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97302发布日期:2019-03-27 09:3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器向高PPI方向发展,像素之间的尺寸被做的越来越小,这使得用于遮挡像素之间间隙的黑矩阵的宽度也要随之变小。而黑矩阵的宽度变小,势必会影响到黑矩阵的支撑强度,使得高度也要随之变小。

参考图1,图1为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在黑矩阵(图1中的黑色矩形)高度不够的情况下,一部分像素区域的显示光线会按照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斜向其他像素所对应的彩色滤光区域,从而使显示画面出现串色和漏光现象。

示例性地,假设斜视观察液晶显示器红、绿、蓝纯色画面时(例如纯红色画面,红色像素打开,绿色和蓝色像素是关闭的),会看到相邻其他像素漏出杂色光线,严重影响纯色画面的显示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显示装置出现的串色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彩色滤光片以及黑矩阵,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遮光图形,所述遮光图形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黑矩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且所述遮光图形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彩色滤光片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图形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子遮光图形、第二子遮光图形以及第三子遮光图形,所述彩色滤光片包括蓝色滤光片、绿色滤光片和红色滤光片;

所述第一子遮光图形与所述彩色滤光片中的绿色滤光片的材料相同,所述第二子遮光图形与所述彩色滤光片中的红色滤光片的材料相同,所述第三子遮光图形与所述彩色滤光片中的蓝色滤光片的材料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遮光图形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子遮光图形的厚度,所述第二子遮光图形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子遮光图形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遮光图形的厚度为1.0μm至1.7μm,所述第二子遮光图形以及所述第三子遮光图形的厚度范围为0.3μm至0.5μm。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图形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合。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在衬底基板形成黑矩阵和彩色滤光片的步骤,还包括:

形成遮光图形的步骤;其中,所述遮光图形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投影落入所述黑矩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投影内,且所述遮光图形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彩色滤光片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彩色滤光片包括蓝色滤光片、绿色滤光片和红色滤光片;

在所述黑矩阵上形成遮光图形的步骤包括:

在形成有黑矩阵的衬底基板上沉积一层绿色光阻层,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蓝色滤光片以及第一子遮光图形;

沉积一层红色光阻层,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红色滤光片以及第二子遮光图形;

沉积一层蓝色光阻层,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绿色滤光片以及第三子遮光图形。

进一步地,沉积而成的所述蓝色光阻层以及沉积而成的所述红色光阻层的厚度范围为0.3μm至0.5μm,沉积而成的所述绿色光阻层的厚度为1.0μm至1.7μm。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基板。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制作方法制作的显示基板。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显示基板上设置凸出于彩色滤光片的遮光图形,该遮光图形能够为彩色滤光片对应的像素区域遮挡一部分侧向的其他像素的显示光线,从而有效解决显示画面出现的串色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显示基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发明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A-图4D为本发明的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针对现有显示装置容易出现串色现象,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如图2所示,包括:

衬底基板1;

形成在衬底基板1上的彩色滤光片2以及黑矩阵3;

遮光图形4,该遮光图形4在衬底基板1上的正投影落入黑矩阵3在衬底基板1上的正投影内(例如:遮光图形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黑矩阵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合),且遮光图形4至少一部分与衬底基板1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彩色滤光片2与衬底基板1之间的垂直距离,使得遮光图形4相对彩色滤光片2形成有段差。

显然,从图2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遮光图形由于凸设于彩色滤光片,因此能够为彩色滤光片对应的像素区域遮挡一部分侧向的其他像素的显示光线,从而有效解决显示画面出现的串色现象。

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彩色滤光片包括绿色滤光片21、红色滤光片22和蓝色滤光片23。本实施例遮光图形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子遮光图形41、第二子遮光图形42以及第三子遮光图形43(即第一子遮光图形41相比于第二子遮光图形42和第三子遮光图形43更靠近黑矩阵3)。

其中,第一子遮光图形41与彩色滤光片中的绿色滤光片21的材料相同,第二子遮光图形42与彩色滤光片中的红色滤光片22的材料相同,第三子遮光图形43与彩色滤光片中的蓝色滤光片23的材料相同。

显然,基于图3所示的结构设计,本实施例的遮光图形复用了现有彩色滤光片的构图工艺,从而不额外添加显示基板的制作成本。同时,现有技术中,显示画面的白光是由红光、绿光、蓝光复合而成,而彩色滤光其本身就是用于过滤红、绿、蓝三个基础色光线的功能图层,因此适用于本实施例所要求的遮挡图形。

进一步地,显示画面的白光亮度=红光亮度+绿光亮度+蓝光亮度。一般情况下,红光亮度对白光亮度的影响比例为20%,绿光亮度对白光亮度的影响比例为70%,蓝光亮度对白光亮度的影响比例为10%。

假设单一像素打开时,该像素显示单一颜色为a0。当出现串色显示时,表示该像素漏出相邻的其他像素(假设颜色为a1)的光线,即a1像素的光线干扰到a0像素,此时a0像素实际显示的颜色为a2,a2与理论颜色a0存在差异。

