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亮度以及防蓝光的增光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4454发布日期:2018-06-28 04:27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亮度以及防蓝光的增光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光膜,尤其涉及一种提高亮度以及防蓝光的增光膜。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模块广泛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如手机、电脑、电视等,液晶模块包括BLU(背光模组)、LCD(液晶显示器)、LENS(玻璃盖板)等,液晶模块的轻薄化和防蓝光功能成了目前市场的一种趋势。背光模组是液晶模块的关键部件之一,而增光膜被广泛用于发光模组以用来汇聚所发出的光线。增光膜的原理是通过反射将射向观察者视角之外的光线调整至观察者视角之内,从而提高光源所发出光能的利用率。为了使增光膜轻薄化,通常将两层增光膜贴合在一起,如图1所示,增光膜100上的棱镜200是等高结构,传统的将上下两层增光膜100固定在一起的方法是,在下层增光膜的棱镜间填满胶水300,因而有厚厚的一层胶水300,导致减少了棱镜200聚光的面积,并且胶水300会降低光的穿透率,使增光膜100的亮度下降13%-15%,从而大大降低液晶模块的亮度。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亮度以及防蓝光的增光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高亮度以及防蓝光的增光膜,包括:第一增光膜、第二增光膜以及带护眼功能的光阻颜料。所述第一增光膜包括第一PET层以及设在第一PET层上方的第一棱镜,所述第二增光膜 包括第二PET层以及设在所述第二PET层上方的高棱镜与低棱镜,相邻两个高棱镜之间设有若干个低棱镜。所述第一增光膜底部设有一层薄薄的光学胶,所述光学胶具有无色透明、胶结强度良好的优点,尤其是其光透过率高达90%以上,所述高棱镜顶端与光学胶粘贴,所述低棱镜顶端未与光学胶粘贴。

进一步地,所述光阻颜料丝印于第一PET层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光阻颜料丝印于第二PET层底端。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高棱镜之间设有一个低棱镜。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高棱镜之间设有两个低棱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棱镜、高棱镜与低棱镜均为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棱镜均等高。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亮度以及防蓝光的增光膜,其分为上下两层膜,上层增光膜上的棱镜为等高结构,下层增光膜上的棱镜设计为高棱镜与低棱镜结构,高棱镜与低棱镜交错放置,上层增光膜底端涂有一层薄薄的光学胶,高棱镜与光学胶粘贴,将上下两层膜固定在一起,相邻两棱镜之间未填充胶水,因而胶水厚度大大减薄,降低了对光透过率的影响,提高了液晶模块的亮度。并且本实用新型在PET层上丝印防蓝光的光阻颜料,可有效地阻挡来自液晶模块的蓝光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亮度以及防蓝光的增光膜,包括:第一增光膜10、第二增光膜20以及带护眼功能的光阻颜料30。所述第一 增光膜10包括第一PET层11以及设在第一PET层11上方的第一棱镜12,所述第一棱镜12均等高,所述光阻颜料30丝印于第一PET层11顶端。所述第二增光膜20包括第二PET层21以及设在所述第二PET层21上方的高棱镜22与低棱镜23,相邻两个高棱镜22之间设有一个低棱镜23,所述第一棱镜12、高棱镜22与低棱镜23均为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增光膜10底部设有一层薄薄的光学胶40,所述光学胶40具有无色透明、胶结强度良好的优点,尤其是其光透过率高达90%以上,所述高棱镜22顶端与光学胶40粘贴,所述低棱镜23顶端未与光学胶40粘贴。光线从第二增光膜20底部射入,经高棱镜22、低棱镜23、第一棱镜12的反射,将光线汇聚到观察者的视线之内,并且光线经过光阻颜料30将蓝光过滤,减轻对人眼的伤害。

请参阅图3,作为可供选择的另一实施例,较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相邻两个高棱镜22之间设有两个低棱镜23,并且光阻颜料30丝印于第二PET层21底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亮度以及防蓝光的增光膜,其分为上下两层膜,上层增光膜上的棱镜为等高结构,下层增光膜上的棱镜设计为高棱镜与低棱镜结构,高棱镜与低棱镜交错放置,上层增光膜底端涂有一层薄薄的光学胶,高棱镜与光学胶粘贴,将上下两层膜固定在一起,相邻两棱镜之间未填充胶水,因而胶水厚度大大减薄,降低了对光透过率的影响,提高了液晶模块的亮度。并且本实用新型在PET层上丝印防蓝光的光阻颜料,可有效地阻挡来自液晶模块的蓝光危害。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