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显示面板及三维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6834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三维显示面板及三维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维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维显示面板及三维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三维显示面板一般包括平面显示面板和透镜面板组成的,所述平面显示面板用于产生平面图像,所述透镜面板用于将所述平面图像转换为三维图像。

所述透镜面板贴附于所述平面显示面板的表面。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由于震动、热胀冷缩等原因,所述透镜面板很容易与所述平面显示面板发生错位,从而导致无法将所述平面图像转换为精确的三维图像。

故,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显示面板及三维显示装置,其能避免透镜面板与液晶盒错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三维显示面板,所述三维显示面板包括:透镜面板,所述透镜面板具有透镜阵列,所述透镜阵列包括至少两条状透镜,至少两所述条状透镜在第一方向上以阵列的形式排列,所述透镜面板的边缘部设置有第一卡设部;液晶盒,所述液晶盒包括对向基板、液晶层和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所述液晶层设置于所述对向基板和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之间,所述液晶盒的边缘部设置有第二卡设部,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包括:玻璃基板;扫描线阵列,所述扫描线阵列包括至少两扫描线,至少两所述扫描线在第二方向上以阵列的形式排列;数据线阵列,所述数据线阵列包括至少两数据线,至少两所述数据线在第三方向上以阵列的形式排列,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像素阵列,所述像素阵列包括至少四像素单元,至少四所述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和/或所述第三方向上以阵列的形式排列,其中,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所述栅极与所述扫描线连接;半导体层;源极,所述源极与所述数据线连接;漏极;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漏极连接;彩膜层,所述彩膜层设置于所述像素电极上;卡设构件,所述卡设构件用于与所述第一卡设部和所述第二卡设部相卡设,以将所述液晶盒和所述透镜面板相固定。

在上述三维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卡设部为第一挡块,所述第二卡设部为第二挡块;所述卡设构件的第一末端具有第一扣钩,所述第一扣钩用于与所述第一挡块相扣;所述卡设构件的第二末端具有第二扣钩,所述第二扣钩用于与所述第二挡块相扣。

在上述三维显示面板中,所述彩膜层包括红色色阻块、绿色色阻块、蓝色色阻块和白色色阻块,所述红色色阻块、所述绿色色阻块、所述蓝色色阻块和所述白色色阻块填充所述像素电极的间隙。

在上述三维显示面板中,所述条状透镜的宽度与所述像素单元的宽度对应。

在上述三维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平行。

一种三维显示装置,所述三维显示装置包括:透镜面板,所述透镜面板具有透镜阵列,所述透镜阵列包括至少两条状透镜,至少两所述条状透镜在第一方向上以阵列的形式排列,所述透镜面板的边缘部设置有第一卡设部;液晶盒,所述液晶盒包括对向基板、液晶层和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所述液晶层设置于所述对向基板和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之间,所述液晶盒的边缘部设置有第二卡设部,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包括:玻璃基板;扫描线阵列,所述扫描线阵列包括至少两扫描线,至少两所述扫描线在第二方向上以阵列的形式排列;数据线阵列,所述数据线阵列包括至少两数据线,至少两所述数据线在第三方向上以阵列的形式排列,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像素阵列,所述像素阵列包括至少四像素单元,至少四所述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和/或所述第三方向上以阵列的形式排列,其中,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所述栅极与所述扫描线连接;半导体层;源极,所述源极与所述数据线连接;漏极;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漏极连接;彩膜层,所述彩膜层设置于所述像素电极上;卡设构件,所述卡设构件用于与所述第一卡设部和所述第二卡设部相卡设,以将所述液晶盒和所述透镜面板相固定;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液晶盒和所述透镜面板叠加组合为一体,所述背光模组用于向所述液晶盒提供光源。

在上述三维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卡设部为第一挡块,所述第二卡设部为第二挡块;所述卡设构件的第一末端具有第一扣钩,所述第一扣钩用于与所述第一挡块相扣;所述卡设构件的第二末端具有第二扣钩,所述第二扣钩用于与所述第二挡块相扣。

