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自动切换镜片的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7396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自动切换镜片的眼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自动切换镜片的眼镜。



背景技术:

“老花”是指上了年纪的人,逐渐产生近距离阅读或工作困难的情况,这是人体机能老化的一种现象。绝大多数的人在40-45岁左右眼睛会悄悄出现“老花”,首先感到看细小字迹模糊不清,必须要将书本、报纸拿远才能看清上面的字迹。“老花”极大地影响了中老年人的生活,而配带老花眼镜是目前改善“老花”问题的通常手段。

但是,对于眼睛老花的中老年人来说,佩带眼镜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仅需在观看近距离(约半米以内)的目标时使用,其它则需取下。特别是在开车时,在正常开车等过程中需要取下眼镜,但时不时地进行面前导航仪、手机等近距观察时则需要戴上,不仅极不方便,还可能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自动切换镜片的眼镜,能够不用手动操作,实现眼镜片的自动切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能自动切换镜片的眼镜,包括眼镜架、眼镜腿、鼻托和眼镜片,所述眼镜腿通过销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眼镜架两端,一组所述鼻托设置在眼镜架中间部位;所述眼镜片上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眼镜架上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微型马达,所述微型马达与控制器、电池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

使用时,微型马达驱动眼镜片可绕转动轴上下旋转;当眼镜片向下翻转后则作正常眼镜(老花镜)使用;当眼镜片向上翻转180度后则镜框内没有眼镜片,相当于眼睛没有佩带眼镜。当需要低头观看(如看手机)时,低头动作被加速度传感器感知到,进而触发控制器判定为低头;控制器则控制微型马达动作向下翻转眼镜片;抬头动作触发眼镜片向上翻转的原理与此相似。因此,可以方便地通过低头、抬头动作来控制眼镜片5的切换。

进一步的,一组所述眼镜片对称设置在所述眼镜架的下部,每一个所述眼镜片上均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眼镜架上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微型马达,所述微型马达与控制器、电池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能自动切换镜片的眼镜还包括眼镜框,所述眼镜框上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眼镜片设置在所述眼镜框内。

进一步的,一组所述转动轴通过转动轴支撑座设置在所述眼镜架的下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控制器内设置了加速度传感器,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低头、抬头动作来控制眼镜镜片的切换,从而不需要用手来解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眼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眼镜片安装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1-眼镜架,2-眼镜腿,3-销轴,4-鼻托,5-眼镜片,6-控制器,7-电池,8-微型马达,9-转动轴,10-转动轴支撑座,11-安装槽,12-眼镜框,13-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能自动切换镜片的眼镜,包括眼镜架1、眼镜腿2、鼻托4和眼镜片5,所述眼镜腿2通过销轴3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眼镜架1两端,一组所述鼻托4设置在眼镜架1中间部位;所述眼镜片5上部设置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与所述眼镜架1上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9的一端设置有微型马达8,所述微型马达8与控制器6、电池7连接,所述控制器6上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

使用时,微型马达8驱动眼镜片5可绕转动轴上下旋转;当眼镜片5向下翻转后则作正常眼镜(老花镜)使用;当眼镜片5向上翻转180度后则镜框内没有眼镜片5,相当于眼睛没有佩带眼镜。当需要低头观看(如看手机)时,低头动作被加速度传感器感知到,进而触发控制器6判定为低头;控制器则控制微型马达8动作向下翻转眼镜片;抬头动作触发眼镜片5向上翻转的原理与此相似。因此,可以方便地通过低头、抬头动作来控制眼镜片5的切换。

其中,一组所述眼镜片5对称设置在所述眼镜架1的下部,每一个所述眼镜片5上均设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与所述眼镜架1上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9的一端设置有微型马达8,所述微型马达8与控制器6、电池7连接,所述控制器6上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

如图2所示,所述能自动切换镜片的眼镜还包括眼镜框12,所述眼镜框12上部设置有连接孔13,所述连接孔13与所述转动轴9固定连接,所述眼镜片5设置在所述眼镜框12内。

其中,一组所述转动轴9通过转动轴支撑座10设置在所述眼镜架1的下方。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