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6294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成像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带供给装置,所述带供给装置用于供给由多个拉伸辊拉伸的环形带。



背景技术:

通常,在电子照相型或者静电记录型的成像设备中,使用带供给装置,所述带供给装置包括由多个拉伸辊拉伸的环形带。所述带用作供给构件,用于承载和供给调色剂图像或者承载和供给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作为用于承载和供给调色剂图像的供给构件,使用带状电子照相型感光构件(感光带)、中间转印构件(中间转印带)和类似构件,所述中间转印构件(中间转印带)用于承载以及供给调色剂图像以便将调色剂图像从感光构件转印到记录材料上。此外,作为用于承载以及供给在其上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的供给构件,使用用于承载和供给记录材料的供给构件(记录材料供给带),其中,调色剂图像被从感光构件转印到所述记录材料上。

在这种带供给装置中,已知存在“带偏移”的问题,即,由于拉伸辊外径的准确性、相应的拉伸辊之间的相对对准的准确性等原因,在带的供给(行进)期间,带朝向拉伸辊中的任一拉伸辊的关于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部部分侧移动。

已经提出(日本特开专利申请2014-130181)用于解决带偏移问题的手段为一种中心对准机构,所述中心对准机构构造成,利用相对便宜的构造实现转向辊的转向,在所述相对便宜的构造中,不需要诸如传感器或者致动器的电气零件。在这种机构中,将用于通过滑动构件使得转向带摆动(倾斜)的力施加到转向辊,从而实施带的中心对准(相对于横向方向调节带供给位置),所述滑动构件能够在相对于带的横向方向的端部部分中的每一个端部部分处相对于移动带的内周表面滑动。

然而,在促进延长带的使用寿命或者削减带的成本的情况中,在一些情况中出现以下问题。

例如,在如上所述地通过带的横向端部部分和滑动构件之间的滑动来实施带的中心对准的构造的情况中,负荷施加在带的横向端部部分上。另外,事实证明,根据拉伸辊的关于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部部分的布置,在一些情况中负荷集中在带的横向端部部分处(应力集中)。这在相应拉伸辊的端部(部分)位置对准的情况中尤为显著。

这种应力集中导致带在增加带的重复使用量时的一些情况中出现疲劳失效(破裂)并且在促使使用寿命延长时出现问题。此外,在将带的厚度制成较薄以便削减带的成本等的情况中,带的刚性降低并且因此导致在一些情况中更早地出现上述疲劳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能够减轻在包括由多个拉伸辊拉伸的环形带的构造中在环形带的横向端部部分处的负荷集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其包括成像部分,所述成像部分构造成形成调色剂图像;环形带,所述环形带设置成与所述成像部分相对并且形成在所述成像部分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所述环形带上;和多个拉伸辊,所述多个拉伸辊构造成拉伸所述带;所述拉伸辊包括:可倾斜的转向辊,所述可倾斜的转向辊构造成调节所述带的相对于横向方向的位置;滑动构件,所述滑动构件不能旋转地设置在毗邻所述拉伸辊的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部中的每一个端部的位置处,所述滑动构件能够与所述转向辊一起倾斜并且能够相对于带的内表面滑动;第一拉伸辊,所述第一拉伸辊的直径在不包括所述转向辊的所述拉伸辊的直径中最小;第二拉伸辊,所述第二拉伸辊的直径在不包括所述转向辊的所述拉伸辊的直径中最大,其中,相对于所述拉伸辊的旋转轴线方向,所述拉伸辊与所述带接触的接触部分的长度短于所述带的宽度,所述第一拉伸辊与所述带接触的接触部分的长度是第一长度,所述第二拉伸辊与所述带接触的接触部分的长度是第二长度,所述第二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长度,并且所述第一拉伸辊和所述第二拉伸辊的接触部分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部位置彼此不同。

从参照附图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成像设备的示意性截面图;

在图2中,分图(a)和(b)是中间转印带单元的透视图;

图3是自动带中心对准机构部分的透视图;

图4是端部部分处的自动带中心对准机构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在图5中,分图(a)和(b)是用于图示自动带中心对准机构部分的操作原理的示意图;

图6是用于图解拉伸辊之间的宽度和直径关系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中的中间转印带单元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

【实施例1】

1、成像设备的整体结构和操作

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100的示意性截面图。

本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100是串联型多功能机器,所述串联型多功能机器能够使用电子照相型形成全彩图像并且采用中间转印类型。多功能机器具有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的功能。

