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系统及其投影主机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3312发布日期:2018-06-16 00:50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投影系统及其投影主机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投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投影系统及其投影主机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光学显示投影的一个特点是,需要将投影主机投出的图像投影在相应的屏幕上,如果投影出的图像和屏幕出现分离,会造成视觉效果非常差。目前,在市场上使用的光学投影主机,特别是超短焦投影机,在放置在桌面上时,当用户碰到主机或者桌子时,投影机投影在屏幕或其它物体上的图像会发生偏移,很可能会导致图像变形或画质变差。因此需要有一种装置能够将主机固定住或者主机移动后,用户能够自己迅速地调整到位。现有厂家采取的主要方案都是增加投影主机脚轮与桌面之间的接触摩擦力,但由于脚轮无法做的太大,导致与桌面接触面积小,增加脚轮与桌面的接触摩擦力能防止轻微碰撞造成主机位移,如果碰撞力过大或者因用户需要将主机移动后,再将主机重新放回时很难保证主机能放回原位,容易使得主机与屏幕之间出现相对位置偏移,对投影图像造成影响,给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影主机固定装置,以防止投影主机与屏幕出现相对位置偏移,并且当投影主机和屏幕产生位置偏移后,使投影主机能够快速复位。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投影主机固定装置的投影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主机固定装置,用于保持投影主机与屏幕的相对位置;所述投影主机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座、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支撑座下表面设有防滑垫;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多个定位块,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表面,用以使所述投影主机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支撑座保持固定;第二定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侧面;所述定位杆的第二端可以邻接到所述屏幕所在的墙面,以保持所述支撑座相对于所述墙面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投影系统,包括投影主机和如上所述的投影主机固定装置,所述投影主机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投影主机支撑于支撑台上,以保持与屏幕之间的相对位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的投影主机固定装置中,利用第一定位组件将投影主机固定于支撑座,利用该支撑座使得投影主机固定于柜子或桌子等支撑台上,支撑座与支撑台的接触面积大,且支撑座下表面设置防滑垫进一步增加摩擦系数,支撑座与支撑台之间的摩擦力远大于投影主机直接与支撑台接触时的摩擦力,使得投影主机可以牢靠地固定于支撑台上,有效防止因碰撞造成投影主机与屏幕之间的相对位置偏移。同时,该固定装置还利用第二定位组件使支撑座能够快速与墙面对位,具体地,在投影主机与屏幕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投影画质要求后,第二定位组件的定位杆邻接到屏幕所在墙面保持支撑座相对于墙面的距离,如投影主机和支撑座整体发生移动,可通过定位杆确定支撑座与墙面的相对位置,方便投影主机快速复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投影系统优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投影系统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投影主机固定装置呈分解状态。

图3是本发明投影主机固定装置优选实施例中防滑垫的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投影主机固定装置优选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中,定位杆为伸出状态。

图5是本发明投影主机固定装置优选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中,定位杆为收回状态。

图6是本发明投影主机固定装置优选实施例中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投影主机固定装置优选实施例中定位杆与支撑板配合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投影主机固定装置优选实施例中定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固定装置;11、支撑座;111、支撑板;1111、收容槽;1112、端面;112、防滑垫;1121、垫子本体;1122、吸盘;12、定位块;121、弧形缺口;13、易拉胶;14、定位杆;141、内杆件;142、外杆件;143、限位件;144、转轴;15、印章;2、投影主机;21、脚轮;3、屏幕;4、支撑台;5、墙面。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所提供的投影系统的使用状态如图1所示,投影主机2通过投影主机固定装置1(以下简称“固定装置1”)放置在支撑台4上,支撑台4为柜子、桌子、置物板之类可提供水平支撑面的结构件,支撑台4紧邻墙面5放置。固定装置1将投影主机2固定于其上,并保持与墙面5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投影主机2与挂在墙面5上的屏幕3之间建立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本发明的固定装置1特别适用于短焦甚至超短焦投影主机2的固定。

参阅图2,固定装置1包括支撑座11、用以固定投影主机2的第一定位组件和用以对位墙面5的第二定位组件。

支撑座11包括支撑板111和粘接于支撑板111下表面的多个防滑垫112。图2所示的结构中,支撑板111呈矩形状,防滑垫112设置于支撑板111的四个角落处。其他实施例中,防滑垫112也可以布满支撑板111的整个下表面或设置于支撑板111的中部区域。防滑垫112采用橡胶等摩擦系数高的材质。

参阅图3,本实施例,防滑垫112包括垫子本体1121和一体成型于垫子本体1121上的多个吸盘1122,吸盘1122均布于垫子本体1121下表面,吸盘1122开口朝下,垫子本体1121上表面与支撑板111粘接固定。投影主机2安装于支撑座11上时,吸盘1122内部的空气排出,产生负压,从而增加防滑垫112与支撑台4之间的摩擦力。当对固定装置1施加一定的横向力时,防滑垫112的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方案能够更好地保证固定装置1稳定不移动。

