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工位全角度拍摄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4458发布日期:2018-06-28 04:27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新型多工位全角度拍摄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拍摄台,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新型多工位全角度拍摄台。



背景技术:

拍摄是一个传统行业,以前主要是拍摄人物,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产品开始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而产品通过网络销售是,往往需要将产品进行拍照,然后将产品的图片上载至网购平台。

像杯子等产品的拍摄,现有技术有采用拍摄台实现这类产品的拍摄,拍摄台主要有拍摄台面、拍摄顶棚和支架、4个Led灯和相机,通常将所要拍摄的产品人工放于拍摄台面中心位置上,并整理好产品的朝向;4个 Led固定安装于拍摄顶棚的下表面,灯光朝向拍摄台面中心,人工开启产品上方的4个Led灯;摄影师人工对准适宜拍摄位置对产品进行拍摄,该拍摄台存在许多不足:人工将需要拍摄产品放于拍摄台面中心位置上,并整理好产品的朝向,这将花费许多时间,并且摆放的位置不一定最佳;摄影师拍摄时,为了找到最佳的产品水平方向的拍摄角度或者为了拍摄产品周向表面的图片,需频繁调整拍摄角度,易造成摄影师疲劳,且花费大量拍摄时间,不能满足大量产品的拍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多工位全角度拍摄台,包括摄影棚,所述摄影棚包括拍摄顶棚、支撑柱和拍摄台,所述摄影棚内设置有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嵌于拍摄台上,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运输轨道、承载台和运输控制器,所述运输轨道由2条轨道十字相交形成,所述运输轨道包括运输区、拍摄区、中转区、整理区,所述运输区是2 条轨道相交处,运输区设置有若干个圆球滚轮,所述圆球滚轮成均匀分布;所述拍摄区位于拍摄机构的轨道的下方;所述中转区与拍摄区对称设置在运输区两侧;所述整理区设置有2个,2个整理区对称设置在运输区两侧。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拍摄区、中转区和整理区内分别设置有滚筒滚轮,所述滚筒滚轮与拍摄台面平行,所述滚筒滚轮两端分别连接在同一轨道的两侧。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拍摄区与中转区内的滚筒滚轮相互平行,2个整理区内的滚筒滚轮相互平行,拍摄区、中转区内的滚筒滚轮与2个整理区内的滚筒滚轮相互垂直。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承载台包括托盘和圆盘,所述托盘上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托盘设置;所述圆盘嵌于托盘内的通孔内,所述圆盘高度等于或大于托盘的高度。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圆盘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突出于托盘的下表面,所述从动齿轮可带动圆盘在通孔内 360度转动,所述从动齿轮上啮合有主动齿轮。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运输机构还包括控制运输轨道的控制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轨道包括运输区、拍摄区、中转区、整理区,运输区是轨道2条轨道十字相交处,运输区设置有若干个圆球滚轮,圆球滚轮成均匀分布;拍摄区位于拍摄机构的轨道的下方;中转区与拍摄区对称设置在运输区两侧;整理区设置有2个,2个整理区对称设置在运输区两侧,运输区、拍摄区、中转区和整理区多工位设置,可同时整理两件产品,节省了大量的拍摄时间。

2、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轨道的拍摄区、中转区和整理区内分别设置有滚筒滚轮,滚筒滚轮与拍摄台面平行,滚筒滚轮两端分别连接在同一轨道的两侧;拍摄区与中转区内的滚筒滚轮相互平行,2个整理区内的滚筒滚轮相互平行,拍摄区、中转区内的滚筒滚轮与2个整理区内的滚筒滚轮相互垂直;滚轮的设置,便于将所要拍摄的产品移动至拍摄区。