成像设备100包括作为多个成像部分(站)的四个成像部分(站)py、pm、pc和pk,分别用于形成黄色(y)、洋红(m)、青色(c)和黑色(k)的图像。四个成像部分py、pm、pc和pk沿着后述中间转印带1的移动方向设置和布置。顺便提及,对于在相应成像部分py、pm、pc和pk中具有相同或者对应构造的元件,将省略用于针对相关颜色表示元件的后缀y、m、c和k,并且在一些情况中将共同描述这些元件。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包括如下文所述的感光鼓11、充电辊12、曝光装置13、显影装置14、初次转印辊15和鼓清洁装置16构成每个成像部分p。

成像设备100包括作为第一图像承载构件的感光鼓11,所述感光鼓11是鼓状(圆筒状)感光构件(电子照相型感光构件)。在图1中沿着箭头r1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感光鼓11。由充电辊12将旋转感光鼓11的表面均匀充电至预定极性(本实施例中为负)和预定电势,所述充电辊12是作为充电器件的辊状充电构件。作为曝光器件的曝光装置(激光扫描仪)13使得感光鼓11的均匀带电表面扫描曝光于根据图像信号调制的激光。结果,静电潜像(静电图像)形成在感光鼓11的表面上。

由作为显影器件的显影装置14利用调色剂使得形成在感光鼓11上的静电潜像显影(可视化)。结果,利用调色剂可视化的可视化图像(即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鼓11的表面上。在这个实施例中,在感光鼓11的曝光部分(在该曝光部分处,电势的绝对值在感光鼓表面均匀充电之后因曝光而降低)上沉积有被充电至与感光鼓11的充电极性(在这个实施例中为负)相同的极性的调色剂(反向显影)。在该显影装置14中,混合有调色剂(非磁性调色剂颗粒)和载体(磁性载体颗粒)的双组份显影剂承载在作为显影剂承载构件的显影套筒上并且被供给到与感光鼓11对向的部分(显影部分)。然后,根据感光鼓11上的静电潜像,显影套筒将双组份显影剂的调色剂供应到感光鼓11。

作为带供给装置的中间转印带单元20被设置成与相应成像部分的相应感光鼓11相对。中间转印带单元20包括中间转印带1,所述中间转印带1是由作为第二图像承载构件的环形带构成的中间转印构件。中间转印带1围绕作为多个拉伸辊的驱动辊2、转向辊3、惰辊4和上游二次转印辊(在下文中称作上游辊)5延伸并且由这些拉伸辊利用预定张力拉伸。通过驱动辊2沿着图1中的r3方向(逆时针方向)的旋转驱动而使得中间转印带1沿着图1中的r2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循环和移动)。在中间转印带1的内周表面侧中,对应于感光鼓11设置初次转印辊15,所述初次转印辊15是作为初次转印器件的辊状初次转印构件。初次转印辊15中的每一个初次转印辊朝向相关的感光鼓11推(压)抵靠中间转印带1。结果,形成了初次转印部分t1,在所述初次转印部分t1处,感光鼓11和中间转印带11相互接触。

在由初次转印辊15施加预定压力和静电负荷偏压的作用下,如上所述形成在感光鼓11上的调色剂图像在初次转印部分t1处被转印(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上。例如,在全彩色图像形成期间,形成在相应感光鼓11上的黄色、洋红、青色和黑色的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相继叠加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上。

在中间转印带1的外周表面侧中,在与驱动辊(内二次转印辊)2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二次转印辊(外二次转印辊)17,所述二次转印辊17是作为二次转印器件的辊状二次转印构件。二次转印辊17朝向驱动辊2推(压)抵靠中间转印带1并且形成二次转印部分t2,在所述二次转印部分t2处,中间转印带1和二次转印辊17相互接触。

在由二次转印辊17施加预定压力和静电负荷偏压的作用下,如上所述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上的调色剂图像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被转印(二次转印)到被供给到二次转印部分t2的诸如纸的记录材料s上。记录材料s堆叠并且容纳在容纳部分41中并且与成像时刻同步地由供给辊对42供给,所述供给辊对42采用摩擦分离型供给辊对。由供给辊对42供给的记录材料s通过供给通道并且被供给到对准辊对43。记录材料s通过对准辊对43经历倾斜移动校正和时刻校正并且此后被发送到二次转印部分t2。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如上所述地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由中间转印带1和二次转印辊17夹持和供给的记录材料s上。

其上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s被供给到作为定影器件的定影装置18,在所述定影装置18中,调色剂图像被加热和加压并且因此被定影(熔融定影)在记录材料s上,此后,记录材料s被排放(输出)到排放托盘19上,所述排放托盘19设置在成像设备100的设备主组件110的外部部分处。

