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光纤熔接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0729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光纤熔接工作台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行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光纤熔接工作台。



背景技术:

目前,通信行业大规模推广光纤到户,因此会有大量的户外光纤熔接作业,而这些作业的环境复杂程度不一,例如在室外或户外,往往会因为缺少工作台而导致光纤熔接的质量不高;而在一些建筑工地或地下停车场由于限高的原因,装有工具的工程车进不去,就需要人工将光纤熔接机、折枱、工具箱、光缆熔接盒或终端盒、折叠梯等工具搬到工作现场,往往需要多人多次往返来完成搬运工作,造成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光纤熔接工作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户外的光纤熔接的质量不高、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光纤熔接工作台,包括手推车,所述手推车包括工作台、支架和滚动轮,所述工作台铰接于所述支架的上方,所述滚动轮固定于所述支架的底端,所述支架的底面用于放置物品和工具。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分别铰接于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底板的铰接处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右侧板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插销。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连接片、弹簧和连杆,所述连接片和所述弹簧分别位于所述左侧板的两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片固定,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左侧板的侧壁上,所述连杆分别与所述连接片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块折置在所述卡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的一端与所述左侧板的上端铰接,所述工作台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合部,所述右侧板的上端设置在所述卡合部中。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之间设置有护栏,所述护栏的底端与所述底板铰接,所述护栏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弹簧插销,所述第二弹簧插销用于将所述护栏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左侧板以及所述右侧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上分别设置有止位凸台,所述止位凸台与所述护栏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止位凸台用于限制所述护栏与所述底板的最大转角。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上设置有伸缩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外侧设置有两个第一定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外侧均设置悬挂部,所述悬挂部用于悬挂照明灯具。

进一步的,所述滚动轮包括两个第二定向轮和两个具有刹车功能的万向轮,所述第二定向轮设置于所述底板下方所述靠近所述右侧板处,所述万向轮设置于所述底板下方靠近所述左侧板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光纤熔接工作台,通过在支架的上方设置工作平台,能够为户外作业提供便利的条件,以提高户外光纤熔接的质量;此外,支架的底面可放置工具,因此在一些工程车无法进入的场所内作业使,通过手推车能够一次性的将需要的工具全部搬运至作业现场,由于支架的底部设置有滚动轮,因此搬运工作非常方便,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使施工人员能够更快捷的完成光纤熔接工作,提高了作业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光纤熔接工作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光纤熔接工作台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光纤熔接工作台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

1-手推车; 2-第一弹簧插销; 3-锁紧装置;

4-护栏; 5-止位凸台; 6-伸缩把手;

7-第一定向轮; 8-悬挂部; 11-工作台;

12-支架; 13-滚动轮; 31-连接片;

32-弹簧; 33-连杆; 41-第二插销;

111-卡合部; 121-左侧板; 122-右侧板;

123-底板; 124-卡槽; 131-第二定向轮;

132-万向轮; 311-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光纤熔接工作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光纤熔接工作台,包括手推车1,手推车包括工作台11、支架12和滚动轮13,工作台11铰接于支架12的上方,滚动轮13固定于支架12的底端,支架12的底面用于放置物品和工具。

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1为不锈钢板,保证了整个平面平整度。工作平台11能够为户外作业提供便利的条件,以提高户外光纤熔接的质量。

支架12的底面也设置为不锈钢板,可在底面上放置光纤熔接机、折枱、工具箱、光缆熔接盒或终端盒、折叠梯等各种所需的工具,并一次性的将需要的工具全部搬运至作业现场,由于支架12的底部设置有滚动轮13,因此搬运工作非常方便,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使施工人员能够更快捷的完成光纤熔接工作,提高了作业的效率。

此外,还可将支架12设置为可折叠的支架,能够方便携带和运输。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光纤熔接工作台,能够为户外作业提供便利的条件,使施工人员能够更快捷的完成光纤熔接工作。

实施例2:

图2是图1所示A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光纤熔接工作台的仰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光纤熔接工作台的右视图;如图2-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多功能光纤熔接工作台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具体来说:支架12包括左侧板121、右侧板122和底板123,左侧板121和右侧板122分别铰接于底板123的左右两侧,左侧板121与底板123的铰接处设置有锁紧装置3,右侧板122的底端设置有与底板123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插销2。

锁紧装置3能够使左侧板121和底板123之间形成稳固的连接;同样的,第一弹簧插销2使右侧板122和底板123之间形成稳固的连接。

第一弹簧插销2中设置有弹簧,使第一弹簧插销2能够保持插合的状态,只有当收到外力的作用时才能打开。

工作台11的一端与左侧板121的上端铰接,工作台11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合部111,右侧板122的上端设置在卡合部111中;卡合部111可设置为L形连接板,使右侧板122的拐角处与L形的连接板相互卡合。

如图2和4所示,锁紧装置3包括连接片31、弹簧32和连杆33。连接片31和弹簧32分别位于左侧板121的两侧,弹簧32的一端与连接片31固定,弹簧32的另一端固定于左侧板121的侧壁上,连杆33分别与连接片31固定连接;连接片31上设置有卡块311,底板123上设置有卡槽124,卡块311设置在卡槽124中。

连杆33使左侧板121两侧的连接片31能过同时动作,当将左侧板121放置到与底板123垂直的位置处时,连接片31上的卡块311卡入到卡槽124中,使左侧板121与底板123进行固定,当将连杆33抬起时,卡块311与卡槽124分离,可将左侧板121绕铰接点进行旋转,直至与底板123相平行。

左侧板121和右侧板122之间设置有护栏4,护栏4的底端与底板123铰接,护栏4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弹簧插销41,第二弹簧插销41用于将护栏4的两侧分别与左侧板121以及右侧板122固定连接。

护栏4与左侧板121以及右侧板122形成一个容纳物品的空间,放置在搬运过程中物品掉落,能够骐达防护的作用;此外,护栏4还起到连接左侧板121和右侧板122的作用,防止工作台11晃动,以提高多功能光纤熔接工作台的强度。

左侧板121和右侧板122上分别设置有止位凸台5,止位凸台5与护栏4的外表面相贴合,止位凸台5用于限制护栏4与底板123的最大转角。

左侧板121上设置有伸缩把手6;把手6可向上拉起,把手6能够便于掌握方向。

工作台11、左侧板121、右侧板122以及护栏4均可进行折叠,具体的折叠方法如下:

1.按下把手6,将其进行收缩,使其上端与左侧板121齐平;

2.将第二弹簧插销41打开,使护栏4绕其与底板123的铰接点进行旋转,并转动到护栏4与底板123相互贴合为止;

3.将工作台11上的卡合部111与右侧板122相互分离,并使工作台11绕其与左侧板121的铰接点进行旋转,并转动到与左侧板121相互贴合为止;

4.将第一弹簧插销2打开,使右侧板122绕其与底板123的铰接点进行旋转,并转动到右侧板122与底板123相互贴合为止;

5.将连杆33向上抬起,使锁紧装置3打开,并将左侧板121和工作台11一同绕左侧板11与底板123的铰接点进行旋转,直到与底板123相互贴合为止。

将上述折叠的步骤从后向前即可将该多功能光纤熔接工作台打开进行使用。

底板123的外侧设置有两个第一定向轮7;使多功能光纤熔接工作台折叠后能用手拖行于比较颠簸的地面。

左侧板121和右侧板122的外侧均设置悬挂部8,悬挂部8用于悬挂照明灯具。

如图3所示,滚动轮13包括两个第二定向轮131和两个具有刹车功能的万向轮132,第二定向轮131设置于底板123下方靠近右侧板122处,万向轮132设置于底板123下方靠近左侧板121处。

此外,底板123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减轻重量的同时能够增加强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光纤熔接工作台,能够进行折叠,便于携带和运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