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3296发布日期:2018-06-16 00:5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电泳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使带电粒子分散在分散介质中而获得的分散液(以下称为“电泳分散液”)来显示图像的技术。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相互对置的透明基板和元件基板的间隙中保持有电泳分散液的显示装置。在透明基板的内表面上形成的共用电极经由在透明基板的角部上形成的上下导通部而与元件基板上的配线电连接。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2991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由于通过与在透明基板和元件基板的间隙中形成的其它要素相独立的工序而形成上下导通部,因此具有电泳装置的制造工序烦杂的问题。考虑到上述的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简化电泳装置的制造工序。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的课题,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所涉及的电泳装置为,具备: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隔壁部,其被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电极,其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导通部,其使所述电极与被配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配线导通,所述导通部包括:基体部,其由与所述隔壁部相同的材料而构成并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突出;导电层,其覆盖所述基体部。在以上的结构中,由于使电极与第二基板上的配线导通的导通部的基体部由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隔壁部相同的材料而形成,因此与由另外的材料并通过另外的工序而形成基体部和隔壁部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制造工序。此外,与通过导电性的浆液或导电球而使电极与第二基板上的配线导通的结构相比,具有能够使电极和配线之间的电阻降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所涉及的电泳装置具备多个所述导通部。在以上的方式中,由于设置有多个导通部,因此与仅设置一个导通部的结构相比,能够使电极和第二基板上的配线之间的电阻降低这一效果格外显著。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中,所述多个导通部沿着配置有电泳分散液的像素区域而设置。在以上的方式中,由于电极的较广范围与第二基板上的配线导通,因此具有能够降低电极的面内的电压差异的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中,具备对带电粒子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并且所述多个导通部沿着所述驱动电路而设置。在以上的方式中,由于电极的较广范围与第二基板上的配线导通,因此具有能够降低电极的面内的电压差异的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中,所述导电层对所述基体部及设置有所述基体部的基底面进行覆盖。在以上的方式中,由于以不仅覆盖基体部而且对其基底面也进行覆盖的方式而形成导电层,因此与导电层仅覆盖基体部的结构相比,能够使电极和第二基板上的配线之间的电阻降低这一效果格外显著。

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所涉及的电子设备具备前述的各方式所涉及的电泳装置。例如,虽然时钟或电子纸张等为电子设备的适当示例,但是本发明的适用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上的例示。

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所涉及的电泳装置的制造方法为如下的电泳装置的制造方法,该电泳装置具备: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其对包含带电粒子和分散介质的电泳分散液进行保持;隔壁部,其对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间隙进行划分;电极,其被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导通部,其使所述电极与第二基板上的配线导通,其中,所述导通部包括:基体部,其被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的面上并且向所述第一基板侧突出,导电层,其对所述基体部进行覆盖,所述隔壁部与所述基体部由相同材料形成,并且以覆盖所述基体部的方式而形成所述导电层。在以上的方法中,由于使电极与第二基板上的配线导通的导通部的基体部由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隔壁部相同的材料而形成,因此与由另外的材料并通过另外的工序而形成基体部和隔壁部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电泳装置的制造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泳装置的平面图;

图2为电泳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例示了像素电极以及隔壁部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4为例示了导通电极以及导通部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5为电泳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的工序P1的说明图;

图6为电泳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的工序P2的说明图;

图7为电泳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的工序P3的说明图;

图8为电泳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的工序P4的说明图;

图9为电泳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的工序P5的说明图;

图10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泳装置的剖视图;

图11为改变例(方式1)中的电泳装置的平面图;

图12为改变例(方式2)中的电泳装置的平面图;

图13为改变例(方式3)中的电泳装置的平面图;

图14为改变例(方式4)中的电泳装置的平面图;

图15为改变例(方式5)中的电泳装置的平面图;

图16为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个实例的手表的正面图;

图17为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个实例的电子纸张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泳装置100A的平面图。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泳装置100A为,利用在相互交差的X方向和Y方向上的像素区域A内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P来显示任意的图像的显示设备。如图1所例示的那样,电泳装置100A具备相互隔开间隔而对置的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第一基板10位于对显示图像进行目视确认的利用者侧,第二基板20位于与利用者相反的一侧(背面侧)。第一基板10以及第二基板20分别为具有透光性的板状部件。然而,位于背面侧的第二基板20的透光性并不是必需的。

