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小粒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调色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387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使用小粒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调色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使用小粒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调色剂。本发明提供高黑色度、着色力高、且不引起基于磁性调色剂的调色剂载体表面的磨削、抑制了起雾、拖尾之类的图像缺陷的磁性调色剂。一种磁性调色剂,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粘结树脂及磁性氧化铁颗粒的磁性调色剂颗粒,该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数均粒径为0.05μm以上0.15μm以下,且该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数均粒径(μm)和该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比表面积(m2/g)的关系满足下述式(1)。[数均粒径]×[比表面积]≤1.10···(1)
【专利说明】使用小粒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调色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利用电子照相法、静电记录法或磁性调色剂喷墨方式记录法的记录方 法中所使用的磁性调色剂。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的发展,要求能够应对目前以上的高 速化、高图像质量化、高可靠性的调色剂。进而,使用调色剂的环境多样化,要求在各种各样 的环境下使用时都能提供稳定的图像的调色剂。
[0003] 另一方面,作为图像形成体系中的显影方式,从故障少、寿命也长、维修也容易的 方面考虑,优选使用利用了简单结构的显影器的单组分显影方式。
[0004] 单组分显影方式中已知有几种方法。其中之一有使用使磁性氧化铁内含于调色 剂得到的磁性调色剂的跳跃式(jumping)显影法。跳跃式显影法是使用显影偏压,使调色 剂载体和通过摩擦带电而带电的磁性调色剂喷射/附着于感光体上,将感光体上的静电图 像作为磁性调色剂图像来进行可视化的方法。跳跃式显影法由于磁性调色剂的输送控制容 易、复印机或打印机等的内部污染少,因此,被大量实用化。
[0005] 另一方面,过去已经提出了几种通过使用黑色度高的磁性调色剂,从而得到稳定 的图像的方法。
[0006]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下述技术:通过将调色剂的高温区域及常温区域下的介质损耗 角正切之比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黑色度高的着色剂,减小由环境引起的调色剂的带 电性的变化,从而无论环境如何即使为半色调图像也能维持高黑色度。
[0007] 专利文献2公开了下述调色剂:通过控制调色剂的粒度分布和调色剂载体表面的 凹凸部分,从而即使长时间的印刷也不会污染调色剂载体表面。
[0008] 专利文献3公开了 :控制磁性氧化铁内部的硫元素量来制作黑色度高的磁性氧化 铁的方法、及含有该磁性氧化铁的色调良好的磁性调色剂。
[0009] 现有技術文献
[0010] 专利文献
[0011]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06-118700号公报
[0012]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9-205047号公报
[0013]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8-2309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4] 发明要解决的问是页
[0015] 从降低运行成本的观点出发,为了以少量的磁性调色剂就可以进行黑色度高的印 刷,对磁性调色剂的着色力的要求增高。磁性调色剂的着色力受到磁性调色剂所含的磁性 氧化铁颗粒的性能的影响较大。如果单纯地增加磁性调色剂中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含量, 则有磁性调色剂的着色力升高,但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变大的倾向。本申请发明人等着眼于 减小磁性氧化铁颗粒的粒径,在使用相同重量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情况下,也可以增加磁 性调色剂所含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个数,可以提高磁性调色剂的着色力。作为着色剂的磁 性氧化铁颗粒的个数增加时,磁性调色剂中的磁性氧化铁颗粒会进一步遮盖纸,因此磁性 调色剂的着色力增加。
[0016] 然而,通过使磁性氧化铁颗粒小粒径化还会产生新的问题。作为其中之一,可以 举出磁性氧化铁颗粒本身的黑色度的降低。这是由于下述原因而产生的问题:由于磁性氧 化铁颗粒的小粒径化而每单位重量的表面积增加,从而磁性氧化铁颗粒整体的比表面积增 力口。比表面积大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表面易被氧化。表面被氧化的磁性氧化铁颗粒变红。 其结果,含有这样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磁性调色剂的黑色度降低,无法体现出有品质的黑 色。如上所述,为了提高磁性调色剂的着色力,使磁性氧化铁颗粒单纯地小粒径化时,有色 调变差之类的问题。