在上述三维显示装置中,所述彩膜层包括红色色阻块、绿色色阻块、蓝色色阻块和白色色阻块,所述红色色阻块、所述绿色色阻块、所述蓝色色阻块和所述白色色阻块填充所述像素电极的间隙。

在上述三维显示装置中,所述条状透镜的宽度与所述像素单元的宽度对应。

在上述三维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平行。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避免透镜面板与液晶盒错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三维显示装置中的透镜面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三维显示装置中的透镜面板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三维显示装置包括透镜面板103、液晶盒102、卡设构件105、背光模组101。

所述透镜面板具有透镜阵列,所述透镜阵列包括至少两条状透镜1031,至少两所述条状透镜在第一方向上以阵列的形式排列,所述透镜面板的边缘部设置有第一卡设部。

所述液晶盒包括对向基板1023、液晶层1022和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21,所述液晶层设置于所述对向基板和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之间,所述液晶盒的边缘部设置有第二卡设部,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包括玻璃基板、扫描线阵列、数据线阵列、像素阵列、彩膜层。

所述扫描线阵列包括至少两扫描线,至少两所述扫描线在第二方向上以阵列的形式排列。

所述数据线阵列包括至少两数据线,至少两所述数据线在第三方向上以阵列的形式排列,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所述像素阵列包括第一像素阵列和第二像素阵列。第一像素阵列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所述第一像素阵列包括至少四第一像素单元,至少四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和/或所述第三方向上以阵列的形式排列,所述第一像素单元所对应的第一像素电极为条状电极,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包括主干部和分支部。第二像素阵列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所述第二像素阵列包括至少四第二像素单元,至少四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和/或所述第三方向上以阵列的形式排列,其中,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与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相邻,所述第二像素单元所对应的第二像素电极为片状电极,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为透明电极,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玻璃基板之间具有一遮光块,所述遮光块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构成反射镜,所述反射镜用于将从所述对向基板投射到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光线反射回所述对向基板。

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像素单元还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半导体层、源极和漏极,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或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与所述漏极连接,所述栅极与所述扫描线连接,所述源极与所述数据线连接。

所述彩膜层设置于所述像素电极上。

所述卡设构件用于与所述第一卡设部和所述第二卡设部相卡设,以将所述液晶盒和所述透镜面板相固定。

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液晶盒和所述透镜面板叠加组合为一体,所述背光模组用于向所述液晶盒提供光源。

所述第一卡设部为第一挡块,所述第二卡设部为第二挡块。

所述卡设构件的第一末端具有第一扣钩,所述第一扣钩用于与所述第一挡块相扣。

所述卡设构件的第二末端具有第二扣钩,所述第二扣钩用于与所述第二挡块相扣。

所述彩膜层包括红色色阻块、绿色色阻块、蓝色色阻块和白色色阻块,所述红色色阻块、所述绿色色阻块、所述蓝色色阻块和所述白色色阻块填充所述像素电极的间隙。

所述条状透镜的宽度与所述像素单元的宽度对应。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平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避免透镜面板与液晶盒错位。

所述遮光块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相接触,所述遮光块的形状和面积分别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形状和面积对应。

所述第二像素电极面向所述遮光块的表面为光滑表面。

所述遮光块面向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表面为朝向所述液晶层突出的曲面。

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背向所述遮光块的表面的边缘设置有凹槽阵列,所述凹槽阵列包括至少两凹槽。

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背向所述遮光块的表面的边缘设置有突块阵列,所述突块阵列包括至少两突块。

所述液晶盒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围所述显示区。

所述液晶盒还包括密封胶,所述密封胶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处。所述密封胶用于对所述液晶盒进行密封,以容纳所述液晶层。

所述密封胶中设置有液晶注入口。

所述液晶层是利用液晶注入设备往所述液晶注入口中注入液晶分子来形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注入设备用于将液晶分子通过所述液晶注入口注入到液晶盒内。

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注入设备包括液晶容器、液晶输送管、液晶注入接头、液晶过滤器、液晶泵送器。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注入设备用于将液晶分子注入至液晶盒中。

所述液晶容器用于储存液晶分子。所述液晶输送管用于输送所述液晶分子,所述液晶输送管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

