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8583发布日期:2018-08-10 20:4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投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与系统。



背景技术:

基于激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亮度高的特点,使得激光作为投影显示的光源具有画面色彩逼真、图像清晰、适用于大屏幕显示的优点。但是由于其单色性好、所发出的光束会具有相位一致的特性,使得投影光束在投影过程中,容易由于产生干涉效应而在投影屏幕形成大量的散斑噪声,散斑的存在将使得投影图像的质量有所降低。

为了解决激光投影显示中的激光散斑问题,人们提出多种抑制散斑的方法,例如增加激光光源谱线宽度,这种方法虽然有望根除散斑,但是目前技术难度比较大,很难实现;利用振动屏幕,振动显示芯片,振动投影仪等方法虽然也能消除散斑,但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实用性也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与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抑制散斑的方法技术难度较大,实用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该装置包括投影光源、图像生成芯片组件、投影镜头及动态相位振荡组件;

所述投影光源与所述投影镜头均设置于所述图像生成芯片组件的反射面所在的一侧;

所述投影光源用于将生成的投影光束投射至所述图像生成芯片组件的反射面;

所述图像生成芯片组件用于将所述投影光束反射至所述投影镜头,并由所述投影镜头将所述投影光束投射至投影屏幕,其中,所述动态相位振荡组件设置于所述投影光束所在的光路上,用于对所述投影光束的相位进行调制。

可选的,所述动态相位振荡组件设置于所述投影镜头与所述投影屏幕之间。

可选的,所述动态相位振荡组件设置于所述投影光源与所述图像生成芯片组件之间。

可选的,所述动态相位振荡组件设置于所述图像生成芯片组件与所述投影镜头之间。

可选的,所述动态相位振荡组件包括驱动电路与液晶振荡组件,所述液晶振荡组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及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所述驱动电路用于产生周期信号或非周期信号,并将产生的所述周期信号或非周期信号施加在所述液晶振荡组件上,用于驱动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发生角度偏转,以对透过所述液晶振荡组件的投影光束进行相位延迟。

可选的,所述周期性振动或非周期性振动的振动频率均处于5Hz至5000Hz之间,所述投影光源为RGB三色激光光源。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退偏器,所述退偏器设置于所述投影光束所在的光路上,用于将所述投影光束转化为不具有偏振态的普通投影光束。

所述装置还包括线偏光器,所述线偏光器设置于所述投影光束所在的光路上,所述投影光束依次经过所述线偏光器与所述动态相位振荡组件,所述线偏光器用于将所述投影光束转化为线偏振投影光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系统,该系统包括激光投影装置与投影屏幕;

所述激光投影装置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

所述投影屏幕用于供所述激光投影装置投射出的投影光束成像。

可选的,所述激光投影装置还包括液晶光阀,所述液晶光阀设置于所述激光投影装置的投影镜头与所述投影屏幕之间;

所述液晶光阀用于按照帧顺序将所述投影光束转化为具有第一偏振态的第一投影光束和具有第二偏振态的第二投影光束,其中,所述第一偏振态和第二偏振态均为线偏振且二者的偏振方向正交,或者,所述第一偏振态和第二偏振态均为圆偏振或椭圆偏振且二者的偏振方向正交;

所述投影屏幕用于供所述第一投影光束与第二投影光束成像,并将所成的像反射至用户佩戴的3D眼镜。

可选的,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激光投影装置、第二激光投影装置、第一起偏器及第二起偏器,所述第一激光投影装置、第二激光投影装置均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

所述第一起偏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激光投影装置与所述投影屏幕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激光投影装置投射的投影光束转化为具有第一偏振态的第一投影光束;

所述第二起偏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激光投影装置与所述投影屏幕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二激光投影装置投射的投影光束转化为具有第二偏振态的第二投影光束,其中,所述第一偏振态和第二偏振态均为线偏振且二者的偏振方向正交,或者,所述第一偏振态和第二偏振态均为圆偏振或椭圆偏振且二者的偏振方向正交;

