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罩、相机装置、注射成型模具及注射成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41518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球形罩、相机装置、注射成型模具及注射成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形罩、相机装置、注射成型模具及注射成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球形罩的壁厚被调整的球形罩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从以往,已知有一种能够改变拍摄方向的云台相机。关于云台相机,从防尘、防水及防故障的观点考虑,其有时覆盖球形罩。

关于球形罩的形状,从云台相机的使用目的或防止由云台相机拍摄的图像的劣化的观点考虑而提出有各种形状。

例如提出有呈具有将半球状与圆筒状接合的形状的球形罩。

并且,提出有一种以通过改变球形罩的壁厚而以期优化球形罩的成型性或光学特性的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在半球状球形罩中将顶部的壁厚设计成比开口端部的壁厚更厚的技术。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技术的目的在于在球形罩的成型中抑制偏移。

并且,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一种在半球状球形罩中将顶部的壁厚设计成比开口端部的壁厚更薄的技术。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技术的目的在于抑制所获取的图像的像差。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568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30065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在此,在成形具有如上述那样的半球状部分(弯曲部)和圆筒状部分(裙部)的球形罩时的注射成型模具内,关于从浇口注射的树脂的前进,遍及弯曲部的顶部附近的树脂和遍及裙部的树脂不一致。即,与遍及裙部的树脂的路径相比遍及弯曲部的顶部附近的树脂的路径更长,因此导致遍及弯曲部的顶部附近的树脂的前进相对于遍及裙部的树脂的前进变迟缓。

如此,若遍及弯曲部的顶部附近的树脂和遍及裙部的树脂的前进不一致,则导致有时在遍及弯曲部的顶部附近的树脂与遍及裙部的树脂结合的部位产生熔接线。

为了抑制该熔接线的产生,可考虑将裙部的壁厚一律设为较薄而放慢遍及裙部的树脂的速度,从而使遍及裙部的树脂的前进时刻与遍及弯曲部的树脂的前进时刻对应。

然而,若将裙部的壁厚一律设为较薄,则有时在弯曲部与裙部的交界面产生壁厚差,并因透过该交界面的光而产生图像的劣化。

并且,作为抑制熔接线的产生的另一方法,可考虑在成形模具的弯曲部的部位和成形裙部的部位设定模具温度差,从而使遍及裙部的树脂的前进时刻与遍及弯曲部的树脂的前进时刻对应。

然而,若在模具的一部分改变温度,则模具的设计或温度管理操作会变烦杂。

而且,在弯曲部及裙部具有均匀的壁厚的球形罩中,有时因弯曲部与裙部的交界面而导致图像的劣化。

在专利文献1及2记载有对半球状球形罩的技术,但未提到具有弯曲部及裙部的球形罩。

并且,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顶部的壁厚被设计成比开口端部的壁厚薄,因此很难使遍及裙部的树脂的前进时刻与遍及弯曲部的树脂的前进时刻对应,而很难抑制熔接线的产生。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熔接线的产生被抑制且所获取的图像的劣化被抑制的球形罩、相机装置、注射成型模具及注射成型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球形罩为覆盖相机的球形罩,其中,球形罩具备呈弯曲状的弯曲部及呈筒状的裙部,并具有位于弯曲部的顶部及位于裙部的开口端部,球形罩的壁厚在顶部最大并在开口端部最小,且从顶部朝向开口端部连续变薄,球形罩的内径及外径从顶部至开口端部连续变大。

根据本方式,球形罩的壁厚在顶部最大并在开口端部最小,且从顶部朝向开口端部连续变薄,因此能够使遍及(形成)裙部的树脂的前进时刻与遍及(形成)弯曲部的树脂的前进时刻对应。从而,本方式可抑制熔接线的产生。

并且,本方式中球形罩的壁厚在顶部最大并在开口端部最小,且从顶部朝向开口端部连续变薄,因此在通过安装了本方式的相机装置而获取的图像中,可抑制因弯曲部与裙部的交界面而引起的图像紊乱。

并且,根据本方式,球形罩的内径及外径从顶部至开口端部连续变大,因此能够提高自成型模具的剥离性。

优选将从顶部至开口端部沿球形罩的外周的距离设为x,将在开口端部的球形罩的壁厚设为t1,并将单调递减的函数设为f(x)时,球形罩的壁厚t由以下所示的式表示。

t=t1+f(x)

