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2122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包括镜筒及从物体侧依次设置于镜筒内的E48R塑料的第一镜片、隔圈、OKP4塑料的第二镜片、第一垫圈、E48R塑料的第三镜片、第二垫圈及红外截止滤光片;所述镜筒内径根据对应的每个原件的外径来进行设置;所述第一镜片为凸凹型正镜,从物体侧依次包括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第二镜片为凹凸型负镜,从物体侧依次包括第三表面以及第四表面,所述第一、二、三、四表面为非球面,第三镜片为斯密特型结构镜片,从物体侧依次包括第五表面以及第六表面,所述第五表面为波浪形曲面。
【专利说明】成像I竞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像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0002]近来,在移动电话用相机模块、数字静态相机(DSC)、便携式摄像机和PC相机(附接至个人电脑的成像设备)领域中的研究工作方兴未艾,这些设备都与图像提取系统连接。为使与这样的图像提取系统相关的相机模块获得图像,最重要元件之一是产生图像的成像镜头。
[0003]手机镜头的研发工作是在九十年代末期才开始的,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就有了快速的发展,珠三角的所有光学企业几乎都在生产手机镜头。目前可拍照手机已经逐渐取代了低端的数码相机。手机镜头的像素也越来越高,国内手机市场的标准配置是前置镜头采用VGA镜头,后置采用2M以上的镜头。国外手机市场要求更高,已经达到前置2M,后置5M以上的配置。因此对高像素低成本的手机镜头的研究设计和开发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镜头,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成像效果优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包括镜筒及从物体侧依次设置于镜筒内的E48R塑料的第一镜片、隔圈、0KP4塑料的第二镜片、第一垫圈、E48R塑料的第三镜片、第二垫圈及红外截止滤光片;所述镜筒内径根据对应的每个原件的外径来进行设置;所述第一镜片为凸凹型正镜,从物体侧依次包括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非球面,其顶点的曲率半径R1大于1.0mm,所述第二表面为非球面,其顶点的曲率半径R2大于4.0mm;第二镜片为凹凸型负镜,从物体侧依次包括第三表面以及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为非球面,其顶点的曲率半径R3小于1.0mm ;所述第四表面为非球面,其顶点的曲率半径R4大于1.0mm ;第三镜片为斯密特型结构镜片,从物体侧依次包括第五表面以及第六表面,所述第五表面为波浪形曲面,其中间点的曲率半径R5大于1.0mm ;所述第六表面为波浪形曲面,其中间点的曲率半径R6大于1.0mm。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二、三镜片的厚度的控制在0.3-0.5mm,所述第三镜片60的中心厚度位置的控制在0.4-0.5mm,边缘位置厚度小于中心位置。
[0007]优选的,所述Rl大于大于1.5mm小于5.0mm,所述R2大于10.0mm,所述R3大于
0.3mm小于1.0mm,所述R4大于1.0mm小于5.0mm,所述R5大于5.0mm,所述R6大于1.5mm小于 10.0mnin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垫圈内侧呈台阶状设置。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成像镜头中垫圈皆采用环保塑胶材料,不用金属件,成本优势明显;第一、二镜片中心边厚均匀化,方便镜片的注塑成型,镜片边厚较大,有利于自动组装及自动剪片机的作业,从而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效率;第一、二及三镜片使用高折射的材料,既能保证成像效果,成像镜头边缘的亮度,又能通过环测的要求,最大的控制产品成本;成像镜头结构采用台阶式结构,镜筒根据每个镜片的外径来进行实配,从而方便镜片的组装,提升成像镜头的生产良率及效率,,第一、二及三镜片和红外截止滤光片使用UV胶进行固定,既符合环保要求又能够保证结构的可靠性。
[0010]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0012]附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成像镜头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0014]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包括镜筒10及从物体侧依次设置于镜筒10内的E48R塑料的第一镜片20、隔圈30、0KP4塑料的第二镜片40、第一垫圈50、E48R塑料的第三镜片60、第二垫圈70及红外截止滤光片80 ;所述镜筒10内径根据对应的每个原件的外径来进行设置;所述第一镜片20为凸凹型正镜,从物体侧依次包括第一表面22以及第二表面24,所述第一表面22为非球面,其顶点的曲率半径R1大于1.0mm,所述第二表面24为非球面,其顶点的曲率半径R2大于4.0mm ;第二镜片40为凹凸型负镜,从物体侧依次包括第三表面42以及第四表面44,所述第三表面42为非球面,其顶点的曲率半径R3小于1.0mm ;所述第四表面44为非球面,其顶点的曲率半径R4大于1.0mm ;第三镜片60为斯密特型结构镜片,从物体侧依次包括第五表面62以及第六表面64,所述第五表面62为波浪形曲面,其中间点的曲率半径R5大于1.0mm;所述第六表面64为波浪形曲面,其中间点的曲率半径R6大于1.0mm。
[0015]第一、二、三、四、五及六表面22、24、42、44、62、64的曲面情况根据情况而定,一般来说需要保证曲面平滑,优选的,所述R1大于大于1.5mm小于5.0mm,所述R2大于10.0mm,所述R3大于0.3mm小于1.0mm,所述R4大于1.0mm小于5.0mm,所述R5大于5.0mm,所述R6大于1.5mm小于10.0mm0当曲率半径为无穷大时,即为一接近平面的曲面,此时也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要求。
