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倍镜头中的变倍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3611发布日期:2018-07-27 22:05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测量仪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倍镜头中的变倍组合。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测量要求精度的提高,同时影像工具具有迅速、直观、准确等优点,变倍镜头为其中一种。变倍镜头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自动化、电子通讯、半导体、生物医疗、科学研究等领域。变倍镜头通过变倍装置实现对目标物的放大缩小,传统的变倍组合通常包括外部设有曲线滑槽的曲线套筒、置于曲线套筒内部且加工有直线滑槽的直线套筒、置于曲线套筒两端的固定光学镜片、置于直线套筒中的两个变倍镜片且固定光学镜片与变倍镜片外侧均由固定环固定,两个变倍镜片之间的距离不变;其中,变倍镜片的固定环外侧设有销钉且销钉位于直线套筒的直线滑槽中,以曲线滑槽为运动轨迹通过转动曲线套筒使销钉在竖直滑槽上下移动使变倍镜片与固定光学镜片之间的相对距离发生改变进而改变变倍镜头的放大倍率。但是由于在变倍操作中,固定环外壁与直线套筒内壁中存在反复摩擦,长此以往,造成变倍组合与直线套筒内侧的间隙越来越大,出现如下问题:

i.变倍重复性差,导致精度变差;

ii.摩擦会产生摩擦粉屑,粉屑掉落在镜头内部的表面,由于镜头无法拆卸清洗,成像影像中出现杂点,降低成像清晰度下降;

iii.在滑块与滑筒之间互相作用力之下易发生突发性卡死现象,影响镜头的正常工作;

iv.滑块与直线套筒长期摩擦易产生镜面,产生杂散光降低成像对比度。

v.变倍镜头中变倍装置的精度要求较高,所以直线套筒、曲线套筒难以用相关设备加工,通常采取人工研磨而成,人力资本投入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变倍镜头中的变倍组合,相关结构包括:变倍用的光学镜片,驱动装置,丝杆,其中丝杆的数量为一个或二个,光学镜片通过固定环安装在丝杆上,丝杆与驱动装置的底端设有齿轮结构且齿轮结构之间为啮合或链条连接方式。丝杆升降变倍方式代替传统曲线升降变倍方式,简化结构的同时提高了变倍镜头的变倍精度,整体成像清晰度一致且无杂散光现象,成像对比度提高;丝杆的加工精度较高,无需人工研磨,进一步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变倍镜头中的变倍组合,相关结构包括:变倍用的光学镜片,驱动装置,丝杆,所述光学镜片包括上下两端部的固定镜片、位于上下固定镜片之间的两个变倍镜片且距离固定的两变倍镜片与固定镜片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驱动装置、丝杆平行安装固定在下方固定板上且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处于同一水平面的齿轮结构,所述驱动装置提供旋转动力带动丝杆发生自转,所述丝杆外部的旋转螺纹上固定有设有连接锁扣的固定环且连接锁扣的内侧刻有与丝杆相匹配的螺纹结构,变倍镜片固定于固定环中,连接锁扣套接在丝杆上,丝杆自转带动光学镜片的升降,完成光学倍率的改变。

优选的,所述变倍镜头中的变倍组合,变倍装置中的丝杆的数量为1或2,当丝杆的数量为2时,2个丝杆分别设置在变倍镜片的直径方向。

优选的,所述变倍镜头中的变倍组合,其中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

优选的,所述变倍镜头中的变倍组合,驱动装置与丝杆底端的齿轮为啮合连接方式。通过两个齿轮之间的啮合或连接,使驱动装置与丝杆发生同步转动,避免两结构之间发生打滑现象。

优选的,所述变倍镜头中的变倍组合,驱动装置与丝杆底端的齿轮通过链条连接。

优选的,所述变倍镜头中的变倍组合,丝杆最上端固定有卡环结构,以防止装有变倍镜片的固定环在丝杆上滑动出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变倍镜头中变倍组合的相关结构示意图;

主要结构序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案例1:

一种变倍镜头中的变倍组合,相关结构包括:变倍用的光学镜片,驱动装置2,丝杆3,所述光学镜片包括上下两端部的固定镜片11、位于上下固定镜片11之间的两个变倍镜片12且距离固定的两变倍镜片12与固定镜片11 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驱动装置2、丝杆3平行安装固定在下方固定板上且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处于同一水平面的齿轮结构,所述驱动装置2提供旋转动力带动丝杆3发生自转,所述丝杆3外部的旋转螺纹上固定有设有连接锁扣41 的固定环4且连接锁扣41的内侧刻有与丝杆3相匹配的螺纹结构,变倍镜片 12固定于固定环4中,连接锁扣41套接在丝杆3上,丝杆3自转带动光学镜片的升降,完成光学倍率的改变。

