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炫目光源补偿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0719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防炫目光源补偿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炫目光源补偿装置,用于对列车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中相机拍照时的光强进行补偿,相机受相机控制装置的控制进行拍照,该装置包括:光源、信号接收电路和频率补充电路,其中,光源的照射方向与相机的成像方向相交叉,并且相机的成像范围位于光源的照射范围内;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入端与相机控制装置相连接,接收光源控制信号,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与光源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接,将光源控制信号发送给光源;频率补充电路的输入端与光源的另一输入端相连接,频率补充电路产生频率高于光源控制信号的频率、脉冲宽度小于光源控制信号的脉冲宽度的补充信号,将补充信号发送给光源。该装置按照两种频率进行工作,具有防炫目的效果。
【专利说明】防炫目光源补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光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炫目光源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为保证铁路列车行车安全,铁路系统正逐步推广列车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系统采用高速工业线阵和/或面阵相机对列车需检测部位进行拍摄,在相机进行拍照时,利用光源补偿装置对列车部位进行补光,通过集总设备将所拍摄图像上传到本地计算机上,再由列检人员通过浏览车体部位图像进行故障检测。
[0003]现有的列车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中,需要根据列车速度产生脉冲,并利用脉冲控制相机和光源补偿装置进行工作,在实际应用中,当列车通过时,光源补偿装置将会按照一定的频率进行频闪,会对图像采集点现场的操作人员和/或周围居民带来视觉干扰,这是由于光源频闪对人的视觉系统有刺激作用,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人们长期在闪烁的光线下工作或生活,还可能给视觉系统带来生理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防炫目光源补偿装置,以解决现有列车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中光源补偿装置存在的视觉干扰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防炫目光源补偿装置,用于对列车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中相机的拍照时光强进行补偿,包括:光源、信号接收电路和频率补充电路,其中,
[0007]所述光源的照射方向与所述相机的成像方向相交叉,并且所述相机的成像范围位于所述光源的照射范围内;
[0008]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入端与相机控制装置相连接,接收光源控制信号,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光源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接,将所述光源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光源;
[0009]所述频率补充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光源的另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频率补充电路产生频率高于所述光源控制信号的频率、脉冲宽度小于所述光源控制信号的脉冲宽度、用于驱动所述光源工作的补充信号。
[0010]优选地,所述信号接收电路包括:
[0011]输入端与相机控制装置相连接,接收光源控制信号并对光源控制信号滤波得到方波信号的信号滤波电路;
[0012]输入端与所述信号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将所述方波信号的脉冲宽度限制在预设宽度内的常亮保护电路;
[0013]输入端与所述常亮保护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输出端与光源相连接,将位于预设范围内的方波信号的频率限制在预设频率内的高频保护电路。
[0014]优选地,所述频率补充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相连接,所述频率补充电路受所述光源控制信号的触发启动。
[0015]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0016]一个输入端与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相连接,另一输入端与所述频率补充电路相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光源相连接的信号合成电路。
[0017]优选地,所述光源为LED光源。
[0018]优选地,所述LED光源包括:电源、供电电路和LED灯板,其中,
[0019]所述供电电路一个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相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合成电路相连接;
[0020]所述LED灯板与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
[0021]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防炫目光源补偿装置,光源不仅受相机控制装置输出的光源控制信号的控制而工作,使得光源的工作频率与相机一致,保证光源可以在相机工作时进行光强补偿,而且光源还受频率补充电路产生的补充信号的控制而工作,由于补充信号的频率和脉冲宽度都小于光源控制信号,使得光源还可以按照与相机频率不同的频率进行工作。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防炫目光源补偿装置可以按照两种频率进行工作,进而可以避免由于现有的光源补偿装置按照与相机同步的单一频率工作而导致对图像采集点现场的操作人员和/或周围居民带来视觉干扰的问题,具有防炫目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炫目光源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防炫目光源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防炫目光源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防炫目光源补偿装置对列车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中相机的拍照时光强进行补偿,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炫目光源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4为相机控制装置、5为相机,6为相机的成像范围,该防炫目光源补偿装置包括:光源1、频率补充电路2和信号接收电路3。
[0031]光源I设置在相机5的旁边,光源I的照射方向与所述相机5的成像方向相交叉,并且如图1所示,所述相机5的成像范围6位于所述光源的照射范围内,这样保证光源I开启时,可以增加相机5成像范围内的光照强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光源I可以与相机5并排设置,当然,根据现场安装要求的不同,光源I与相机5之间的高度可以不相同。光源I可以为常见的光源,例如LED光源等。
[0032]相机控制装置4用于控制相机的工作频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相机控制装置4可以为脉冲信号生成电路,相机控制装置4生成脉冲信号,利用脉冲信号控制相机5的工作。
[003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相机控制装置4生成脉冲信号控制光源I的工作,这样使得光源I可以与相机5同步工作,保证在相机工作时,光源I可以对相机5的成像区域的光强进行补偿。
[0034]如图1所示,信号接收电路3的输入端与相机控制装置4相连接,接收相机控制装置4的光源控制信号,本申请实施例中,光源控制信号可以为控制相机工作的脉冲信号,并将光源控制信号发送给光源I。
[0035]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号接收电路3在接收到光源控制信号后,还可以对光源控制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如图2所示,信号接收电路3可以包括:信号滤波电路31、常亮保护电路32和高频保护电路33,其中:
[0036]信号滤波电路31的输入端与相机控制装置4相连接,接收光源控制信号并对光源控制信号滤波得到方波信号;常亮保护电路32的输入端与所述信号滤波电路31的输出端相连接,将所述方波信号的脉冲宽度限制在预设宽度内,避免由于光源I出现常亮的情况而导致光源损坏或使用寿命降低;高频保护电路33的输入端与所述常亮保护电路32的输出端相连接,输出端与光源I相连接,将位于预设范围内的方波信号的频率限制在预设频率内,避免高频信号损坏光源。此外,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常亮保护电路32和高频保护电路33的位置可以互换。
[0037]频率补充电路2的输入端与所述光源I的另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频率补充电路2产生频率高于所述光源控制信号的频率、脉冲宽度小于所述光源控制信号的脉冲宽度的补充信号,将所述补充信号发送给所述光源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补充信号也可以为脉冲信号。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频率补充电路2的控制端可以与所述信号接收电路3相连接,这样,使得频率补充电路2受所述光源控制信号的触发而启动。
[0038]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补充信号的占空比小于1%,并且补充信号的脉冲频率为70?130HZ,优选地为100HZ,补充信号的脉冲脉宽在:70?130us,优选地为lOOus。
[0039]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防炫目光源补偿装置,光源不仅受相机控制装置输出的光源控制信号的控制而工作,使得光源的工作频率与相机一致,保证光源可以在相机工作时进行光强补偿,而且光源还受频率补充电路产生的补充信号的控制而工作,由于补充信号的频率和脉冲宽度都小于光源控制信号,使得光源还可以按照与相机频率不同的频率进行工作。
[00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防炫目光源补偿装置可以按照两种频率进行工作,进而可以避免由于现有的光源补偿装置按照与相机同步的单一频率工作而导致对图像采集点现场的操作人员和/或周围居民带来视觉干扰的问题,具有防炫目的效果。
[0041]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防炫目光源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2]如图4,该防炫目光源补偿装置还可以包括:信号合成电路7,其中,信号合成电路7的一个输入端与所述信号接收电路3相连接,信号合成电路7的另一输入端与所述频率补充电路2相连接,信号合成电路7的输出端与所述光源I相连接。信号合成电路7用于将不同的脉冲信号进行合成后输入给光源I。
[0043]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光源I可以为LED光源,如图5所示,光源I可以包括:电源11、供电电路12和LED灯板13,其中,供电电路12的一个输入端与所述电源11相连接;供电电路12的另一个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合成电路7相连接;所述LED灯板13与所述供电电路12的输出端相连接。
[0044]在具体应用时,供电电路12根据信号合成电路7输出的脉冲信号,控制电源11按照接收到的脉冲信号对LED灯板13进行供电或断电,进而控制LED灯板13按照与接收到脉冲信号相对应的频率工作。
[0045]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防炫目光源补偿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46]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4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大于”或“超过”或“高于”或“小于”或“低于”等之类的关系描述,均可以理解为“大于且不等于”或“小于且不等于”,也可以理解为“大于等于”或“小于等于”,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必须为限定的或固有的一种情况。
[0048]另外,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49]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部分优选【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充分理解或实现本申请,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基于以上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不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显而易见的修改和润饰,通过这些修改和润饰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可以应用于本申请技术方案,这些都不影响本申请的实现,都应当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防炫目光源补偿装置,用于对列车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中相机拍照的光强进行补偿,所述相机受相机控制装置的控制进行拍照,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信号接收电路和频率补充电路,其中, 所述光源的照射方向与所述相机的成像方向相交叉,并且所述相机的成像范围位于所述光源的照射范围内; 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入端与相机控制装置相连接,接收光源控制信号,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光源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接,将所述光源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光源; 所述频率补充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光源的另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频率补充电路产生频率高于所述光源控制信号的频率、脉冲宽度小于所述光源控制信号的脉冲宽度、用于驱动所述光源工作的补充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炫目光源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电路包括: 输入端与相机控制装置相连接,接收光源控制信号并对所述光源控制信号滤波得到方波信号的信号滤波电路; 输入端与所述信号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将所述方波信号的脉冲宽度限制在预设宽度内的常亮保护电路; 输入端与所述常亮保护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输出端与光源相连接,将位于预设范围内的方波信号的频率限制在预设频率内的高频保护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炫目光源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补充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相连接,所述频率补充电路受所述光源控制信号的触发启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炫目光源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一个输入端与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相连接,另一输入端与所述频率补充电路相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光源相连接的信号合成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炫目光源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LED光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炫目光源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包括:电源、供电电路和LED灯板,其中, 所述供电电路一个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相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合成电路相连接; 所述LED灯板与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
【文档编号】G03B15/05GK203535352SQ201320650896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8日
【发明者】毕海强, 李骏, 郑煜, 严鸿飞, 盛李晓 申请人:苏州华兴致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