较优地,吸盘1122的直径在5mm~30mm之间,这样吸盘1122既能起到较好的增大摩擦力作用,防滑垫112本身的耐磨性也同时能够起到增加摩擦力作用。

一并参阅图2、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四个定位块12,各定位块12的一侧边设有弧形缺口121。当投影主机2在支撑板111上的位置调整好后,通过各定位块12分别对投影主机2的四个脚轮21进行定位,定位块12的弧形缺口121与脚轮21贴合而对脚轮21形成可靠固定,同时,定位块12底面粘接于支撑板111上表面,从而将投影主机2在水平方向与支撑板111保持固定,投影主机2在水平方向上不能移动。即使移动投影主机2后,也能通过定位块12迅速地将投影主机2放回原来的位置,保证其投影图像不变。

参阅图6,较优地,定位块12通过易拉胶13粘接于支撑板111上,易拉胶13超出定位块12的一侧面。当定位块12粘贴错误或者需要去掉定位块12时,可以将易拉胶13超出定位块12的部分向外进行拉伸,即可使定位块12脱离支撑板111并且支撑板111上不留残胶。

定位块12不限于通过易拉胶13粘接的方式固定于支撑板111上,定位块12的数量及其在支撑板111上的位置可依据投影主机2的脚轮21而适配设置。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定位块12也可以定位投影主机2的其他结构件,通过定位块12使得投影主机2在水平方向上无法在支撑板111上移动即可。

参阅图4、图5和图7,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定位杆14。定位杆14一端通过转轴144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撑板111上,另一端可随定位杆14的转动从支撑板111侧面向外伸出,邻接到屏幕3所在的墙面5而保持支撑板111相对于墙面5的距离。

较优地,两定位杆14的自由端(即远离转轴144一端)设置有印章15。定位杆14从支撑板111侧面伸出且其自由端紧贴墙面5时,即可使得印章15在墙面5上进行标记,该标记作为位置参考基准,在固定装置1移动后,利用定位杆14再次与该标记对位配合,而确保固定装置1放置在起初的位置。

定位杆14上的印章15还可以替换为其他可在墙面5进行标记的标记件,例如,可在定位杆14自由端固定一小段铅笔芯,利用铅笔芯在墙面5上画圈进行标记。定位杆14作为定位件,通过与墙面5上的标记对位配合,而可使固定装置1能快速调整到初始的位置。如定位杆14上不设置标记件,在首次安装投影主机2并完成定位后,可由使用者采用额外的标记工具在定位杆14所邻接的墙面5初始位置进行人工标记。

较优地,支撑板111上设置沿其一侧边长度延伸的条形的收容槽1111,两定位杆14分别转动连接于收容槽1111的两端。

如图4和图7所示,在使用时,两定位杆14均从支撑板111的该侧面向外伸出,收容槽1111的两端端面1112分别对两定位杆14的转动进行限位,当定位杆14向外(即往远离支撑板111的方向)转动至与收容槽1111端面1112贴合时,定位杆14向外转动至外极限位置。此时,定位杆14的自由端紧贴墙面5以在墙面5上留下标记,或者根据墙面5上的标记进行对位。该结构利用收容槽1111本身的形状结构对定位杆14的转动进行限位,使定位杆14对位时的位置固定,确保对位的准确性。

再如图5所示,定位杆14完成使用后,向内转动收回,两定位杆14同时容置于收容槽1111内,不影响整体美观。

参阅图7和图8,本实施例中,定位杆14为伸缩杆,其包括内杆件141和套接于内杆件141外的外杆件142,内杆件141与外杆件142滑动配合而实现伸缩,使得定位杆14的总长度可以调整。外杆件142末端通过转轴144与支撑板111可转动连接,内杆件141的末端设置印章15。外杆件142和内杆件141的套接配合处通过限位件143进行限位固定,在定位杆14调整至合适的长度后,锁紧外杆件142和内杆件141,以保持定位杆14的长度。

限位件143可采用螺钉,外杆件142上设置通孔,限位件143穿过该通孔并螺接配合固定,限位件143内端部抵顶内杆件141,即可使内杆件141与外杆件142固定,定位杆14的总长度无级调节。

本实施例固定装置1的使用方法大致如下:

1、初期在安装投影主机2时,先将支撑座11放在支撑台4上,利用支撑座11下表面的防滑垫112使得支撑座11能稳定地位于支撑台4上;

2、将投影主机2放在支撑座11的支撑板111上,调节投影主机2在支撑板111上的位置,直至投影主机2投出的图像完全投影在屏幕3上并符合投影画质要求;

3、将定位块12紧贴投影主机2的各脚轮21,同时使定位块12通过易拉胶13粘接固定在支撑板111上,定位投影主机2的位置,并限制投影主机2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4、使定位杆14从支撑板111的侧面伸出,且定位杆14抵顶收容槽1111端面1112而限位,拧松限位件143,将内杆件141从外杆件142中拉出,直至内杆件141末端的印章15紧靠墙面5,锁紧限位件143,将内杆件141和外杆件142限位固定;此时,印章15会在墙面5上留下标记;

5、转动定位杆14,将定位杆14收回到收容槽1111中,其中,定位杆14的长度保持为前一步骤中锁紧限位件143后的长度。

在投影系统的后续使用中,如将投影主机2从固定装置1中移出再复位时,通过定位块12的位置作为投影主机2的位置参照,使投影主机2快速放回至初始位置。如整体移动固定装置1和投影主机2再需要复位时,将定位杆14从收容槽1111中转动伸出,调整固定装置1的位置,直至定位杆14自由端对准墙面5上之前留下的标记并与墙面5抵顶,即使得固定装置1复位至初始位置。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