其中,丝杆的数量为1,驱动装置2为伺服电机,驱动装置2与丝杆3底端的齿轮为啮合连接方式,丝杆3最上端固定有卡环结构,以防止装有变倍镜片12的固定环4在丝杆3上滑动出位。

所述变倍镜头中的变倍组合,将传统的曲线轨迹升降变倍方式更换为通过丝杆3螺纹旋转的升降变倍方式,避免变倍装置中相关零部件的反复摩擦,提高了变倍镜头的变倍精度,整体成像清晰度一致且无杂散光现象,成像对比度提高;同时,改造后的结构简化,丝杆3易于加工、安装代替传统技术中曲线套筒、直线套筒的人工研磨加工,进一步降低变倍镜头中变倍装置的制造成本,缩短生产周期。

具体实施案例2:

一种变倍镜头中的变倍组合,相关结构包括:变倍用的光学镜片,驱动装置2,丝杆3,所述光学镜片包括上下两端部的固定镜片11、位于上下固定镜片11之间的两个变倍镜片12且距离固定的两变倍镜片12与固定镜片11 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驱动装置2、丝杆3平行安装固定在下方固定板上且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处于同一水平面的齿轮结构,所述驱动装置2提供旋转动力带动丝杆3发生自转,所述丝杆3外部的旋转螺纹上固定有设有连接锁扣41 的固定环4且连接锁扣41的内侧刻有与丝杆3相匹配的螺纹结构,变倍镜片 12固定于固定环4中,连接锁扣41套接在丝杆3上,丝杆3自转带动光学镜片的升降,完成光学倍率的改变。

其中,丝杆3的数量为2且分布在光学镜片的直径方向,驱动装置2为伺服电机,驱动装置2与丝杆3底端的齿轮为啮合连接方式,丝杆3最上端固定有卡环结构,以防止装有变倍镜片12的固定环4在丝杆3上滑动出位。

所述变倍镜头中的变倍组合,将传统的曲线轨迹升降变倍方式更换为通过丝杆3螺纹旋转的升降变倍方式,避免变倍装置中相关零部件的反复摩擦,提高了变倍镜头的变倍精度,整体成像清晰度一致且无杂散光现象,成像对比度提高;同时,改造后的结构简化,丝杆3易于加工、安装代替传统技术中曲线套筒、直线套筒的人工研磨加工,进一步降低变倍镜头中变倍装置的制造成本,缩短生产周期。

具体实施案例3:

一种变倍镜头中的变倍组合,相关结构包括:变倍用的光学镜片,驱动装置2,丝杆3,所述光学镜片包括上下两端部的固定镜片11、位于上下固定镜片11之间的两个变倍镜片12且距离固定的两变倍镜片12与固定镜片11 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驱动装置2、丝杆3平行安装固定在下方固定板上且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处于同一水平面的齿轮结构,所述驱动装置2提供旋转动力带动丝杆3发生自转,所述丝杆3外部的旋转螺纹上固定有设有连接锁扣41 的固定环4且连接锁扣41的内侧刻有与丝杆3相匹配的螺纹结构,变倍镜片 12固定于固定环4中,连接锁扣41套接在丝杆3上,丝杆3自转带动光学镜片的升降,完成光学倍率的改变。

其中,丝杆3的数量为2且分布在光学镜片的直径方向,驱动装置2为伺服电机,驱动装置2与丝杆3底端的齿轮为链条连接方式,丝杆3最上端固定有卡环结构,以防止装有变倍镜片12的固定环4在丝杆3上滑动出位。

所述变倍镜头中的变倍组合,将传统的曲线轨迹升降变倍方式更换为通过丝杆3螺纹旋转的升降变倍方式,避免变倍装置中相关零部件的反复摩擦,提高了变倍镜头的变倍精度,整体成像清晰度一致且无杂散光现象,成像对比度提高;同时,改造后的结构简化,丝杆3易于加工、安装代替传统技术中曲线套筒、直线套筒的人工研磨加工,进一步降低变倍镜头中变倍装置的制造成本,缩短生产周期。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