[0017] 另外,作为由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比表面积增加而引起的其他问题,可以举出基于 含有磁性氧化铁颗粒的磁性调色剂的调色剂载体表面的磨削。这是如下问题:比表面积大 的磁性氧化铁颗粒在其表面凹凸多,因此含有这样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磁性调色剂和调色 剂载体接触时,由于在磁性调色剂表面露出的磁性氧化铁颗粒表面的凹凸而调色剂载体被 磨削。磁性调色剂通过与调色剂载体表面相接触而利用摩擦带电来附加带电性。因此,调色 剂载体的表面被磨削时,不会充分地引起磁性调色剂的摩擦带电,会引起在实黑图像中产 生白条纹状的线之类的图像缺陷。使用现有的磁性氧化铁颗粒时,为调色剂载体表面的磨 削不会产生问题的水平,但是使用通过小粒径化而比表面积增加了的磁性氧化铁颗粒时, 基于磁性氧化铁颗粒表面的凹凸的调色剂载体表面的磨削增加,其结果,产生图像缺陷。
[0018] 另外,作为由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比表面积增加而引起的问题,可以举出起雾。起雾 是由带电量低的磁性调色剂喷射/附着于感光体上的非潜像部而引起的。在磁性调色剂表 面露出的磁性氧化铁颗粒会变为磁性调色剂的电荷的泄漏点。对于经由磁性氧化铁颗粒的 电荷的泄漏,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比表面积越大、凹凸越多,越易发生。在磁性调色剂中使用 比现有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的磁性氧化铁颗粒时,在磁性调色剂表面 露出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表面积增加。因此,由电荷的泄漏导致磁性调色剂的带电量易降 低,其结果,起雾恶化。
[0019] 进而,还必须考虑拖尾。拖尾是指在感光体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磁性调色剂自感 光体上的静電潜像部渗出的现象。如上所述,在磁性调色剂中使用比表面积大的磁性氧化 铁颗粒时,在磁性调色剂表面露出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比表面积增加,凹凸增加,因此由电 荷的泄漏导致磁性调色剂的带电量易降低。磁性调色剂的带电量降低时,磁性调色剂彼此 的静电的斥力变弱,因此磁性调色剂彼此聚集,产生聚集块。这样的聚集块喷射/附着到感 光体上时,聚集了的磁性调色剂自静電潜像部渗出,因此易产生拖尾。
[0020] 专利文献1?3中均没有关于使磁性调色剂中的磁性氧化铁颗粒小粒径化时所产 生的、基于磁性氧化铁颗粒的调色剂载体的磨削、起雾、拖尾之类的图像缺陷的讨论。
[0021]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消除上述问题的磁性调色剂。
[0022] S卩,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高黑色度、着色力高、且不引起基于磁性调色剂的调色 剂载体表面的磨削、抑制了起雾、拖尾之类的图像缺陷的磁性调色剂。
[0023]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24] 本申请发明人等认为,在跳跃式显影法中,为了提供高黑色度、着色力高、且不引 起调色剂载体表面的磨削、抑制了起雾、拖尾之类的图像缺陷的磁性调色剂,通过使磁性调 色剂中所含的小粒径化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表面平滑,从而可以得到具有上述效果的磁性 调色剂,进行了研究。此处,磁性体表面的平滑性可以用比表面积来表示。例如考虑到存在 相同粒径和质量、比表面积不同的二种颗粒时,可以说比表面积小的颗粒的一方的表面是 平滑的。如上所述,有使磁性氧化铁颗粒单纯地小粒径化时,比表面积变大之类的关系。因 此,为了得到兼有小粒径且表面的平滑性的磁性氧化铁颗粒,必须同时控制磁性氧化铁颗 粒的粒径和比表面积的物性值而不是分别单独地控制粒径、表面积的物性值。鉴于以上情 况,本申请发明人等发现:在具有包含粘结树脂及磁性氧化铁颗粒的磁性调色剂颗粒的磁 性调色剂中,通过同时控制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数均粒径和比表面积,将磁性氧化铁颗粒的 数均粒径、以及该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数均粒径和比表面积的积的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 而首次获得了本申请的目标效果。即,本申请涉及一种磁性调色剂,其具有包含粘结树脂及 磁性氧化铁颗粒的磁性调色剂颗粒,其特征在于,该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数均粒径为〇. 05 μ m 以上且0. 15μπι以下,且该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数均粒径(μπι)和该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比表 面积(m2/g)的关系满足下述式(1)。
[0025] [数均粒径(μ m) ] X [比表面积(m2/g)]彡 1. 10 ( μ m · m2/g) · · · (1)
[0026] 发明的效果
