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式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13831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曲面式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面式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中,该曲曲面式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为弯曲形,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和形成于所述第一衬底上方的隔垫物,所述隔垫物上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和形成于所述第二衬底上方且与所述隔垫物对应设置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置于所述凹槽中以维持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弯曲,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固定柱置于凹槽中以进行卡合时,从而能维持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弯曲,即保证了整个显示面板呈现稳定的弯曲状态。
【专利说明】曲面式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曲面式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装置逐步由平面式显示向曲面式显示发展。在 曲面式显示装置的进行画面显示时,该曲面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上任意区域都与观看者的 距离相等,因此该曲面式显示装置可呈现出更具有现场感的画面。
[0003]目前,曲面式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一般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0LED),而不采用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 称LCD)。因为LCD面板中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在被弯曲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容易在自 身弯曲形变而产生的作用力下复原成为平面式基板,从而使得LCD面板不能维持稳定的弯 曲状态。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曲面式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可实现液晶显示面板的能维持稳 定的弯曲状态。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曲面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 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为弯曲形,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和形 成于所述第一衬底上方的隔垫物,所述隔垫物上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凹 槽,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和形成于所述第二衬底上方且与所述隔垫物对应设置的 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置于所述凹槽中以维持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弯曲。
[0006] 可选地,所述隔垫物的形状为条形,所述条形的隔垫物在所述第一衬底的上方水 平设置。
[0007]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阵列基板。
[0008] 可选地,所述第二基板还包括:栅线、数据线和薄膜晶体管,所述隔垫物在坚直方 向上的投影与所述栅线重合。
[0009] 可选地,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
[0010] 栅极,与所述栅线同层设置;
[0011] 栅极绝缘层,形成于所述栅线和所述栅极的上方;
[0012] 有源层,形成于所述栅极绝缘层的上方;
[0013] 源极,形成于所述有源层的上方,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
[0014] 漏极,与所述源极同层设置;
[0015] 所述固定柱形成于所述栅极绝缘层的上方,所述固定柱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 子图形和第二子图形,所述第一子图形与所述有源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子图形与所述源 极同层设置。
[0016] 可选地,每个所述隔垫物上的所述凹槽的数量为3?11个。
[0017] 可选地,每个所述隔垫物对应的固定柱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
[001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曲面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0019] 制备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和形成于所述第一衬底的上方的隔 垫物,所述隔垫物上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凹槽;
[0020] 制备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和形成于所述第二衬底上方且与所 述隔垫物对应设置的固定柱;
[0021 ] 将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进行对盒处理;
[0022] 将对盒后的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进行弯曲处理,所述固定柱置于所述凹 槽中以维持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弯曲。
[0023] 可选地,所述隔垫物的形状为条形,所述条形的隔垫物在所述第二衬底的上方水 平设置。
[0024] 可选地,所述制备第一基板的步骤具体包括:
[0025] 通过半色调掩模工艺在所述第一衬底的上方形成所述隔垫物。
[0026] 可选地,第一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阵列基板,所述固定柱包括依次层 叠设置的第一子图形和第二子图形;
[0027] 所述制备第一基板的步骤具体包括:
[0028] 在第一衬底的上方形成彩色矩阵图形和黑矩阵;
[0029] 在所述黑矩阵上方形成所述隔垫物;
[0030] 所述制备第二基板的步骤具体包括:
[0031] 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在第二衬底的上方形成栅线和栅极;