此外,由作为感光构件清洁器件的鼓清洁装置16从感光鼓11的表面移除并收集在初次转印之后存留在感光鼓11中的每一个感光鼓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初次转印残留调色剂)。此外,由作为中间转印构件清洁器件的带清洁装置29从中间转印带1的表面移除以及收集在二次转印之后存留在中间转印带1上的调色剂(二次转印残留调色剂)。

在这个实施例中,成像部分p中的每一个成像部分均构成调色剂成像器件,用于在中间转印带1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2、中间转印带单元

将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中的作为带供给装置的中间转印带单元20。顺便提及,关于成像设备100和其元件,图1的图页的前侧称作“前”侧(表面),图1的图页的后侧称作“后”侧(表面)。该前后方向基本平行于感光鼓1的旋转轴线方向(纵向方向)。

在图2中,分图(a)和(b)是中间转印单元20的透视图,其中,后侧表面被示出为图页的前侧。在图2中,分图(a)示出了中间转印带1被拉伸的状态,分图(b)示出了中间转印带1被从可倾斜单元20拆卸的状态。

如图2的分图(a)和(b)所示,驱动辊2、上游辊5和惰辊4中的每一个辊在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部部分以使得辊被夹持在前框架21f和后框架21r之间的形式被可旋转地轴支撑。如下文具体所述,转向辊3经由可摆动板26由框架支架28支撑并且能够旋转。框架支架28在前框架21f和后框架21r之间延伸并且固定在前框架21f和后框架21r中的每一个框架的一个纵向端部部分处。如后文具体描述的那样,转向辊3被推压器件从中间转印带1的内周表面侧朝向中间转印带1的外周表面侧推压,并且转向辊3还用作张紧辊,用于将张力施加到中间转印带1。

在驱动辊2的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一个端部部分处安装有驱动联接件22。通过使得驱动联接件22与带驱动单元(未示出)的输出轴相连而将驱动力传递到驱动联接件22。驱动辊2具有由具有相对高的摩擦系数的材料(诸如橡胶)构成的表面,并且其表面与中间转印带1的内周表面摩擦接合。然后,驱动力被从带驱动单元传递到驱动辊2,使得驱动辊2沿着图2中的分图(a)的箭头r2的方向供给(旋转)中间转印带1。在这个实施例中,驱动联接件22用作传动器件,但是驱动辊2也可以通过使用齿轮与带驱动单元相连。

在这个实施例中,中间转印单元20包括自动带中心对准机构部分10,用于实施如上所述地供给的中间转印带1的中心对准(相对于横向方向调节带供给位置)。在这个实施例中,整体上,自动带中心调节机构部分10通过自保持转向辊3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部部分之间摩擦力的平衡而实施中间转印带1的中心对准。

3、自动带中心对准机构部分

将参照图3和图4描述自动带中心对准机构部分10。图3是本实施例中的自动带中心对准机构部分10的透视图,图4是后侧端部部分附近的自动带中心对准机构部分10的放大透视图。

如图3和图4所示,转向辊3包括辊轴3a,所述辊轴3a相对于其旋转轴线方向从端部中的每一个端部伸出。滑动构件23设置在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与转向辊3的端部部分相对的位置处。辊轴3a的端部部分以接合并且插入在设置在滑动构件23中的支撑孔23a中的形式由滑动构件23可旋转地轴支撑。这些滑动构件23对安装到可摆动板26,以便支撑转向辊3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部部分。即,由滑动引导件24支撑滑动构件23中的每一个滑动构件,所述滑动构件23布置成毗邻转向辊3的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部部分,滑动引导件24设置到可摆动板26的纵向端部部分中的相关联的一个纵向端部部分处。在滑动构件23和滑动引导件24之间以压缩状态设置张紧弹簧25,所述张紧弹簧25是压缩弹簧。

如图4所示,滑动引导件24包括接合槽24a,用于仅仅沿着张紧弹簧25的按压(推压)方向(箭头k方向)引导相关联的滑动构件23。即,滑动引导件24构成引导部分,用于沿着张紧弹簧25的推压方向引导滑动构件23对。此外,滑动引导件24包括关于张紧弹簧25的按压方向的止动件(未示出),使得滑动构件23在自动带中心对准机构部分10独自的组装状态(图3)中不脱离接合。通过这些构造,布置在可摆动板26的纵向端部部分处的张紧弹簧25的推压力能够有效地传递到对应的滑动构件23。

