射面的入射区域镀有增透膜,入射面的非入射区域镀反射率为100%的高发射膜,出射面镀有反射率为95%~98%的高反膜,出射光的等间距离d=2tsinΘ,球面聚焦透镜的焦距f设置为5mm,三维反射镜,主光束腰到透镜中心的距离a为2mm。本实用新型将光脉冲中的不同波长成分区分开来,利用不同波长的光波传输距离的不同,实现群延迟,精确的恢复光脉冲形状。
文档编号G02B27/00GK203135894SQ20132014500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7日
发明者蔡炬, 白秋剑, 苏鑫 申请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