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7265发布日期:2018-07-07 08:06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机屏。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机触摸屏和显示屏通常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贴合:一种是采用OCA全贴合的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触摸屏1a和显示屏3a,所述触摸屏1a和显示屏3a之间通过OCA胶层2a贴合在一起,此种贴合方案色彩对比度高,穿透性能好,但价格较贵;另一种贴合方案是采用泡棉贴合的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显示屏2b的上偏光片3b一面带胶,将上偏光片3b的带胶面与LCD贴合,然后再利用泡棉4b将上偏光片3b不带胶的一面与触摸屏1b贴合,为了避开显示区,泡棉4b内部被掏空呈口字形,该泡棉贴合的方案较OCA全贴合的方案价格低廉,成本约下降15%。

但是采用上述泡棉贴合的方案形成的手机屏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泡棉4b内部被掏空,因此会在上偏光片3b与触摸屏1b之间存在一层空气介质层,根据液晶显示原理,人眼看到的显示图像实际上是经上偏光片3b过滤后的偏振光形成,而在上偏光片3b与触摸屏1b之间存在空气介质层会增加光线的损失及反射,降低色彩的对比度,同时会形成游泳池效应,即显示画面下沉,存在距离感,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满意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价格低廉且能接近OCA全贴合显示效果的手机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手机屏,包括触摸屏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上偏光片和LCD,所述LCD包括CF基板和TFT基板,所述上偏光片一面带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偏光片带胶的一面与触摸屏相贴合,所述上偏光片不带胶的一面通过泡棉与LCD的CF基板相贴合,所述泡棉内部被掏空呈口字形。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手机屏将上偏光片带胶的一面与触摸屏相贴合,这样在上偏光片与触摸屏之间不存在空气介质层,根据液晶显示原理,人眼看到的显示图像实际上是经上偏光片过滤后的偏振光形成,由于上偏光片与触摸屏之间不存在空气介质层,即上偏光片形成的偏振光直接从触摸屏出来,可以避免光线的损失及反射,提升色彩的对比度,同时拉近上偏光片到触摸屏的距离可消除画面下沉和距离感,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满意度,因此采用泡棉贴合的方案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可接近OCA全贴合的显示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泡棉的厚度D1为0.3mm~0.5mm。厚度太小,容易造成LCD的CF基板与上偏光片光面接触产生水渍状不良,厚度太大,容易出现侧边漏光,上述设置可同时避免水渍状不良和侧边漏光。

作为优选,所述上偏光片相对泡棉沿长度方向单边外扩D3为0.10mm~0.20mm,沿宽度方向单边外扩0.10mm~0.20mm。该设置可防止泡棉贴合悬空造成LCD密闭性能差以及存在进尘和进水汽的风险。

作为优选,所述CF基板与上偏光片相贴合的一面相比背光胶框的相应面下沉D2为0.01mm~0.03mm。该设置可方便泡棉压住CF基板的边缘,避免LCD边缘的光线进入视窗区域造成漏光不良。

作为优选,所述LCD的TFT基板上设有显示FPC,所述显示FPC的弯折区为单层线路区。设置弯折区为单层线路区可方便弯折,且弯折后不易反弹。

作为优选,所述显示FPC包括基材层,所述显示FPC的弯折区在基材层的背面设置铜层和绿油层以形成单层线路区。设置绿油层取代现有的PI保护层作为绝缘保护层,既可保护弯折区的铜层线路,又相比PI保护层柔韧性更好,可减轻显示FPC弯折对LCD边缘拉扯造成LCD厚度变化而出现透光、显示不均的不良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OCA全贴合的手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泡棉贴合的手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泡棉贴合的手机屏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泡棉贴合的手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泡棉贴合的手机屏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显示FPC的结构示意图;

现有技术图1中:1a-触摸屏,2a-OCA胶层,3a-显示屏;

现有技术图2和图3中:1b-触摸屏,2b-显示屏,3b-上偏光片,4b-泡棉;