在由驱动辊2、转向辊3、上游辊5和惰辊4拉伸中间转印带1的状态中(图2中的分图(a)),滑动构件23从由止动件管制滑动构件23的位置沿着图4中的箭头k方向在压缩张紧弹簧25的方向上移动。因此,张紧弹簧25经由滑动构件23推压转向辊3并且将预定张力施加到中间转印带1。在这个实施例中,凭借这种构造,如上所述,转向辊3还用作张紧辊。

可摆动板26构成可摆动构件(可倾斜构件),用于可摆动(可倾斜)地支撑转向辊3,以便能够改变与驱动辊2的相对对准。此外,张紧弹簧25构成推压构件,所述推压构件是用于将可作用在中间转印带1的内周表面上的张紧力施加到转向辊3的推压器件。在这个实施例中,张紧弹簧25包括一对压缩弹簧(弹簧构件),用于分别在可摆动板26的纵向端部部分处将张紧力施加到滑动构件23对。

如图3所示,旋转轴构件27在可摆动板26的纵向中央部分处固定在旋转轴构件27在与设置有转向辊3的一侧相对的一侧伸出的状态中。此外,在可摆动板26的纵向端部部分处分别固定有滑动引导件24。旋转轴构件27与设置在上述框架支架28(图2的分图(b)和图4)上的接合部分(未示出)接合,使得旋转轴构件27可旋转(可摆动)地支撑可摆动板26,所述可摆动板26支撑转向辊3。即,自动带中心对准机构部分10由框架支架28支撑,以便能够相对于转向轴线j沿着图3中的箭头ro方向旋转,所述转向轴线j通过设置在可摆动板26的纵向中央部分处的旋转轴构件27。此外,自动带中心对准机构部分10构造作为转向辊支撑单元,所述转向辊支撑单元用于支撑转向辊3。

如图4所示,滑动构件23对包括滑动表面23b,所述滑动表面23b能够相对于移动的中间转印带1的内周表面滑动。如下文具体所述,通过中间转印带1的内周表面和滑动表面23b之间的滑动,将这样的力施加到转向辊3,所述力用于改变转向辊3和驱动辊2之间的相对对准以便实施中间转印带1的中心对准。滑动表面23b中的每一个滑动表面均形成为锥形状,使得其相对于径向方向与转向辊3的外周表面相距的距离从转向辊3的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中央部分侧朝向端部部分侧逐渐增大。结果,可以进一步增强自动地实施中间转印带1的中心对准的功能。

在这个实施例中,转向辊3的外径例如设置为(16mm)。滑动构件23的滑动表面23b具有弯曲表面部分,所述弯曲表面部分在滑动表面23b毗邻转向辊3的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部部分的一侧的端部部分处具有外径为的弯曲形状,该外径等于转向辊3的外径。此外,滑动表面23b所具有的形状使得其直径从毗邻转向辊3的端部部分的一侧朝其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部部分以10°锥角ψ的比率逐渐增加,从的弯曲表面部分增加(图5的分图(b))。

在这个实施例中,中间转印带1的宽度(相对于基本垂直于由图5中的箭头r2示出的供给方向的方向的长度)设置成部分地延伸到滑动表面23b的具有锥角ψ的区域。如上所述,滑动构件23具有仅仅相对于图4中的箭头k方向通过引导件24的自由度。因此,当供给(旋转)中间转印带1时,滑动构件23仅相对于中间转印带1的内周表面滑动,而没有因中间转印带1的旋转而旋转。顺便提及,滑动构件23还可具有相对于带旋转方向的间隙。

将参照图4和图5描述自动带中心对准机构部分10的操作原理。在图5中,分图(a)和(b)是示出了沿着图2中的箭头tv方向观察时的状态中的中间转印带单元的一部分的平面图(俯视图),其中,分图(a)示出了通过自动中心对准达到的稳定平衡状态,使得中间转印带1的卷绕位置是标称(中心)位置,而分图(b)示出了这样的状态,在所述状态中,当供给中间转印带1时,中间转印带1致使带朝向图页的左侧偏移。

如上所述,滑动构件23被支撑以便不会因中间转印带1而旋转。此外,滑动构件23在供给中间转印带1时一直承受来自中间转印带1的内周表面的摩擦阻力。即,在这个实施例中,中间转印带1、转向辊和滑动构件23之间的尺寸关系如下。如图5的分图(a)所示,中间转印带1的宽度为lb。此外,转向辊3与中间转印带1接触的接触部分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长度(宽度)为lr。此外,滑动构件23的滑动表面23b相对于转向辊3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为lf。此时,在这个实施例中,lb设置成比lr长且比lr+2lf(滑动构件23的滑动表面23b相对于转向辊23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两外端部之间的宽度)短。

