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屏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7718发布日期:2018-06-23 00:51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投影屏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投影屏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具备半球形投影设备,例如在US6128130A中就公开了这样的技术。现有技术中最大的问题是这种设备需要占据较大的空间,并且很难运输和存储。这样的装置通常只适用于固定装配,而不适用于在不同地点搬运。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折叠的投影屏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投影屏幕,包括一组框架,一种织物材料能设置于所述框架之间,其中所述框架能旋转地连接于两毂,所述两毂连接于一支架,其中所述框架能在展开和折叠位置之间旋转,所述毂包括至少一阻止框架离开折叠位置的下止脱部件以及所述毂能被旋转使得所述下止脱部件脱离位置从而框架能旋转至展开位置。当上部框架展开时,这使得所有下部框架由于自身重量以一种有利的方式展开。

进一步地,所述两毂包括一框架固定部件和一框架止脱部件,上述框架固定部件和框架止脱部件相互能旋转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固定部件包括一上止脱部,其在最上部框架完全展开时到达该上止脱部,并且通过在该处对所述上止脱部产生的效果使得所述框架固定部件相对于框架止脱部件旋转从而使得最下部框架通过所述下止脱部件。

进一步地,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固定部件包括框架锁定装置以用于将最外部的框架锁定在完全展开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固定部件能以通过旋转锁定装置以几个固定角度位置中的一个固定到所述框架止脱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止脱部件包括一支架容纳部,用于容纳支架上的柱。

附图说明

附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从内部看的具有框架的毂的局部分解视图。

附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从外部看的具有框架的毂的局部分解视图。

附图3示出了在完全折叠位置的具有框架的毂。

附图4示出了上部框架部分展开的毂。

附图5示出了上部框架完全展开的毂。

附图6示出了上部和下部框架在完全展开位置的毂。

附图7示出了转向面向用户的位置时具备框架的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从内部看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备框架1a-d的一毂3-4。该具备框架的毂旨在与将两个毂保持在地板上方一个位置的支架一起使用,其中该两个毂彼此相对并且相互平行。一组框架1a-d在毂之间延伸。支架可被折叠使得毂相互之间靠近,而两个毂之间的框架则形成大致U行。支架也可被展开至使用位置,此时两个毂仍然是彼此相对相互平行,但相互之间的距离更远,如此,框架形成大致半圆形的组件。

框架之间设置有织物或者织物材料,这使得相邻框架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地大。布料可被折叠,同时框架也被折叠,使得它们彼此边缘靠着边缘。此处没有示出支架,但支架用于保持毂在地面上方一个合适的位置。布质材料形成一个大致半球形的投影屏幕。

毂3-4包括一个框架固定部件3和框架止脱部件4,其通常是可旋转地安装的,但在局部分解视图中,它们是分开示出的以更清楚展示结构细节。框架固定部件3是一个平面,并且具有一框架形状的边缘,其中框架1a-d沿该边缘可旋转地固定。框架是无负载的,平面的,基本呈矩形的组件,其可被折叠成彼此边缘靠近并且平行延伸。框架具备不同的长度,其中最长的框架位于最中间,最短的位于最外侧。最外侧的框架1a-b比其他的框架要更坚固,其中上部的外侧框架标记为1a,下部外侧框架标记为1b。当中间的框架在其被旋转固定的固定点附近终止时,最外部的框架沿朝框架的主要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延伸,并且上部外侧框架端部被标记为8a,下部外侧框架端部被标记为8b。

毂通过如分解视图所示的方式被可分离地安装,因此所有的框架可以围绕自己的固定点旋转。上半部分的框架1a,1c可向上旋转,而下半部分的框架1b,1d可向下旋转,同时由于自重能朝下展开,如此它们构成了一个半球形。框架止脱部件4用于防止下半部分框架由于自重下落,其在轴5附近可旋转地与框架固定部件3进行固定。框架止脱部件包括一个平面,其朝向框架固定部分的外侧面的大部分进行延伸,即朝向第二毂的方向那一面,但未到达框架。框架止脱部件还包括一下止脱部件7,该下止脱部件与框架止脱部件夹角呈直角。框架下止脱部件7被设置为邻接下部框架1b外部部分8b的上边缘。框架下止脱部件通过这种方式阻止下部的外框架朝下旋转。由此,框架下止脱部件进一步阻止框架以及整个框架固定部件3由于自重向下旋转。

当框架展开成球形时,需要将上部外侧框架1a向上手动旋转,并且布料随着框架上部其余部分1c向上旋转而自动展开。展开过程在图3-6更加清晰地示出。两个外部框架在框架固定部分的端部8a-b由于朝框架固定部分的弹性挤压而均具有略微成角度的端部。在弹性端部具有设置于上部9a和下部9b头部的杆。杆向框架固定部分伸展并且挤压该部。通过9a,9b可以将杆往外拔出一定位置以使得它们不再挤压框架固定部分。当上部的外侧框架达到其最高外置,最上部的头9a处的杆到达框架锁定部分的上部框架锁定孔10a并且由弹簧效应驱动其进入该孔,从而上部外框架被锁定位置。

