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用格栅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0757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用格栅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用格栅管,包括截面为方形的护套,所述护套内切设有放置光缆的子管,所述护套的各顶角均为圆弧形,所述各顶角与子管之间通过两根呈夹角设置的支撑筋连接,两所述支撑筋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子管外壁上。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用格栅管通过在护套的各顶角与子管外壁之间连接具有夹角的两支撑筋,利用两支撑筋分散与分解护套与子管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方面避免护套传递压力至子管上而损坏子管;另一方面可减少护套承受来自子管的反作用力,保护了护套。
【专利说明】一种通信用格栅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管材,尤其涉及一种放置光缆的格栅管。

【背景技术】
[0002]格栅管是一种新型光缆护套管,由工程塑料制成,重量轻,使用寿命长,内壁光滑,磨擦力小,施工方便,可抵抗外力,保护光、电缆功能,有效空间大,方便于光缆的穿导、隔离及保护,产品具有提高工效、节约成本、安装方便、稳妥可靠等明显优点,广泛适用于光纤通讯、有线电视、电力电缆多媒体传输等基础工程。
[0003]现有的单孔格栅管仅是在护套内正切设置子管,供光缆从子管内穿过。因在施工时,格栅管是铺设在地面下,护套需要承载来自各方向的压力,若直接将子管内切于护套设置,经长时间工作后,来自各方向的压力会导致子管与护套的接触处破裂,从而影响光缆的使用。
[0004]另一方面,在铺设格栅管时,因管路较长,需要将多根格栅管拼接起来,现有的拼接方式是通过承接口或接头,将两根格栅管的端部敲进承接口或接头内,不但增加了工程成本,而且拼接处难免会产生空隙,容易轴向松动且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抗压强度高、拼接方便、牢固的格栅管。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信用格栅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截面为方形的护套,所述护套内切设有放置光缆的子管,所述护套的各顶角均为圆弧形,所述各顶角与子管之间通过两根呈夹角设置的支撑筋连接,两所述支撑筋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子管外壁上。
[0007]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格栅管的一端于所述护套内壁与子管外壁之间设有伸出所述格栅管端部的插舌,所述格栅管的另一端于所述护套内壁与子管外壁之间设有能够容置所述插舌的凹槽。
[0008]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凹槽内壁设有若干个防滑凸起。
[0009]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两所述支撑筋之间的夹角介于60°?80°之间。
[0010]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用格栅管通过在护套的各顶角与子管外壁之间连接具有夹角的两支撑筋,利用两支撑筋分散与分解护套与子管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方面避免护套传递压力至子管上而损坏子管;另一方面可减少护套承受来自子管的反作用力,保护了护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截面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0014]图中:10、护套,20、子管,30、支撑筋,40、插舌,50、凹槽,5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通信用格栅管,包括截面为方形的护套10,护套10内切设有放置光缆的子管20,护套10的各顶角均为圆弧形,以减小与外界的摩擦力,便于安装;各顶角与子管20之间通过两根呈夹角设置的支撑筋30连接,两支撑筋30的连接点位于子管20外壁上。通过两支撑筋30,从护套10顶角处传递过来的压力,在两支撑筋30与顶角的连接处得到分散,不会直接作用于子管20上,避免子管20受损;而子管20对护套10的反作用力可通过两支撑筋30进行两个方向的分解,使得反作用在护套10上的反作用力变小,亦保护了护套10。若是只在各顶角与子管20之间设置一根支撑筋30,则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得不到分散与分解,来自对护套10的压力会直接传递给子管20,使子管20受损。
[0017]优选的,两支撑筋30之间的夹角介于60°?80°之间,本实用新型中两支撑筋30之间的夹角为74°。在该角度范围之内,护套10与子管20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可得到最大程度的分散与分解。
[0018]为方便两格栅管之间进行拼接,本实用新型的格栅管的一端于护套10内壁与子管20外壁之间设有伸出格栅管端部的插舌40,格栅管的另一端于护套10内壁与子管20外壁之间设有能够容置插舌40的凹槽50。两格栅管拼接时,只需将其中一根格栅管端部的插舌40对准另一根格栅管端部的凹槽50插入即可,插舌40与凹槽50为过盈配合。
[0019]进一步的,可在凹槽50内壁设有若干个防滑凸起51,以防止插舌40相对轴向移动,而影响两根格栅管之间的密封性。
[0020]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通信用格栅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截面为方形的护套,所述护套内切设有放置光缆的子管,所述护套的各顶角均为圆弧形,所述各顶角与子管之间通过两根呈夹角设置的支撑筋连接,两所述支撑筋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子管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用格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管的一端于所述护套内壁与子管外壁之间设有伸出所述格栅管端部的插舌,所述格栅管的另一端于所述护套内壁与子管外壁之间设有能够容置所述插舌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用格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壁设有若干个防滑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用格栅管,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撑筋之间的夹角介于60。?80。之间。
【文档编号】G02B6/44GK204065490SQ201420348087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6日
【发明者】朱小龙, 孙康, 陆德华, 张建忠, 薄方荣, 孙建锋, 赵勇 申请人:江苏苏龙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