由于a2颜色由a0和a1混合而成,若相邻的a1像素漏光亮度相对a0像素亮更大,则a2与a0颜色差异越大,串色越严重。

因此,基于上述红、绿、蓝三色亮度对白光亮度的影响比例可以看出,当a0=红色,a1=蓝色时,串色现象较轻;当a1=绿色时,串色现象严重;当a0=绿色,a1=红色时,串色现象较轻;当a1=蓝色时,串色现象较轻;当a0=蓝色,a1=红色,串色现象较轻;当a1=绿色,串色现象严重。

显然,绿色比红色、蓝色对串色影响程度更高,故红、蓝两色的像素更容易受到相邻的绿色像素的影响,发生串色现象。故本实施例,在保证遮光图形起到遮光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增加第一子遮光图形层的厚度,通过上文介绍可以知道,该第一子遮光图形是由绿色光阻层制成,可以有效过滤绿色光线。

作为示例性介绍,本实施例的第一子遮光图形的厚度小于第二子遮光图形的厚度,第二子遮光图形的厚度小于第三子遮光图形的厚度。

其中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第二子遮光图形以及第三子遮光图形的厚度范围为0.3μm至0.5μm,第一子遮光图形的厚度为1.0μm至1.7μm。经实践证明,第一子遮光图形、第二子遮光图形以及第一三遮光图形采用上述厚度设计,能够有效遮挡与水平方向呈45°到60°的侧向光线。而现有技术中,每个独立像素的与水平方向呈45°到60°的显示光线正是最容易影响到其他像素在彩色滤光片上的对应区域。

以上是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介绍,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遮光图形由现有的黑矩阵负责遮挡,因此不会增大像素区域之间的空隙面积;其次,该本实施例的遮光图形可以与彩色滤光片一起制作完成,并不额外占用单独的构图工艺。由此可见,本实施例可以在不降低开口率以及增加制作成本的前提下,解决串扰现象,因此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侧向光由于不需要靠黑矩阵遮挡,所以并不要求黑矩阵具有足够的面积以制成更大的高度。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的黑矩阵可以制成更小面积,从而使得显示基板的开口率得到提升。

此外,需要给予说明的是,现有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用于与阵列基板对盒的对盒基板(例如彩膜基板)。其中,黑矩阵和彩色滤光片可以设置在阵列基板上,也可以设置在对盒基板上,因此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是指阵列基板,也可以是指对盒基板。此外,以上实现方式仅用于示例性介绍显示基板的结构,其中,第一子遮光图形、第二子遮光图形以及第三子遮光图形可以任意与红色滤光、蓝色滤光片以及绿色滤光片的材料相同;但作为较佳方案,最靠近黑矩阵的第一子遮光图形与绿色滤光片为同一材料制成可以更好地限制绿色光线带来的串色影响。

另一方面,基于上述显示基板的结构设计,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该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衬底基板形成黑矩阵和彩色滤光片的步骤;以及

形成遮光图形的步骤;其中,遮光图形在衬底基板的投影落入黑矩阵在衬底基板上投影内,且遮光图形至少一部分与衬底基板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彩色滤光片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垂直距离。

具体地,本实施例彩色滤光片包括蓝色滤光片、绿色滤光片和红色滤光片;

在黑矩阵上形成遮光图形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形成有黑矩阵的衬底基板上沉积一层绿色光阻层,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蓝色滤光片以及第一子遮光图形;

沉积一层红色光阻层,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红色滤光片以及第二子遮光图形;

沉积一层蓝色光阻层,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绿色滤光片以及第三子遮光图形。

作为优选方案,在遮光图形厚度有限的前提下,本实施例的第三子遮光图形的厚度要大于第一子遮光图形的厚度和第二子遮光图形的厚度。

示例性地,上述步骤31-步骤33中,沉积而成的所述蓝色光阻层以及沉积而成的红色光阻层的厚度范围为0.3μm至0.5μm,沉积而成的所述绿色光阻层的厚度为1.0μm至1.7μm。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的流程进行示例性介绍。

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包括:

如图4A所示,通过第一构图工艺,在衬底基板1上形成黑矩阵3;

如图4B所示,通过第二构图工艺,在衬底基板1形成上蓝色光阻层的图形401;

如图4C所示,通过第三构图工艺,在衬底基板1形成上红色光阻层的图形402;

如图4D所示,通过第四构图工艺,在衬底基板1形成上蓝色光阻层的图形403。可以看出,在第四构图工艺完成后,得到即对应图3所示的显示基板。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流程仅用于示例性介绍本发明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并不限定在绿色光阻层、红色光阻层以及蓝色光阻层制作顺序,即第一子遮光图形、第二子遮光图形以及第三子遮光图形可以是蓝色光阻层、红色光阻层以及绿色光阻层中的任一种。但作为优选方案,绿色光阻层对应的构图工艺应在蓝色光阻层、红色光阻层的构图工艺之前,从而保证显示基板的第一子遮光图形是绿色光阻层形成,进而使得遮光图形整体对绿色光线具有更好的阻挡效果,更有益于减小串色现象。

显然,通过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可以制作出本发明上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因此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与上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均能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其中,显示基板包括上述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包括该显示面板。基于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结构设计,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在显示画面上降低了串扰现象,因此能够给用户带来更高的画面体验效果。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