本实用新型图中:1-触摸屏,2-显示屏,3-上偏光片,4-CF基板,5-TFT基板,6-泡棉,7-显示FPC,8-弯折区,9-基材层,10-铜层,11-绿油层,12-PI保护层,13背光胶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手机屏,包括触摸屏1和显示屏2,所述显示屏2包括上偏光片3和LCD,所述LCD包括CF基板4和TFT基板5,所述上偏光片3一面带胶,所述上偏光片3带胶的一面与触摸屏1相贴合,所述上偏光片3不带胶的一面通过泡棉6与LCD的CF基板4相贴合,为避开显示区,所述泡棉6内部被掏空呈口字形,只通过四周边缘与上偏光片3和CF基板4接触。

本实用新型手机屏将上偏光片3带胶的一面与触摸屏1相贴合,这样在上偏光片3与触摸屏1之间不存在空气介质层,根据液晶显示原理,人眼看到的显示图像实际上是经上偏光片3过滤后的偏振光形成,由于上偏光片3与触摸屏1之间不存在空气介质层,即上偏光片3形成的偏振光直接从触摸屏1出来,可以避免光线的损失及反射,提升色彩的对比度,同时拉近上偏光片3到触摸屏1的距离可消除画面下沉和距离感,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满意度,因此采用泡棉6贴合的方案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可接近OCA全贴合的显示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泡棉6的厚度D1为0.3mm~0.5mm。厚度太小,容易造成LCD的CF基板4与上偏光片3光面接触产生水渍状不良,厚度太大,容易出现侧边漏光,上述设置可同时避免水渍状不良和侧边漏光。

作为优选,所述上偏光片3相对泡棉6沿长度方向单边外扩D3为0.10mm~0.20mm,沿宽度方向单边外扩0.10mm~0.20mm,沿宽度方向单边外扩与沿长度方向单边外扩类似,图中不再给出示意。该设置可防止泡棉6贴合悬空造成LCD密闭性能差以及存在进尘和进水汽的风险。

作为优选,所述CF基板4与上偏光片3相贴合的一面相比背光胶框13的相应面下沉D2为0.01mm~0.03mm。该设置可方便泡棉6压住CF基板4的边缘,避免LCD边缘的光线进入视窗区域造成漏光不良。

作为优选,所述LCD的TFT基板5上设有显示FPC7,所述显示FPC7的弯折区8为单层线路区。设置弯折区8为单层线路区可方便弯折,且弯折后不易反弹。

作为优选,所述显示FPC7包括基材层9,所述显示FPC7的弯折区8在基材层9的背面设置铜层10和绿油层11以形成单层线路区,文中所述的正面是指正常使用时手机屏正对用户的那一面,与正面相对的另一面为背面,所述显示FPC7的其余区域的设置为现有技术,一般为双层线路区,在基材层9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铜层10,并在两个铜层10之外再设置一层PI保护层12。设置绿油层11取代现有的PI保护层12作为绝缘保护层,既可保护弯折区8的铜层10线路,又相比PI保护层12柔韧性更好,可减轻显示FPC7弯折对LCD边缘拉扯造成LCD厚度变化而出现透光、显示不均的不良现象。

上述实施例中的手机屏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一面带胶的上偏光片3,所述上偏光片3的来料角度偏差控制在±0.5°以内;

(2)将上偏光片3带胶的一面与触摸屏1相贴合,所述上偏光片3与触摸屏1的贴合角度偏差控制在±0.5°以内;

(3)将触摸屏1通过设置在上偏光片3不带胶一面上的泡棉6与LCD的CF基板4贴合,所述触摸屏1与LCD的贴合角度偏差控制在±0.5°以内,并使最终贴合后的上偏光片3与LCD的贴合角度偏差控制在±2°以内。

将上偏光片3带胶的一面与触摸屏1相贴合,这样上偏光片3与触摸屏1之间不存在空气介质层,同时控制好上偏光片3的来料角度偏差、上偏光片3与触摸屏1的贴合角度偏差、以及触摸屏1与LCD的贴合角度偏差,就可由上偏光片3形成的偏振光可以直接并按预期显示效果从触摸屏1出射,能避免光线的损失及反射,提升色彩的对比度,同时拉近上偏光片3到触摸屏1的距离可消除画面下沉和距离感,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满意度,因此采用泡棉6贴合的方案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可接近OCA全贴合的显示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在上偏光片3与触摸屏1贴合后、以及步骤(3)在上偏光片3与CF基板4贴合后,均需再经一道脱泡工序。该设置可排除内部气泡,进一步提高显示效果和良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