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散热的复印机外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626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便于散热的复印机外罩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便于散热的复印机外罩。



背景技术:

现在的复印机一般具有扫描、复印和打印功能,但是针对复印需求较高的工作,复印功能可以单独取出来,主要是加强了识别纸张上文字的能力,所以现在针对识别能力加强的复印机,通常采用静电复印机,静电复印机主要有三个部分:原稿的照明和聚焦成像部分;光导体上形成潜像和对潜像进行显影部分;复印纸的进给、转印和定影部分。即将原稿放置在透明的稿台上,稿台或照明光源匀速移动对原稿扫描。原稿图像由若干反射镜和透镜所组成的光学系统在光导体表面聚焦成像。光学系统可形成等倍、放大或缩小的影像。

由于专用的复印机在识别和成像上会采用激光技术,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对空气和粉尘电离,从而产生的臭氧和粉尘被人体吸入时可以渗入肺部,轻者引发各种呼吸类炎症,重者可以诱发心血管疾病。另外专用复印机长期使用发热量大,不但给复印机本身造成巨大损害,还会造成碳粉等微尘更容易扩散,严重影响了使用者的身心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复印机外罩,以解决现有复印机容易发热造成微尘扩散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便于散热的复印机外罩,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放入纸张的纸仓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纸口,出纸口大于复印机出纸口,所述壳体的出纸口两侧设置有处于壳体内的静电架,所述静电架包括成长方体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下方悬空并联有多根静电棒,所述壳体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座弹出孔,所述弹出孔内安装有给安装座供电的导电片,所述静电棒下方设置有接尘槽,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导热相变材料网,所述导热相变材料网上端通过隔热棉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布设有冷却循环管,所述冷却循环管上安装有循环泵和冷却液箱,所述冷却液箱设置在壳体外壁,所述导热相变材料网覆盖在冷却循环管外,所述接尘槽底面设置有负压管,负压管与外界连通的一端设置有负压风机,所述负压管内安装有臭氧过滤网。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有:1、本方案通过在外套一个外罩,可以防止复印机内的粉尘扩散到外部对人体产生伤害,也可以防止外界的粉尘进入到复印机内,本方案采用在壳内部设置静电架,活性炭架和负压风机,利用三者的共同作用实现复印机内部的粉尘的除去,具体的工作方式为,首先负压风机提供粉尘的定向移动的动力,然后通过活性炭吸附较大颗粒和一些湿润的颗粒,最后采用静电架除去微小颗粒,从而实现了复印机内部处于无尘状态;2、由于专用的复印机通常是超负荷工作,其本身发热量就较大,所以本方案通过在安装座上设置有导热相变材料网,导热相变材料网上端通过隔热棉与安装座固定连接,壳体内布设有冷却循环管,冷却循环管上安装有循环泵和冷却液箱,导热相变材料网覆盖在冷却循环管外;通过导热相变材料将大量的热量吸收掉,同时通过冷却循环管吸收掉导热相变材料的热量,从而还原导热相变材料;这样就能迅速的将复印机的热量导出,本方案中冷却方式主要采用液体冷却,使得冷却噪音小,并且热量交换快,通过采用固体的导热相变材料,这样保证打印机内部的干燥性,同时本方案还采用负压风机作为辅助冷却,这样在三种冷却的方式下,能够保证复印机的长期使用。4、由负压风机和臭氧过滤网构成的臭氧去除装置,能防止复印机产生的臭氧对使用者的伤害。5、在静电架下方设置接尘槽,当经静电架失去静电时,静电棒上的尘土就会掉在接尘槽中,这样可以集中收集粉尘。

以下是对基础技术方案的优化:

优化方案一:本方案采用的导热相变材料网,为内部填充硅脂的铜管网。这样铜管本身的导入性能较为优质,在其内部填充硅脂,使其吸热的效率大大提升。当然除了本优选方案提到的铜管网外,还可以pe材料或者其他相变材料。

优选方案二,为了便于打印后的纸张不散乱,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内凹的托纸盘,托纸盘位于出纸口的下方。

优化方案三,为了便于除去出纸口出的粉尘,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吸尘孔,吸尘孔位于托纸盘四周。这样有将由纸张带出来的颗粒和臭氧通过吸尘孔进行清理,进一步保证打印机不外泄粉尘。

