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传感定位光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0750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传感定位光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传感定位光缆,属于光缆领域。



背景技术:

光缆是为了满足光学、机械或环境的性能规范而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光缆主要是由光导纤维细如头发的玻璃丝和塑料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构成,光缆内没有金、银、铜铝等金属,一般无回收价值。光缆是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缆心,外包有护套,有的还包覆外护层,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0720041014.3的一种传感定位光缆,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感定位光缆,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满足长距离大范围传感定位要求的传感定位光缆装置。它包括外护套、设置在所述的外护套内的至少两组光传输单元,所述的外护套内还设置有至少一组电传输单元。现有技术缺少对全光缆线的监控,导致在之后的维护还需要对以埋下的管路位置再进行勘测,造成施工成本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传感定位光缆,以解决现有技术缺少对全光缆线的监控,导致在之后的维护还需要对以埋下的管路位置再进行勘测,造成施工成本的浪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传感定位光缆,其结构包括第三防护层、胶状吸氢剂层、第二防护层、阻氢层、第一防护层、纤膏层、光纤、挂钩、信号发射器、限位卡、GPS定位器、端子接口,所述挂钩与第三防护层、胶状吸氢剂层、第二防护层、阻氢层、第一防护层、纤膏层、光纤从外到内层层相叠成一体化结构,所述信号发射器通过挂钩与第三防护层活动连接,所述端子接口与第三防护层的尾端机械连接,所述GPS定位器与第三防护层中部活动连接,所述GPS定位器与信号发射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连接,所述信号发射器由电源灯、送信灯、开始按键、复位按键、外壳、连接头、电线、管套、配合头、铜插头组成,所述电源灯、送信灯、开始按键、复位按键与外壳上部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头左侧与外壳右侧机械连接,所述连接头右侧与电线卡钩连接,所述电线右端设有管套,所述管套与配合头胶连接,所述铜插头与配合头右侧内部熔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线直径为5mm。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卡与第三防护层中部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护层厚度为3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护层厚度为2mm。

进一步地,所述阻氢层厚度为0.5mm。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卡限制管线之间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胶状吸氢剂层起防止氧化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对管线安装信号发射器发射信号,GPS定位器进行定位查询,即可得到所需的光缆位置与走向,得以增强对全光缆线的监控,在之后的维护也可以避免再度勘测位置,减少麻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传感定位光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传感定位光缆信号发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三防护层-1、胶状吸氢剂层-2、第二防护层-3、阻氢层-4、第一防护层-5、纤膏层-6、光纤-7、挂钩-8、信号发射器-9、限位卡-10、GPS定位器-11、端子接口-12、电源灯-901、送信灯-902、开始按键-903、复位按键-904、外壳-905、连接头-906、电线-907、管套-908、配合头-909、铜插头-90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传感定位光缆,其结构包括第三防护层1、胶状吸氢剂层2、第二防护层3、阻氢层4、第一防护层5、纤膏层6、光纤7、挂钩8、信号发射器9、限位卡10、GPS定位器11、端子接口12,所述挂钩8与第三防护层1、胶状吸氢剂层2、第二防护层3、阻氢层4、第一防护层5、纤膏层6、光纤7从外到内层层相叠成一体化结构,所述信号发射器9通过挂钩8与第三防护层1活动连接,所述端子接口12与第三防护层1的尾端机械连接,所述GPS定位器11与第三防护层1中部活动连接,所述GPS定位器11与信号发射器9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连接,所述信号发射器9由电源灯901、送信灯902、开始按键903、复位按键904、外壳905、连接头906、电线907、管套908、配合头909、铜插头9010组成,所述电源灯901、送信灯902、开始按键903、复位按键904与外壳905上部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头906左侧与外壳905右侧机械连接,所述连接头906右侧与电线907卡钩连接,所述电线907右端设有管套908,所述管套908与配合头909胶连接,所述铜插头9010与配合头909右侧内部熔接,所述电线907直径为5mm,所述限位卡10与第三防护层1中部胶连接,所述第一防护层5厚度为3mm,所述第二防护层3厚度为2mm,所述阻氢层4厚度为0.5mm,所述限位卡10限制管线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胶状吸氢剂层2起防止氧化作用。

通过先为信号发射器9与GPS定位器11接通电源,此时电源灯901亮起,代表电源已经成功接入,接着按下信号发射器9上的复位按键904,对信号发射器9先行进行复位处理,保证GPS定位器11可以在之后可以进行配对,之后按下开始按键903,进行发信号工作,正常工作时,送信灯902频闪,信号发射器9与GPS定位器11的配合,能够对全光缆线的实行监控,可以在之后的维护避免还要对以埋下的管路位置再进行勘测,造成施工成本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GPS定位器11是内置了GPS模块和移动通信模块的终端,用于将GPS模块获得的定位数据通过移动通信模块传至网络上的一台服务器上,从而可以实现在电脑上查询终端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防护层1、胶状吸氢剂层2、第二防护层3、阻氢层4、第一防护层5、纤膏层6、光纤7、挂钩8、信号发射器9、限位卡10、GPS定位器11、端子接口12、电源灯901、送信灯902、开始按键903、复位按键904、外壳905、连接头906、电线907、管套908、配合头909、铜插头9010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缺少对全光缆线的监控,导致在之后的维护还需要对以埋下的管路位置再进行勘测,造成施工成本的浪费,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对管线安装信号发射器9发射信号,GPS定位器11进行定位查询,即可得到所需的光缆位置与走向,得以增强对全光缆线的监控,在之后的维护也可以避免再度勘测位置,减少麻烦,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GPS定位器11与信号发射器9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连接,所述电源灯901、送信灯902、开始按键903、复位按键904与外壳905上部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头906左侧与外壳905右侧机械连接,所述连接头906右侧与电线907卡钩连接,所述电线907右端设有管套908,所述管套908与配合头909胶连接,所述铜插头9010与配合头909右侧内部熔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