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镜调校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7883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镜调校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物镜的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物镜调校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目前光学物镜调校检测仪可以满足产品调试检测的使用要求。但在生产效率、自动化以及人体工程学方面还有可以提高的空间,通过优化设计,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仪器的自动化程度的同时,降低操作人员的疲劳度,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原有物镜调校检测仪器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一套新的物镜调校检测装置测试系统,用于当前产线上物镜光轴的调试和测试。该方案采用一套带全新光学系统的机器视觉方案,使用高清摄像机观察替代传统人眼观察的方法,显示器对分划板影像进行实时高清显示,以方便检操作人员进行检测观察和校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镜调校检测系统,这种新型物镜调校检测系统主要是采用高清摄像机和显示器组合取代了常规的人眼观测,极大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疲劳程度,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含:底座,摄像机固定座、显示器支架、光学检测装置、高清摄像机、显示器、连接件,VGA视频线;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摄像机固定座、显示器支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高清摄像机安装在摄像机固定座上,所述的显示器安装在显示器支架上,高清摄像机和显示器通过VGA视频线连接,所述的高清摄像机和光学检测装置通过连接件连接;

所述的底座包含第一平台、安装座、手肘支撑座,所述的安装座固定在第一平台中心位置,所述的手肘支撑座对称的固定在安装座的两侧;

所述的摄像机固定座包含平台支撑架,第二平台,摄像机平移台;所述的平台支撑架固定在第一平台的一侧,所述的第二平台安装在平台支撑架上,所述的摄像机平移台安装在第二平台上;

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包含纵立柱,调节螺栓,横立柱,纵立柱底部固定在第一平台上,并且穿过第二平台,调节螺栓位于纵立柱的上部,所述的横立柱通过调节螺栓与纵立柱连接;

光学检测装置包含光源、反射镜、第一透镜组件、分划板、第二透镜组件、显微系统组件、纵镜筒、横镜筒,所述的光源安装在纵镜筒底部位置,所述的反射镜安装在纵镜筒中靠近横镜筒的位置,所述的第一透镜组件、分划板、第二透镜组件、显微系统组件安装在横镜筒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件包含母头和公头,所述的母头一端是带有内螺纹的圆柱空心结构,另外一端是带有螺钉孔方形底座结构,所述的公头一端为带有外螺纹的圆柱空心结构,另外一端为椭圆套头,母头的带有方形底座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的高清摄像机上,带有内螺纹的一端和公头带有外螺纹的一端配合连接,公头带有椭圆套头一端和光学检测装置的显微系统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物镜调校检测系统,使用所述的连接头一端连接光学检测装置的显微系统组件,一端连接高清摄像机,高清摄像机使用VGA视频线连接显示器,这样检测被测件的物镜所成像就会清晰的显示在显示器上,操作人员只要观看显示器,就能对被测件进行调校和检测,避免操作人员使用眼睛直接观测显微系统组件,缓解了操作人员的疲劳程度,并且提高了调校检测被测件物镜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一种物镜调校检测系统,增加了一种连接件结构,这种连接件包括公头和母头,公头通过螺钉固定在高清摄像机上,母头卡在光学检测装置的显微系统组件上,连接件的公头和母头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这种连接结构可以很好的避免杂散光进入光学系统内,影响成像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一种物镜调校检测系统,底座上增加了手肘支撑座,可以便于工作人员在检测被测件的时候放置手肘,这种手肘支撑座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降低了工作人员的疲劳程度和检测难度,特别适合一些体型较小的工作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物镜调校检测系统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物镜调校检测系统的光学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物镜调校检测系统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底座,200-摄像机固定座、300-显示器支架、400-光学检测装置、500-被测件,600-高清摄像机、700-显示器、800-连接件、900-VGA视频线、110-第一平台、120-安装座、130-手肘支撑座、210-平台支撑架,220-第二平台,230-摄像机平移台、310-纵立柱,320-调节螺栓,330-横立柱、410-光源、420-反射镜、430-第一透镜组件、440-分划板、450-第二透镜组件、460-显微系统组件、470-纵镜筒、480-横镜筒、510-物镜、810-母头、820-公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3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物镜调校检测系统,包含:底座(100),摄像机固定座(200)、显示器支架(300)、光学检测装置(400)、高清摄像机(600)、显示器(700)、连接件(800)、VGA视频线(900);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400)、摄像机固定座(200)、显示器支架(300)安装在底座(100)上,所述的高清摄像机(600)安装在摄像机固定座(200)上,所述的显示器(700)安装在显示器支架(300)上,高清摄像机(600)和显示器(700)通过VGA视频线(900)连接,所述的高清摄像机(600)和光学检测装置(400)通过连接件(800)连接;

