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及光学镜头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1559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全站仪及光学镜头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观测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站仪及光学镜头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Electronic Total Station),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光学镜头是全站仪中必不可少的部件,其成像效果直接影响到观测结果。

但是全站仪的测量环境多变,在遇到较为恶劣环境,如施工工地或野外尘土较多的地方,光学镜头暴露在漂浮着灰尘的空气中,而测量工作的耗时又较长,灰尘容易附着到光学镜头上,影响到观测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镜头防尘装置,具有减少光学镜头上尘土附着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一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光学镜头防尘装置,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气源和出风装置,所述出风装置具有进风口、出风口、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的连通腔、以及用于和光学镜头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进风口连接于所述管道一端,所述出风口用于吹出气流并在光学镜头前方形成流动层。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出风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光学镜头上,气源通过管道为出风装置提供气流,气流由进风口进入、穿过连通腔、由出风口吹出,在光学镜头前方形成流动层,使得空气中漂浮的灰尘难以附着在光学镜头上,减少光学镜头上尘土附着,提高观测效果。

进一步,所述出风装置包括环形的罩体,环形的中空部分构成供光学镜头露出的镂空部,所述连接结构为在罩体的一端设置的用于套接在光学镜头上的套筒,连通腔设置在罩体内部。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套筒套接在光学镜头上实现可拆卸连接,连接方便,光学镜头自镂空部露出,不影响观测。

进一步,所述出风口为设置在罩体上并半包围镂空部的半圆弧形的切口。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气流自切口吹出,形成覆盖光学镜头的单向流动的流动层,使得灰尘难以附着在光学镜头上。

进一步,所述出风口为设置在罩体上并绕镂空部周向布置的多个出风孔。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气流自多个出风孔吹出,形成包围光学镜头的多向流动的流动层,使得灰尘难以附着在光学镜头上。

进一步,所述出风孔的朝向为围绕镂空部的中心具有螺旋角度。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流动层形成气流涡流,使得灰尘难以附着在光学镜头上。

进一步,所述气源包括电源、连接所述电源的电机、连接在电机上的扇叶以及罩设住扇叶的汇流罩,所述管道连接所述汇流罩。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电源为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机转动带动扇叶转动产生气流,气流经汇流罩汇流入管道内往出风装置输送。

进一步,所述电机设有具有磁力的底座。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磁力的底座可方便地连接在磁性材质的物体上,气源的安放方便。

进一步,所述管道为软管。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软管易于形变,能配合气源任意位置的安放。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站仪,具有减少光学镜头上尘土附着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二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全站仪,包括光学镜头,光学镜头上可拆卸连接有上述的光学镜头防尘装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出风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全站仪的光学镜头上,气源通过管道为出风装置提供气流,气流由进风口进入、穿过连通腔、由出风口吹出,在光学镜头前方形成流动层,使得空气中漂浮的灰尘难以附着在光学镜头上,减少光学镜头上尘土附着,提高观测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在光学镜头前方形成流动层,使得空气中漂浮的灰尘难以附着在光学镜头上;

二、气源、出风装置可拆卸连接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光学镜头防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罩体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形成的流动层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光学镜头防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形成的流动层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全站仪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气源;11、电源;12、电机;121、底座;13、扇叶;14、汇流罩;2、出风装置;21、罩体;211、进风口;212、出风口;213、连通腔;22、镂空部;23、套筒;3、管道;4、光学镜头。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地理解。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光学镜头防尘装置,包括气源1和出风装置2,气源1和出风装置2通过管道3连接。

气源1包括电源11、连接所述电源11的电机12、连接在电机12上的扇叶13以及罩设住扇叶13的汇流罩14,电源11可采用电池,汇流罩14呈漏斗形,管道3连接的汇流罩14的小端口上,电源11为电机12提供电能,驱动电机12转动带动扇叶13转动产生气流,气流经汇流罩14汇流入管道3内往出风装置2输送。

出风装置2包括环形的罩体21,环形的中空部分构成供光学镜头露出的镂空部22,光学镜头自镂空部22露出,不影响观测,罩体21的一端设置用于套接在光学镜头4上的套筒23,构成出风装置2与光学镜头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结构,套接的操作较为方便。

图2为将罩体21的剖视图,结合图1和图2,罩体21上具有进风口211、出风口212、位于罩体21内部的并连通进风口211与出风口212的连通腔213,进风口211连接管道3,气流由进风口211进入、穿过连通腔213、由出风口212吹出,出风口212为设置在罩体21上并半包围镂空部22的半圆弧形的切口,使吹出的气流形成如图3(图中箭头代表示意气流)所示的,覆盖光学镜头4的单向流动的流动层,使得灰尘难以附着在光学镜头上,提高观测效果。

为了方便气源1的安放,电机12设有具有磁力的底座121(图1示出),由此底座121可方便地连接在磁性材质的物体上,配合气源1任意位置的安放,管道3为易于形变的软管,安放方便。

实施例二

参见图4,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出风口212为设置在罩体21上并绕镂空部22周向布置的多个出风孔,出风孔的朝向为围绕镂空部22的中心具有螺旋角度。气流自多个出风孔吹出,形成如图5(图中箭头代表示意气流)所示的包围光学镜头并形成气流涡流的流动层,使得灰尘难以附着在光学镜头上。

实施例三

一种全站仪,包括光学镜头4,光学镜头4上可拆卸连接有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光学镜头防尘装置,出风装置2可拆卸地连接于全站仪的光学镜头4上,气源1通过管道3为出风装置2提供气流,在光学镜头4前方形成流动层,使得空气中漂浮的灰尘难以附着在光学镜头4上,减少光学镜头4上尘土附着,提高观测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