如图1所例示的那样,在第二基板20中的从第一基板10的边缘伸出的区域(以下称为“安装区域”)中,形成有多个连接端子22。多个连接端子22分别经由与安装区域接合的配线基板(例如柔性电缆)24而与外部装置电连接。

图2为电泳装置100A的剖视图。如图2所例示的那样,在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的间隙中保持有电泳分散液30。电泳分散液30为,利用多个带电粒子32(32B,32W)的电泳来显示灰度的显示介质。具体而言,电泳分散液30被构成为,包含以互为相反的极性而带电的白色的带电粒子32W与黑色的带电粒子32B、以及以能够泳动的方式而分散有多个带电粒子32(32W,32B)分散介质34。

图2所例示的那样,在第一基板10中的与第二基板20对置的面上形成共用电极12。共用电极12为跨及像素区域A内的多个像素P而连续的电极,并且例如由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或IZO(Indium Zinc Oxide:铟锌氧化物)等的透光性的导电材料而形成。第一实施方式的共用电极12在第一基板10的整个面(像素区域A的内侧以及外侧双方)上连续。

如图2所例示的那样,在第二基板20中的与第一基板10对置的面上形成电路层26。电路层26通过将保护层(钝化层)268作为最表层而进行的多个层的层压而构成,其内置有多个晶体管和多个配线。

例如,电路层26内的多个配线包括在X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扫描线和在Y方向上延伸的多个信号线。在与各扫描线和各信号线的交差相对应的位置处配置有像素P。此外,多个晶体管例如构成了扫描线驱动电路(Y驱动器)、信号线驱动电路(X驱动器)以及多个像素电路。扫描线驱动电路将用于依次选择多个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供给至各扫描线。信号线驱动电路将与被各像素P所指定的灰度相对应的灰度信号供给至多个信号线中的每一个。如图1所例示的那样,扫描线驱动电路42以及信号线驱动电路44被设置在像素区域A的外侧。具体而言,扫描线驱动电路42在第一基板10中沿着位于X方向上的负侧的Y方向的边缘而配置,信号线驱动电路44在第一基板10中沿着位于Y方向上的正侧的X方向的边缘而设置。像素电路(省略图示)为用于控制各像素P的灰度的电路,并在像素区域A的内侧针对每一个像素P而设置。

如图2所例示的那样,电路层26内的多个晶体管Tr中的每一个被构成为,包括半导体层261、栅电极263、源电极265及漏电极266。半导体层261例如通过多晶硅等的半导体材料而被形成在第二基板20的表面上。栅电极263例如由钼(Mo)等的导电材料而形成,其隔着栅绝缘层262而与半导体层261的沟道区域对置。图2的层间绝缘层264覆盖半导体层261和栅电极263。源电极265以及漏电极266被形成在层间绝缘层264的表面上,并经由贯通层间绝缘层264和栅绝缘层262的导通孔(接触孔)而与半导体层261导通。在层间绝缘层264的表面上还形成有多个配线。例如,如图2所例示的那样,用于使第一基板10上的共用电极12与第二基板20上的连接端子22连接的配线267被形成于层间绝缘层264的表面上。位于电路层26的最表层的保护层268覆盖多个晶体管Tr及多个配线。

在电路层26的表面上形成绝缘层52。绝缘层52为用于使电路层26的表面的高低差平坦化的被膜(即,平坦化层)。绝缘层52例如由丙烯类或环氧类等的透光性的树脂材料并以3μm左右的膜厚而形成。

如图2所例示的那样,在绝缘层52的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像素电极54和导通电极56。各像素电极54以及导通电极56例如由ITO或IZO等的透光性的导电材料而形成。多个像素电极54中的每一个为,针对每一个像素P而独立地形成的大致矩形形状的电极,并经由贯通绝缘层52和保护层268的导通孔H1而与像素电路的晶体管Tr(例如漏电极266)电连接。如图3所例示的那样,在像素区域A的内侧,以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跨及X方向以及Y方向并以矩阵状而排列有多个像素电极54。