在中间转印带1处于图5的分图(a)示出的标称(中心)位置中的状态中,中间转印带1一直以预定卷绕宽度(例如,在这个实施例为2mm)相对于两个滑动构件23滑动。因此,在中间转印带1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基于转向辊3的中心均匀地定位的状态中,中间转印带1和滑动构件23对提供了以下位置关系。即,位置关系是这样的,使得中间转印带1相对于横向方向的两个端部部分部分地覆盖滑动构件23对的相关的滑动表面23b。因此,不受中间转印带1的横向供给位置的影响,中间转印带1的横向端部部分中的至少一横向端部部分一直接触滑动构件(多个滑动构件)23。

另一方面,在如图5的分图(b)所示产生带偏移的状态中,中间转印带1和滑动构件23之间的卷绕宽度关系处于卷绕宽度局限为仅在图页的左侧的卷绕宽度d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滑动构件23沿着图4中的箭头st方向在向下方向上(朝向图5的图页后侧)接收左侧中的力f(st)xd和右侧中的为0的力。两侧中的滑动构件23对的摩擦力的差是用于产生围绕转向轴线j的力矩(转向扭矩)f(st)xd的动力。即,在图5的分图(b)的状态中,在产生带偏移的左侧沿着图4中的箭头st的方向降低所沿的方向上产生围绕转向轴线j的力矩f(st)xd。另外,与图5的分图(b)的情况相反地在图5的图页的右侧产生带偏移的情况与图5的分图(b)的情况类似。在这种情况中,在产生带偏移的右侧沿着图4中的箭头st方向降低所沿的方向上产生围绕转向轴线j的力矩f(st)xd。

基于上述原理产生的转向辊3的转向角度的方向与消除带偏移(即,带位置返回到原始位置)所沿的方向一致,因此可以获得自动中心对准效果。

在环形带的情况中,如在中间转印带1的情况中,关于成像处理,由突然转向操作导致的中间转印带1的横向供给位置的变化致使图像相对于主扫描方向(感光鼓的旋转轴线方向)出现位置偏离。即,在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中,在彩色图像形成期间相应的彩色图像的相对位置偏离导致颜色重合失调。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锥角ψ被提供给滑动构件23并且中间转印带1和滑动构件23之间的摩擦系数μs设置为相对低值,使得抑制突然转向操作。具体地,通过使用树脂材料(诸如具有良好滑动性能的pom(聚缩醛))作为滑动构件23的材料并且通过将摩擦系数μs设置为大约0.3并且将锥角ψ设置为大约5°-10°可以获得良好结果。此外,考虑到因与中间转印带1的摩擦电荷而导致静电不利影响,还赋予滑动构件23导电性。

此外,如图5的分图(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中间转印带1、转向辊3和滑动构件23之间的尺寸关系对于抑制致使上述颜色重合失调的突然转向操作是有利的。这是因为在图5的分图(a)的尺寸关系中,可以一直检测摩擦力之间的平衡差异并且因此能够实施频繁的中心对准操作。

4、拉伸辊之间的宽度/直径关系

参照图6,将描述这个实施例中的多个拉伸辊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部部分位置和拉伸辊的直径之间的关系。

在此,惰辊4的直径为d1并且惰辊4与中间转印带1接触的接触部分的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长度(在下文中,称作“接触部分宽度”)为l1。此外,上游辊5的直径为d2,并且上游辊5的接触部分宽度为l2。此外,驱动辊2的直径为d3,并且驱动辊2的接触部分宽度为l3。顺便提及,驱动辊2、上游辊5和惰辊4中的每一个辊均相对于转向轴线j(中间转印带1的横向供给位置的标称中心线)具有线对称状。此外,拉伸辊中的每一个拉伸辊的直径是拉伸辊与中间转印带1接触的接触部分的直径。

如上所述,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在中间转印带1的横向端部部分中的每一个横向端部部分处产生摩擦来实施中间转印带1的中心对准。因此,在作为这样区域的重叠部分(图5和图6的阴影部分)上施加因摩擦而产生的负荷,在所述区域处设置在中间转印带1的横向端部部分处的滑动构件23相对于中间转印带1滑动。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上述接触部分宽度l1、l2和l3比中间转印带1的宽度lb短,并且因此在中间转印带1的横向端部部分上施加由惰辊4、上游辊5和驱动辊2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部部分产生的负荷。