根据本方式,壁厚t在顶部表示最大值并在开口端部表示最小值且从顶部至开口端部单调递减,因此根据从浇口注射的树脂在模具内的路径长度调节球形罩的壁厚。从而,在本方式中,能够使遍及裙部的树脂的前进时刻与遍及弯曲部的树脂的前进时刻对应,因此可抑制熔接线的产生。

优选单调递减的函数f(x)为1次函数、2次函数或3次函数。

根据本方式,单调递减的函数f(x)为1次函数、2次函数或3次函数,因此能够将球形罩的壁厚的变化设计成各种方式。

优选单调递减的函数f(x)由自由曲线表示。

根据本方式,单调递减的函数f(x)由自由曲线表示,因此能够将球形罩的壁厚的变换设计成各种方式。

优选球形罩的弯曲部的形状为非球面状。

根据本方式,球形罩的弯曲部的形状为非球面状,因此在所获取的图像中可抑制画质劣化。

优选球形罩的纵截面的形状为椭圆状。

根据本方式,球形罩的纵截面的形状为椭圆状,因此在所获取的图像中可抑制画质劣化。

优选球形罩的纵截面的形状为超椭圆状。

根据本方式,球形罩的纵截面的形状为超椭圆状,因此在所获取的图像中可抑制画质劣化。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球形罩为覆盖相机的球形罩,其中,球形罩具备呈弯曲状的弯曲部及呈筒状的裙部,裙部具有与弯曲部连接的连接端部及开口端部,弯曲部的壁厚均匀,裙部的壁厚在连接端部最大并在开口端部最小,且从连接端部朝向开口端部连续变薄。

根据本方式,裙部的壁厚在连接端部最大并在开口端部最小且从连接端部朝向开口端部连续变薄,因此能够使遍及裙部的树脂的前进时刻与遍及弯曲部的树脂的前进时刻对应。从而,本方式中,能够抑制熔接线的产生,且能够在所获取的图像中抑制因弯曲部与裙部的交界面引起的图像紊乱。

并且,本方式中裙部的壁厚在连接端部最大并在开口端部最小且从连接端部朝向开口端部连续变薄,因此在通过安装了本方式的相机装置而获取的图像中,可抑制因弯曲部与裙部的交界面引起的图像紊乱。

优选弯曲部具有顶部,且球形罩的内径及外径从顶部至开口端部连续变大。

根据本方式,球形罩的内径及外径从顶部至开口端部连续变大,因此能够提高自球形罩成型模具的剥离性。

优选球形罩通过注射成型法而制造。

根据本方式,球形罩通过注射成型法而制造,因此可进一步抑制熔接线的产生。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相机装置具备相机和覆盖相机的上述球形罩。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注射成型模具具备:第1成型模具,成形球形罩的表面;及第2成型模具,成形球形罩的里面,第1成型模具及第2成型模具各自具有成形呈弯曲状的弯曲部的弯曲部成型部、成形位于弯曲部的顶部的顶部成型部、成形呈筒状的裙部的裙部成型部、成形位于裙部的开口端部的开口端成型部,第1成型模具与第2成型模具的间隔在顶部成型部最大并在开口端成型部最小,并从顶部成型部至开口端成型部连续变窄,在第1成型模具成形球形罩的外径的外径成型部及在第2成型模具成形球形罩的内径的内径成型部从顶部成型部连续变宽。

根据本方式,第1成型模具与第2成型模具的间隔在顶部成型部最大并在开口端成型部最小,从顶部成型部至开口端成型部连续变窄。从而,本方式中,能够成形熔接线的产生被抑制且在所获取的图像中因弯曲部与裙部的交界面而引起的图像紊乱被抑制的球形罩。

并且,根据本方式,成形第1成型模具的外径外径成型部及成形第2成型模具的内径的内径成型部从顶部成型部连续变宽。从而,本方式中,与所成形的球形罩的剥离性优异。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注射成型方法中,对上述注射成型模具注射树脂而成形球形罩。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注射成型模具具备:第1成型模具,成形球形罩的表面;及第2成型模具,成形球形罩的里面,第1成型模具及第2成型模具各自具有成形球形罩中的呈弯曲状的弯曲部的弯曲部成型部及成形球形罩中的呈筒状的裙部的裙部成型部,第1成型模具与第2成型模具的间隔在弯曲部成型部均匀,在裙部成型部从与所述弯曲部成型部的连接部至开口端成型部连续变窄。