[0032] 在所述栅线和所述栅极的上方形成栅极绝缘层;
[0033] 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在所述栅极绝缘层的上方形成有源层和所述第一子图形;
[0034] 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在第二衬底的上方形成数据线,在所述有源层上方形成源极和 漏极,在所述第一子图形的上方形成所述第二子图形。
[0035]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进行对盒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0036] 将对盒后的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进行预固化。
[0037] 所述将对盒后的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进行弯曲处理的步骤之后还包 括:
[0038] 将弯曲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进行再固化。
[0039]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曲面式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中,该曲面式显示面板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且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为弯曲形,在第一基板中包括有 隔垫物,且该隔垫物朝向第二基板的表面设置有凹槽,同时在第二基板中包括有固定柱,固 定柱置于凹槽中以进行卡合时,从而能维持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弯曲,即保证了整个显 示面板呈现稳定的弯曲状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曲面式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2为图1中隔垫物的结构示意图;
[0043]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曲面式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0044]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第一基板的俯视图;
[0045] 图5为图3中第一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6为图3中第二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7]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通过步骤101制备出的第一基板的示意图;
[0048]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通过步骤102制备出的第二基板的示意图;
[0049] 图9为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进行对盒的示意图;
[0050]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曲面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51] 图11为在栅极绝缘层的上方形成有源层和第一子图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 供的曲面式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0053]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曲面式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隔垫 物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曲面式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A1、第二基板A2和 位于第一基板A1和第二基板A2之间的液晶层(图中未不出),其中,第一基板A1与第二基 板A2相对设置,第一基板A1和第二基板A2为弯曲形,第一基板A1包括:第一衬底1和形 成于第一衬底1上方的隔垫物2,隔垫物2上朝向第二基板A2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凹槽3, 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4和形成于第二衬底4上方且与隔垫物2对应设置的固定柱5,固 定柱5置于凹槽中与隔垫物2卡合以维持第一基板A1和第二基板A2的弯曲。
[0054]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各结构的形状和比例仅起到示意性作用,并不对本发明的 技术方案产生限制。
[0055] 本发明通过在第一基板A1中设置带有凹槽3的隔垫物,在第二基板A2中设置固 定柱5,并将固定柱5置于凹槽3中与隔垫物2进行卡合以实现维持第一基板A1和第二基 板A2的弯曲,从而保证了整个显示面板呈现稳定的弯曲状态。
[0056]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基板A1中的隔垫物2的形状为条形,该条形的隔垫物2 在第一衬底1的上方水平设置。
[0057]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每个隔垫物2上的凹槽3的数量为3?11个。
[0058]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一个隔垫物2对应一个固定柱5的情况,并不对本发明的 技术方案产生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每个隔垫物2对应的固定柱5的数量还可以为多个,具体 地,每个隔垫物2对应的固定柱5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对应隔垫物2上凹槽3的数量即可。 当每个隔垫物2对应的固定柱5的数量为多个时,可更好的维持第一基板A1和第二基板A2 的弯曲。
[0059]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A1可以为彩膜基板,相应地,第二基板A2则 为阵列基板;或者,第一基板A1可以为阵列基板,相应地,第二基板A2则为彩膜基板。
[0060]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曲面式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 基板和第二基板,且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为弯曲形,在第一基板中包括有隔垫物,且该隔垫 物朝向第二基板的表面设置有凹槽,同时在第二基板中包括有固定柱,固定柱置于凹槽中 与隔垫物进行卡合,从而能维持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弯曲,即保证了整个显示面板呈现 稳定的弯曲状态。
[0061] 实施例二
