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变色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7775阅读:10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变色眼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变色眼镜。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被阳光刺眼的情况,由于人对事物辨别度主要依靠双眼,一旦眼睛被阳光照射的很难睁开时,很容易出现意外,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人们都会通过佩戴太阳镜来屏蔽刺眼的阳光,达到可以正常视物的效果,但是一般太阳镜的透光率都是恒定的,无法改变,而阳光的光线却存在强弱,不同时段会出现不同强弱的光线,因此只具备恒定透光率的太阳镜无法令双眼在各种强弱光下保持最舒适的状态,更加无法令双眼在佩戴太阳镜时拥有最好的视觉。

所以,人们发明了智能变色眼镜,根据太阳光的强弱程度,实现镜片的自动变色。现有的智能变色眼镜,通常包括蓄电池、智能控制系统、开关以及液晶镜片,蓄电池连接开关,开关连接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连接液晶镜片,通过对开关的启动或关闭,达到整个电路的连通或断开,从而使智能变色眼镜处于启用状态或关机状态。上述的智能变色眼镜的开关结构,存在着启动不灵敏、反应慢,启动有延时,这导致用户体验效果不佳。

另外,现有的智能变色眼镜的蓄电池与智能控制系统设置在镜架部分,为了容纳蓄电池与智能控制电路模块,镜架两端的第一铰链需要做的够大够长,这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眼镜的外形美观度,这在当今社会重视颜值的背景下,使得现有的只能变色眼镜的市场欢迎度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变色眼镜,它可以保证开关的快速接通或关闭,从而保证智能变色眼镜的电路连通启动的灵敏度,同时,提高了美观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变色眼镜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智能变色眼镜,包括镜架、镜腿与机械开关,所述镜架通过其端部的第一铰链与镜腿的第二铰链拼接并通过铰接轴实现连接,所述机械开关安装于眼镜的镜腿处于与镜架之间的铰接端部的内槽中,包括活动推杆装置与连接开关,所述活动推杆装置紧挨并作用于连接开关,当打开镜腿时,第一铰链挤压活动推杆装置,活动推杆装置触动连接开关,连接开关闭合;当收起镜腿时,第一铰链失去对活动推杆装置的挤压,连接开关断开;所述两个镜腿内分别设有蓄电池、智能控制电路模块,在镜架上设置感光元件,所述蓄电池与智能控制电路模块之间、感光元件与智能控制电路模块之间分别通过排线实现电路连接。

所述活动推杆装置包括主体、推杆、弹簧与压帽,所述主体固定在镜腿内,所述推杆穿设在主体的通孔内,且在推杆上形成有阻挡法兰处于主体的外端部,所述推杆上相对于阻挡法兰的另一端螺接有压帽,在主体的通孔内设有台阶,弹簧一端抵在台阶上,另一端抵在压帽上;所述压帽外端与镜架的第一铰链匹配,当打开镜腿时,第一铰链挤压压帽,推动推杆触动连接开关,连接开关闭合;当收起镜腿时,第一铰链失去对压帽的挤压,连接开关断开。

所述主体两端设有卡盘,用于与镜腿的固定。

所述第一铰链、第二铰链上设有通孔,所述两个通孔分别与镜架、镜腿相通,处于镜架内的排线从第一铰链的通孔中穿出并从第二铰链的通孔中穿入。

所述镜架包括前框架与后框架,所述前框架内设有排线分布槽,在前框架的端部设有固定杆;所述后框架内嵌在前框架中,在后框架的端部设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设有内凹槽,固定杆插设在内凹槽中,所述铰接座与固定杆共同组成了第一铰链;所述铰接座与固定杆之间形成了一通孔,排线从通孔中穿出。