根据本方式,在裙部成型部从与弯曲部成型部的连接部至开口端成型部连续变窄。由此,本方式中,能够成形熔接线的产生被抑制且在所获取的图像中可抑制因弯曲部与裙部的交界面而引起的图像紊乱的球形罩。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注射成型方法中,对上述注射成型模具注射树脂而成形球形罩。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球形罩的壁厚在顶部最大并在开口端部最小且从顶部朝向开口端部连续变薄,因此能够使遍及裙部的树脂的前进时刻与遍及弯曲部的树脂的前进时刻对应,因此可抑制熔接线的产生。并且,在通过安装了本发明的球形罩的相机装置而获取的图像中可抑制因弯曲部与裙部的交界面引起的图像紊乱。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相机装置的外观的图。

图2为球形罩的纵剖视图。

图3为球形罩的俯视图。

图4为表示球形罩的壁厚的变化的一例的图。

图5为注射成型模具的纵剖视图。

图6为注射成型球形罩时的树脂的前进的示意图。

图7为注射成型球形罩时的树脂的前进的示意图。

图8为球形罩的纵剖视图。

图9为球形罩的纵剖视图。

图10为注射成型模具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球形罩、相机装置、注射成型模具及注射成型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为表示相机装置100的外观的图。图1的(a)部分为表示相机装置100的外观的图,图1的(b)部分为表示在由图1的(a)部分表示的相机装置100中卸下球形罩10时的图。

如图1的(a)部分所示,相机装置100主要具有进行拍摄的相机25、以覆盖相机25的方式设置的球形罩10及作为相机25的平摇方向的旋转台而发挥功能的底座23。球形罩10能够进行装拆,且可根据需要进行球形罩10的更换。并且,相机25具有拍摄部19,通过拍摄部19拍摄被摄体而得到图像。

在图1的(b)部分示出卸下球形罩10时的情况。相机25的拍摄部19具有由透镜组构成的光学系统和成像元件。另外,省略光学图像及成像元件的图示。

相机25如箭头a所示那样能够在底座23上沿平摇方向旋转。并且,相机25的拍摄部19如箭头b所示那样能够沿倾斜方向旋转。即,相机装置100为能够在平摇方向及倾斜方向上控制拍摄方向的云台相机。另外,作为相机装置100,并不限定于云台相机。例如作为相机装置100,能够采用仅在平摇方向上控制拍摄方向的相机装置、能够在倾斜方向上控制拍摄方向的相机装置或拍摄定点的相机装置。

(第1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2为图1所示的球形罩10的纵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球形罩10的俯视图。

如图2所示,球形罩10为具备呈弯曲状的弯曲部11及呈筒状的裙部12的形状,如图3所示,开口端部21为圆形。另外,开口端部21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圆形,能够采用安装球形罩10的相机装置100的形状或对应于用途的形状。

弯曲部11具有表面11a及里面11b,由弯曲部11的表面11a及弯曲部11的里面11b形成弯曲状。在此,弯曲状是指圆滑的凸曲面的形状。例如作为弯曲部11的弯曲状,可列举非球面状、椭圆状或超椭圆状。另外,非球面是指没有不连续的面的面,作为非球面的特征可列举光学特性连续的情况。

弯曲部11具有顶部20,球形罩10的壁厚在顶部20变最大。另外,在图2中将顶部20的壁厚设为t2。

弯曲部11经由交界面13与裙部12接合。并且,交界面13由弯曲部11的连接端部15与裙部12的连接端部17构成。

裙部12具有表面12a及里面12b,由裙部12的表面12a及裙部12的里面12b构成筒状。在此,筒状是指圆且细长并呈中空形状。例如筒状为圆锥台的中空形状、圆筒形状或球面的一部分形状。