框架和框架固定部件随后可进一步被旋转,使得最上部的外框架挤压设置于框架固定部件上边缘的上部止脱部件6。该上部止脱部件6和框架折叠后与上部外框架的外部8a平行,并且与框架固定部件朝与下止脱部件相同方向的方向呈一角度,也就是说,从半球内部朝外。当最上部的外框架挤压上部止脱部件6的边缘时,使得整个框架固定部件相对于框架止脱部件4旋转。下部的外框架端部8b离开下部止脱件,如此下部外框架由于自身重力而向下旋转。其他下半部框架1d则随着该下部外框架向下旋转。随着所有下部框架1b,1d向下展开,位于下部9b头部的杆到达下部框架锁定孔10b并且由弹簧效应驱动器进入该孔,从而下部外框架被锁定位置。

随着所有的框架都完全展开,从而该框架形成了一个半球形。在框架之间形成一个平滑的半球,可以在其上投影图像。整个半球在展开之后是可以旋转并且以期望的角度进行固定的。该过程在图7中更加清晰地示出。在轴5处,框架固定部件3和框架止脱部件4被可旋转地附接,此外还设置一可转动的臂11。臂伸向框架固定部分并且在朝向轴的一端与框架固定部件呈一弯曲角度。在该端部还有一具备柱的第三头部12。该柱弹性设置并且挤压框架固定部件。通过该头部可使得柱从框架固定部件被抬起。

沿以轴5为中心的圆的一部分,设置有一排孔13。位于第三头部12的柱通常被设置于这些孔13中的其中一个。现在可以旋转整个半球,使得穿过这些孔中的一个的杆到达框架止脱部件4上的对应的唯一的孔14,并且相对于框架止脱部件以一定角度锁定框架固定部件。通过拉起第三头部12,使得臂可以旋转,从而使柱在框架固定部件上的另一个孔13固定。之后,框架固定部件可以相对于框架止脱部件旋转直到在第三头部的柱再次到达框架止脱部件处的孔14并且装置以另一角度安装。

在半球被折叠时,通过将在第三头部的柱从位于框架止脱部件处的孔中抬起来释放臂11,整个半球旋转回正常位置。之后,上头部和下头部9a-9b处的柱被释放,从而两端外框架可旋转收回,其他框架也跟随着被收回。其他框架1a,1c由于自重保持折叠位置,而下部框架被下部的外框架所固定。下部外框架1b的端部8b首先到达稍微倾斜的下部止脱部件,并且在其下降超过底部止脱部件之前在该倾斜边缘上滑动。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从外部看的具备框架的毂的局部分解图。此处除了示出了平行于框架固定部件延伸的框架止脱部件的那部分以外,还示出了一支架容纳部15-18,其用于容纳支架上一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杆,该支架用于支撑整个半球位于地板上方的位置。支架容纳部15-18 15-16,其与框架止脱部件中与框架固定部件平行延伸的那部分呈直角,并且相互平行延伸,支架上的柱则容纳于该侧支撑部之间。进一步地,两侧支撑部中的一个还具有两个与所述侧支撑部呈直角的部件17,18。这些部件中的一个18与侧支撑部件一起形成包围杆的管的一部分,而另一个形成盖17,其阻止整个装置向下滑过支架容纳部。

图3示出了在完全折叠位置的具备框架的毂。轮毂的两个构件,框架固定部件3和框架止脱部件4在图中均被可旋转地附接,并且所有的框架都从框架固定部件的固定点延伸至图中未示出的第二毂。整个装置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带柱的支架保持就位,其中一个柱被插入毂的支架容纳部中,从观察者角度来看,该支架容纳器位于毂的远端。上部框架1a,1c由于自身重量位于一位置并靠在下部框架上。下半部框架1d彼此边缘相邻,靠在下部外框架1b上,而下部外框架1b在被锁定在下止脱部件7的位置。

附图4示出了上部框架部分展开的毂。在这种情况下,上部外框架已经被展开一定距离并且与之前的折叠位置成45度角。由于织物的存在,上半部框架1c中的三个已经随着上部外框架的展开而被展开,所述织物设置在框架之间,但并未在图中示出。

附图5示出了上部框架完全展开的毂。上部外框架此时与静止位置呈直角,上头部9a处的柱卡入上部框架锁定孔10a。现在所有上部的框架均被锁定在位置上。

附图6示出了上部和下部框架完全展开的毂。这种位置是通过将上部外框架向上部止脱部6挤压所达到的,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框架固定部件被迫相对于框架止脱部件旋转,从而下部外框架1b的端部8b穿过下止脱部件7,当上述情况发生时,所有下部框架1b,1d由于自身重量向下落,下头部9b处的柱锁定到下部的框架锁定孔10b中,所有的框架现在均锁定在了完全展开的位置,组成了一个半球形的骨架。

附图7示出了转向面向用户位置时的具备框架的毂。该位置是通过旋转整个半球使得第三头部12到达框架止脱部件4处的孔14从而使得整个半球在选定的方向上锁定位置来达到的。方向是以最适合用户的方式来选定的,这依赖于身高和期望的观察方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