所述铰接座的内凹槽外端设有阻挡片,所述阻挡片匹配在固定杆的外端,排线穿过固定杆内侧与内凹槽的底面之间的间隙经过,并从阻挡片与固定杆的外端面之间的间隙中穿出。

所述排线分布槽上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压块,用于对排线的固定。

所述排线从第一铰链的通孔穿出,绕过铰接轴的内侧,从第二铰链的通孔穿入。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变色眼镜,采用了压帽与推杆的结构,同时,第一铰链通常为一个近似凸轮结构,这样,当打开镜腿时,第一铰链对压帽有一个挤压的作用,继而推动推杆产生朝向连接开关的位移,从而触动连接开关,启动整个智能变色眼镜的电路系统;当收起镜腿时,压帽失去了第一铰链的挤压,推杆外移并离开连接开关,连接开关闭合,从而断开电路;上述结构的机械开关,电路系统的开合与眼镜的使用实现同步,由于其巧妙的结构,实现了即开即关的效果,操作方便,反应灵敏,使用效果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变色眼镜,采用更加巧妙的排线结构,使得蓄电池、智能控制电路模块分别移至两个镜腿内,解放了镜架两端的铰接座,从而能够将铰接座与镜架的比例设计成完美比例,给人以美观的视觉;另外,排线的分布路线,使得智能变色眼镜的结构得到了优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变色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变色眼镜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变色眼镜的活动推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变色眼镜的连接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变色眼镜,包括镜架1、镜腿2与机械开关3,所述镜架1通过其端部的第一铰链4与镜腿2的第二铰链5拼接并通过铰接轴26实现连接,所述机械开关3安装于眼镜的镜腿2处于与镜架1之间的铰接端部的内槽6中,包括活动推杆装置7与连接开关8,所述活动推杆装置7紧挨并作用于连接开关8,当打开镜腿2时,第一铰链4挤压活动推杆装置7,活动推杆装置7触动连接开关8,连接开关8闭合;当收起镜腿2时,第一铰链4失去对活动推杆装置7的挤压,连接开关8断开;所述两个镜腿2内分别设有蓄电池9、智能控制电路模块10,在镜架1上设置感光元件11,所述蓄电池9与智能控制电路模块10之间、感光元件11与智能控制电路模块10之间分别通过排线12实现电路连接。

所述活动推杆装置7包括主体13、推杆14、弹簧15与压帽16,所述主体13固定在镜腿2内,所述推杆14穿设在主体13的通孔17内,且在推杆14上形成有阻挡法兰18处于主体13的外端部,所述推杆14上相对于阻挡法兰18的另一端螺接有压帽16,在主体13的通孔内设有台阶19,弹簧15一端抵在台阶19上,另一端抵在压帽16上;所述压帽16外端与镜架1的第一铰链4匹配,当打开镜腿2时,第一铰链4挤压压帽16,推动推杆14触动连接开关8,连接开关8闭合;当收起镜腿2时,第一铰链4失去对压帽16的挤压,连接开关8断开。

所述主体13两端设有卡盘20,用于与镜腿2的固定。

所述第一铰链4、第二铰链5上设有通孔,所述两个通孔分别与镜架1、镜腿2相通,处于镜架1内的排线12从第一铰链4的通孔中穿出并从第二铰链5的通孔中穿入。

所述镜架1包括前框架21与后框架22,所述前框架21内设有排线分布槽23,在前框架21的端部设有固定杆24;所述后框架22内嵌在前框架21中,在后框架22的端部设有铰接座25,所述铰接座25上设有内凹槽27,固定杆24插设在内凹槽27中,所述铰接座25与固定杆24共同组成了第一铰链4;所述铰接座25与固定杆24之间形成了一通孔,排线12从通孔中穿出。

所述铰接座25的内凹槽27外端设有阻挡片28,所述阻挡片28匹配在固定杆24的外端,排线12穿过固定杆24内侧29与内凹槽27的底面30之间的间隙经过,并从阻挡片28与固定杆24的外端面31之间的间隙中穿出。

所述排线分布槽23上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压块32,用于对排线12的固定。

所述排线12从第一铰链4的通孔穿出,绕过铰接轴26的内侧,从第二铰链5的通孔穿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变色眼镜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