[0027] 根据本申请,可以提供高黑色度、着色力高、且不引起调色剂载体表面的磨削、抑 制了起雾、拖尾之类的图像缺陷的磁性调色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本申请的磁性调色剂的特征在于,其具有包含粘结树脂及磁性氧化铁颗粒的磁性 调色剂颗粒,该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数均粒径为〇. 05 μ m以上且0. 15 μ m以下,且该磁性氧化 铁颗粒的数均粒径(μ m)和该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比表面积(m2/g)的关系满足下述式(1)。
[0029] [数均粒径(μ m) ] X [比表面积(m2/g)]彡 1. 10 ( μ m · m2/g) · · · (1)
[0030] 即,本申请的效果通过将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数均粒径、及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数均 粒径和比表面积的积控制为一定的值从而得到。
[0031] 首先,对本申请的磁性调色剂中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数均粒径进行说明。
[0032] 本申请中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数均粒径为0. 05 μ m以上且0. 15 μ m以下。另外, 优选为〇. 1〇μπι以上且0. 14μπι以下。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数均粒径为上述范围时,可以充 分地确保磁性调色剂中发挥着色剂的作用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个数,因此可以得到高黑色 度、且高着色力的磁性调色剂。另一方面,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数均粒径大于0. 15 μ m时,磁 性调色剂中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个数变少,磁性调色剂的着色力降低。另外,磁性氧化铁颗 粒的数均粒径小于0. 05 μ m时,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比表面积变大,磁性氧化铁颗粒易被氧 化而变红,其结果,磁性调色剂的黑色度降低。
[0033] 本申请的优异效果通过仅仅将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数均粒径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无 法充分地得到。本申请发明人等发现:使用小粒径化的磁性氧化铁颗粒时,与磁性氧化铁颗 粒的数均粒径相适应地控制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数均粒径和比表面积的积的值,这在充分地 得到本申请的效果的方面是必须的。
[0034] 以下对其理由进行详细描述。
[0035] 通常,减小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数均粒径时,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比表面积变大。从 而,会产生上述那样的各种问题,因此,使用这样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磁性调色剂在实际使 用时是困难的。本申请发明人等发现:磁性氧化铁颗粒表面的凹凸会磨削调色剂载体表面, 而且成为磁性调色剂的电荷的泄漏点,从而使磁性调色剂的带电量降低,产生起雾、拖尾。 而且发现:即使为小粒径化的磁性氧化铁颗粒,将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比表面积控制为小时, 也可以得到高黑色度、且能抑制调色剂载体表面的磨削、抑制了起雾、拖尾的磁性调色剂。 此处,将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比表面积控制为小,是指使磁性氧化铁颗粒表面的凹凸平滑。
[0036] 如此,本申请发明人等发现:不仅将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数均粒径控制在上述范围 内,还控制磁性氧化铁颗粒的表面为平滑,从而首次充分地获得了本申请的目标效果。具体 而言,通过使用具有满足式(1)的数均粒径及比表面积的磁性氧化铁颗粒,从而可以得到 解决了上述问题的磁性调色剂。
[0037] 接着,对本申请中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数均粒径和比表面积的关系进行说明。
[0038] 本申请中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数均粒径(μ m)和比表面积(m2/g)的积为 1.10(ym*m2/g)以下。另夕卜,优选为1.00(ym*m 2/g)以下,更优选为0.95(ym*m2/g)以 下。另一方面,上述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数均粒径和比表面积的积优选为〇. 60 ( μ m · m2/g) 以上。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数均粒径和比表面积的积的值为上述范围内时,可以得到高黑色 度、且能抑制调色剂载体表面的磨削、抑制了起雾、拖尾的磁性调色剂。磁性氧化铁颗粒的 数均粒径和比表面积的积大于1. 10(ym*m2/g)时,磁性氧化铁颗粒表面的凹凸增加,因此, 产生基于磁性调色剂的调色剂载体表面的磨削。另外,磁性调色剂表面中的磁性氧化铁颗 粒的表面积增加,成为磁性调色剂的电荷的泄漏点,因此磁性调色剂的带电量降低,产生起 雾、拖尾。
