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0585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微型投影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公开涉及投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型投影仪。



背景技术:

微型投影仪又称便携式投影仪,是相较于传统投影仪更为精巧、集成化的投影仪。

在相关技术中,微型投影仪为一体式结构。微型投影仪集成了投影组件、发声组件和供电组件等多个不同的功能组件。其中,投影组件用于实现投影功能,发声组件用于播放声音,供电组件用于为微型投影仪供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型投影仪。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微型投影仪,所述微型投影仪包括:投影组件和至少一个发声组件;

其中,每一个发声组件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与所述投影组件相连。

可选地,所述投影组件呈柱体;

所述微型投影仪包括两个发声组件,所述两个发声组件为第一发声组件和第二发声组件,每一个发声组件呈柱体;

所述投影组件的第一底面通过所述可拆卸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发声组件的一个底面相连,所述投影组件的第二底面通过所述可拆卸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二发声组件的一个底面相连。

可选地,每一个发声组件呈棱柱体;

所述发声组件的各个侧面中,包括:至少一个为发声面的侧面和至少一个不为发声面的侧面。

可选地,所述投影组件呈棱柱体;

所述投影组件的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呈正八边形;

所述投影组件的一个侧面形成有投影镜头。

可选地,所述投影组件的第一底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发声组件与所述投影组件相连的底面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凹陷部吻合对接的第一凸起部;

所述投影组件的第二底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发声组件与所述投影组件相连的底面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凹陷部吻合对接的第二凸起部。

可选地,所述投影组件和每一个发声组件中均设置有电池模组。

可选地,所述投影组件和每一个发声组件上均设置有为各自的所述电池模组充电的充电接口。

可选地,所述投影组件和各个所述发声组件中,存在至少一个组件上设置有为各个所述电池模组充电的充电接口;

各个所述电池模组之间通过充电接点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可拆卸连接方式为磁性吸附方式。

可选地,所述投影组件和至少一个发声组件中设置有通信模组。

可选地,所述投影组件上设置有第一功能按键和第二功能按键;或者,所述投影组件上设置有第一功能按键,每一个发声组件上设置有第二功能按键;

其中,所述第一功能按键用于控制所述投影组件,所述第二功能按键用于控制所述发声组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采用分体式结构,每一个发声组件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与投影组件相连;使得发声组件和投影组件可以分体后各自独立放置,发声组件的放置位置不必跟随投影组件的放置位置,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将发声组件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从而保证用户收听到的音质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微型投影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微型投影仪的结构拆解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微型投影仪的应用场景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不同投影角度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微型投影仪的放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相关技术中提供的微型投影仪,发声组件是内置在微型投影仪中的,用户在使用微型投影仪观看多媒体内容的过程中,发声位置由微型投影仪的放置位置决定,当微型投影仪的放置位置距离用户较远时,收听到的音质效果不佳。基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型投影仪。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其核心思想是设计分体式结构的微型投影仪,发声组件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与投影组件相连,使得发声组件和投影组件可以分体后各自独立放置,发声组件的放置位置不必跟随投影组件的放置位置,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将发声组件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从而保证用户收听到的音质效果。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微型投影仪10的结构示意图。微型投影仪10包括:投影组件11和至少一个发声组件12。其中,每个发声组件12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与投影组件11相连。

投影组件11用于实现投影功能。投影组件11可以包括投影镜头、电池模组、充电接口以及功能按键等元器件。发声组件12用于播放声音。发声组件也可称为音箱组件,发声组件12可以包括扬声器、网罩、功能按键等元器件。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每个发声组件12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与投影组件11相连。可选地,可拆卸连接方式为磁性吸附方式。例如,各个组件的连接处设置有磁体,通过磁体实现组件之间的连接。例如,每个发声组件12通过磁性吸附方式与投影组件11连接,便于组件之间的拆分和组装。当然,在其它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拆卸连接方式也可以是螺纹连接方式、卡扣连接方式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结合参考图2,图2示出了微型投影仪10的结构拆解图。以磁性吸附方式为例,只需作用在发声组件12上的作用力大于投影组件11和发声组件12之间的磁性吸附力,即可将微型投影仪10进行拆分。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微型投影仪10为分体式结构,使得发声组件12和投影组件11可以分体后各自独立放置,发声组件12的放置位置不必跟随投影组件11的放置位置,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由选定投影组件11和各个发声组件12的位置,以获取较佳的投影效果和较佳的音质效果。另外,当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投影仪10包括多个发声组件12时,多个发声组件12可以分别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实现多点式发声。例如,结合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投影仪的应用场景图,当多个发声组件12分别放置于用户身后两侧时,能够营造出环绕立体声音效。

