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霉菌观察玻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0504阅读:1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霉菌观察玻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霉菌观察玻片。



背景技术:

玻片作为一种常用的试验用器具,在观察实验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霉菌形态观察通常使用盖玻片斜插培养法,即将盖玻片直接斜插在涂布接种后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使菌丝吸附在盖玻片上后,拔出盖玻片,置于载玻片上观察菌丝形态。盖玻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为镊子的夹取碎裂,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载玻片,操作较为繁复,并且在进行霉菌形态观察的时候,不容易获取大量完整菌丝。

专利号为:CN201020280959.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抗化学腐蚀型显微塑料玻片标本、塑料载玻片以及塑料盖玻片;其特征在于在载玻片两面、盖玻片上覆盖抗化学药品腐蚀功能的透明薄膜;抗化学腐蚀型塑料载玻片,其特征在于在载玻片两面覆盖抗化学药品腐蚀功能的透明薄膜;抗化学腐蚀型塑料盖玻片,其特征在于在盖玻片上覆盖抗化学药品腐蚀功能的透明薄膜。仍没有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霉菌观察玻片,具有观察效果好、使用方便和不易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霉菌观察玻片,它包括:底片和顶片;所述底片和顶片之间为空腔;所述底片一端为尖角,称为尖角端,另一端为矩形,称为矩形端;所述尖角端的底片厚度小于矩形端的底片厚度,使得空腔靠尖角端的高度大于空腔靠矩形端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玻片由玻璃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底片和顶片为一体化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观察效果好:可获得大量完整的菌丝体。培养时,霉菌在空腔中生长,拔出玻片时可将整个空腔中的多数菌体移出,便于观察整体形态,寻找特殊结构。

2.使用方便:玻片取出后直接观察,无需压片,可保持菌丝生长时的原有空间形态,尤其适用于存在螺旋等特殊形态特征的霉菌。同时,使用过程中无需使用载玻片。

3.不易破损:使用过程中不易破损。使用盖玻片时,镊子易夹破玻片,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镊子夹住的部位较厚,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霉菌观察玻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霉菌观察玻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霉菌观察玻片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霉菌观察玻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顶片,2-底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新型霉菌观察玻片

一种新型霉菌观察玻片,它包括:底片和顶片;所述底片和顶片之间为空腔;所述底片一端为尖角,称为尖角端,另一端为矩形,称为矩形端;所述尖角端的底片厚度小于矩形端的底片厚度,使得空腔靠尖角端的高度大于空腔靠矩形端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玻片由玻璃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底片和顶片为一体化设计。

平板涂布接种后,用镊子夹住底片厚端,将尖角端斜插入培养基,使玻片与培养基呈一定角度倾斜即可,经一段时间培养,霉菌在空腔内充分生长后拔出玻片,擦去外侧菌丝和培养基即可直接置于显微镜下观察,也可在底片厚端加入染色液,通过毛细作用吸附至空腔中,对菌丝进行染色。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