裙部12具有开口端部21,球形罩10的壁厚在开口端部21变最小。另外,在图2中将开口端部21的壁厚设为t1。

如图2所示球形罩10的壁厚从顶部20至开口端部21连续变薄。在此,壁厚连续变薄是指在壁厚的减少变化中没有不连续的部分,并指壁厚平滑地减少的情况。

球形罩10的外径l1及内径l2从顶部20至开口端部21连续变大。在此,外径l1及内径l2连续变大是指球形罩10的外径l1及内径l2的长度增加变化连续进行的情况,并指球形罩10的外径l1及内径l2的长度平滑地增加的情况。

球形罩10的内径l2及外径l1从顶部20至开口端部21连续变大,因此球形罩10自注射成型模具30(图5)的剥离性优异。

另外,在开口端部21可以具备用于与相机装置100连接的安装部(未图示)。即,如图1所示球形罩10通过安装于相机25或底座23等而覆盖相机25,因此球形罩10可以在开口端部21的前端具有安装部。安装部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为圆筒状,还可以在圆筒状安装部上设置有螺纹牙。在开口端部21进一步设置圆筒状安装部,由此确切地进行球形罩10与相机装置100的安装。安装部的大小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安装部的高度为球形罩10的2%以上且7%以下,优选3%以上且6%以下的范围的高度。

接着,对球形罩10的壁厚进行说明。球形罩10的壁厚在顶部20最大并在开口端部21最小,且从顶部20朝向开口端部21连续变薄。通过如此设计球形罩10的壁厚,能够使遍及裙部12的树脂的前进时刻与遍及弯曲部11的树脂的前进时刻对应。并且,在通过安装了球形罩10的相机装置100而获取的图像中可抑制因弯曲部11与裙部12的交界面13引起的图像紊乱。

图4为表示球形罩10的壁厚的变化的一例的图。在图2所示的球形罩10的纵剖视图中,为将从沿球形罩10的表面(弯曲部11的表面11a及裙部12的表面12a)的顶部20向开口端部21的距离(外周)设为x,并表示在距离x下的球形罩10的壁厚t的图表。另外,图3所示的t2表示在顶部20的壁厚,t1表示在球形罩10的开口端部21的壁厚。另外,在图4的横轴中示出有从顶部20至开口端部21沿球形罩10的表面的距离x,在纵轴中示出有球形罩10的壁厚。

点q1的坐标为(0、t2)并表示球形罩10在顶部20中的壁厚。并且,点q2的坐标为(x2、t1)并表示球形罩10在开口端部21中的壁厚。在图4所示的例中,点q1及点q2以单调递减的一次函数连结。另外,t1及t2可根据球形罩10的用途或光学特性等而适当确定。例如,t1为t2的80%以上且95%以下的值,优选为85%以上至90%以下的值。并且,x2为从顶部20至开口端部21的沿球形罩10的外周的距离。

并且,若点q1与点q2通过函数f(x)连结,则球形罩10的壁厚t由以下所示的式表示。另外,f(x)至少为单调递减的函数。在此,单调递减是指不会增加且以斜率不为零的方式减少的情况。并且,f(x)为在x=0时具有t3(t3=t2-t1)的值的函数。

t=t1+f(x)

另外,函数f(x)为单调递减的函数,可以为1次函数、2次函数或3次函数。并且,函数f(x)可以为由自由曲线表示的函数。例如作为自由曲线可列举傅里叶级数表示的函数等。

并且,作为函数f(x)的具体例,可列举表示由以下式表示的椭圆形状的函数。

(x/a)2+(y/b)2=1

并且,作为函数f(x)的具体例,可列举表示由以下式表示的超椭圆形状的函数。

(|x|/a)p+(|y|/b)p=1(其中,p>2)

接着,对用于通过注射成型而制造本发明的球形罩10的注射成型模具30进行说明。

图5为用于注射成型图1所示的球形罩10的注射成型模具30的纵剖视图。

注射成型模具30具备:第1成型模具31,成形球形罩10的表面;及第2成型模具32,成形球形罩10的里面。

第1成型模具31及第2成型模具32各自具有成形呈弯曲状的弯曲部11的弯曲部成型部(41a及41b)、成形位于弯曲部11的顶部20的顶部成型部(40a及40b)、成形呈筒状的裙部12的裙部成型部(42a及42b)、成形位于裙部12的开口端部21的开口端成型部(43a及43b)。