所述投影屏幕用于供所述第一投影光束与第二投影光束成像,并将所成的像反射至用户佩戴的3D眼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包括投影光源、图像生成芯片组件、投影镜头及动态相位振荡组件;上述投影光源与上述投影镜头均设置于上述图像生成芯片组件的反射面所在的一侧;上述投影光源用于将生成的投影光束投射至上述图像生成芯片组件的反射面;上述图像生成芯片组件用于将上述投影光束反射至上述投影镜头,并由上述投影镜头将该投影光束投射至投影屏幕,其中,上述动态相位振荡组件设置于上述投影光束所在的光路上,用于对上述投影光束的相位进行调制。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述投影光束所在的光路上设置动态相位振荡组件,使上述投影光束的相位能够动态变化,以此来消除上述投影光束的相位一致性,从而即可避免投影显示中产生散斑,实现过程简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中动态相位振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中所述的周期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中所述的非周期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中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中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中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中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中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一实施例中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上述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100包括投影光源110、图像生成芯片组件120、投影镜头130及动态相位振荡组件(图1中未示出);

投影光源110与投影镜头130均设置于图像生成芯片组件120的反射面所在的一侧;

投影光源110用于将生成的投影光束投射至图像生成芯片组件120的反射面;

图像生成芯片组件120用于将上述投影光束反射至投影镜头130,并由投影镜头130将上述投影光束投射至投影屏幕200,其中,上述动态相位振荡组件设置于上述投影光束所在的光路上,用于对上述投影光束的相位进行调制。

其中,投影光源110为RGB三色激光光源。

其中,图像生成芯片组件120具有反射面,利用该反射面即可将投影光源110投射到图像生成芯片组件120的投影光束反射至投影镜头130。

可选的,图像生成芯片组件120可以采用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数字光处理)组件或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液晶附硅)组件。

其中,DLP组件是基于TI(Texas Instruments,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开发的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数字微镜元件)芯片来完成可视数字信息显示的技术。其原理是当投影光源110发射出的投影光束投射在DMD芯片上时,DMD芯片会将投影光束反射至投影镜头130,最后经过投影镜头130在投影屏幕200上成像;LCOS组件是一种基于反射模式,尺寸非常小的矩阵液晶显示组件,这种矩阵在硅芯片上加工制作而成,当上述投影光束投射至LCOS组件上时,LCOS组件即同样可将上述投影光束反射至投影镜头130,最后经过投影镜头130在投影屏幕200上成像。

其中,动态相位振荡组件可以采用液晶盒或者相位延迟器,当上述投影光束穿过该动态相位振荡组件时,上述投影光束的相位会发生变化,从而消除了上述投影光束的相位一致性。其中,上述投影光束能够全部投射至上述动态相位振荡组件的表面。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上述动态相位振荡组件,可以使上述投影光束的相位动态变化,消除了上述投影光束的相位一致性,因此能够有效的避免投影光束在投影过程中产生干涉效应,进而抑制了投影屏幕上可能出现的散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100,包括投影光源110、图像生成芯片组件120、投影镜头130及动态相位振荡组件;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投影光束所在的光路上设置动态相位振荡组件,使上述投影光束的相位能够动态变化,以此来消除上述投影光束的相位一致性,从而可以避免在投影图像中出现散斑,实现过程简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基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参照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上述动态相位振荡组件140设置于投影镜头130与投影屏幕200之间。

具体的,投影光源110将生成的投影光束投射至图像生成芯片组件120的反射面之后,图像生成芯片组件120会将该投影光束反射至投影镜头130,由投影镜头130将该投影光束经过动态相位振荡组件140投射至投影屏幕200,其中,动态相位振荡组件140会调制投影镜头130投射出的投影光束的相位,使上述投影光束的相位动态变化。

可以理解的是,当投影镜头130投射出的投影光束的相位动态变化时,该投影光束则不具有相位一致性,因此在投影至投影屏幕的过程中便不易于产生干涉效应,从而可以有效的抑制投影图像中可能产生的散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100,包括投影光源110、图像生成芯片组件120、投影镜头130及动态相位振荡组件140;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投影镜头130与投影屏幕200之间设置动态相位振荡组件140,使投影镜头130投射出的投影光束的相位能够动态变化,消除了投影光束的相位一致性,从而可以避免在投影图像中出现散斑,实现过程简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基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参照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上述动态相位振荡组件140设置于投影光源110与图像生成芯片组件120之间。

具体的,投影光源110将生成的投影光束经过动态相位振荡组件140投射至图像生成芯片组件120的反射面之后,图像生成芯片组件120会将该投影光束反射至投影镜头130,由投影镜头130将该投影光束投射至投影屏幕200,其中,动态相位振荡组件140会调制投影光源110投射出的投影光束的相位,使上述投影光束的相位动态变化。