此外,在惰辊4、上游辊5和驱动辊2的端部部分彼此对准的情况下(l1=l2=l3),当端部部分位置和上述重叠部分相互重叠时,负荷集中在中间转印带1的横向端部部分处。即,在这种情况中,在中间转印带1的横向端部部分处,除了由与滑动构件23摩擦产生的负荷之外,随着中间转印带1的供给产生因应力集中在拉伸辊的端部部分处而导致的负荷。此外,当增加中间转印带1的重复使用量时,导致在一些情况中发生中间转印带1的疲劳失效(断裂)。

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惰辊4、上游辊5和驱动辊2的接触部分宽度l1、l2和l3分别根据这些拉伸辊的相应的直径变化。

即,当用预定张力拉伸中间转印带1时,在中间转印带1接触拉伸辊的相关的端部部分的位置处,应力值随着拉伸辊的直径的减小而增大。另一方面,由拉伸辊施加在中间转印带1上的线压力(每单位宽度的力)在拉伸辊的接触部分宽度增加时减小。因此,凭借通过增加拉伸辊的接触部分宽度来减小线压力,能够减小作用在中间转印带1接触拉伸辊的端部部分的位置上的应力的值。

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不仅仅拉伸辊的端部部分位置彼此之间偏移,而且拉伸辊的接触部分宽度也随着拉伸辊的直径减小而增加。结果,在应力因拉伸辊的小直径而易于集中的位置处,优先地实施应力释放,使得能够延长中间转印带1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在这个实施例中,驱动辊2、上游辊5和惰辊4的直径d3、d2和d1提供了d3>d2>d1的关系。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驱动辊2、上游辊5和惰辊4的接触部分宽度l3、l2、l1分别构成为提供l3<l2<l1的关系。结果,易于致使应力集中的更小直径的拉伸辊可以在驱动辊2、上游辊5和惰辊4的端部部分位置(即,产生应力集中的位置)发生偏移时优先地承受应力释放。

在这个实施例中,驱动辊2、上游辊5和惰辊4的直径d3、d2和d1提供了d3>d2>d1关系的原因如下。

首先,在这个实施例中,驱动辊2是针对中间转印带1的驱动输入器件。为了抑制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发生调色剂图像的重叠失效(颜色重合失调),毗邻的感光鼓11之间的间距(旋转中心距离)ld可以优选地为直径为d3的驱动辊2的圆周长度(d3×π)的整数倍数。例如,在感光鼓11之间的间距ld为100mm的情况中,驱动辊2的直径d3构成满足d3=31.84mm或者d3=15.92mm。因此,例如,在用于具有上述间距ld的成像设备100中的中间转印带单元20中,在包括驱动辊2、上游辊5和惰辊4的拉伸辊中,驱动辊2易于具有最大的直径。此外,为了通过与驱动辊2相对的二次转印辊17的按压力(压力)形成二次转印部分t2,例如大约5-10kgf的压力作用在驱动辊2上。为了抑制由该压力产生的变形,在包括驱动辊2、上游辊5和惰辊4的拉伸辊中,驱动辊2制成为直径最大。

接下来,上游辊5形成其自身和相对于中间转印带1的供给方向布置在其上游的惰辊4之间的初次转印表面,并且形成其自身和相对于中间转印带1的供给方向布置在其下游的驱动辊2之间的二次转印表面。初次转印表面是中间转印带1的这样的拉伸表面(平坦的表面部分),在该拉伸表面处,调色剂图像被从相应的感光鼓11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上,二次转印表面是中间转印带1的即将把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1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之前的拉伸表面(平坦的表面部分)。因此,如在驱动辊2的情况中的压力或类似力没有作用在上游辊5上,但是在上游辊5变形的情况中,对图像的影响较大,并且因此继驱动辊2之后上游辊5的直径制成为较大。

最后,惰辊4形成了其自身和相对于中间转印带1的供给方向布置在其下游处的上游辊5之间的初次转印表面,但是形成了影响图像的仅仅一个拉伸表面并且因此较之上游辊5对图像的影响程度较小。

因此,相对于驱动辊2和上游辊5,惰辊4具有大直径的必要性的程度降低,使得从成本削减等观点来看惰辊4的直径可以更小。

当考虑零件成本等时,理想的是拉伸辊中的所有辊均制成直径较小,但是在一些情况中根据功能拉伸辊制成直径较大。在这个实施例中,因上述原因,驱动辊2、上游辊5和惰辊4的直径提供了d3>d2>d1的关系。

