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4443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lcd显示面板中,lcd显示面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蓝斑,从而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减少蓝斑不良问题的出现可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包括对向基板、阵列基板和隔垫物,所述隔垫物支撑所述对向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所述隔垫物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设有导电层,且所述导电层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栅极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由于设置了导电层,并将导电层连接阵列基板上的栅极,可以便于导出摩擦产生的静电荷,减少或避免出现斑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隔开所述隔垫物和所述阵列基板,且所述隔垫物的端面朝向所述导电层的投影由所述导电层覆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形成在所述阵列基板上,且所述隔垫物与所述导电层直接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由光学镀膜制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或铟锡氧化物透明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垫物的端部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相对。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基板的面向所述对向基板的表面上设有过孔,且所述过孔延伸至所述栅极,所述导电层通过所述过孔连接至所述栅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为薄膜晶体管显示面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孔内设有用于导通所述导电层和所述栅极的导电介质;或所述导电层的一部分穿过所述过孔电连接所述栅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垫物在朝向所述阵列基板延伸的方向上逐渐收缩。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的周沿设有用于消除静电的导电环,所述导电环与所述栅极电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与所述显示面板相连的驱动电路,所述显示面板为前述的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在不同方向上的截面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显示面板100,对向基板1,阵列基板2,隔垫物3,导电层4,栅极5。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在lcd显示面板中,存在一种蓝斑不良。发明人发现不良造成的原因为:由于外界的敲击以及震动等,置于蓝色像素上的隔垫物(主ps(含配向膜pi))摩擦薄膜晶体管(tft单元)产生电荷积累,从而导致tftioff增大,像素电压无法保持,从而出现蓝斑不良。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显示面板100。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包括对向基板1、阵列基板2和隔垫物3。

具体而言,对向基板1和阵列基板2为至少一部分相互间隔开的基板,且对向基板1和阵列基板2由隔垫物3支撑以间隔。在显示面板100出现震动、外界敲击等问题时,隔垫物3可能会与阵列基板2上的元件(例如薄膜晶体管)发生摩擦产生静电荷积累,因此,本发明中在隔垫物3与阵列基板2之间设有导电层4,且导电层4与阵列基板2上的栅极5连接,在由于隔垫物3的摩擦产生静电荷时,静电荷竟通过导电层4传导至栅极5,从而避免静电荷累积在显示屏上出现斑点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由于设置了导电层4,并将导电层4连接阵列基板2上的栅极5,可以便于导出摩擦产生的静电荷,减少或避免蓝斑不良的问题(也可能是红斑或其它颜色的斑点)。

例如,将隔垫物3支撑于蓝色像素上,当外界存在敲击以及震动等时,置于蓝色像素上的主ps(含pi)摩擦tft单元产生电荷积累时,电荷通过金属层导入栅极5,如累积电荷量较小时,电荷在栅极5上传输时候慢慢消逝掉;如累积电荷量较大时,电荷通过静电环导出到vcom。

导电层4起到了导电的作用,以将电荷传导至栅极5上,对于导电层4实际的覆盖范围,并不需要做太高的限制,只需要可以通过导电层4将电荷引导至栅极5即可,也就是说,导电层4可以设置成覆盖隔垫物3的端面的一部分,甚至可以完全不需要覆盖隔垫物3的端板。

当然,优选地,如图1,导电层4隔开隔垫物3和阵列基板2,且导电层4的覆盖范围大于隔垫物3的端面,换言之,隔垫物的端面朝向导电层4的投影被导电层覆盖,或者说隔垫物的端面在朝导电层4的投影落在导电层4上。也就是说,导电层4完全隔开隔垫物3和阵列基板2,即使发生摩擦,摩擦也发生在隔垫物3与导电层4之间,这样,即使存在电荷,导电层4也可以将电荷快速地传导出去,从而进一步地避免电荷累计,进一步地降低出现色斑的问题。

