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干式束管式光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6713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干式束管式光缆。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伴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深化落实和信息化战略的积极推进,网络已成为我国十分重要的信息传输途径。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区域化发展,城市、乡镇变得越来越拥挤,管道资源和空间资源变得紧缺。随之而来,光缆的发展也迈进了一大步,逐步向着环保型、轻量型、大容量型结构发展。

光缆的种类繁多,其结构和性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全干式光缆是一种新型光缆,具有制作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且接续方便等特点,其发展迅速,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国外市场。

传统的全干式光缆采用层绞式结构,芯数可达288芯,但是该种光缆的外径较大,光缆整体重量较大,敷设很不方便。在全干式光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束管全干式光缆,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光缆的外径,便于铺设,满足常规光缆的要求,但是光缆芯数一般最大只能达到24芯,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网络的需求。另外,束管全干式光缆采用传统两根阻水纱的阻水方式已不能满足该种光缆的阻水效果,阻水效果较差,严重影响光缆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

因此,为了能够满足网络快速发展、资源紧缺以及人们生活对网络的需求,开发一种大芯数、小直径、重量轻、环保以及阻水效果好的光缆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干式束管式光缆,以解决现有技术全干式光缆芯数少、外径大以及阻水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全干式束管式光缆,包括松套管和光纤,所述光纤设置于所述松套管内;所述松套管的内圆周面向内包覆有内阻水带,所述内阻水带包覆所述光纤;所述光纤为光纤带;所述松套管外包覆有护套。

进一步的,所述松套管的外圆周面向外包覆有外阻水带。

进一步的,所述松套管内设的内阻水带为纵包阻水泡沫带或者绕包阻水泡沫带。

进一步的,所述松套管外设的外阻水带为纵包阻水带。

进一步的,所述光纤带为12芯带或24芯带;各所述芯带包括4~24根光纤。

进一步的,所述护套包括双层,一层设置为尼龙层,一层设置为聚乙烯层;

或者,所述护套为单层,其为聚乙烯层

进一步的,所述护套内设有至少一个加强件。

所述加强件与所述光纤的延伸方向的相同。

进一步的,各所述加强件沿所述护套的周向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件至少有两根,均为非金属加强件,且各所述加强件的外径不大于2mm。

进一步的,所述护套内设有撕裂绳;所述撕裂绳与所述光纤的延伸方向的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干式束管式光缆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该光缆的阻水方式采用阻水带,松套管内侧包覆有内阻水带。该设置主要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采用阻水带相对于现有采用的阻水纱来说,其阻水效果更好,且能够满足大管径松套管的阻水需求,适应性较好;二是,阻水带属干性水溶性膨胀材料,当水进入光缆内部与阻水带中的吸水树脂相接触后,吸水树脂会迅速膨胀,把光缆内的空隙全部填满,从而阻止水在光缆内的纵向流动,起到了较好的阻水作用;三是,阻水带相对于油膏来说,具有重量轻、光缆接续方便、无需清洗油膏、与其他材料相容性好等优点。与现有束管式光缆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光缆的松套管内设有的光纤为光纤带,光纤带是由多根光纤固化而成的薄平带,一方面,其光纤的数量可达到上百芯;另一方面,由于本实用新型光缆的光纤带全部设置于松管套内,能够保证光缆外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其缆径相对层绞式光缆较小,光缆整体重量较轻,生产过程中省去成缆工序,生产周期短,从而使铺设也更加方便。

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光缆相对于束管式、全干式以及层绞式光缆具有明显的优势。本光缆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缆径小、芯数多、环保以及阻水效果好等优点,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全干式束管式光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阻水带 2-松套管

3-内阻水带 4-加强件

5-撕裂绳 6-光纤带

7-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是一种全干式束管式光缆,参照图1所示,包括松套管2和光纤,光纤设置于松套管2内;松套管2的内圆周面向内包覆有内阻水带3,内阻水带3包覆所述光纤;光纤为光纤带6;松套管2外包覆有护套7。

该光缆的阻水方式采用阻水带,松套管2内侧包覆有阻水带。该设置主要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是,采用阻水带相对于现有采用的阻水纱来说,其阻水效果更好,且能够满足大管径松套管2的阻水需求,适应性较好。

二是,阻水带属干性水溶性膨胀材料,当水进入光缆内部与阻水带中的吸水树脂相接触后,吸水树脂会迅速膨胀,把光缆内的空隙全部填满,从而阻止水在光缆内的纵向流动,起到了较好的阻水作用。

三是,阻水带相对于油膏来说,具有重量轻、光缆接续方便、无需清洗油膏、与其他材料相容性好等优点。

与现有束管式光缆相比,由于本实施例中光缆的松套管2内设有的光纤为光纤带6,光纤带6是由多根光纤固化而成的薄平带,一方面,其光纤的数量可达到上百芯;另一方面,由于本实施例光缆的光纤带6全部设置于松管套内,能够保证光缆外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其缆径相对层绞式光缆较小,光缆整体重量较轻,生产过程中省去成缆工序,生产周期短,从而使铺设也更加方便。