通过根据像素电极54和共用电极12之间的电压而使多个带电粒子32进行泳动,从而针对每一个像素电极54而控制灰度(白色/黑色)进行控制。例如,通过使白色的带电粒子32W接近于共用电极12来显示白色,并通过使黑色的带电粒子32B接近于共用电极12来表示黑色。如通过以上的说明可理解到的那样,像素电极54和共用电极12的隔着电泳分散液30而相互对峙的部分作为像素P而发挥功能。

图2的导通电极56为用于使第一基板10上的共用电极12与前述的配线267(进一步而言为,第二基板20上的连接端子22)电连接的电极,并被形成在像素区域A的外侧。因此,导通电极56与共用电极12中的位于像素区域A的外侧的部分对置。如图1所例示的那样,第一实施方式的导通电极56沿着第二基板20中的位于X方向的正侧(与扫描线驱动电路42相反的一侧)的Y方向上的边缘而被形成为长条状。如图2所例示的那样,导通电极56经由贯通绝缘层52和保护层268的导通孔H2而与配线267连接。虽然在图2中图示了一个导通孔H2,但是也可以经由多个导通孔H2而使导通电极56与配线267连接。

如图2所例示的那样,在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形成有隔壁部62。隔壁部62被形成在第二基板20的面上(进一步详细而言为,绝缘层52的表面上)。具体而言,隔壁部62位于像素区域A的内侧,并且为将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的间隙划分为多个空间(以下称为“单元”)C的构造体。隔壁部62的顶面与第一基板10上的共用电极12接触。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例示的那样,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的间隙通过隔壁部62而被按照每一个像素P而划分,并且跨及X方向和Y方向而以矩阵状排列有多个单元C。也就是说,隔壁部62的平面形状为,由在于Y方向上相邻的各像素电极54之间的区域内在X方向上延伸的直线状的部分、和在于X方向相邻的各像素电极54之间的区域内在Y方向上延伸的直线状的部分组合而成的格子状。虽然隔壁部62的材料可以是任意材料,但是优选为例如丙烯类或环氧类等的树脂材料。如图2所例示的那样,由隔壁部62划分出的多个单元C中的每一个内被填充有电泳分散液30。由于隔壁部62被形成在像素区域A的内侧,因此电泳分散液30并未被配置在像素区域A的外侧。也就是说,像素区域A也可以改称为配置有电泳分散液30的区域(显示区域)。另外,如果由遮光材料形成隔壁部62,则能够将隔壁部62作为对各像素P的间隙进行遮光的遮光层来利用。

如图2所例示的那样,在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形成有多个导通部64。多个导通部64被形成在第二基板20的面上(具体而言为,导通电极56的表面上)。多个导通部64为用于使第一基板10上的共用电极12与第二基板20上的配线267电连接(即,上下导通)的构造体,并被配置在像素区域A的外侧。如图2及图4所例示的那样,多个导通部64在导通电极56的面上以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而形成。具体而言,多个导通部64跨及X方向以及Y方向而以矩阵状排列。如通过图1所理解到的那样,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导通部64沿着像素区域A而形成。具体而言,在像素区域A中沿着位于X方向的正侧的Y方向的边缘而排列有多个导通部64。另外,多个导通部64的排列方式为任意的方式。例如,多个导通部64也可以沿着Y方向而排列成一列。

如图2所例示的那样,多个导通部64中的每一个被构成为,包括基体部642和导电层644。基体部642为,形成在导通电极56的表面上并从该表面向第一基板10侧突出的柱状的部分。如图2及图4所例示的那样,第一实施方式的基体部642被形成为,截面形状呈多角形并且越为接近于第一基板10的位置则宽度尺寸越减小的棱锥台(例如四棱锥台)状。但是,基体部642的立体形状并不限于以上的例示。例如,也能够采用将基体部642形成为截面形状呈圆形的圆锥台状的结构,或将基体部642形成为从基端部起到顶端部为止的宽度尺寸为固定值的圆柱状或棱柱状的结构。