[0062]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曲面式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 例二中第一基板的俯视图,图5为图3中第一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第二基板的 结构示意图,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曲面式显示面板的一种具 体结构,其中,第一基板A1为彩膜基板,第二基板A2为阵列基板,第一基板A1包括:第一 衬底1、彩膜层和隔垫物2,且隔垫物2上朝向第二基板A2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凹槽3。其 中,彩膜层形成于第一衬底1的上方,彩膜层包括:彩色矩阵图形R/G/B和黑矩阵6,隔垫物 2形成于黑矩阵6的上方。第二基板A2包括:第二衬底4、栅线7、数据线(未示出)、薄膜 晶体管和固定柱5,其中,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与栅线相连)、栅极绝缘层9、有源层9、源 极10和漏极11,栅极与栅线7同层设置且形成于第二衬底4的上方,栅极绝缘层8形成于 栅线7和栅极的上方,有源层9形成于栅极绝缘层8的上方,源极9和漏极10与数据线同 层设置,源极10和漏极11形成于有源层9的上方。
[0063] 本实施例中,隔垫物2的形状为条形,且该条形的隔垫物2在坚直方向上的投影与 栅线7重合。相应地,固定柱4在坚直方向上的投影也与栅线7重合。由于隔垫物2和固 定柱4在坚直方向上的投影均与栅线7重合,从而可避免隔垫物2和固定柱4对显示面板 的开口率的影响。
[0064] 继续参考图3,固定柱4形成与栅极绝缘层8的上方,该固定柱4包括:依次层叠 设置的第一子图形12和第二子图形13,第一子图形12与有源层9同层设置,第二子图形 13与源极10 (漏极11)同层设置,第一子图形12和有源层9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 第二子图形13和源极10(漏极11)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因此,在生产第二基板A2 的过程中,仅需在现有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对形成有源层9的掩模板以及形成源极10、漏极 11的掩模板进行改进即可,无需为固定柱4的制备而增添新流程,从而节省了时间,提升了 产线的生产效率。
[0065] 当该固定柱4置于隔垫物2的凹槽3中时,固定柱与凹槽进行卡合,从而能维持第 一基板A1和第二基板A2的弯曲,即实现了整个显示面板的弯曲形。
[0066]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固定柱4仅包括第一子图形12和第二子图形13,第一 子图形12与有源层9同层设置,第二子图形13与源极10同层设置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的 一种优选方案,这并不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产生限制。例如,当隔垫物和固定柱在坚直方向 上的投影不与栅线重合时,则该固定柱可以包括依次叠层的四个子图形,该四个子图形从 下至上分别为:第三子图形、第四子图形、第一子图形和第二子图形,其中第三子图形与栅 线(栅极)同层设置,第四子图形与栅极绝缘层同层设置。此种情况未给出相应的附图。 [0067]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薄膜晶体管为底栅型薄膜晶体管,但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 不限于薄膜晶体管为底栅型薄膜晶体管的情况,当薄膜晶体管为顶栅型薄膜晶体管时,通 过对制备顶栅型薄膜晶体管中各层结构的掩模板进行改进,也能实现在制备顶栅型薄膜晶 体管的过程中形成这种具有层叠结构的固定柱。由此可见,随着薄膜晶体管结构的改变,该 固定柱中叠层的子图形的层数以及各层子图形的材料也会产生相应改变。
[0068] 当然,本发明中的固定柱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层叠结构,该固定柱还可以为整体结 构,该整体结构的固定柱可以在薄膜晶体管制备完成后,再通过在产线中增添新流程得以 单独的制备。此种情况未给出相应的附图。
[0069]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曲面式显示面板,该曲面式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 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为彩膜基板,第二基板为阵列基板,且第一基板与第二基 板为弯曲形,在该弯曲形的第一基板中包括有隔垫物,且隔垫物朝向第二基板的表面设置 有凹槽,在该弯曲形的第一基板中包括有固定柱,固定柱置于凹槽中固定柱置于凹槽中与 隔垫物进行卡合,从而能维持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弯曲,即保证了整个显示面板呈现稳 定的弯曲状态。同时,该隔垫物为条形且在坚直方向上的投影与栅线重合,从而能有效的保 证显示面板的开口率。
[0070] 实施例三
[0071]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曲面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用于制造图 1所示的曲面式显示面板,该制造方法具体包括:
[0072] 步骤101 :制备第一基板,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和形成于第一衬底的上方的隔 垫物,隔垫物上朝向第二基板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凹槽。
[0073]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通过步骤101制备出的第一基板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 通过半色调掩模工艺在第一衬底1的上方形成隔垫物2以及隔垫物上的凹槽3。在图5中, 每个隔垫物2上凹槽3的数量为5个。此时,通过步骤101制备出的第一基板为平面式基 板。
[0074]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隔垫物上凹槽的数量为5个的情况仅起到示例性作用,并不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产生限制。
[0075] 步骤102 :制备第二基板,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和形成于第二衬底上方且与隔 垫物对应设置的固定柱。
[0076]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通过步骤102制备出的第二基板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 在第二衬底4上对应隔垫物的位置形成固定柱5。需要说明的是,图7的隔垫物2与图8中 固定柱5 -一对应。此时,通过步骤102制备出的第二基板为平面式基板。
[0077] 步骤103 :将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进行对盒处理。
[0078] 图9为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进行对盒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将第一基板A1与第 二基板A2进行对盒处理,形成平面式显示面板。其中,第二基板A2中的固定柱5置于对应 隔垫物2上的处于中间位置的凹槽内。
