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宽谱段截止窄带激光分光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96949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宽谱段截止窄带激光分光元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光学薄膜技术领域,特别是有关多谱段红外的分光技术,涉及一种红外3-5μm波长范围和长波红外8-12μm波长范围的反射、10.6μm波长的透射宽截止窄带滤光片。



背景技术:

在目前大量的军用激光装备中,大多数采用nd:yag激光器作为激光光源。由于nd:yag激光器的输出激光波长为1.06μm,一方面,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如气雾、阴雨及战场烟尘等,环境对激光的损耗较大,严重的情况下导致激光系统失去功能;另一方面,在战场或训练场上该波长的激光对人眼损伤较大。co2激光器具有很多优越的性能,诸如在不良气候条件下大气传输性能好、激光输出波长探测器成熟、易于实现高灵敏度外差探测和三维成像、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等均比较成熟,能够满足未来战场上对军用激光系统的需求。目前,基于co2激光相干成像雷达在靶场测量、空间飞行器对接、地形跟随与障碍物回避、敌我坦克识别以及精确制导等领域获得了初步应用。

co2激光的波长为10.6μm,与8-12μm波段的热成像系统具有很好的兼容性,两者共用光学扫描系统、接收系统、探测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等。在精确制导技术领域内,使用主动co2激光和被动红外可以构成双模成像制导体制,具有较高的分辨力、探测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以及适合于全天候作战。从目前最新的研究动态看,基于co2激光的主动探测与其它制导体制相结合,已成为制导体制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

将红外(3.5μm-4.7μm)和(8μm-12μm)作为双模制导的主要波段,再加上co2激光的主动探测装置,构成了新型的三模复合制导体制。在此复合体制下的光电设备中,如何将三个波段分离是光学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宽谱段截止窄带激光分光元件,在中波红外3-5μm波长范围和长波红外8-12μm波长范围的实现高反射率,在10.6μm波长实现窄带(带宽≤0.3μm)高透射率。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宽谱段截止窄带激光分光元件,其包括:基底,基底的第一表面a上镀长波通截止滤光薄膜,基底的第二表面b上镀窄带通滤光薄膜。

其中,所述基底为锗或硒化锌。

其中,所述长波通截止滤光薄膜的初始膜系结构为:

sub|1lαa(1h1l)^maαb(1h1l)^ma1a1l|air

其中,h、a和l分别代表高折射率、中折射率材料和甚低折射率材料,αa和αb分别代表每层膜的光学厚度系数,ma为基本周期1h1l的周期数,单位光学厚度为λ0/4,λ0为参考波长。

其中,所述参考波长为λ0=3.9μm,选择高折射率材料为锗、低折射率材料为硫化锌,甚低折射率材料为氟化钇。

其中,设定波长范围为8μm-12μm和该波段的透过率为最大值,对第一表面a的膜系结构进行优化,选择靠近基底表面五层和空间空气的五层,膜系结构优化后为:

sub|x1lx2hx3lx4hx5lαa(1h1l)^(ma-2)αb(1h1l)^(ma-2)αbhx6lx7hx8lx9ax10l|air

x1-x10为薄膜的光学厚度系数。

其中,所述窄带通滤光薄膜的膜系结构为:

sub|1l1h1.4l1h2l0.9h1l0.9h0.9l0.9h0.9l0.9h1.3l2h1l1h|air

其中,h和l分别代表高折射率和低折射率材料,单位光学厚度为λ1/4,λ1为参考波长。

其中,所述参考波长为λ1=10.6μm,选择高折射率材料为锗、低折射率材料为硫化锌。

其中,设定波长范围λ1±0.1μm的透过率为最大值,8μm-(λ1-0.1μm)和(λ1+0.1μm)-13μm波长范围内的反射率为最大值,设计容差均为0.005,对第二表面b的膜系结构进行优化,膜系结构优化后为:

sub|y1ly2hy3ly4hy5ly6hy7ly8hy9ly10hy11ly12hy13ly14hy15ly16h|air

y1-y16为薄膜的光学厚度系数。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红外宽谱段截止窄带激光分光元件,分别将长波通和窄带通滤光片设计在元件的两个表面,通过调整两个膜系结构的厚度,能够有效控制表面的面形变化,可实现的技术指标如下为:3μm-5μm波长范围内的反射率达到99.99%以上,8μm-10.5μm波长范围内的平均反射率达到96%以上,10.7μm-12μm波长范围内的平均反射率达到93%以上;10.6μm波长的带宽为0.3μm,透过率达到94%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滤光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2锗基底的光学常数。