所述的底座(100)包含第一平台(110)、安装座(120)、手肘支撑座(130),所述的安装座(120)固定在第一平台(110)中心位置,所述的手肘支撑座(130)对称的固定在安装座(120)的两侧;

所述的摄像机固定座(200)包含平台支撑架(210),第二平台(220),摄像机平移台(230);所述的平台支撑架(210)固定在第一平台(110)的一侧,所述的第二平台(220)安装在平台支撑架(210)上,所述的摄像机平移台(230)安装在第二平台(220)上;

所述的显示器支架(300)包含纵立柱(310),调节螺栓(320),横立柱(330),纵立柱(310)底部固定在第一平台(110)上,并且穿过第二平台(220),调节螺栓(320)位于纵立柱(310)的上部,所述的横立柱(330)通过调节螺栓(320)与纵立柱(310)连接;

光学检测装置(400)包含光源(410)、反射镜(420)、第一透镜组件(430)、分划板(440)、第二透镜组件(450)、显微系统组件(460)、纵镜筒(470)、横镜筒(480),所述的光源(410)安装在纵镜筒(470)底部位置,所述的反射镜(420)安装在纵镜筒(470)中靠近横镜筒(480)的位置,所述的第一透镜组件(430)、分划板(440)、第二透镜组件(450)、显微系统组件(460)安装在横镜筒(480)内。

在本实用新型当中,高清摄像机(600)选用的是200万低照度,白平衡效果较好的摄像机设备,并且视频输出接口为VGA,这样高清摄像机(600)与显示器(700)通过VGA视频线(900)连接即可成像,能清晰分辨出光学检测装置(400)分划板(440)上的刻线。连接件(800)将光学检测装置(400)的显微系统组件(460)和200万低照度高清摄像机(600)连接起来,保证高清摄像机(600)能够清晰成像,避免杂散光进入光学系统中。摄像机平移台(230)和高清摄像机(600)固定,通过调节摄像机平移台(230)可带动光学检测装置(400)的显微系统组件(460)在光轴方向微动,使被测件(500)清晰成像,保证测量精度(因每个被测件物镜的焦距有些许不同,需调节目视结构的位置,保证被测件的像能够在目镜焦面上清晰显示)。显示器(700)将高清摄像机(600)采集到的图像实时显示出来,为测试人员提供调试依据。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当中,显示器(700)的分辨率至少达到1920*1200/1280*800,对比度1000:1,这样才能更加清晰呈现高清摄像机所拍摄的图像。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当中,显示器支架(300)可以调节显示器(700)高度和显示器倾斜角度,便于工作人员观看。

在本实用新型当中,如图3所示,所述的连接件(800)包含母头(810)和公头(820),所述的母头(810)一端是带有内螺纹的圆柱空心结构,另外一端是带有螺钉孔方形底座结构,所述的公头(820)一端为带有外螺纹的圆柱空心结构,另外一端为椭圆套头,母头(810)的带有方形底座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的高清摄像机(600)上,带有内螺纹的一端和公头(820)带有外螺纹的一端配合连接,公头(820)带有椭圆套头一端和光学检测装置(400)的显微系统组件(460)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当中,连接件(800)分为两部分,母头(810)和公头(820),连接件(800)机械加工完成后对零件进行无光氧化发黑,避免杂散光进入光学系统中,影响图像的输出清晰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