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科用旋转式阅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9499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一种CT科用旋转式阅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CT科用旋转式阅片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CT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放射科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放射诊断的方法是医学影像分析。放射科的设备一般有普通X线拍片机、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等,病患在做完检查之后通常检测结果都会显示在一个胶片上,辅助医生诊疗。

现有技术中的阅片装置结构单一,观察角度不易调节,使用局限性大;现有技术中的阅片装置胶片固定不稳定,极易造成胶片的坠落;现有技术中的阅片装置通常需要医护人员手动清洁,清洁效率不高,清洁难度大,所以急需要一种CT科用旋转式阅片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CT科用旋转式阅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CT科用旋转式阅片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放射片固定机构以及快速清洁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轴承、安装底座、支撑轴、支架以及灯箱,所述支撑轴安装在安装底座上端面中部位置,所述支架设置在支撑轴上端面,且支架通过轴承与支撑轴相连接,所述灯箱安装在支架中部位置,所述放射片固定机构设置在灯箱前端面上部位置,所述放射片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垫、承载板、固定槽、移动垫以及复位弹簧,所述承载板固定在灯箱前端面上部位置,所述固定槽开设在承载板下端面中部位置,所述固定垫安装在固定槽内后端面上,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固定槽内前端面上,所述移动垫装配在复位弹簧后端面上,所述快速清洁机构设置在灯箱前端面上,所述快速清洁机构包括凹槽、U型挡板、清洁布、滑轮以及基座,所述U型挡板固定在灯箱前端面边缘处,所述凹槽开设在U型挡板右端面上,所述滑轮固定在基座右端面上,且滑轮装配在凹槽内,所述清洁布安装在基座后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座为空心长方体结构,且安装底座内装配有配重块。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簧设有四组以上,且四组以上复位弹簧等距排列在固定槽内前端面上,且四组以上复位弹簧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与滑轮均设有两组,所述凹槽对称开设在U型挡板左端面与右端面上,所述滑轮对称固定在基座左端面与右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前端面上安装有两组把手,且两组把手对称安装在基座前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清洁布通过魔术贴与基座前端面相连接,且清洁布后端面与灯箱前端面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CT科用旋转式阅片装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轴承与支撑轴,该设计实现了观察角度的调节功能,便于医护人员观察,解决了原有阅片装置结构单一,观察角度不易调节,使用局限性大的问题。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固定垫、承载板、固定槽、移动垫以及复位弹簧,该设计实现了胶片的快速固定,且固定稳定性高,解决了原有阅片装置胶片固定不稳定,极易造成胶片坠落的问题。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凹槽、U型挡板、清洁布、滑轮以及基座,该设计实现了快速清洁功能,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解决了原有阅片装置通常需要医护人员手动清洁,清洁效率不高,清洁难度大的问题。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配重块,该设计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安装时稳定性,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把手,该设计便于医护人员移动基座,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魔术贴,该设计便于清洁布的更换,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CT科用旋转式阅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CT科用旋转式阅片装置中放射片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CT科用旋转式阅片装置中快速清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放射片固定机构、2-快速清洁机构、3-轴承、4-安装底座、5-支撑轴、6-支架、7-灯箱、11-固定垫、12-承载板、13-固定槽、14-移动垫、15-复位弹簧、21-凹槽、22-U型挡板、23-清洁布、24-滑轮、25-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CT科用旋转式阅片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放射片固定机构1以及快速清洁机构2,装置主体包括轴承3、安装底座4、支撑轴5、支架6以及灯箱7,支撑轴5安装在安装底座4上端面中部位置,支架6设置在支撑轴5上端面,且支架6通过轴承3与支撑轴5相连接,灯箱7安装在支架6中部位置,该设计实现了观察角度的调节功能,便于医护人员观察。

放射片固定机构1设置在灯箱7前端面上部位置,放射片固定机构1包括固定垫11、承载板12、固定槽13、移动垫14以及复位弹簧15,承载板12固定在灯箱7前端面上部位置,固定槽13开设在承载板12下端面中部位置,固定垫11安装在固定槽13内后端面上,复位弹簧15安装在固定槽13内前端面上,移动垫14装配在复位弹簧15后端面上,该设计实现了胶片的快速固定,且固定稳定性高。

快速清洁机构2设置在灯箱7前端面上,快速清洁机构2包括凹槽21、U型挡板22、清洁布23、滑轮24以及基座25,U型挡板22固定在灯箱7前端面边缘处,凹槽21开设在U型挡板22右端面上,滑轮24固定在基座25右端面上,且滑轮24装配在凹槽21内,清洁布23安装在基座25后端面上,该设计实现了快速清洁功能,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安装底座4为空心长方体结构,且安装底座4内装配有配重块,复位弹簧15设有四组以上,且四组以上复位弹簧15等距排列在固定槽13内前端面上,且四组以上复位弹簧15规格相同,凹槽21与滑轮24均设有两组,凹槽21对称开设在U型挡板22左端面与右端面上,滑轮24对称固定在基座25左端面与右端面上,基座25前端面上安装有两组把手,且两组把手对称安装在基座25前端面上,清洁布23通过魔术贴与基座25前端面相连接,且清洁布23后端面与灯箱7前端面相贴合。

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使用时,医护人员将胶片上端插入承载板12上的固定槽13内,胶片挤压移动垫14,移动垫14挤压复位弹簧15,复位弹簧15在回弹力的作用下将移动垫14向后挤压,并将胶片上端固定在固定垫11上,从而实现了胶片的快速固定,且固定稳定性高,操作方便。

当医护人员需要调节观察角度时,医护人员转动支架6,支架6通过轴承3在支撑轴5上转动,当转动至合适角度后,医护人员停止转动支架6即可,从而实现了观察角度的自由调节,增加了适用范围。

当灯箱7前端面上粘有脏污时,医护人员向上推动基座25,基座25带动换轮在U型挡板22上的凹槽21内向上移动,基座25向上移动带动清洁布23向上移动,清洁布23移动并与灯箱7前端面摩擦,清洁布23将灯箱7前端面上的脏污去除,从而实现了灯箱7前端面脏污的一次性清洁,清洁效率高,保证了灯箱7的洁净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