3、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轨道的拍摄区、中转区和整理区内均分别设置有4个卡扣,拍摄区内的4个卡扣分别设置在拍摄区的4个侧壁上,中转区内的4个卡扣分别设置在中转区的4个侧壁上,整理区内的4个卡扣分别设置在整理区的4个侧壁上,卡扣在同一水平面;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承载台包括托盘和圆盘,托盘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拍摄区、中转区和整理区内侧壁的卡扣相应的卡槽,卡槽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卡槽和卡扣的配合可以固定承载台,便于产品放置、整理和拍摄。

4、本实用新型托盘上表面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上下贯穿托盘设置;圆盘嵌于托盘内的通孔内,圆盘高度等于或大于托盘的高度,圆盘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突出于托盘的下表面,从动齿轮可带动圆盘在通孔内360度转动,从动齿轮上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通过齿轮啮合转动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圆盘可实现360度转动,圆盘带动产品实现360度的转动,实现产品的多角度拍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多工位全角度拍摄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多工位全角度拍摄台拍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多工位全角度拍摄台运输轨道及其嵌入拍摄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的新型多工位全角度拍摄台运输轨道卡扣的分布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多工位全角度拍摄台承载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多工位全角度拍摄台承载台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多工位全角度拍摄台控制机构、电机控制关系图。

图中:1.拍摄棚;2.光源机构;3.拍摄机构;4.运输机构;5.控制机构;

11.顶棚;12.支撑柱;13.拍摄台;21.Led灯框;22.补充光源;23.背光源; 31.轨道;32.滑块;33.相机;34.异步电机;41.运输轨道;42.承载台;51. 显示屏;52.控制系统;53.运动控制器;54.电机驱动器;121.纵柱;122. 横柱;411.运输区;412.拍摄区;413.中转区;414.整理区;415.卡扣;421. 托盘;422.圆盘;431.第一电机;432.第二电机;433.第三电机;4221.从动齿轮;4222.主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方向以图1为标准。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型多工位全角度拍摄台,它包括拍摄棚1、光源机构2、拍摄机构3、运输机构4和控制机构5,其中:

拍摄棚1包括顶棚11、支撑柱12和拍摄台13,顶棚11用于阻挡外部光源,防止拍摄时不同色温的外部光源射进来,而造成颜色偏差的拍摄后果;支撑柱12设置在顶棚11的下方,用于支撑顶棚11,支撑柱12 包括纵柱121和横柱122,纵柱121呈纵向设置,纵柱121设置有2个, 2个纵柱121相互平行,且2个纵柱121分别设置在顶棚11下表面的两侧(左右侧);横柱122呈横向设置,横柱122的上表面与顶棚11下表面固定连接,横柱122的长度等于或小于顶棚11的长度,横柱122的两端分别与2个纵柱121的上端连接,横柱122与纵柱121成垂直设置,横柱122与纵柱121可一体形成;拍摄台13呈长方体,当然不限于此形状,拍摄台13设置在顶棚11的下方,拍摄台13两侧(左右侧)分别与 2个纵柱121的下端连接。

光源机构2包括Led灯框21、补充光源22和底光源23,Led灯框 21呈长方框型,Led灯框21设置在拍摄棚1的顶棚11下方,Led灯框21固定安装于拍摄棚2的横柱122的下表面,且Led灯框21位于拍摄棚 2的2个纵柱121之间,Led灯框21由4条Led灯条组成,相对的2条 Led灯条相互平行,每条Led灯条所在的平面与拍摄台13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是锐角,每条Led灯条由若干Led单元组成,若干Led单元中的每一个由若干Led灯组成,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可控制每个Led灯区域单元的光照强度、恒光或闪光,Led灯框21的设置使灯光分布更均匀,更柔和,减弱或避免光源在反光产品上形成的反光点及色差;补充光源 22由软管和Led灯组成,补充光源22设置有2个,2个补充光源22分别通过软管的一端固定于Led灯框21的前后两侧壁上,软管另一端与 Led灯相连,软管可活动,可根据产品拍摄需求,实现调节Led灯的位置。拍摄立体物,像杯子产品,可以通过调节软管调整Led灯位置,使光源照进杯体内部,解决因产品纵深而拍摄光照不足的问题;底光源23位于放置拍摄产品的下方,用于进一步补充拍摄时的光源,根据一般的拍摄需求,底光源23可预先设置三种颜色,分别为白色、蓝色、绿色,根据拍摄物的颜色的不同来控制底光源23的颜色,Led灯框21、补充光源22 与底光源23结合使拍摄出更完美的立体产品的照片。