可以理解的是,当投影光源110投射出的投影光束的相位动态变化时,该投影光束便不具有相位一致性,因此在投影至投影屏幕的过程中便不容易产生干涉效应,从而可以避免在投影图像中出现散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100,包括投影光源110、图像生成芯片组件120、投影镜头130及动态相位振荡组件140;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投影光源110与图像生成芯片组件120之间设置动态相位振荡组件140,使投影光源110投射出的投影光束的相位能够动态变化,消除了投影光束的相位一致性,从而可以避免在投影图像中出现散斑,实现过程简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基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参照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上述动态相位振荡组件140设置于图像生成芯片组件120与投影镜头130之间。

具体的,投影光源110将生成的投影光束投射至图像生成芯片组件120的反射面之后,投影光束会在图像生成芯片组件120表面发生反射,然后经过动态相位振荡组件140之后投射至投影镜头130,其中,动态相位振荡组件140会调制上述投影光束的相位,使上述投影光束的相位动态变化。

可以理解的是,当上述投影光束的相位动态变化时,该投影光束便不具有相位一致性,因此在投影至投影屏幕的过程中便不容易产生干涉效应,从而可以避免在投影显示中产生散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100,包括投影光源110、图像生成芯片组件120、投影镜头130及动态相位振荡组件140;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图像生成芯片组件120与投影镜头130之间设置动态相位振荡组件140,使上述投影光束的相位能够动态变化,消除了该投影光束的相位一致性,从而可以避免投影显示中产生散斑,实现过程简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基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的任意一个实施例,参照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中动态相位振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态相位振荡组件140包括驱动电路141与液晶振荡组件142,液晶振荡组件142包括第一基板1421、第二基板1422及置于第一基板1421与第二基板1422之间的液晶层1423;

驱动电路141用于产生周期信号或非周期信号,并将产生的周期信号或非周期信号施加在液晶振荡组件142上,用于驱动液晶层1423中的液晶发生角度偏转,以对穿过液晶振荡组件142的上述投影光束进行相位延迟。

其中,上述液晶振荡组件142对上述投影光束的相位延迟范围大于可见光的半波长(330nm)。可选的,液晶振荡组件142可采用液晶盒或者相位延迟器,其中,上述液晶盒可采用OCB(optically compensated Bi-refringence,光学补偿弯曲排列)模式、ECB(Electrically Controlled Bi-refringence、电控双折射)模式、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模式、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配向)及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模式等。

其中,上述周期性振动或非周期性振动的振动频率均处于5Hz至5000Hz之间。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参照图6a与图6b,图6a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中所述的周期信号的波形示意图,图6b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中所述的非周期信号的波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上述周期信号或非周期信号施加在液晶层1423上时,液晶层1423内的各个液晶的角度会随着施加电压的变化而发生偏转,从而导致穿过液晶层1423的上述投影光束产生相位延迟。

具体的,当上述周期信号或非周期信号处于低电压(波谷电压)时,液晶层1423会导致上述投影光束产生较大的相位延迟,例如相位延迟可见光的半波长(330nm);当上述周期信号或非周期信号处于高电压(峰值电压)时,液晶层1423会导致上述投影光束产生较小的相位延迟,如相位延迟趋近于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100,动态相位振荡组件140包括驱动电路141与液晶振荡组件142,液晶振荡组件142包括第一基板1421、第二基板1422及置于第一基板1421与第二基板1422之间的液晶层1423,驱动电路141能够产生周期信号或非周期信号,并将产生的周期信号或非周期信号施加在液晶振荡组件142上,用于驱动液晶层1423中的液晶发生角度偏转,以对透过液晶振荡组件142的投影光束进行相位延迟,使该投影光束不具有相位一致性,从而避免了投影光束在投影至投影屏幕的过程中产生干涉效应,抑制了投影图像中可能产生的散斑。

进一步的,基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中,上述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100还包括退偏器,该退偏器设置于上述投影光束所在的光路上,用于将上述投影光束转化为不具有偏振态的普通投影光束。

其中,上述退偏器可以设置于投影镜头130与投影屏幕200之间,或者设置于投影光源110与图像生成芯片组件120之间,或者设置于图像生成芯片组件120与投影镜头130。具体的,上述退偏器用于把偏振光转换成非偏振光,其可以采用液晶退偏器、石英退偏器、楔型晶体退偏器、Lyot型退偏器、环型退偏器等中的任意一种。