第1成型模具31与第2成型模具32的间隔在顶部成型部(40a及40b)为最大的t2,在开口端成型部(43a及43b)为最小的t1。并且,在从顶部成型部(40a及40b)至开口端成型部(43a及43b),第1成型模具31与第2成型模具32之间的间隔连续变窄。这对应于球形罩10的壁厚在球形罩10从顶部20至开口端部21连续变薄的情况。

而且,在第1成型模具31成形球形罩10的表面的表面成型部(外径成型部)45及在第2成型模具32成形球形罩10的表面的里面成型部(内径成型部)46从顶部成型部朝向开口端成型部连续变宽。从而,能够成形内径l2及外径l1连续变宽的球形罩10。

在注射成型模具使用在通常的注射成型法中所使用的树脂。例如,优选使用热塑性树脂,并可使用coc(环烯烃共聚物(cycloolefincopolymer))、cop(环烯烃聚合物(cycloolefinpolymer))、丙烯、聚碳酸酯等。

已熔融的树脂通过阀芯36从浇口35向模腔部47注射。根据图5所示的注射成型模具30,在从顶部成型部(40a及40b)至开口端成型部(43a及43b),第1成型模具31与第2成型模具32的间隔(模腔部47)连续变窄,因此能够使遍及裙部12的树脂的前进时刻与遍及弯曲部11的树脂的前进时刻对应。从而,能够成形熔接线的产生被抑制且在所获取的图像中弯曲部11与裙部12的交界面13引起的图像紊乱被抑制的球形罩10。并且,成形球形罩10的表面的表面成型部45及成形球形罩10的表面的里面成型部46连续从顶部成型部(40a及40b)连续变宽,因此能够成形自注射成型模具30的剥离性优异的球形罩10。

接着,对在本发明中熔接线的产生被抑制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6为使用在图5进行说明的注射成型模具30注射成型球形罩10时的示意图。

若从浇口35向注射成型模具30的模腔部47注射树脂,则所注射的树脂如图6的(a)部分至(f)部分所示那样前进。

球形罩10的形状并不是半球状,因此树脂m的路径与树脂n的路径不同。即,树脂m的路径为通过顶部成型部(40a及40b)附近的路径,树脂n的路径为通过裙部成型部(42a及42b)的路径。从而,由于球形罩10的形状不是半球状,因此树脂m的路径相对于树脂n的路径变长。

由于注射成型模具30在顶部成型部(40a及40b)及弯曲部成型部(41a及41b)中的间隔较宽,因此遍及球形罩10的顶部20附近的树脂m的前进变快。另一方面,由于注射成型模具30在裙部成型部(42a及42b)中的间隔变窄,因此遍及球形罩10的裙部附近的树脂n的前进变慢。

如此,通过调节第1成型模具31与第2成型模具32的间隔(模腔47)的宽度而调节树脂的前进速度,从而能够调节遍及球形罩10的顶部20附近的树脂m与遍及球形罩10的裙部附近的树脂n结合(相交)的时刻。即,树脂m的路径比树脂n的路径长,因此扩大顶部成型部(40a及40b)附近的间隔而加快树脂m的前进,且树脂n的路径比树脂m的路径短,因此使裙部成型部(42a及42b)附近的间隔变窄而使树脂n的前进变缓,由此能够调节树脂m与树脂n结合的时刻。

接着,若使用已调节树脂m与树脂n的前进时刻的注射成型模具30,则如图6的(f)部分所示,树脂m与树脂n在点r附近相接,因此可抑制熔接线的产生。

图7示意性表示成形壁厚在整个球形罩均匀的球形罩10时的树脂的前进。使用图7对熔接线的产生进行说明。

若从浇口35对注射成型模具30的模腔部47注射树脂,则所注射的树脂如图6的(a)部分至(f)部分所示那样前进。

图7所示的球形罩10并不是与图6所示的球形罩10相同的半球状,而是具有弯曲部11和裙部12的形状。从而,树脂m的路径变得比树脂n的路径长。

并且,在图7所示的情况下,在顶部成型部(40a及40b)及弯曲部成型部(41a及41b)中的间隔均匀。从而,树脂m与树脂n以相同的速度前进。从而,在图7所示的情况下,树脂m的时刻和树脂n的时刻未被调整,而树脂m比遍及裙部附近的树脂n晚一点相交(参考图6的(e)部分及图7的(e)部分)。从而,如图7(f)部分所示导致产生熔接线p。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对球形罩10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8为球形罩10的纵剖视图,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球形罩10。对在图2已进行说明的部位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第2实施方式的球形罩10具备呈弯曲状的弯曲部11及呈筒状的裙部12。

