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携式高清摄像模组用透镜组和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806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携式高清摄像模组用透镜组,其特征在于,

包括光圈和沿物侧至像侧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

各所述透镜均具有相对设置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光学面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

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至少有一个为非球面;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凸面;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

所述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值与所述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值的比值位于0.6和0.9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携式高清摄像模组用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间距值与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间距值之和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间距值的比值位于1.0和1.15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携式高清摄像模组用透镜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透镜均由塑胶材质制作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携式高清摄像模组用透镜组,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焦距分别为2.53mm、-4.16mm、-3.21mm、14.50mm、3.15mm和-2.38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携式高清摄像模组用透镜组,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折射率均为1.545;第二透镜的折射率为1.65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携式高清摄像模组用透镜组,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色散系数均为55.987;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为21.51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携式高清摄像模组用透镜组,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在光轴上的厚度分别为0.502mm、0.225mm、0.263mm、0.300mm、0.403mm和0.409mm;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间距为0.085mm,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间距为0.240mm,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间距为0.662mm,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间距为0.481mm,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之间的间距为0.267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携式高清摄像模组用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的反射率值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反射率值为同向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携式高清摄像模组用透镜组,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反射率分别为1.410和-60.981;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反射率分别为-4.500和7.098;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反射率分别为-5.500和8.253;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反射率分别为2.905和4.419;第五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反射率分别为-3.399和-1.190;第六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反射率分别为2.911和0.855。

10.一种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成像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携式高清摄像模组用透镜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