可选地,投影组件11呈柱体。例如,投影组件11可以呈棱柱体,也可以呈圆柱体。微型投影仪10包括两个发声组件12。该两个发声组件12为第一发声组件和第二发声组件(如图1和2所示,假设左侧为第一发声组件,右侧为第二发声组件)。每一个发声组件12呈柱体。例如,发声组件12可以呈棱柱体、也可以呈圆柱体。在通常情况下,微型投影仪10的投影组件11和各个发声组件12采用相同的柱体结构,以使得各个组件之间能够更好地组装适配。投影组件11的第一底面111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与第一发声组件的一个底面相连,投影组件11的第二底面112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与第二发声组件的一个底面相连。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每一个发声组件12呈棱柱体。棱柱体是底面为多边形的柱体,棱柱体至少包括三个侧面。例如,棱柱体可以是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等。可选地,发声组件12的各个侧面中,包括:至少一个为发声面42的侧面和至少一个不为发声面的侧面43。发声组件12的各个侧面中,设置有发声模组的侧面为发声面42,未设置有发声模组的侧面43即不为发声面。发声模组12可包括扬声器44和网罩45。每个发声面42设置有扬声器44,每个扬声器44外围设置有网罩45。网罩45呈均匀分布有小孔的网状结构,可以避免因灰尘等杂质进入扬声器44而导致扬声器44发声效果不佳。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发声组件和第二发声组件均呈底面为正八边形的八棱柱,其中5个侧面为发声面(图中表面有小孔的侧面)和3个侧面不为发声面(图中表面没有小孔的侧面)。通过上述方式,在发声组件12横卧放置时,不为发声面的侧面可朝向台面,为发声面的侧面可朝向侧面或者上面,避免发声面朝向台面放置而导致产生震动等噪音干扰,影响音质效果。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投影组件11呈棱柱体。例如,棱柱体可以是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等。在通常情况下,微型投影仪10的投影组件11和各个发声组件12采用相同的柱体结构,如均采用底面为正八边形的八棱柱结构,以使得各个组件之间能够更好地组装适配。可选地,投影组件11的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呈正八边形。投影组件11的一个侧面形成有投影镜头113。投影组件11采用正八棱柱结构,可以获得多种投影角度,如水平方向、斜上方向、垂直向上方向。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调整投影镜头113的朝向,以获得合适的投影角度。结合参考图4,图4示出了投影镜头113几种不同的朝向。其中,图示(a)中投影镜头113朝向斜上方向,图示(b)中投影镜头113朝向垂直向上方向,图示(c)中投影镜头113朝向水平方向。

可选地,如图2所示,投影组件11的第一底面111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凹陷部114,第一发声组件与投影组件11相连的底面上形成有与第一凹陷部114吻合对接的第一凸起部124;投影组件11的第二底面112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凹陷部(图中未示出),第二发声组件与投影组件11相连的底面上形成有与第二凹陷部吻合对接的第二凸起部。第一凸起部124和第二凸起部可以是底面为圆形或者多边形的柱体结构,第一凸起部124和第二凸起部的材质可以是橡胶、金属等。通过上述方式,一方面可以保证投影组件11和发声组件12连接之后不会随意转动,另一方面在发声组件12竖立放置时,能够起到平稳支撑发声组件12的作用。

结合参考图5,图5示出了微型投影仪10的放置示意图。当微型投影仪10处于分体状态时,投影组件11可以竖立放置,也可横卧放置(图中以投影组件11横卧放置为例)。其任一个底面或者任一个未设置投影镜头113或功能按键的侧面均可作为支撑面朝向台面。两个发声组件12可以竖立放置,也可横卧放置(图中以发声组件12竖立放置为例)。其任一个底面或侧面均可作为支撑面朝向台面。

可选地,投影组件11和每一个发声组件12中均设置有电池模组。由于微型投影仪10的每个组件都有对应的电池模组为其独立供电,因此分体后的各个组件均可独立工作。并且,有助于增加微型投影仪10的续航时间。

在一个示例中,投影组件11和每一个发声组件12上均设置有为各自的电池模组充电的充电接口,以使得各个组件均可独立充电。

在另一示例中,投影组件11和各个发声组件12中,存在至少一个组件上设置有为各个电池模组充电的充电接口。各个电池模组之间通过充电接点电性连接。充电接点也称为频点,用于实现各个电池模组之间的电性连接,以传输电能。以图2所示的微型投影仪10为例,投影组件11的第一底面1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充电接点(图中未示出),第一发声组件与投影组件11相连的底面上形成有与各个第一充电接点吻合对接的第二充电接点(图中未示出)。投影组件11的第二底面1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充电接点(图中未示出),第二发声组件与投影组件11相连的底面上形成有与各个第三充电接点吻合对接的第四充电接点(图中未示出)。这样,微型投影仪10仅需在一个组件上设置充电接口,例如仅在投影组件11上设置充电接口,相较于上述第一个示例,有助于减少充电接口的数量,降低微型投影仪10的成本。在充电时,将各个组件组装,投影组件11上的充电接口连接电源,即可对投影组件11和每个发声组件12各自的电池模组进行充电。

可选地,投影组件11和至少一个发声组件12中设置有通信模组。通信模组用于实现组件之间的数据通信,实现投影组件11和各个发声组件12之间的协同工作。通信模组可以是蓝牙模组,也可以是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模组。当微型投影仪10的各个组件分体工作时,通信模组可以保证各个组件之间协同工作,避免发生画面与声音不匹配的情况发生。

可选地,投影组件11上设置有第一功能按键和第二功能按键(如图2示出的第一功能按键115和第二功能按键116)。或者,投影组件11上设置有第一功能按键,至少一个发声组件12上设置有第二功能按键。其中,第一功能按键用于控制投影组件11,例如第一功能按键可以包括电源开关按键、亮度调节按键、色彩调节按键、投影模式调节按键等。第二功能按键用于控制发声组件12,例如第二功能按键可以包括音量调节按键、音效调节按键、电源开关按键等。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投影仪,通过采用分体式结构,每一个发声组件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与投影组件相连;使得发声组件和投影组件可以分体后各自独立放置,发声组件的放置位置不必跟随投影组件的放置位置,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将发声组件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从而保证用户收听到的音质效果。

另外,当微型投影仪包括多个发声组件时,多个发声组件可以分别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实现多点式发声,进而能够营造出环绕立体声音效。

另外,通过将每个发声组件通过磁性吸附方式与投影组件连接,便于组件之间的拆分和组装。

另外,通过在投影组件和每一个发声组件中均设置电池模组,使得每个组件都有对应的电池模组为其独立供电,因此分体后的各个组件均可独立工作。并且,有助于增加微型投影仪的续航时间。

另外,还通过在投影组件和至少一个发声组件中设置通信模组,以保证各个组件之间协同工作,避免发生画面与声音不匹配的情况发生。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