顺便提及,拉伸辊被总体有间隙地可旋转地支撑。因此,为了防止拉伸辊的端部部分位置之间随着拉伸辊因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间隙导致移动而发生重叠,理想的是,接触部分宽度l1和l2之间以及接触部分l2和l3之间的差(l1-l2和l2-l3)制成足够大。在这个实施例中,l1和l2之间以及l2和l3之间的差可以优选为例如2mm或者更多。

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成像设备100包括中间转印带1和用于拉伸中间转印带1的多个拉伸辊,多个拉伸辊包括转向辊3,所述转向辊3能够倾斜,以便调节中间转印带1的横向供给位置。

此外,在多个拉伸辊中,对于除了转向辊并且其与带1的接触部分的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长度比带1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更短的n个拉伸辊(n:两个或者更多个的整数),采用以下构造。当第n个拉伸辊的直径为dn且第n个拉伸辊的接触部分的长度为ln时,在dn随着n增加而增大的情况中,ln随着n增大而减小。此外,n个拉伸辊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接触部分的端部位置彼此不同。在这个实施例中,在n个拉伸辊中,具有最大直径的拉伸辊是用于将驱动(驱动力)传递到带1的拉伸辊。特别地,在这个实施例中,由至少三个拉伸辊构成n个拉伸辊。此外,在n个拉伸辊中,具有最大直径的拉伸辊是用于形成转印部分t2的拉伸辊,在所述转印部分t2处,调色剂图像从带1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此外,在n个拉伸辊中,具有第二最大直径的拉伸辊是用于形成位于其自身和具有最大直径的拉伸辊之间的带1的拉伸表面(二次转印表面)的拉伸辊。此外,在n个拉伸辊中,具有第三最大直径的拉伸辊是用于形成位于其自身和具有第二最大直径的拉伸辊之间的带1的拉伸表面(初次转印表面)的拉伸辊,在所述拉伸表面处,由调色剂成像器件形成调色剂图像。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带供给装置20包括滑动构件23,所述滑动构件23布置在转向辊3的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部部分处,用于将用于使得转向辊3倾斜的力施加到转向辊3,同时相对于运动的带1滑动。

顺便提及,当从多个拉伸辊任意选择n个拉伸辊并且满足上述关系时,可以获得释放带1处的负荷集中的对应效果。因此,用于拉伸带1的多个拉伸辊还可以包括没有满足上述关系的拉伸辊。例如,在如n个拉伸辊的情况中,选择直径为d3而接触部分的宽度为l3的驱动辊2和直径为d1而接触部分宽度为l1的惰辊4,在满足d3>d1时满足l3<l1的关系。此外,上游辊5的直径d2满足例如d3>d2>d1的关系。在这个情况中,即使在上游辊5的接触部分宽度l2满足例如l2=l1或l2=l3的关系时,驱动辊2和惰辊4的端部部分位置根据直径偏移,使得对应地能够获得释放作用在带1上的负荷的效果。除了本实施例的构造,对于还添加了具有任意接触部分宽度的拉伸辊的构造等也是如此。在本发明中,拉伸辊指的这样的辊,中间转印带1围绕该拉伸辊具有10°或者更大的卷绕角度(图7)。

如上所述,根据这个实施例,在通过自动带中心对准机构部分10实现中间转印带1的稳定行进(移动)的同时释放(减轻)了因拉伸辊导致的应力集中程度并且因此可以实现中间转印带1的使用寿命的延长。此外,即使在为了削减成本等而将中间转印带1的厚度制成为较薄的情况中,也可以抑制因中间转印带1的刚度降低而导致的疲劳失效。

【实施例2】

将描述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带供给装置和成像设备的基本构造和操作与实施例1的基本构造和操作相同。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具有与实施例1中的元件功能和构造相同或者相应的功能和构造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或标号表示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图7是本实施例中的中间转印带单元20的示意性截面图。在这个实施例中,中间转印带1围绕惰辊4的卷绕角度为θ1。此外,中间转印带1围绕上游辊5的卷绕角度为θ2。此外,中间转印带1围绕驱动辊2的卷绕角度为θ3。卷绕角度指的是这样的角度(在对应于带围绕相关的辊卷绕的区域的一侧),所述角度形成为从中间转印带1与相关的拉伸辊的表面接触的相对于中间转印带1的供给方向的接触起始位置和接触结束位置画到相关的拉伸辊的旋转中心的直线之间的角度。在这个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类似,惰辊4、上游辊5和驱动辊2的直径分别为d1、d2和d3,并且惰辊4、上游辊5和驱动辊2的接触部分宽度分别为l1、l2和l3。