优化方案四,为了防止较大的碎纸屑进入吸尘孔,所述吸尘孔所处的壳体外设置有栏栅。

优化方案五,所述接尘槽活动安装在壳体上,由于接尘槽内存在较多的粉尘,需要经常清理,当在清洁接尘槽时,可直接取下接尘槽,可以提高清理的效率。

优化方案六,所述托纸盘上方设置有向上吸热的吸热罩,同时吸热罩内部也设置有负压管,所述负压管部分设置在冷却循环管外;这样就可以直接对负压管内的热量吸收掉。

优选方案七:所述臭氧过滤网上装载有更换指示器,由于臭氧过滤网一般为催化剂,如催化剂失去效果,则需要更换,现在多采用在过滤网末端设置检测臭氧的仪器,这样如果仪器检测到超过浓度的臭氧,则说明需要更换臭氧过滤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方案复印机外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复印机外罩侧面局部剖开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局部剖面图。

说明书附图名称说明:壳体1、托纸盘2、纸仓门3、吸尘孔4、栏栅5、出纸口6、吸热罩7、安装座8、静电架9、活性炭吸附层10、负压管11、导热相变材料网12、冷却循环管15、冷却液箱16、循环泵17、负压风机18、导电片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便于散热的复印机外罩,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有放入纸张的纸仓门3,壳体1上设置有出纸口6,出纸口6大于复印机出纸口,壳体1的出纸口6两侧设置有处于壳体1内的静电架9,静电架9包括成长方体的安装座8,安装座8下方悬空并联有多根静电棒,壳体1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座弹出孔,弹出孔内安装有给安装座8供电的导电片19,静电棒下方设置有接尘槽14,安装座8上设置有导热相变材料网12,导热相变材料网12上端通过隔热棉与安装座8固定连接,壳体1内布设有冷却循环管15,冷却循环管15上安装有循环泵17和冷却液箱16,冷却液箱16设置在壳体1外壁,导热相变材料网12覆盖在冷却循环管15外,接尘槽14底面设置有负压管11,负压管11的一端设置有负压风机18,负压管11内安装有臭氧过滤网。

静电架9和导热相变材料网12之前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10,目的是对壳体1内的颗粒进行物理吸附。

专用的复印机通常是超负荷工作,其本身发热量就较大,所以本方案通过在安装座8上设置的导热相变材料网12,导热相变材料网12上端通过隔热棉与安装座8固定连接,壳体1内布设有冷却循环管15,冷却循环管15上安装有循环泵17和冷却液箱16,导热相变材料网12覆盖在冷却循环管15外;通过导热相变材料将大量的热量吸收,同时通过冷却循环管15吸收导热相变材料的热量,从而还原导热相变材料;这样就能迅速的将复印机的热量导入,本方案中冷却方式主要采用液体冷却,使得冷却噪音小,并且热量交换快,通过采用固体的导热相变材料,这样保证打印机内部的干燥性,同时本方案还采用负压风机18作为辅助冷却,这样在三种冷却的方式下,能够保证复印机的长期使用。由负压风机18和臭氧过滤网构成的臭氧去除装置,能防止复印机产生的臭氧对使用者的伤害。在静电架9下方设置接尘槽,当经静电架9失去静电时,静电棒上的尘土就会掉在接尘槽中,这样可以集中粉尘。

本方案采用的导热相变材料网12,为内部填充硅脂的铜管网。这样铜管本身的导入性能较为优质,在其内部填充硅脂,使其吸热的效率大大提升。当然除了本优选方案提到的铜管网外,还可以选择pe材料或者其他相变材料。为了便于打印后的纸张不散乱,处于出纸口6处的壳体1上设置有内凹的托纸盘2。为了便于除去出纸口6出的粉尘,处于托纸盘2四周的壳体1上设置有吸尘孔4。这样可将由纸张带出来的颗粒和臭氧通过吸尘孔4进行清理,进一步保证打印机不外泄粉尘。为了防止较大的碎纸屑进入吸尘孔4,吸尘孔4所处的壳体1外设置有栏栅5。所述接尘槽11活动安装在壳体1上。

由于接尘槽内存在较多的粉尘,需要经常清理,当在清洁接尘槽时,可直接取下接尘槽,可以提高清理的效率。托纸盘2上方设置有向上吸热的吸热罩7,同时吸热罩7内部也设置有负压管11,负压管11部分设置在冷却循环管15外;这样就可以直接对负压管11内的热量吸收掉。臭氧过滤网上装载有更换指示器,由于臭氧过滤网一般为催化剂过滤网,如催化剂失去效果,则需要更换,现在多采用在过滤网末端设置检测臭氧的仪器,这样如果仪器检测到超过浓度的臭氧,则说明需要更换臭氧过滤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