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机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056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光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机照明系统包括:

空间反射镜、前段子系统和后段子系统;

前段子系统和后段子系统,所述前段子系统用于将光源发射的第一平行光束汇聚到所述后段子系统的物方焦平面上,所述后段子系统用于将所述物方焦平面上的汇聚光束转化为第二平行光束,并将所述第二平行光束按照预设入光角度发射至数字微镜装置DMD的光阀面;

所述空间反射镜位于所述前段子系统和所述后段子系统之间,用于转折所述前段子系统和所述后段子系统之间的光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光机照明系统还包括:匀化装置,所述匀化装置为光导管或光棒,所述匀化装置位于所述光源与所述前段子系统之间,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射的光束匀化后得到匀化光束,并将所述匀化光束发射至所述前段子系统;

所述匀化装置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DMD的基片的长度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预设坐标系中,光线从所述匀化装置出射的方向为Z轴,位于垂直所述Z轴的平面内,且分别垂直的两个轴为X轴和Y轴;

所述空间反射镜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与所述X轴的夹角为45度,所述第二反射镜与所述Y轴的夹角为25~60度;

或者,所述空间反射镜包括第三反射镜,第三反射镜与X轴夹角45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子系统包括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所述后段子系统包括第三镜片;

所述第一镜片、所述第二镜片、所述空间反射镜和所述第三镜片在所述匀化装置与所述DLP投影机的镜头之间依次排布;

或者,所述前段子系统包括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所述后段子系统包括第三镜片和第四镜片;

所述第一镜片、所述第二镜片、所述空间反射镜、所述第三镜片和所述第四镜片在所述匀化装置与所述DLP投影机的镜头之间依次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所述第二镜片均为球面镜,所述第三镜片为非球面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光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子系统还包括:1片全内反射TIR棱镜和n片镜片,0<n≤2;

所述n片镜片用于将所述前段子系统发射的汇聚光束进行汇聚处理得到第二平行光束,并将所述第二平行光束发射至所述TIR棱镜上,由所述TIR棱镜将所述第二平行光束发射至所述DMD的光阀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IR棱镜由两个三角棱镜组成,TIR棱镜还用于在将所述第二平行光束发射至所述DMD的光阀面后,接收所述DMD的光阀面反射的第三平行光束,并将所述第三平行光束反射至数字光学处理DLP投影机的镜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IR棱镜上除与所述n片镜片相邻面、与所述DMD的光阀面相邻面和与所述镜头相邻面的外表面上均涂覆有消光漆;和/或,所述TIR棱镜用于出射所述第三平行光束的出光面上设置有挡光片,所述挡光片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三平行光束形成的光斑面积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入光角度为:所述光机照明系统的主光轴与成像光路的主光轴具有的偏转角度为34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三角棱镜包括第一TIR棱镜和第二TIR棱镜,其中,第一TIR棱镜相较于第二TIR棱镜更靠近后段子系统的n片镜片,所述第一TIR棱镜的三个侧面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第一TIR棱镜的入光面,与所述n片镜片的出光面相对,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DMD的光阀面相对且平行,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的夹角为a2,a2<32.64°。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