另外,对于导电层4的设置位置,本发明也不做限定,因为导电层4是用来导电的,无论是将导电层4设置于隔垫物3上,还是将导电层4设置在阵列基板2上,都不会影响电荷的传导。而优选地,导电层4形成在阵列基板2上。这样,导电层4可以方便地连接阵列基板2上的栅极5,快速地将电荷传导出去,而且,在阵列基板2上形成导电层4相对比较容易。另外,由于显示面板100本身可能出现热胀冷缩等原因,如果将导电层4设置与隔垫物3上,也可能出现导电层4与栅极5导电不良的问题,还是会造成电荷累积,将导电层4设置到阵列基板2上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进一步地,隔垫物3与导电层4直接接触,从而进一步地提高静电的消耗效率。

优选地,导电层4由光学镀膜制成。通过光学镀膜形成导电层4相对比较容易,而且导电层4的附着稳定,避免导电层4脱落,而且便于阵列基板2的整体成型。

当然,导电层4也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形成,例如磁控溅射、物理气相沉积、薄膜刻蚀技术等方法。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导电层4将电荷传导出去,导电层4为金属层,或者说,导电层的材料为金属材料。通过金属层优选的导电性能,将电荷快速传导出去,使系统在遇到震动等时可以快速地传导出电荷。

例如,导电层4可以为铜材料层、铝材料层等。

导电层4也可以为金属氧化物等,或者说导电层4的材料可以为金属氧化物。例如,导电层4为铟锡氧化物透明导电层,换言之导电层4的材料为铟锡氧化物透明材料。透明的导电层4避免影响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优选地,如图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隔垫物3的端部与阵列基板2上的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相对。同样地,设置在隔垫物3与阵列基板2之间的导电层4,可以方便地连接薄膜晶体管的栅极5,简化显示面板100的结构,便于将电荷传输地引导至栅极5。

进一步地,显示面板100为薄膜晶体管显示面板100。

优选地,如图2,阵列基板2的面向对向基板1的表面上设有过孔,且过孔延伸至栅极,导电层通过过孔连接至栅极。通过过孔,可以将导电层与栅极电导通,从而实现对导电层、隔垫物上静电荷的消散。

其中,图2中示出了导电层如何通过过孔连接栅极,由于导电层穿过了过孔,导致过孔无法标识,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

另外,可以在过孔内设置导电介质,通过导电介质将导电层与栅极导通,从而实现导电层与栅极的电连接,另外,导电层的一部分还可以穿过过孔直接电连接栅极,从而简化工艺,降低成本,而且还可以降低工艺难度。

另外,在显示面板中,设置了静电环,静电环是用来消除显示面板中的静电,一般情况下静电环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周沿,因此,可以通过静电环来消除导电层上的经典,例如,将导电层直接连接静电环、将导电层连接栅极,将栅极连接静电环。其中,在导电层上的静电荷的电荷量比较少时,通过栅极即可以实现静电荷的消散,而在导电层上的静电荷的电荷量比较多时,可以通过静电环来消除静电荷。

如图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隔垫物3支撑对向基板1一端的尺寸大于隔垫物3支撑阵列基板2的尺寸。优选地,隔垫物3在朝向阵列基板延伸的方向上逐渐收缩。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

如图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显示屏的结构,所述的如图1,该结构是在显示屏在原有lcd显示面板的基础上,在与主ps相接触的tft侧最外层增加一块金属层(导电层4),该金属层有很好的导电特性,并且该金属层通过过孔与tft的栅极5相连,通过分时驱动的方式,可以通过栅极5将金属层上的静电导出,从而减少了显示面板100中的蓝斑不良发生,提升了显示效果。

如图1,该金属层通过镀膜与刻蚀工艺制作,位置在主ps支撑位置所对应的tft沟道的最外层,而且保证主ps与该金属层的接触面积满足设计要求。该金属通过过孔与栅极5相连接导通。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0及与显示面板100相连的驱动电路,显示面板100为前述的显示面板100。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由于采用了前述的显示面板100,可以减少色斑的问题出现,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