另外,上述退偏器与上述动态相位振荡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做限定,即上述投影光束可以先穿过上述退偏器变成普通投影光束,然后再穿过上述动态相位振荡组件;或者,上述投影光束也可以先穿过上述动态相位振荡组件,然后再穿过上述退偏器。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退偏器将携带有偏振态的投影光束转化为不具有偏振态的普通投影光束之后,该普通投影光束在投影至投影屏幕的过程中便不易于产生干涉效应,从而可以进一步消除投影显示过程中产生的散斑。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以图7为例进行说明,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中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7中,上述激光投影装置100包括退偏器150,该退偏器设置于投影光源110与图像生成芯片组件120之间,动态相位振荡组件140设置于投影镜头130与投影屏幕200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100还包括退偏器,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上述投影光束所在的光路上设置退偏器,将携带有偏振态的投影光束转化为不具有偏振态的普通投影光束,从而进一步避免了投影光束在投影至投影屏幕的过程中产生干涉效应,可以更好的抑制投影图像中可能出现的散斑。

进一步的,基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中,上述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100还包括线偏光器,该线偏光器设置于上述投影光束所在的光路上,所述投影光束依次经过所述线偏光器与所述动态相位振荡组件,所述线偏光器用于使上述投影光束转化为线偏振投影光束后再进入动态相位振荡组件。

其中,上述线偏光器可以设置于上述投影镜头与投影屏幕之间,或者设置于上述投影光源与图像生成芯片组件之间,或者设置于上述图像生成芯片组件与投影镜头之间,并且上述投影光束先穿过上述线偏光器变成线偏光投影光束,然后再穿过上述动态相位振荡组件。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线偏光器将上述投影光束转化为线偏振投影光束之后,再让线偏振投影光束进入动态相位震荡组件,能够进一步强化相位震荡,使该线偏振投影光束在投影至投影屏幕再到观众眼睛的过程中,不易于产生干涉效应,从而可以进一步消除投影显示过程中产生的散斑。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以图8为例进行说明,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中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8中,上述激光投影装置100包括线偏光器160,该线偏光器160设置于投影镜头130与动态相位震荡组件140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100还包括线偏光器,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上述投影光束所在的光路上设置线偏光器,使上述投影光束依次经过该线偏光器与上述动态相位振荡组件,从而可以使上述投影光束转化线偏振投影光束后再进入上述动态相位振荡组件,从而进一步避免了投影光束在投影至投影屏幕的过程中产生干涉效应,更好的抑制了投影图像中可能出现的散斑。

进一步的,基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参照图9,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中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中,上述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100还包括液晶光阀170,液晶光阀170设置于投影镜头130与投影屏幕200之间,动态相位振荡组件140设置于液晶光阀170表面,且位于靠近投影镜头130的一侧。

液晶光阀170用于按照帧顺序将上述投影光束转化为具有第一偏振态的第一投影光束和具有第二偏振态的第二投影光束,其中,上述第一偏振态和第二偏振态均为线偏振且二者的偏振方向正交,或者,上述第一偏振态和第二偏振态均为圆偏振或椭圆偏振且二者的偏振方向正交。例如,液晶光阀170可以在当前帧将上述投影光束转化为能被左镜片接收而不能被右镜片接收的第一偏振态,在下一帧将上述投影光束转化为不能被左镜片接收而能被右镜片接收的第二偏振态。

其中,当第一偏振态和第二偏振态均为线偏振时,观众通过佩戴线偏振3D眼镜,左、右眼即可分别观看到第一投影光束与第二投影光束在投影屏幕200上所成的图像,进而在脑海中呈现出3D效果;当第一偏振态和第二偏振态均为圆偏振或椭圆偏振时,观众通过佩戴圆偏振3D眼镜或椭圆偏振3D眼镜,左、右眼即可分别观看到第一投影光束与第二投影光束在投影屏幕200上所成的图像,进而在脑海中呈现出3D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100,包括投影光源110、图像生成芯片组件120、投影镜头130、动态相位振荡组件140及液晶光阀170;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投影镜头130与投影屏幕200之间依次设置动态相位振荡组件140与液晶光阀170,通过动态相位振荡组件140调制投影镜头130投射出的投影光束的相位,使该投影光束不具有相位一致性,然后通过液晶光阀170按照帧顺序将该投影光束转化为具有第一偏振态的第一投影光束和具有第二偏振态的第二投影光束,在实现3D投影的同时,避免了投影光束在3D投影过程中因产生干涉效应而导致投影图像出现散斑的情况。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系统,参照图10,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中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中,上述系统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至第七实施例中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100与投影屏幕200。