[0039] 接着,对用于得到本申请中使用的磁性氧化铁颗粒那样的、小粒径且比现有的比 表面积小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方法进行说明。
[0040] 上述专利文献3中,通过将制造磁性氧化铁颗粒时的氧化反应工序由通常的1步 分成2步来进行,从而谨慎地进行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晶体生长,在维持高黑色度不变的情 况下得到了小粒径化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然而,如上那样,通过仅仅将工序分割,反应中的 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搅拌不充分,而且无法进行均匀的氧化反应。制造磁性氧化铁颗粒时的 氧化反应不均匀时,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晶体生长变得不均匀,无法得到表面平滑的磁性氧 化铁颗粒。其结果,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数均粒径和比表面积的积不会变为1. 10以下,因此, 使用这样的磁性氧化铁颗粒时,会产生调色剂载体的磨削、起雾、拖尾等图像缺陷。另外,作 为其他方法,已知有下述方法等:在制造磁性氧化铁颗粒时的反应工序中,通常向磁性氧化 铁颗粒吹送高浓度的氧,从而促进磁性氧化铁颗粒表面的氧化反应,得到即使为小粒径黑 色度也高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然而,上述方法没有考虑磁性体表面的平滑性,因此无法得到 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数均粒径和比表面积的积为1. 1〇(μπι · m2/g)以下的磁性氧化铁颗粒。
[0041] 为了得到数均粒径和比表面积的积为1. 10(μπι · m2/g)以下的磁性氧化铁颗粒, 必须谨慎地进行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晶体生长,进而必须使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晶体生长均匀 地进行。因此,氧化反应时,必须将含有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浆料状的溶液均匀地混合,使磁 性氧化铁颗粒的生长均匀化。
[0042] 作为用于其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将制造磁性氧化铁颗粒时的氧化反应工序分 害!],进而调整含有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浆料状溶液的pH的方法。上述情况下,溶液的粘度下 降,且变得易于搅拌,在该状态下,将溶液均匀地搅拌,可以使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晶体生长 均匀地进行。另外,通过一度终止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晶体生长,以机械的方式剧烈搅拌浆料 状溶液,从而可以使溶液中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晶体生长均匀地进行。
[0043] 以下描述用于得到本申请中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适合的制造方法,但不限定于 此。
[0044] 本申请中的磁性氧化铁颗粒例如可以通过进行如下工序而得到:
[0045] 第1反应工序,形成磁性氧化铁的种子颗粒;
[0046] 第2反应工序,使上述种子颗粒生长;及
[0047] 第3反应工序,在第2反应工序后,一边充分地搅拌含有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浆料状 的溶液一边进一步使其生长,得到目标磁性氧化铁颗粒。
[0048] 如此,通过将反应工序分为3步,从而比目前更谨慎地进行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晶 体生长,进而在反应过程中搅拌含有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浆料状的溶液,使磁性氧化铁颗粒 的晶体生长均匀地进行,从而可以得到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晶体的形状整齐、表面平滑的磁 性氧化铁颗粒。
[0049] 接着,对用于得到磁性氧化铁颗粒的各反应工序进行详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
[0050] 〈第1反应工序〉
[0051] 使亚铁盐水溶液和相对于该亚铁盐水溶液中的亚铁盐为0. 90?1. 00当量的氢氧 化碱水溶液反应。在含有所得氢氧化亚铁胶体的亚铁盐溶液中添加相对于Fe以Si换算计 为0. 05?1. 00原子%的水可溶性硅酸盐。接着,将含有氢氧化亚铁胶体的亚铁盐反应液 的pH调整为8. 0?9. 0。然后,加热至70?KKTC的温度范围,同时用含氧气体通气进行 氧化反应,直至铁的氧化反应率变为7?12%,生成磁铁体晶核颗粒。
[0052] 〈第2反应工序〉
[0053] 相对于所得磁铁体晶核颗粒和含有氢氧化亚铁胶体的亚铁盐反应液以1. 01? 1. 50当量的方式添加氢氧化碱水溶液,加热至70?KKTC的温度范围,同时用含氧气体通 气,进行氧化反应,直至铁的氧化反应率变为40?60%。
[0054] 〈第3反应工序〉