弯曲部11具有由弯曲部11的表面11a及里面11b形成的半球状。并且,壁厚在弯曲部11的顶部20为t2,壁厚在弯曲部11的连接端部15(交界面13)也为t2,且弯曲部11的壁厚均匀。即,在弯曲部11,壁厚在整个弯曲部11为t2,与壁厚连续变薄的第1实施方式的弯曲部11不同。

裙部12具有由裙部12的表面12a及里面12b形成的中空圆锥台形状。并且,裙部12在交界面13与弯曲部11的连接端部15经由裙部12的连接端部17而连接。裙部12的壁厚在裙部12的连接端部17最大并在开口端部21最小,且从裙部12的连接端部17朝向端部21连续变薄。即,壁厚在裙部12的连接端部17为t2,壁厚在裙部12的开口端部21为t1,且裙部12的壁厚连续变薄。

并且,球形罩10的内径l2及外径l1从顶部20至开口端部21连续变大,因此球形罩10自注射成型模具30的剥离性为良好。

如此,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弯曲部11具有半球状并具有均匀的壁厚的情况下,也由于在裙部12从连接端部17朝向开口端部21连续变薄,因此在球形罩10的成型时能够使形成裙部12的树脂的前进时刻与形成弯曲部11的树脂的前进时刻对应。从而,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熔接线的产生。并且,通过安装了本实施方式的球形罩10的相机装置而获取的图像中,可抑制因弯曲部与裙部的交界面引起的图像紊乱。

图9为球形罩10的纵剖视图,并示出有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球形罩10。对在图8中已进行说明的部位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与如图8所示的球形罩10相同,弯曲部11具有由弯曲部11的表面11a及里面11b形成的半球状。并且,球形罩10的弯曲部11的壁厚在顶部20及连接端部15相同为t2,且在整个弯曲部11均匀。

裙部12具有由裙部12的表面12a及里面12b形成的中空圆柱状。并且,裙部12在交界面13与弯曲部11的连接端部15经由裙部12的连接端部17而连接。裙部12的壁厚在裙部12的连接端部17最大并在开口端部21最小,且从裙部12连接端部17朝向开口端部21连续变薄。即,壁厚在裙部12的连接端部17为t2,壁厚在裙部12的开口端部21为t1,且裙部12的壁厚连续变薄。

在第2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图9)的球形罩10中,壁厚在裙部12连续变薄,因此能够在球形罩10的成型时使形成裙部12的树脂的前进时刻与形成弯曲部11的树脂的前进时刻对应。由此,在本例中也能够抑制熔接线的产生。并且在通过安装了本实施方式的球形罩的相机装置而获取的图像中,可抑制因弯曲部与裙部的交界面而引起的图像紊乱。

图10为图8所示的用于注射成型球形罩10的注射成型模具30的纵剖视图。另外,对在图5中已进行说明的部位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第1成型模具31及第2成型模具32各自具有成形呈弯曲状的弯曲部11的弯曲部成型部(41a及41b)、成形位于弯曲部11的顶部20的顶部成型部(40a及40b)、成形呈筒状的裙部12的裙部成型部(42a及42b)、成形位于裙部12的开口端部21的开口端成型部(43a及43b)。

第1成型模具31与第2成型模具32的间隔在弯曲部成型部(41a及41b)均匀。并且,第1成型模具31与第2成型模具32的间隔在裙部成型部(42a及42b)从与弯曲部成型部(41a及41b)的连接部至开口端成型部(43a及43b)连续变窄。

如以上所说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模具30并通过注射成型法而成形球形罩10,由此能够成形熔接线的产生被抑制的球形罩10。

以上对本发明的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符号说明

10-球形罩,11-弯曲部,12-裙部,13-交界面,19-拍摄部,20-顶部,21-开口端部,23-底座,25-相机,30-注射成型模具,31-第1成型模具,32-第2成型模具,100-相机装置,l1-外径,l2-内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