图3锗(ge)薄膜的光学常数。

图4硫化锌(zns)薄膜的光学常数。

图5氟化钇(yf3)薄膜的光学常数。

图6长波通的光谱反射率曲线。

图7窄带通滤光多层膜反射率曲线。

图8分光元件的光谱透过率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波段高反射率、激光波段高透过率的宽截止分光光学薄膜元件,该分光元件包括:基底,基底的第一表面a上镀长波通截止滤光薄膜,基底的第二表面b上镀窄带通滤光薄膜。

1)a表面的薄膜结构设计:选定参考波长为λ0=3.9μm,选择高折射率材料为锗(ge)、低折射率材料为硫化锌(zns),甚低折射率材料为氟化钇(yf3);

2)a表面长波通薄膜,其初始膜系结构为:

sub|1lαa(1h1l)^maαb(1h1l)^ma1a1l|air

其中,基底sub为锗或硒化锌,h、a和l分别代表高折射率、中折射率材料和甚低折射率材料,αa和αb分别代表每层膜的光学厚度系数,ma为基本周期(1h1l)的周期数,单位光学厚度为λ0/4。

3)设定波长范围为8μm-12μm和该波段的透过率为最大值,对a表面的膜系结构进行优化,选择靠近基底表面五层和空间空气的五层,膜系结构优化后为:

sub|x1lx2hx3lx4hx5lαa(1h1l)^(ma-2)αb(1h1l)^(ma-2)αbhx6lx7hx8lx9ax10l|air

x1-x10为薄膜的光学厚度系数。

4)通过不同的周期数ma调整域截止带的截止深度;

5)b表面的薄膜结构设计:选定参考波长为λ0=10.6μm,选择高折射率材料为锗(ge)、低折射率材料为硫化锌(zns);

6)b表面的膜系结构为:

sub|1l1h1.4l1h2l0.9h1l0.9h0.9l0.9h0.9l0.9h1.3l2h1l1h|air

其中,基底sub为锗或硒化锌,h和l分别代表高折射率和低折射率材料,单位光学厚度为λ0/4。

7)设定波长范围λ0±0.1μm的透过率为最大值,8μm-(λ0-0.1μm)和(λ0+0.1μm)-13μm波长范围内的反射率为最大值,设计容差均为0.005,对b表面的膜系结构进行优化,膜系结构优化后为:

sub|y1ly2hy3ly4hy5ly6hy7ly8hy9ly10hy11ly12hy13ly14hy15ly16h|air

y1-y16为薄膜的光学厚度系数。

8)通过调整ma实现a表面和b表面的应力匹配。

实施例

分光薄膜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平板元件选择锗材料,其光学常数如附图2所示;

高折射率材料选择为ge薄膜,其光学常数见附图3;低折射率材料选择为zns薄膜,其光学常数见附图4;甚低折射率材料选择为yf3薄膜,其光学常数见附图5;

设定参考波长为λ0=3.9μm;

a表面的长波通薄膜的初始膜系结构为:

sub|1l(1h1l)^9(1.1h1.1l)^91a1l|air

其中,sub为锗材料,h、l和a分别代表ge、zns和yf3薄膜,每层膜的单位光学厚度为λ0/4,ma=9;

设定波长范围为8μm-12μm和该波段的透过率为最大值,容差为0.005,对a表面的膜系结构进行优化,选择靠近基底表面五层和空间空气的五层,膜系结构优化后为:

sub|0.1339l2.0922h0.5564l0.4704h0.0495l(1h1l)^7(1.1h1.1l)^71.1h1.1847l0.7997h1.741098l0.6802a0.8846l|air

a表面的长波通的光谱反射率见图6;

选定参考波长为λ0=10.6μm,选择高折射率材料为锗(ge)、低折射率材料为硫化锌(zns);

b表面的膜系初始结构为:

sub|1l1h1.4l1h2l0.9h1l0.9h0.9l0.9h0.9l0.9h1.3l2h1l1h|air

其中,基底sub为锗材料,h和l分别代表ge薄膜和zns薄膜,单位光学厚度为λ0/4。

设定波长范围10.5μm-10.7μm的透过率为最大值,8μm-10.5μm和10.7μm-13μm波长范围内的反射率为最大值,设计容差均为0.005,对b表面的膜系结构进行优化,膜系结构优化后为:

sub|1.0422l1.1176h1.3780l1.0204h2.1232l0.8982h0.9688l0.9041h0.9453l0.8994h0.9311l0.8617h1.2932l1.9740h1.088l1.0035h|air

b表面窄带通滤光薄膜的光谱反射率见图7;

图8为总体的光谱透过率,工作角度为45°,光谱特性的效果为:3μm-5μm波长范围内的反射率达到99.99%以上,8μm-10.5μm波长范围内的平均反射率达到96%以上,10.7μm-12μm波长范围内的平均反射率达到93%以上;10.6μm波长的带宽为0.3μm,透过率达到94%以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