[0055] 边进行搅拌边调整pH至优选为5. 0?9. 0,使反应液的粘度降低使其易于搅拌,在 此基础上进行搅拌直至反应液变为均匀。此处,将pH自碱调整至中性侧的理由是由于使浆 料粘度降低,易于进行搅拌。如此,将用于使反应液的粘度降低而易于进行搅拌的反应液的 pH称作"中继条件"。之后,将pH再次调整至9. 5以上,相对于在第1反应工序中添加的水 可溶性硅酸盐添加20?200 %的水可溶性硅酸盐(使第1反应工序和第3反应工序中添加 的硅元素以总计计为1. 9原子%以下),加热至70?KKTC的温度范围,同时用含氧气体通 气进行氧化反应。
[0056] 进而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被覆由上述工序得到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表面的工序。
[0057] 本申请中的磁性氧化铁颗粒优选粒径小于0. 05 μ m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比例为 磁性氧化铁颗粒整体的10个数%以下,更优选为5个数%以下。粒径小于0. 05 μ m的磁性 氧化铁颗粒的个数的比例为该范围时,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比表面积不会变得过大,不易引 起基于磁性调色剂的调色剂载体表面的磨削。数均粒径小于0. 05 μ m的磁性氧化铁颗粒为 10个数%以下的磁性氧化铁颗粒如上所述那样可以如下得到,即,制造磁性氧化铁颗粒时, 将氧化反应分割、或在氧化反应中进行搅拌等,使氧化反应均匀地进行从而得到。另外,也 可以使用分级机,将数均粒径小于〇. 05 μ m的磁性氧化铁颗粒分级从而得到。
[0058] 本申请中使用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形状优选为八面体形状。磁性氧化铁颗粒的形 状为八面体形状时,分散于粘结树脂中时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分散性变得良好,因此可以 得到着色力更高的磁性调色剂。
[0059] 本申请中使用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发热开始温度优选为160°C以上。另外,更优选 为165°C以上。发热开始温度是指,加热磁性氧化铁颗粒时,发热反应开始的温度,是磁性氧 化铁颗粒的氧化反应开始的温度。发热开始温度为160°C以上时,在制造磁性调色剂时的 加热工序中,磁性氧化铁颗粒表面不易被氧化,易于得到高黑色度的磁性调色剂。为了使磁 性氧化铁颗粒的发热开始温度为160°C以上,有下述方法:将磁性氧化铁颗粒的表面用硅 化合物、铝化合物等进行涂布等从而提高耐热性的方法;通过减小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比表 面积从而不易被氧化的方法。此外,发热开始温度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为220°C以 下。
[0060] 本申请的磁性调色剂中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含量相对于磁性调色剂所含的粘结 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上且10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上且75质 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上且60质量份以下。磁性氧化铁颗粒的含量相对于粘 结树脂100质量份为30质量份以上时,利用由调色剂载体内部的磁体产生的磁的约束力, 可以控制磁性调色剂自调色剂载体上向感光体表面喷射的量,因此易于抑制起雾、拖尾。另 夕卜,磁性氧化铁颗粒的含量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为100质量份以下时,在磁性调色剂 表面露出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个数变得合适,不易引起由磁性氧化铁颗粒导致的电荷的泄 漏。其结果,可以得到进一步抑制了起雾、拖尾的磁性调色剂。
[0061] 本申请中使用的磁性氧化铁颗粒优选含有相对于铁元素以硅元素换算计为0. 19 原子%以上且1.90原子%以下的硅元素。硅元素的含量为该范围时,可以得到黑色度优异 的磁性氧化铁颗粒。另外,优选含有相对于铁元素以铝元素换算计为0. 10原子%以上且 1.00原子%以下的铝元素。铝元素的含量为该范围时,磁性调色剂的带电性控制变得良好, 可以不易引起起雾。另外,磁性氧化铁颗粒优选含有硅元素和铝元素两者。
[0062] 另外,使上述磁性氧化铁颗粒溶解于盐酸溶液时的铁元素溶解率X为大于20%且 80%以下的范围时,硅元素溶解率Y优选满足包含铁元素溶解率10 %时的硅元素溶解率 (a)的下述式⑵及(3)。
[0063] {(100-a)X+100(a-10)}/90-10 (l-a/100)彡 Y 彡{(100-a)X+100 (a-10)}/90+10 (1 -a/100) · · · (2)
[0064] 10 彡 a 彡 80 · · · (3)
[0065] (其中,20〈X 彡 80)
[0066] 此处,a表示铁元素溶解率10%时的硅元素溶解率,X表示使磁性氧化铁颗粒溶解 于盐酸溶液时的铁元素溶解率,Y表示使磁性氧化铁颗粒溶解于盐酸溶液时的铁元素溶解 率为X时的娃元素溶解率。
[0067] 上述关系式示出使磁性氧化铁颗粒溶解于盐酸溶液时的、磁性氧化铁颗粒内部的 硅元素的分布。满足式(2)及(3)时,表示铁元素溶解率为20%以上且80%以下的范围、 且在磁性氧化铁颗粒内部硅元素以接近于均匀的状态分布。磁性氧化铁颗粒内部的硅元素 的分布为均匀时,磁性氧化铁颗粒形成为均匀的晶体结构,因此,磁性氧化铁颗粒表面的形 状变得平滑。其结果,在磁性调色剂中使用这样的磁性氧化铁颗粒时,可以抑制基于磁性调 色剂的调色剂载体表面的磨削,可以抑制起雾、拖尾。满足上述式(2)及(3)的磁性氧化铁 颗粒如上所述那样可以如下得到,即,制造磁性氧化铁颗粒时,将氧化反应分割,或使浆料 溶液的粘度降低并进行搅拌等,从而使磁性氧化铁颗粒内的硅元素的分布均匀。