[0079] 步骤104 :将对盒后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进行弯曲处理,固定柱置于凹槽中以 维持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弯曲。
[0080] 参考图1,将第一基板A1与第二基板A2进行对盒后形成的平面式显示面板进行弯 曲处理,第一基板A1和第二基板A2均呈现弯曲形。此时,在第二基板A2中处于中间区域 的固定柱5依旧置于对应隔垫物2上的处于中间位置的凹槽3内,在第二基板A2中处于最 左侧区域的固定柱5移动至对应隔垫物2上的处于最左侧的凹槽3内,在第二基板A2中处 于中间区域与最左侧区域之间的固定柱5移动至对应隔垫物2上处于最左侧和中间位置之 间的凹槽3内,在第二基板A2中处于最右侧区域的固定柱5移动至对应隔垫物2上的处于 最右侧的凹槽3内,在第二基板A2中处于中间区域与最右侧区域之间的固定柱5移动至对 应隔垫物2上处于最右侧和中间位置之间的凹槽3内。第一基板A1中的全部隔垫物2与 第二基板A2中的全部固定柱5进行配合,以维持第一基板A1和第二基板A2的弯曲,从而 保证了整个显示面板呈现稳定的弯曲状态。
[0081]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曲面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通过将对盒 后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进行弯曲处理,使得固定柱置于凹槽中与隔垫物进行卡合,从而 能维持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弯曲,保证了整个显示面板呈现稳定的弯曲状态。
[0082] 实施例四
[0083]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曲面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0所 示,该制造方法用于制造图3所示的曲面式显示面板,其中该曲面式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 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为彩膜基板,第二基板为阵列基板,该制造方法包括:
[0084] 步骤201 :在第一衬底的上方形成彩色矩阵图形和黑矩阵。
[0085] 在步骤201中,形成彩色矩阵图形和黑矩阵的具体工艺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形成 彩色矩阵图形和黑矩阵的任一工艺得以实现,具体流程此处不再赘述。
[0086] 步骤202 :在黑矩阵上方形成隔垫物。
[0087] 参考图5,在步骤202中,采用半色调掩模工艺在黑矩阵6的上形成条形的隔垫物 2,且该条形的隔垫物2朝向第二基板的表面形成有若干个凹槽3。同时,该条形的隔垫物2 在坚直方向上的投影与第二基板中的栅线重合。第一基板A1制备完成。
[0088] 步骤203 :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在第二衬底的上方形成栅线和栅极。
[0089] 在步骤203中,首先在第二衬底上沉积一层栅金属层,然后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对 该栅金属层进行图像化,以形成栅极和栅线,且栅极与栅线相连。
[009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构图工艺是指至少可包括:光刻胶涂覆、曝光、显影、 刻蚀、光刻胶剥离等工艺。
[0091] 步骤204 :在栅线和栅极的上方形成栅极绝缘层。
[0092] 在步骤204中,通过气相沉积技术在栅线和栅极的上方沉积一栅极绝缘层。
[0093] 步骤205 :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在栅极绝缘层的上方形成有源层和第一子图形。
[0094] 图11为在栅极绝缘层的上方形成有源层和第一子图形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在 步骤205中,首先在栅极绝缘层8上沉积一层有源层材料,然后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对该有源 层材料进行图像化,以形成有源层9和第一子图形12。
[0095] 步骤206 :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在第二衬底的上方形成数据线,在有源层上方形成 源极和漏极,在第一子图形的上方形成第二子图形。
[0096] 参考图6,在步骤206中,首先在有源层11、第二衬底4和第一子图形12上方沉积 一层源漏金属层,然后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对该源漏金属层进行图像化,以形成数据线、源极 10、漏极11和第二子图形13。其中第二子图形13位于第一子图形12的上方,第一子图形 12与第二子图形13叠层所形成的结构为固定柱5。第二基板A2制备完成。
[0097] 由上述步骤205和步骤206可知,本实施例中固定柱是在形成薄膜晶体管的过程 中形成,因此无需为固定柱的制备而增添新流程,从而节省了时间,提升了产线的生产效率
[0098] 步骤207 :将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进行对盒处理。
[0099] 步骤207的具体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103相同,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 一中步骤103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0100] 步骤208 :将对盒后的第一基板和第_基板进彳丁预固化。
[0101] 通过预固化步骤可使得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封框胶进行固化,使得液晶层 能得到较好的封装。
[0102] 步骤209 :将对盒后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进行弯曲处理,固定柱置于凹槽中以 维持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弯曲。
[0103] 步骤209的具体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104相同,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 一中步骤104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0104] 步骤210 :将弯曲处理后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进行再固化。
[0105] 通过再固化步骤可使得弯曲形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中的各结构更加稳定。
[0106]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曲面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该该制造方法通过将对 盒后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进行弯曲处理,使得固定柱置于凹槽中与隔垫物进行卡合,从 而能维持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弯曲,保证了整个显示面板呈现稳定的弯曲状态。