[0016]所述镜筒10采用PC(聚碳酸酯)塑胶材料制备,保证机械强度。
[0017]所述隔圈30米用环保遮光材料制备,优选加黑SOMA材料,控制通光量,保证弟一、二镜片20、40的间距,消除杂散光。其具体尺寸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0018]所述第一、二及三镜片20、40、60中心位置和边缘位置的厚度根据需求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二及三镜片20、40、60的厚度的控制在0.3-0.5mm之间,且需要保证各个位置的厚度均匀,即所述第一、二镜片20、40中心边厚均匀化设置,所述第三镜片60的中心厚度位置的控制在0.4-0.5mm,边缘位置厚度小于中心位置,约为0.3-0.4mm,方便镜片的注塑成型,有利于自动组装及自动剪片机的作业,从而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效率。
[0019]为了能保证成像效果,镜头边缘的亮度,又能通过环测的要求,最大的控制产品成本,优选的,第一镜片20和第三镜片60采用高折射率(nd= 1.530474)、高透过率(大于90% ),低射散(vd = 55.340483)的进口 E48R塑胶材料制得;第二镜片40采用高折射率(nd = 1.607295)、高透过率(大于90% ),高射散(vd = 26.635722)的0KP4进口塑胶材料。
[0020]所述第一垫圈50内侧呈台阶状设置,能够很好消除杂散光,其采用PC+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塑胶材料制得,控制通光量,保证第二、三镜片40、60的间距。
[0021]所述第二垫圈70采用PC+ABS塑胶材料制得,控制通光量,保证第三镜片60和红外截止滤光片80的间距,消除杂散光。
[0022]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80采用玻璃制得,例如肖特平板BK7型号的玻璃,并镀有滤光膜,并镀有滤光膜,通过镀膜实现红外光线截止的功能。相机的影像传感器本身除了感测物体所发出的可见光讯号外,还可以感测到波长大于750nm的红外光(IR)讯号,此多余的红外光讯号将造成所拍出的影像产生色偏,严重影响成像质量。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80的设置为了解决上述红外光所造成的色偏,只允许物体所发出的可见光通过不允许物体所发出的红外光通过,可避免影像传感器接收到红外光讯号,从而得到良好影像。
[0023]所述第一、二及三镜片20、40、60和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80使用UV胶进行固定,既符合环保要求又能够保证结构的可靠性。
[0024]本实用新型的成像镜头采用三片式塑胶非球面结构,光阑在镜头的中间,利用SOMA的孔径来控制光阑,其光学特性参数如下:
[0025]有效焦距:3.2mm ;
[0026]最大像域:#4.8mm ;
[0027]视场角:71度;
[0028]FN0:2.8±5%;
[0029]光学畸变:小于0.5%;
[0030]相对照度:大于50% ;
[0031]光学总长:3.9mm。
[0032]本实用新型的成像镜头中垫圈皆采用环保塑胶材料,不用金属件,成本优势明显;第一、二镜片中心边厚均匀化,方便镜片的注塑成型,镜片边厚较大,有利于自动组装及自动剪片机的作业,从而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效率;第一、二及三镜片使用高折射的材料,既能保证成像效果,成像镜头边缘的亮度,又能通过环测的要求,最大的控制产品成本;成像镜头结构采用台阶式结构,镜筒根据每个镜片的外径来进行实配,从而方便镜片的组装,提升成像镜头的生产良率及效率,,第一、二及三镜片和红外截止滤光片使用UV胶进行固定,既符合环保要求又能够保证结构的可靠性。
[0033]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及从物体侧依次设置于镜筒内的E48R塑料的第一镜片、隔圈、0KP4塑料的第二镜片、第一垫圈、E48R塑料的第三镜片、第二垫圈及红外截止滤光片;所述镜筒内径根据对应的每个原件的外径来进行设置;所述第一镜片为凸凹型正镜,从物体侧依次包括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非球面,其顶点的曲率半径R1大于1.0_,所述第二表面为非球面,其顶点的曲率半径R2大于4.0mm ;第二镜片为凹凸型负镜,从物体侧依次包括第三表面以及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为非球面,其顶点的曲率半径R3小于1.0mm ;所述第四表面为非球面,其顶点的曲率半径R4大于1.0mm ;第三镜片为斯密特型结构镜片,从物体侧依次包括第五表面以及第六表面,所述第五表面为波浪形曲面,其中间点的曲率半径R5大于1.0mm;所述第六表面为波浪形曲面,其中间点的曲率半径R6大于1.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三镜片的厚度的控制在0.3-0.5mm,所述第三镜片60的中心厚度位置的控制在0.4-0.5mm,边缘位置厚度小于中心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R1大于大于1.5mm小于5.0_,所述R2大于10.0mm,所述R3大于0.3mm小于1.0mm,所述R4大于1.0mm小于5.0mm,所述R5大于5.0mm,所述R6大于1.5mm小于10.0mn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圈内侧呈台阶状设置。
【文档编号】G02B1/04GK204215092SQ201420491278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9日
【发明者】应棋伟 申请人:深圳市理念光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