其中,投影屏幕200用于供激光投影装置100投射出的投影光束成像;投影屏幕200可以为普通的投影白幕或者金属银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系统,采用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100与投影屏幕200,由于激光投影装置100设置有动态相位振荡组件,可以使激光投影装置100投射出的投影光束的相位动态变化,避免了投影光束在投影过程中因产生干涉效应而导致投影图像出现散斑的情况。

进一步的,基于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参照图11,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中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中,上述激光投影装置100还包括液晶光阀170,该液晶光阀170设置于上述激光投影装置100的投影镜头与投影屏幕200之间,上述动态相位振荡组件140设置于该液晶光阀170的表面,且位于靠近上述投影镜头的一侧。

其中,液晶光阀170用于按照帧顺序将上述投影光束转化为具有第一偏振态的第一投影光束和具有第二偏振态的第二投影光束,其中,上述第一偏振态和第二偏振态均为线偏振且二者的偏振方向正交,或者,上述第一偏振态和第二偏振态均为圆偏振或椭圆偏振且二者的偏振方向正交。例如,上述液晶光阀可以在当前帧将上述投影光束转化为能被左镜片接收而不能被右镜片接收的第一偏振态,在下一帧将上述投影光束转化为不能被左镜片接收而能被右镜片接收的第二偏振态。

投影屏幕200用于供上述第一投影光束与第二投影光束成像,并将所成的像反射至用户佩戴的3D眼镜。

其中,当第一偏振态和第二偏振态均为线偏振时,观众通过佩戴线偏振3D眼镜,左、右眼即可分别观看到第一投影光束与第二投影光束在投影屏幕200上所成的图像,进而在脑海中呈现出3D效果;当第一偏振态和第二偏振态均为圆偏振或椭圆偏振时,观众通过佩戴圆偏振3D眼镜或椭圆偏振3D眼镜,左、右眼即可分别观看到第一投影光束与第二投影光束在投影屏幕200上所成的图像,进而在脑海中呈现出3D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系统,上述激光投影装置100还包括液晶光阀170,该液晶光阀170用于按照帧顺序将上述投影光束转化为具有第一偏振态的第一投影光束,然后投影至投影屏幕200,从而实现3D投影效果,由于激光投影装置100设置有动态相位振荡组件,可以使激光投影装置100投射出的投影光束的相位动态变化,在实现3D投影的同时,避免了投影光束在3D投影过程中因产生干涉效应而导致投影图像出现散斑的情况。

进一步的,基于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参照图12,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一实施例中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第十一实施例中,上述系统包括第一激光投影装置101、第二激光投影装置102、第一起偏器01及第二起偏器02,其中,第一激光投影装置101、第二激光投影装置102均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至第七实施例中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100。

第一起偏器01设置于第一激光投影装置101与投影屏幕200之间,用于将第一激光投影装置101投射的投影光束转化为具有第一偏振态的第一投影光束。

第二起偏器02设置于第二激光投影装置102与投影屏幕200之间,用于将第二激光投影装置102投射的投影光束转化为具有第二偏振态的第二投影光束,其中,上述第一偏振态和第二偏振态均为线偏振且二者的偏振方向正交,或者,上述第一偏振态和第二偏振态均为圆偏振或椭圆偏振且二者的偏振方向正交。

投影屏幕200用于供上述第一投影光束与第二投影光束成像,并将所成的像反射至用户佩戴的3D眼镜。

其中,上述第一投影光束与第二投影光束在投影屏幕200上的成像位置相同,当第一偏振态和第二偏振态均为线偏振时,观众通过佩戴线偏振3D眼镜,左、右眼即可分别观看到第一投影光束与第二投影光束在投影屏幕200上所成的图像,进而在脑海中呈现出3D效果;当第一偏振态和第二偏振态均为圆偏振或椭圆偏振时,观众通过佩戴圆偏振3D眼镜或椭圆偏振3D眼镜,左、右眼即可分别观看到第一投影光束与第二投影光束在投影屏幕200上所成的图像,进而在脑海中呈现出3D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系统,采用可消除散斑的第一激光投影装置101、第二激光投影装置102及投影屏幕200,第一激光投影装置101与第二激光投影装置102将投影光束投影至投影屏幕200的同一区域之后,观众即可通过3D眼镜观看到3D图像。由于第一激光投影装置101和第二激光投影装置102均设置有动态相位振荡组件,可以使第一激光投影装置101与第二激光投影装置102投射出的投影光束的相位动态变化,因此在实现3D投影的同时,还可以避免投影光束在3D投影过程中因产生干涉效应而导致投影图像出现散斑的情况。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消除散斑的激光投影装置与系统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