基体部642和隔壁部62由相同材料并从相同层而形成。也就是说,通过选择性地去除(图案化)覆盖第二基板20的整个区域的绝缘层,从而通过共通的工序而一并形成基体部642和隔壁部62。因此,基体部642和隔壁部62由共通的材料而被构成。例如,关于隔壁部62,如上文所述,基体部642以及隔壁部62由例如环氧类或丙烯类等的树脂材料形成。此外,基体部642和隔壁部62被形成为大体相等的高度(例如20μm以上)。

导电层644为由导电材料形成并覆盖基体部642的被膜。虽然可以使用任意材料来形成导电层644,但是优选为例如铝或银等的低电阻的金属材料。如图2所例示的那样,导电层644覆盖基体部642的顶面(前端面)以及侧面。在导电层644中覆盖基体部642的顶面的部分的表面与共用电极12中位于像素区域A的外侧的部分接触。另一方面,导电层644中位于基体部642的基端侧的端部与导通电极56的表面接触。因此,共用电极12经由多个导通部64中的每一个的导电层644而与导通电极56电连接。也就是说,共用电极12经由各导通部64的导电层644、导通电极56以及配线267而与连接端子22电连接。通过将共用电极12与连接端子22电连接,从而向共用电极12施加从外部装置经由配线基板24而向连接端子22供给的预定的电压。

电泳装置100A的制造方法

对以上例示的电泳装置100A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5至图9为电泳装置100A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如图5所例示的那样,在工序P1中,准备了层压有电路层26和绝缘层52的第二基板20。在绝缘层52中,在像素区域A的内侧针对每一个像素P而形成有导通孔H1,并且在绝缘层52中,在像素区域A的外侧形成有导通孔H2。另外,能够采用任意公知的制造技术来形成电路层26和绝缘层52。

在工序P1的实施之后的工序P2中,如图6所例示的那样,在像素区域A的内侧形成有多个像素电极54,并且在像素区域A的外侧形成有导通电极56。具体而言,例如形成有覆盖绝缘层52的整个面的导电膜,通过选择性地对该导电膜进行去除,从而一并形成了多个像素电极54和导通电极56。在导电膜的形成中,优选使用例如溅射法等的成膜技术,在导电膜的选择性的去除中,优选使用例如光刻法及蚀刻法等的加工技术。

在工序P2的执行之后的工序P3中,如图7所例示的那样,形成了覆盖形成有多个像素电极54和导通电极56的绝缘层52的整个面的绝缘层70。例如利用旋涂法等的成膜技术并由丙烯类或环氧类等的树脂材料而形成了绝缘层70。硬化前的绝缘层70的粘度为例如2000mPa/s,例如与绝缘层52的硬化前的粘度(例如15mPa/s)相比而足够高。此外,硬化后的绝缘层70的硬度为例如2Gpa左右,与硬化后的绝缘层52的硬度(例如0.5Gpa)相比而足够高。

在工序P3的实施之后的工序P4中,如图8所例示的那样,从共通的绝缘层70而形成隔壁部62和多个基体部642。也就是说,通过选择性地对绝缘层70进行去除,从而使隔壁部62和多个基体部642由相同的材料而被一并形成。在绝缘层70的选择性的去除中,可以任意采用光刻法以及蚀刻法等的公知的加工技术。

在工序P4的实施之后的工序P5中,如图9所例示的那样,以覆盖多个基体部642中的每一个的方式而形成了导电层644。具体而言,例如通过溅射法等的成膜技术而形成了例如覆盖第二基板20的整个面的导电膜,通过由光刻法以及蚀刻法等的加工技术而选择性地对该导电膜进行去处,从而形成了覆盖各基体部642的导电层644。通过工序P4以及工序P5从而形成了多个导通部64。

在工序P5的实施之后,在由隔壁部62划分出的各单元C中被填充有电泳分散液30。使经过以上的工序的第二基板20与通过其它的工序而形成了共用电极12的第一基板10,例如经由树脂材料的密封部件而被相互接合。如参照图2所述的那样,通过使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接合从而使第二基板20上的各导通部64的导电层644与第一基板10上的共用电极12接触。也就是说,共用电极12经由多个导通部64、导通电极56及配线267而与连接端子22电连接。以上为电泳装置100A的制造方法的优选示例。