由以上可知,本实施例中的光缆相对于束管式、全干式以及层绞式光缆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缆径小、芯数多、阻水效果好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松套管2的外圆周面向外包覆有外阻水带1,该外阻水带1可以有效阻止水在护套7与松套管2之间流动,起到了较好的阻水作用。

本实施例中,松套管2内设的内阻水带3为纵包阻水泡沫带或者绕包阻水泡沫带。

阻水泡沫带是一种新型的阻水材料,具有很高的膨胀率,它是一种软组织泡沫,内部填充大量阻水物,泡沫内部的空隙可以吸水膨胀,完全填充松套管2内、外的间隙,从而阻止水分在光缆内纵向流动;同时,泡沫为软结构,膨胀过程中不会损害光纤带6。

由以上可知,本实施例中阻水带的设置,不仅提高了本光缆的阻水效果,而且对光缆中的光纤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延长了光缆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了使用成本。

当采用上述纵包阻水泡沫带或者绕包阻水泡沫带时,需要对光缆制作工艺和设备进行改进。在光纤带6绞合笼和挤塑机头之间增加一个绕包机或纵包机,阻水泡沫带包裹光纤带6,通过挤塑机头最后形成松套管2,包裹张力控制在3N以下。

其中,松套管2外设的外阻水带1为纵包阻水带。该外阻水带1的厚度≤0.25mm。由于外阻水带1在使用时需缠绕在松套管2的外周面上,其搭接宽度保证在3-5mm之间。

本实施例中,外阻水带1与内阻水带3的结构、尺寸均不同。

本实施例中,光纤带6选用12芯带或24芯带;各芯带包括4~24根光纤。具体地,光纤带6是由4~24根光纤平行排列经UV(即紫外固化)而成的薄平带。

其中,本光缆芯数最大可达到432芯,在缆径较小的前提下以满足大芯数光缆的要求。

根据上述实施例,一方面,本光缆的光纤的数量可达到上百芯;另一方面,由于本实施例光缆的光纤带6全部设置于松管套2内,其松管套2设置一个,其管径相对较大,但能够保证光缆外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能够满足上百芯光缆要求的前提下,其缆径相对层绞式光缆小很多,光缆整体重量较轻,具有明显优势。

本实施例中,护套7包括双层,一层设置为尼龙层,一层设置为聚乙烯层;或者,护套7为单层,其为聚乙烯层。

具体地,尼龙层和聚乙烯层双层设置可采用双层共挤工艺,一次成型。

上述共挤工艺一次成型需要两台挤塑机共同来完成。两台挤塑机一台为主挤塑机,一台为辅挤塑机。其中,聚乙烯由主挤塑机来挤出,尼龙料由辅挤塑机挤出,两台挤塑机同时挤料,一次挤出双层,一层为聚乙烯层,另一层为尼龙层,两者一次成型,成型效果较好。

其中,尼龙可提高光缆的抗拉性能。其次,尼龙可以有效的防止白蚁等啃食敷设管道,从而对敷设在管道内的微缆得到有效的防护且防护性好,使得保护光通信网络的畅通。

本实施例中,护套7内设有至少一个加强件4;加强件4与光纤的延伸方向的相同。

本实施例中,当设置多个加强件4时,各加强件4可沿护套7的周向排列。排列方式可均匀设置或根据光缆性能和光缆壁厚设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护套7内设两对共4个加强件4,其中两对加强件4呈180°对称设置,且每对中的两个加强件4紧邻放置。

由于加强件4的个数决定于光缆性能和光缆壁厚要求,光缆中设置加强件4做出了如下要求:

如果光缆的拉伸张力较大,需要选择直径较大的加强件4或多根小直径的加强件4,考虑到如果加强件4直径较大,光缆壁厚增大,外径增加,重量增加,后收缩增加,同时失去了本实施例中光缆小直径的优势,所以选择用多根小直径加强件4代替大直径加强件4。于此同时,模具需要进行改进,增加模具配合度。

具体地,加强件4至少有两根,均为非金属加强件,且各加强件4的外径不大于2mm,以免光缆薄厚太大,后收缩严重,造成其他质量事故。

本实施例中,护套7内设有撕裂绳5;撕裂绳5与光纤的延伸方向的相同。

在电缆中的撕裂绳5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可提高光缆的抗拉性能,二是,吸收光缆在使用过程中散发出的热量;三是防止光缆护套7(线胶皮)相互粘连。

本实施例中,撕裂绳5可设置于两个加强件4之间的缝隙内。

其中,由于护套7内设有4个加强件4,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根撕裂绳5。撕裂绳5可保证光缆具有较好的抗拉性、散热性,且能够防止护套7发生粘连。

本实施例中,松套管2的材料选用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MPP(改性聚丙烯)或PC(聚碳酸酯)。

其中,PBT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机械强度高、耐疲劳性和尺寸稳定好;2、摩擦系数小有自润性;3、吸水率低;4、尺寸安定性良好;5、耐油性佳。

MPP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优良的电气绝缘性;2、具有较高的热变形温度和低温冲击性能;3、具有较高抗拉、抗压性能;4、管质轻、光滑、磨擦阻力小。

PC具有以下优点:1、具高强度及弹性系数、高冲击强度、使用温度范围广;2、成形收缩率低、尺寸安定性良好;3、耐疲劳性佳;4、电气特性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