所述液晶过滤器用于对所述液晶分子中的杂质进行过滤,所述液晶过滤器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管段与所述输出端相连。

所述液晶泵送器与所述液晶输送管和所述液晶注入接头相连接。所述液晶泵送器用于通过所述液晶输送管从所述液晶容器中抽取所述液晶分子,并用于将所述液晶分子通过所述液晶输送管输送至所述液晶注入接头。

所述第三管段与所述液晶泵送器和所述液晶注入接头连接,所述第三管段的至少一部分嵌套于所述液晶注入接头内,或者所述液晶注入接头的至少一部分嵌套于所述第三管段内,所述第三管段与所述液晶注入接头之间设置有防渗漏构件。所述防渗漏构件包括橡胶基板和阻隔条,所述阻隔条设置在所述橡胶基板的外表面,并且所述阻隔条环绕所述橡胶基板。

所述阻隔条与所述液晶输入管和所述液晶注入接头相接触。

所述液晶容器的底部外壁设置有悬挂构件,所述悬挂构件用于将所述液晶容器倒挂。

所述悬挂构件为扣钩或扣圈。

所述第一管段包括第一管口端和第二管口端,所述第二管段包括第三管口端和第四管口端,所述第一管段的第一管口端置于所述液晶容器内,所述第一管段的第二管口端与所述液晶过滤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管段的第三管口端与所述液晶过滤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管段的第四管口端与所述液晶泵送器连接。

所述液晶注入设备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座、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一夹持构件、第二夹持构件。

所述第一支撑臂包括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第一末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支撑臂包括第三末端和第四末端,所述第三末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竖立于所述底座上,并且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相互平行。

所述第一支撑臂的所述第二末端设置有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二支撑臂的所述第四末端设置有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或所述第二转动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或所述第二转动部转动。

所述第一夹持构件与所述第一转动部相固定,所述第二夹持构件与所述第二转动部相固定。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构件用于分别对待注入液晶分子的所述液晶盒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进行夹持,其中,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分别为所述液晶盒相对的两侧边。

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用于共同在预定角度范围内转动,以在所述液晶注入接头将所述液晶分子注入到所述液晶盒的过程中使得所述液晶盒在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构件的夹持下摆动,从而加快在所述液晶盒内的所述液晶分子往远离所述液晶注入口的方向移动的速度。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夹持构件设置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沿所述第一侧边朝远离所述第一转动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夹持构件设置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沿所述第二侧边朝远离所述第二转动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末端设置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二延伸部的末端设置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挡块用于与所述液晶盒的第一棱角相卡设,所述第二挡块用于与所述液晶盒的第二棱角相卡设。具有所述第一挡块的所述第一延伸部和具有所述第二挡块的所述第二延伸部用于共同防止所述液晶盒在摆动的过程中与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构件相脱离。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液晶注入设备还包括震动器,所述震动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震动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或所述第二支撑臂向所述液晶盒施加具有预定频率的作用力,以使所述液晶盒震动,从而解除所述液晶盒中的气泡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或所述对向基板之间的粘接力。这样有利于使得所述液晶分子充分地填充所述液晶盒内的空间,避免在所述液晶分子注入到所述液晶盒内后所述液晶盒内仍留有气泡。

所述液晶注入设备还包括管状连接构件,所述线圈所对应的导线设置于所述管状连接构件内,所述管状连接构件设置为螺旋状,所述管状连接构件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相固定。所述管状连接构件嵌套所述液晶盒。

所述管状连接构件内设置有线圈,所述线圈用于以预定频率产生电场,并用于向所述液晶盒提供以所述预定频率变化的所述电场,以使注入到所述液晶盒中的液晶分子偏转,从而使得所述液晶分子充分地填充所述液晶盒内的空间。

所述第一延伸部上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至少一部分嵌入到所述第一导轨中,所述第二延伸部设置有第二导轨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至少一部分嵌入到所述第二导轨中。所述管状连接构件与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相固定。所述管状连接构件用于带动所述线圈沿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或所述第二延伸部滑动,以使所述线圈针对所述液晶盒的多个不同部位施加电场作用力。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