[0068] 本申请中,粘结树脂可以使用通常在磁性调色剂中使用的树脂。其中,从磁性氧化 铁颗粒对粘结树脂的分散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具有聚酯单元的树脂。本申请中,"聚酯单元" 是指源自聚酯的部分,作为具有聚酯单元的树脂的例子,可以举出聚酯树脂、聚酯单元和其 他树脂单元键合而成的杂化树脂。作为上述其他树脂,可以举出乙烯基系树脂、聚氨酯树 月旨、环氧树脂及酚醛树脂等。
[0069] 对本申请中使用的、构成聚酯单元的成分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成分 可以根据种类、用途使用一种或二种以上的各种物质。作为酸成分,可以举出以下的二元羧 酸或其衍生物: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及邻苯二甲酸酐那样的苯二羧酸类或 其酸酐或其低级烷基酯;琥珀酸、己二酸、癸二酸及壬二酸那样的烷基二羧酸类或其酸酐或 其低级烷基酯;碳数1?50的烯基琥珀酸类或烷基琥珀酸类、或其酸酐或其低级烷基酯; 富马酸、马来酸、柠康酸及衣康酸那样的不饱和二羧酸类或其酸酐或其低级烷基酯。
[0070] 另外,作为醇成分,可以举出以下的二元醇:乙二醇、聚乙二醇、1,2-丙二醇、 1,3-丙二醇、1,3-丁二醇、1,4_ 丁二醇、2, 3-丁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1,5_ 戊二醇、 1,6_己二醇、新戊二醇、2-甲基-1,3-丙二醇、2-乙基-1,3-己二醇、1,4_环己烷二甲醇 (CHDM)、氢化双酚A及化学式(1)所示的双酚及其衍生物:化学式(2)所示的二醇类。
[0071]

【权利要求】
1. 一种磁性调色剂,其具有包含粘结树脂及磁性氧化铁颗粒的磁性调色剂颗粒,其特 征在于, 所述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数均粒径为0. 05 μ m以上且0. 15 μ m以下,且 所述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数均粒径和所述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比表面积的关系满足下述 式⑴, [数均粒径]X[比表面积]彡l.l〇ym.m2/g· · · (1), 其中,所述数均粒径的单位为μ m,所述比表面积的单位为m2/g。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调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氧化铁颗粒中粒径小于 0. 05 μ m的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比例为磁性氧化铁颗粒整体的10个数%以下。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性调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数均粒 径为0. 10 μ m以上且0. 14 μ m以下。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性调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数均粒 径和所述磁性氧化铁颗粒的比表面积的关系满足下述式(2), [数均粒径]X [比表面积]彡1. 〇〇 μ m · m2/g · · · (2), 其中,所述数均粒径的单位为μ m,所述比表面积的单位为m2/g。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性调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调色剂中的所述磁性 氧化铁颗粒的含量相对于所述磁性调色剂所含的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为30质量份以上且 100质量份以下。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性调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调色剂中的所述磁性 氧化铁颗粒的含量相对于所述磁性调色剂所含的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为30质量份以上且 60质量份以下。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性调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氧化铁颗粒的形状为 八面体形状。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性调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氧化铁颗粒含有相对 于铁元素以硅元素换算计为0. 19原子%以上且1. 90原子%以下的硅元素。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性调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氧化铁颗粒的发热开 始温度为160°C以上。
【文档编号】G03G9/083GK104281022SQ201410331208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2日
【发明者】土田尚彦, 饭田育, 小川吉宽, 高桥彻, 辻本大祐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