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焦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1576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人眼视力的调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佩戴虚拟现实设备的佩戴者眼睛的瞳孔面积;

根据预设的瞳孔面积与第一调节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是否有与所述瞳孔面积对应的第一调节距离;

如果有第一调节距离,则将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镜片到屏幕之间的距离调整为所述第一调节距离,使得所述佩戴者眼睛处于对焦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焦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没有与所述瞳孔面积对应的第一调节距离,则:

根据所述瞳孔面积计算该佩戴者的近视度数;

获取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为佩戴者眼睛到虚拟现实设备的镜片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参数为该虚拟现实设备的镜片到屏幕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第二参数和该佩戴者的近视度数计算得到第二调节距离;

调整该虚拟现实设备的镜片到屏幕之间的距离至所述第二调节距离使得所述佩戴者眼睛处于对焦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瞳孔面积计算该佩戴者的近视度数包括:

如果所述瞳孔面积S为30.74~36.36mm2,则确定该佩戴者的近视度数H为:

H=|S-30|*S*1.68;

如果所述瞳孔面积S为36.37~41.41mm2,则确定该佩戴者的近视度数H为:

H=|S-30|*S*1.25;

如果所述瞳孔面积S为42.61~48.57mm2,则确定该佩戴者的近视度数H为:

H=|S-30|*S*1.08。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第二参数和该佩戴者的近视度数计算所述第二调节距离包括:

根据下式计算所述第二调节距离Y2

Y2=K+Y1-1/φ

其中,K为第一参数,Y1为第二参数,φ为佩戴者眼睛的屈光度,并且φ=H/10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该佩戴者的瞳距,其中,所述瞳距为该佩戴者眼睛的瞳孔之间的距离;

根据该佩戴者的瞳距调整该虚拟现实设备的瞳距。

6.一种基于人眼视力的调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瞳孔面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佩戴虚拟现实设备的佩戴者眼睛的瞳孔面积;

第一调节距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瞳孔面积与第一调节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是否有与所述瞳孔面积对应的第一调节距离;

第一对焦模块,用于如果有第一调节距离,则将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镜片到屏幕之间的距离调整为所述第一调节距离,使得所述佩戴者眼睛处于对焦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近视度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瞳孔面积计算该佩戴者的近视度数;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为佩戴者眼睛到虚拟现实设备的镜片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参数为该虚拟现实设备的镜片到屏幕之间的距离;

第二调节距离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第二参数和该佩戴者的近视度数计算得到第二调节距离;

第二对焦模块,用于调整该虚拟现实设备的镜片到屏幕之间的距离至所述第二调节距离使得所述佩戴者眼睛处于对焦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视度数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近视度数计算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瞳孔面积S为30.74~36.36mm2,则确定该佩戴者的近视度数H为:

H=|S-30|*S*1.68;

第二近视度数计算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瞳孔面积S为36.37~41.41mm2,则确定该佩戴者的近视度数H为:

H=|S-30|*S*1.25;

第三近视度数计算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瞳孔面积S为42.61~48.57mm2,则确定该佩戴者的近视度数H为:

H=|S-30|*S*1.08。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距离计算模块包括:

根据下式计算所述第二调节距离Y2

Y2=K+Y1-1/φ

其中,K为第一参数,Y1为第二参数,φ为佩戴者眼睛的屈光度,并且φ=H/100。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瞳距调整模块,所述瞳距调整模块包括:

瞳孔距离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该佩戴者的瞳距,其中,所述瞳距为该佩戴者眼睛的瞳孔之间的距离;

瞳距调整子模块,用于根据该佩戴者的瞳距调整该虚拟现实设备的瞳距。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