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磁鼓移动式粉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9842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磁鼓移动式粉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硒鼓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的磁鼓移动式粉仓。



背景技术:

硒鼓是打印机的核心部件,通过硒鼓才能真正将图片或文字打印出来。通常,粉仓内的墨粉通过吸附到磁鼓上,在通过磁鼓转移到感光鼓,感光鼓再将碳粉转印到纸张上,实现打印。

现有技术中,粉仓内的墨粉通过出粉口附着到磁鼓上,磁鼓转动继而将墨粉传送至打印鼓上。由于磁鼓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无法进行调节,当生产多种尺寸的硒鼓时,需要生产对应尺寸的磁鼓,同一种磁鼓无法适用多种规格的硒鼓。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的磁鼓移动式粉仓,解决现有粉仓的磁鼓位置固定、适用范围受限的问题。

一种新型的磁鼓移动式粉仓,包括粉仓本体,所述粉仓本体正面开设有出粉口;所述粉仓本体的两端面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下端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可相对所述第一滑动槽竖向滑动;所述第一固定板伸出到第一滑动槽之外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靠近粉仓本体正面的侧端面上开设有横向延伸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内设有可相对所述第二滑动槽滑动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沿横向方向向粉仓本体的正面延伸;两块第二固定板向粉仓本体的正面延伸的一端夹持固定有磁鼓,磁鼓可相对所述第二固定板转动;随第二固定板在第二滑动槽内的滑动,所述磁鼓可抵接在所述出粉口上或脱离与所述出粉口的抵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表面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一凹槽,第一滑动槽内壁设有与第一凹槽相匹配的第一卡件,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表面设有横向延伸的第二凹槽,第二滑动槽内壁设有与第二凹槽相匹配的第二卡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座的表面开设有导通至第一滑动槽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设有相匹配的第一螺钉,第一螺钉向第一螺纹孔内伸入时可抵接固定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座的表面开设有导通至第二滑动槽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设有相匹配的第二螺钉,第二螺钉向第二螺纹孔内伸入时可抵接固定第二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侧面设有竖向延伸的与所述第一螺钉相匹配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侧面设有横向延伸的与所述第二螺钉相匹配的第二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均为长方体形的塑料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截面形状均为三角形,所述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均为三角形的突起。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第一固定板可相对所述第一滑动槽竖向滑动,从而磁鼓的位置可在竖向上移动,第二固定板可相对所述第二滑动槽横向滑动,从而磁鼓的位置可在横向上移动,因而本申请的磁鼓位置可变动,可依据出粉口位置的不同进行灵活配置,上述同一种磁鼓可适用多种不同规格的硒鼓,无需配套生产,适用范围更广。同时,第一滑动槽内壁设有与第一凹槽相匹配的第一卡件,第二滑动槽内壁设有与第二凹槽相匹配的第二卡件,使得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不会随意晃动,保证了磁鼓的位置固定,提升了其稳定性。

另外,所述第一固定座的表面开设有导通至第一滑动槽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设有相匹配的第一螺钉,第一螺钉向第一螺纹孔内伸入时可抵接固定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座的表面开设有导通至第二滑动槽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设有相匹配的第二螺钉,第二螺钉向第二螺纹孔内伸入时可抵接固定第二固定板。通过螺钉抵接的方式,增强了对固定板的固定效果,放松螺钉后,即可移动固定板。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新型的磁鼓移动式粉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第二固定板和第二固定座处于连接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一种新型的磁鼓移动式粉仓,如图1所示,其包括粉仓本体1,所述粉仓本体1整体呈长方体结构,在其内部放置有墨粉。所述粉仓本体1的前侧面上开设有开口,该开口位于粉仓本体1的底端,此开口即为粉仓本体1的出粉口10,墨粉即从该出粉口10中流出,并附着到磁鼓4上。

在所述粉仓本体1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固定座21,所述第一固定座21主体呈长方体形。第一固定座21的下端开设有第一滑动槽,第一固定板23一端放置在第一滑动槽内,另一端沿第一滑动槽延伸方向向外伸出。在该第一滑动槽内,第一固定板21可相对所述第一滑动槽竖向滑动,使得磁鼓4可在竖向位置上移动。该第一固定板21伸出到第一滑动槽之外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固定座22,所述第二固定座22靠近粉仓本体正面的侧端面上开设有横向延伸的第二滑动槽,第二固定板24一端放置在第二滑动槽内,另一端沿第二滑动槽延伸方向向外伸出,从而延伸至粉仓本体的正前方。两块第二固定板向粉仓本体的正面延伸的一端夹持固定有磁鼓4,磁鼓4可相对所述第二固定板24转动,从而可以将附着的墨粉转移至打印鼓。可根据出粉口10的位置,使第一固定板23在第一滑动槽内的滑动,第二固定板24在第二滑动槽内的滑动,从而磁鼓4可抵接在所述出粉口10上,或脱离与所述出粉口的抵接,并尽可能覆盖出粉口10,当然,如现有的常规设计,磁鼓4与出粉口10相距一定位置,从而磁鼓4可以相对转动。在此位置下,墨粉从出粉口10流出,并附着到磁鼓4上,在此不做赘述。当然,通过进一步调节第一固定板23和第二固定板24,也可以使磁鼓4脱离与所述出粉口10的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板23与第一滑动槽以及第二固定板24与第二滑动槽之间具有适当的摩擦力,以使得第一固定板23和第二固定板24不会在其重力作用下移动,而仅在用户需要时,手动对其进行调节。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固定板23的表面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一凹槽231,第一滑动槽内壁设有与第一凹槽231相匹配的第一卡件(第一固定板的结构可参考图2),第一卡件可卡入第一凹槽231中,使得第一固定板23不会随意晃动,具体的,该第一凹槽231和第一卡件均为三角形,可以提升固定效果。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24表面设有横向延伸的第二凹槽241,第二滑动槽内壁设有与第二凹槽241相匹配的第二卡件242,第二卡件242可卡入第二凹槽241中,使得第二固定板24不会随意晃动。具体的,该第二凹槽241和第二卡件242均为三角形,可以提升固定效果。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座21的表面开设有导通至第一滑动槽的第一螺纹孔(图中被第一螺钉遮挡),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设有相匹配的第一螺钉31,因而第一螺钉31可沿第一螺纹孔向内伸入或者伸出,当其向内伸入时,其前端可抵接第一固定板23,使第一固定板23无法移动,使其固定更加稳固。第二固定座22的表面开设有导通至第二滑动槽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设有相匹配的第二螺钉32,第二螺钉32可沿第二螺纹孔向内伸入或者伸出,当其向内伸入时,其前端可抵接第二固定板24,使第一固定板24无法移动,使其固定更加稳固。本实施例使得在固定状态下,第一固定板23和第二固定板24均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固定,而无法随意移动,保证了磁鼓4的位置不易发生变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均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一螺纹孔沿横向在第一固定座21的正面均匀分布,从而提升对第一固定板23的固定效果。且两个第二螺纹孔沿竖向在第二固定座22的正面均匀分布,从而提升对第二固定板24的固定效果。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板23的侧面设有竖向延伸的与所述第一螺钉31相匹配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固定板24的侧面设有横向延伸的与所述第二螺钉32相匹配的第二限位槽。第一螺钉31可卡入第一限位槽内,第二螺钉32可卡入第二限位槽内,从而使第一固定板23和第二固定板24不会晃动,进一步提升了其固定的稳定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座23和第二固定座24均为长方体形的塑料块,由塑料制成,其质量更轻,成本更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