如在实施例1中所述,考虑到零件成本等,将考虑的是,满足d3=d2=d1的关系。在这个情况中,通过根据中间转印带1围绕相应的拉伸辊的卷绕角度改变惰辊4、上游辊5和驱动辊2的接触部分宽度l1、l2和l3可以获得与实施例1类似的效果。这是因为当卷绕角度较大时,中间转印带1承受由拉伸辊的端部部分导致的大应力集中。

如图7所示,在这个实施例中,采用提供了d3=d2=d1和θ3>θ2>θ1的关系的构造。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满足l3>l2>l1的关系。结果,具有更大的卷绕角度且易于致使应力集中的拉伸辊能够优先地经历应力释放同时使得驱动辊2、上游辊5和惰辊4的端部部分位置(即,产生应力集中的位置)偏移。

顺便提及,通过相应的拉伸辊的布置可以设置卷绕角度。中间转印带1围绕驱动辊2、上游辊5和惰辊4的相应的卷绕角度θ3、θ2和θ1因与例如实施例1中的直径变化相同的原因而满足θ3>θ2>θ1的关系。即,驱动辊2是针对中间转印带1的驱动输入器件并且因此在一些情况中提供了最大卷绕角度,以便令人满意地确保驱动力的传递。此外,上游辊5构造成在一些情况中在驱动辊2之后提供第二最大卷绕角度,以便稳定初次转印表面和二次转印表面。此外,惰辊4较之驱动辊2和上游辊对于图像具有较小影响,并且因此较之驱动辊2和上游辊5卷绕角度制成为较小。

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在多个拉伸辊中,对于其与带1接触的接触部分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长度比带1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更短的n个拉伸辊,采用以下构造。当对于第n个拉伸辊,带1围绕辊的卷绕角度为θn并且第n个拉伸辊的接触部分的长度为ln时,在θn在n个拉伸辊具有基本相同的直径并且n更大时更大的情况中,ln随着n增加而更大。此外,n个拉伸辊的接触部分的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部位置相互不同。在这个实施例中,在n个拉伸辊中,具有最大卷绕角度的拉伸辊是用于将驱动(驱动力)传递到带1的拉伸辊。特别地,在这个实施例中,由至少三个拉伸辊构成所述n个拉伸辊。此外,在n个拉伸辊中,具有最大卷绕角度的拉伸辊是用于形成转印部分t2的拉伸辊,在所述转印部分t2处,调色剂图像从带1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此外,在n个拉伸辊中,具有第二最大卷绕角度的拉伸辊是用于形成位于其自身和具有最大卷绕角度的拉伸辊之间的带1的拉伸表面(第二转印表面)的拉伸辊。此外,在n个拉伸辊中,具有第三最大卷绕角度的拉伸辊是用于形成位于其自身和具有第二最大卷绕角度的拉伸辊之间的带1的拉伸表面(初次转印表面)的拉伸辊,在所述拉伸表面处,由调色剂成像器件形成调色剂图像。

如上所述,即使在拉伸辊的直径基本相同的情况中,通过根据卷绕角度改变接触部分宽度可以获得与实施例1的效果类似的效果。顺便提及,基本相同的直径指的是这样的直径,所述直径提供了它们之间10%或更小的直径比率。

【其它实施例】

基于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带为中间转印构件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本发明的领域众所周知直接转印类型的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记录材料运载带(供给带),用于运载和供给记录材料,替代上述实施例中的中间转印带使用。在直接转印类型的成像设备中,例如,形成在多个成像部分处的调色剂图像被相继转印到由记录材料运载带运载和供给的记录材料上,所述记录材料运载带作为由环形带构成的记录材料运载构件。而且关于记录材料运载带,能够提供滑动构件,以便实施中心对准,并且在这种情况中,可以产生与中间转印带相关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问题类似的问题。因此,还在带是记录材料运载带的情况中,通过将本发明应用于此,能够实现与上述实施例类似的效果。类似地,带还可以是感光(构件)带、静电记录绝缘(构件)带或类似物。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滑动构件布置成毗邻转向辊的端部部分。然而,还可以采用其它构造,在所述其它构造中,滑动构件设置在转向辊的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仅一个端部部分侧中,例如,已知存在带朝向一个横向端部部分侧偏移的趋势的情况或者带有意地被构造成带趋于向一个端部部分侧偏移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在包括由多个拉伸辊拉伸的环形带的构造中,可以减轻集中在带的横向端部部分处的负荷。

尽管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赋予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最宽泛的理解,以便涵盖所有这种修改方案和等效结构和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