拍摄机构3包括轨道31、滑块32、相机33、异步电机34。轨道31 是1/4圆形的圆弧轨道,轨道31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柱12的横柱122 上,具体来说,轨道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柱12的横柱122下表面的中心,轨道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柱12的纵柱121与拍摄台13 的连接处,轨道31是齿轮轨道,齿轮位于轨道上方;滑块32滑动连接在轨道31上,滑块32与轨道31上的齿轮相适配设置;相机33安装于滑块32上,相机33位于轨道31下方;异步电机34安装在滑块32内,异步电机34输出轴连接有齿轮,该齿轮与轨道31上的齿轮相适应的齿轮设置,异步电机34通过齿轮与齿轮啮合带动滑块32在轨道31上移动,实现滑块32带动相机33在轨道31上移动。

运输机构4嵌于拍摄台13上,运输机构4包括运输轨道41、承载台 42和运输控制器,运输轨道41由2条轨道十字相交形成,运输轨道41 包括运输区411、拍摄区412、中转区413、整理区414,运输区411是2 条轨道相交处,运输区411设置有若干个圆球滚轮,圆球滚轮成均匀分布;拍摄区412位于拍摄机构3的轨道31的下方;中转区413与拍摄区 412对称设置在运输区411两侧;整理区414设置有2个,2个整理区414 对称设置在运输区411两侧。

拍摄区412、中转区413和整理区414上表面的面积相等,拍摄区 412、中转区413和整理区414内分别设置有滚筒滚轮,滚筒滚轮与拍摄台13面平行,滚筒滚轮两端分别连接在同一轨道的两侧;拍摄区412与中转区413内的滚筒滚轮相互平行,2个整理区414内的滚筒滚轮相互平行,拍摄区412、中转区413内的滚筒滚轮与2个整理区414内的滚筒滚轮相互垂直;拍摄区412、中转区413和整理区414内均分别设置有4个卡扣415,拍摄区412内的4个卡扣415分别设置在拍摄区412的4个侧壁上,中转区413内的4个卡扣415分别设置在中转区413的4个侧壁上,4个卡扣415分别设置在整理区414的4个侧壁上,卡扣415在同一水平面上;

承载台42包括托盘421和圆盘422,托盘421呈正方体,托盘421 的上表面的尺寸与拍摄区412、中转区413和整理区414上表面的尺寸做相应设置,托盘421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拍摄区412、中转区413和整理区 414内侧壁的卡扣415相应的卡槽4211,卡槽4211设置在同一水平面,托盘421上表面设置有通孔,该通孔贯穿托盘421设置;圆盘422嵌于托盘421内的通孔内,圆盘422高度等于或大于托盘的高度421,圆盘 422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4221,从动齿轮4221突出于托盘421的下表面,从动齿轮4221可带动圆盘422在通孔内360度转动,从动齿轮 4221上啮合有主动齿轮4222,主动齿轮4222通过齿轮啮合转动带动从动齿轮4221转动,从而圆盘422可实现360度转动,圆盘422内设置有底光源23,底光源23可预先设置三种颜色,分别为白色、蓝色、绿色,根据拍摄产品的颜色的不同来控制底光源23的颜色;

