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缆,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铺设光缆及铺设方法。
背景技术:
光缆是为了满足光学、机械或环境的性能规范而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光缆主要是由光导纤维(细如头发的玻璃丝)和塑料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构成。传统光缆在管道铺设时常采用人工布线,容易拉断光缆,影响传输质量,并且效率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多次尝试新的方案,但是该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方案解决该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自铺设光缆,该光缆结构紧凑,采用电作为能源,实现光缆自己铺设进管道,不仅效率高,而且不易拉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铺设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铺设光缆包括低摩擦涂层、PE护套、设置在光缆内部的着色光纤,最里面设置有软轴空腔,所述PE护套的外面包覆有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涂层使用低摩擦涂层即聚四氟乙烯PTEE润滑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PE护套为低密度护套,即材料为PE聚乙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软轴空腔直径5-10mm,与之匹配的软轴直径3-8mm。
自铺设光缆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软轴穿于自铺设光缆软轴空腔内,软轴尾端连接电机轴承,软轴前端连接橡胶轮动力组;2)由电机产生动能,通过软轴传动,橡胶轮驱动自铺设光缆在管道内前行,完成铺设;3)完成铺设后,软轴与电机轴承脱开,从橡胶轮位置回收软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1)整体结构设计新颖、紧凑,2)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自铺设光缆,使用着色光纤,外面包覆低密度轻量化PE护套,生产为空腔管状光缆,再包覆一层低摩擦涂层;现有光缆为实心结构自重较大,铺设时只能采用人工铺设;该技术方案首次采用空腔结构,极大的减轻了光缆自重,同时空腔配合软轴可实现自铺设;3)该技术方案成本较低,便于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铺设过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护套,2、着色光纤,3、软轴空腔,4、涂层,5、电机,6、电机轴承,7、软轴,8、自铺设光缆,9、橡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和认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和介绍。
实施例1:如图1,一种自铺设光缆,所述自铺设光缆包括低摩擦涂层4、PE护套1、设置在光缆内部的着色光纤2,最里面设置有软轴空腔3,所述PE护套的外面包覆有涂层4。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自铺设光缆,使用着色光纤,外面包覆低密度轻量化PE护套,生产为空腔管状光缆,再包覆一层低摩擦涂层;现有光缆为实心结构自重较大,铺设时只能采用人工铺设;该技术方案首次采用空腔结构,极大的减轻了光缆自重,同时空腔配合软轴可实现自铺设。实施例2:如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涂层4使用低摩擦涂层即聚四氟乙烯PTEE润滑涂层,使得光缆自重较轻。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完全相同。
实施例3:如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PE护套1为低密度护套,即材料为PE聚乙烯,因此光缆的自重较轻,同时使用低摩擦材料作为光缆涂层,使得光缆在管道内与管臂摩擦力较小。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完全相同。
实施例4:如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软轴空腔3直径5-10mm,与之匹配的软轴直径3-8mm。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完全相同。
实施例5:如图2,自铺设光缆的铺设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软轴穿于自铺设光缆软轴空腔内,软轴尾端连接电机轴承,软轴前端连接橡胶轮动力组;2)由电机产生动能,通过软轴传动,橡胶轮驱动自铺设光缆在管道内前行,完成铺设;3)完成铺设后,软轴与电机轴承脱开,从橡胶轮位置回收软轴。通过电能使电机产生动能,通过软轴传动,橡胶轮驱动,达到光缆自铺设的目的,该方法简单便捷,同时效率高,损耗低。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实施例2、3、4所述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与实施例1组合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替代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