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光纤接口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6031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绝缘光纤接口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接口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绝缘光纤接口组件。



背景技术:

绝缘光纤接口组件是光通信行业必不可少的基础连接器件,它广泛应用于光收发器模块中。光发送接收电路具有激光器二极管等发光元件,光收发模块壳体内安装有光纤接口组件,通过光纤接口组件连接光纤可以和对方光收发模块进行通信。

绝缘光纤接口组件主要特点在结构上将光元件单元侧和跳线连接侧进行电绝缘,实现将电信号接地与电外壳体接地的电隔离,即可以防止模块装置其它因素电磁干扰(EMI)及静电放电(ESD)可能产生的故障。

现有的塑料光纤接口组件中金属压块与塑料外壳体仅靠粘胶固定,提供粘接力有限,因此外壳体的脱开的可靠度比较低,对正常使用有很大质量隐患。金属压块与塑料外壳体为松配粘胶固定,环氧胶会沿间隙向下流动,附着在套管壁上,进而影响产品性能。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光纤接口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绝缘光纤接口组件中金属压块与塑料外壳体为松配粘胶固定,环氧胶会沿间隙向下流动,附着在套管壁上,进而影响产品性能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绝缘光纤接口组件,其中,绝缘光纤接口组件包括壳体、陶瓷套管、陶瓷插芯、光纤粘接剂、金属压块,所述壳体呈筒状,所述壳体设置有沿轴向方向贯穿壳体的第一通槽,所述壳体具有从左向右设置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外径大于第二筒体的外径,所述陶瓷套管收容于所述壳体的第一通槽内,所述陶瓷插芯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陶瓷套管内,所述金属压块安装在所述第一筒体上,所述金属压块的右侧设置有突起结构,所述第一筒体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突起结构适配的凹槽结构,所述突起结构与所述凹槽结构之间通过嵌套并使用粘接剂连接。

所述的绝缘光纤接口组件,其中,所述突起结构上还设置有第一倒角,所述第一倒角方便所述金属压块与所述壳体的安装。

所述的绝缘光纤接口组件,其中,所述突起结构与所述凹槽结构之间具有预定距离的间隙。

所述的绝缘光纤接口组件,其中,所述金属压块具有从左向右设置的第一压块部、第二压块部、第三压块部,所述第一压块部的外径大于第二压块部的外径,所述第二压块部的外径大于第三压块部的外径,所述突起结构设置在第三压块部上。

所述的绝缘光纤接口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压块部与所述陶瓷插芯过盈配合。

所述的绝缘光纤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块部与所述陶瓷套管配合。

所述的绝缘光纤接口组件,其中,所述第三压块部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筒体嵌套配合。

所述的绝缘光纤接口组件,其中,所述光纤粘接剂为环氧胶,所述环氧胶注入所述第三压块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筒体过盈装配后的间隙。

所述的绝缘光纤接口组件,其中,所述金属压块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所述陶瓷插芯和所述陶瓷套管材质均为二氧化锆。

所述的绝缘光纤接口组件,其中,所述壳体为塑料壳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绝缘光纤接口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金属压块与塑料外壳体的过盈压入形成嵌套配合,满足产品的脱开力要求;通过金属压块点胶后压配,大大提高金属压块与塑料外壳体的脱开力;金属压块与塑料外壳体的紧密配合,使光纤粘接剂胶无间隙流向套管壁,提高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绝缘光纤接口组件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绝缘光纤接口组件的具体应用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绝缘光纤接口组件的具体应用实施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绝缘光纤接口组件的较佳实施例的,由图1、图2、图3所示,绝缘光纤接口组件包括壳体1、陶瓷套管2、陶瓷插芯3、光纤粘接剂5、金属压块4,所述壳体1呈筒状,所述壳体设置有沿轴向方向贯穿壳体的第一通槽12,所述壳体1具有从左向右设置的第一筒体13和第二筒体14,所述第一筒体13的外径大于第二筒体14的外径,所述陶瓷套管2收容于所述壳体1的第一通槽12内,所述陶瓷插芯3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陶瓷套管2内,所述金属压块4安装在所述第一筒体13上,所述金属压块4的右侧设置有突起结构41,所述第一筒体13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突起结构适配的凹槽结构11,所述金属压块41与所述凹槽结构11之间通过嵌套并使用粘接剂5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使金属压块与塑料外壳体封装后形成相互嵌套结构,并使之有一定的咬合力,保证组件基本的脱开可靠性;同时对金属压块与塑料外壳体点353ND胶后烘烤固化,使其将金属压块与塑料外壳体粘接牢固。

所述突起结构41上还设置有第一倒角411,所述第一倒角411方便所述金属压块4与所述壳体1的安装。

所述突起结构41与所述凹槽结构11之间具有预定距离的间隙。预定距离优先为0。1-0。2mm,此间隙可使突起结构与凹槽结合更紧密。

所述金属压块具有从左向右设置的第一压块部42、第二压块部43、第三压块部44,所述第一压块42的外径大于第二压块部43的外径,所述第二压块部43的外径大于第三压块部44的外径。突起结构41设置在第三压块部44上。所述第一压块部42与所述陶瓷插芯3过盈配合。采取过盈配合增强了组件装配的稳固性。所述第二压块部43与所述陶瓷套管2配合,所述第三压块部44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筒体13嵌套配合。

所述光纤粘接剂为环氧胶,所述环氧胶注入所述第三压块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筒体过盈装配后的间隙。具体地,环氧胶采用353ND胶。

所述金属压块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所述陶瓷插芯和所述陶瓷套管材质均为二氧化锆。其中陶瓷插芯优先的型号为ZR02的陶瓷插芯。所述壳体为塑料壳体。采用塑料壳体质量更轻,也可以节省成本。过其中。过盈加点胶配合,使脱开力大幅度提升。压块与塑料嵌套结构,阻止353ND胶流向套管壁,产品性能大幅度提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绝缘光纤接口组件,包括壳体、陶瓷套管、陶瓷插芯、光纤粘接剂、金属压块,所述壳体呈筒状,所述壳体设置有沿轴向方向贯穿壳体的第一通槽,所述壳体具有从左向右设置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外径大于第二筒体的外径,所述陶瓷套管收容于所述壳体的第一通槽内,所述陶瓷插芯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陶瓷套管内,所述金属压块安装在所述第一筒体上,所述金属压块的右侧设置有突起结构,所述第一筒体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突起结构适配的凹槽结构,所述突起结构与所述凹槽结构之间通过嵌套并使用粘接剂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金属压块与塑料外壳体的过盈压入形成嵌套配合,满足产品的脱开力要求;通过金属压块点胶后压配,大大提高金属压块与塑料外壳体的脱开力;金属压块与塑料外壳体的紧密配合,使光纤粘接剂胶无间隙流向套管壁,提高产品的质量。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