[0107]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 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 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曲面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 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为弯曲形,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和形成于所述第一衬底上 方的隔垫物,所述隔垫物上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所述第二基板包 括:第二衬底和形成于所述第二衬底上方且与所述隔垫物对应设置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 置于所述凹槽中以维持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弯曲。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垫物的形状为条形,所 述条形的隔垫物在所述第一衬底的上方水平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为彩膜基板,所 述第二基板为阵列基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还包括:栅线、 数据线和薄膜晶体管,所述隔垫物在坚直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栅线重合。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曲面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 栅极,与所述栅线同层设置; 栅极绝缘层,形成于所述栅线和所述栅极的上方; 有源层,形成于所述栅极绝缘层的上方; 源极,形成于所述有源层的上方,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 漏极,与所述源极同层设置; 所述固定柱形成于所述栅极绝缘层的上方,所述固定柱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图 形和第二子图形,所述第一子图形与所述有源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子图形与所述源极同 层设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曲面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隔垫物上 的所述凹槽的数量为3?11个。
7.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曲面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隔垫物对 应的固定柱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
8. -种曲面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备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和形成于所述第一衬底的上方的隔垫物, 所述隔垫物上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凹槽; 制备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和形成于所述第二衬底上方且与所述隔 垫物对应设置的固定柱; 将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进行对盒处理; 将对盒后的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进行弯曲处理,所述固定柱置于所述凹槽中 以维持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弯曲。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曲面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垫物的形 状为条形,所述条形的隔垫物在所述第二衬底的上方水平设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曲面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第一基 板的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半色调掩模工艺在所述第一衬底的上方形成所述隔垫物。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曲面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基板为彩膜 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阵列基板,所述固定柱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图形和第二子图 形; 所述制备第一基板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第一衬底的上方形成彩色矩阵图形和黑矩阵; 在所述黑矩阵上方形成所述隔垫物; 所述制备第二基板的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在第二衬底的上方形成栅线和栅极; 在所述栅线和所述栅极的上方形成栅极绝缘层; 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在所述栅极绝缘层的上方形成有源层和所述第一子图形; 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在第二衬底的上方形成数据线,在所述有源层上方形成源极和漏 极,在所述第一子图形的上方形成所述第二子图形。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曲面式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 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进行对盒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对盒后的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进行预固化。 所述将对盒后的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进行弯曲处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弯曲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进行再固化。
【文档编号】G02F1/1339GK104155809SQ201410327711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0日
【发明者】张洪术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