运输控制器包括电磁阀(图中未显示)和第一电机431、第二电机 432和第三电机433,电磁阀与卡扣4211相连,电磁阀带动卡扣4211,使卡扣415嵌入或脱离卡槽4211,卡扣415嵌入卡槽4211,使托盘421 卡设在拍摄区412、中转区413和整理区414中;第一电机431与电磁阀电连接,电磁阀受第一电机431控制,第一电机431与电机驱动器54相连,第一电机431受电机驱动器54控制;第二电机432设置有5个,5 个第二电机432分别控制运输区411的圆球滚轮、中转区412、拍摄区 413和2个整理区414的滚筒滚轮;第三电机433的输出轴纵向设置,第三电机433的输出轴上端固定连接在主动齿轮4222中心,第三电机433 带动主动齿轮4222转动,可具体设置主动齿轮4222与从动齿轮4221上齿的数量,进而设置主动齿轮4222上的每一个齿与从动齿轮4221上的齿啮合时使从动齿轮4221的转动角度,实现角度精准移动。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承载台42设置有3个,相应的控制承载台 42的运输控制器也安装有3个,每个承载台42对应与1个运输控制器相连。

控制机构5包括显示屏51、控制系统52、运动控制器53、电机驱动器54,显示屏51可置于纵柱121侧壁上,使用时根据需求也可取下,显示屏51可手动触屏,显示屏51通过数据线(如USB数据线)或无线信号(如WIFI信号)与内置计算机相连;控制系统52通过数据线(如USB 数据线)或无线信号(如WIFI信号)与显示屏51、光源机构2连接,控制系统52可控制光源机构3的Led灯条中每个Led单元的光照强度、恒光或闪光,可控制补充光源22的Led灯的光照亮度,可控制底光源23 进行三种颜色的转换,控制系统52通过触摸式输入设备,如触屏手机、 Ipad及平板电脑等,通过内嵌计算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控制;运动控制器53通过数据线(如USB数据线)与控制系统52连接;电机驱动器54通过数据线(如USB数据线)与控制系统52连接,电机驱动器54 与异步电机34、第一电机431、第二电机432和第三电机433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操作显示屏51,通过控制系统52将2个承载台42移动至2个整理区414,操作显示屏51通过控制系统52将整理区414上承载台42内的卡扣415卡设入卡槽4211,使承载台42的托盘421卡设在整理区414,将所要拍摄产品放置承载台42并整理;操作显示屏51,通过控制系统 52将整理完毕产品的承载台42移动至拍摄区412;根据拍摄需要,操作显示屏51,通过控制系统52控制光源机构2中的Led灯框的每个Led 灯区域单元的光照强度、恒光或闪光及将底光源23预先设置的三种颜色进行转换;如果拍摄有纵深的产品,可通过调节补充光源22的软管调整补充光源22上的Led灯的位置,使光源照进有纵深的产品内部,解决因产品纵深而拍摄光照不足的问题;

根据相机33传到显示屏51上的图片,操作显示屏51,通过控制系统52控制电机驱动器54,进而控制异步电机34带动滑块32上的相机 33在轨道41上移动,实现相机33多角度拍摄承载台42上的产品;

操作显示屏51,通过控制系统52控制电机驱动器54,进而电机驱动器54控制第三电机433,实现第三电机433控制圆盘422进行360度的转动,进而实现圆盘422上的产品进行360度旋转运动。拍摄的同时2 个整理区上的2个承载台42人工放置产品并整理;拍摄完成后,操作显示屏51,通过控制系统52控制电机驱动器54,进而电机驱动器54控制第二电机432将拍摄完成的承载台42移动至中转位413上,此时通过控制系统52将整理完产品的承载台42移动至拍摄区412;整理完产品的承载台42移动至拍摄区412,并承载台42通过卡扣415卡设在拍摄区412 后,操作显示屏51,通过控制系统52控制电机驱动器54,进而电机驱动器54控制第二电机432将位于中转位上的承载台42移动至空出的整理区414,并承载台42通过卡扣415卡设在整理区414,之后进行产品放置及整理;如此循环拍摄,不仅可以拍摄出满意的产品图片,而且节省了大量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