如上文所说明的那样,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与共用电极12电连接的导通部64的基体部642由与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的隔壁部62相同的材料而形成。因此,与相对于隔壁部62的形成而言通过另外的材料及工序而形成基体部642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电泳装置100A的制造工序。

另外,作为用于使共用电极12和导通电极56导通的结构,例如,还可以设想一种利用配置在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的导电性的浆液或导电球的结构(在下文中称为“对比例”)。然而,在对比例中,由于难以确保导电性的浆液或导电球与共用电极12的接触的面积,因此实际上难以充分地降低共用电极12和配线267之间的电阻。例如在液晶装置中,由于向液晶元件施加的电压为几伏左右,因而通过导电性的浆液或导电球而实现的导通也是足够的,但是在电泳装置100A中,像素电极54与共用电极12之间会被施加10V左右的较高电压。因此,在电泳装置100A中,降低共用电极12与配线267之间的电阻格外重要。

在利用从第二基板20向第一基板10侧突出的柱状的导通部64而使共用电极12和导通电极56导通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能够可靠并充分地确保导通部64(导电层644)与导通电极56以及共用电极12所接触的面积。因此,能够可靠并充分地降低共用电极12与配线267之间的电阻0。根据以上的结构,即使以在像素电极54和共用电极12之间被施加有10V左右的高电压的结构为基础的情况下,也能够以可充分实际应用的程度而降低共用电极12与配线267之间的电阻。此外,由于共用电极12与配线267的导通所需的面积被缩小,因此还具有能够使像素区域A的外侧的面积缩小(即,窄边框化)的优点。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形成多个导通部64,因此与仅设置有一个导通部64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小第一基板10上的共用电极12与第二基板20上的配线267之间的电阻的这一效果格外显著。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沿着像素区域A而形成有多个导通部64,因此与局部性地形成多个导通部64的结构相比,能够使共用电极12的较宽范围与配线267导通。因此,具有能够减小共用电极12的面内的电压差别(电压下降的程度上的差异)的优点。

第二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例示的各方式中,关于作用或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要素,沿用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所使用的符号,并且适当的省略各详细的说明。

图10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泳装置100B的剖视图。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导电层644覆盖基体部642的顶面和侧面的结构。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导通部64中,如图10所例示的那样,以除了覆盖基体部642的顶面以及侧面之外还覆盖形成有基体部642的基底面(具体而言为,导通电极56的表面)的方式,而形成了导电层644。具体而言,以在俯视观察时成为与导通电极56等同的外形的方式而形成了导电层644。也就是说,第二实施方式的导电层644跨及在导通电极56的表面上形成的多个基体部642而连续。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实现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以覆盖基体部642及其基底面的双方的方式而形成了导电层644,因此能够降低共用电极12与导通电极56的电阻的这一效果格外显著。

改变例

上文所例示的各种方式能够进行各种改变。在下文中例示了具体的改变方式。在下文中例示的方式可以适用于前述的各种方式中。此外,从以下的例示中任意选择的两个以上的方式可以在相互不矛盾的范围内被适当地合并。

(1)像素区域A、多个导通部64及驱动电路(扫描线驱动电路42或信号线驱动电路44)的位置关系并不限定于前述的各方式中的例示。例如,可以采用以下例示的各种方式。另外,参照以下的说明,在图11至图15中,形成有导通电极56和多个导通部64的区域(在下文中称为“导通区域”)被赋予符号68。也就是说,导通电极56被形成为与导通区域68等同的外形,并且多个导通部64排列在导通区域68的内侧。

方式1(图11)

在图11所例示的方式1的电泳装置100C中,包括导通电极56和多个导通部64的导通区域68在俯视观察时与信号线驱动电路44重叠。具体而言,在像素区域A中沿着位于Y方向的正侧的X方向的边缘(即,信号线驱动电路44)而形成了导通区域68。也就是说,导通电极56被形成为沿着X方向的带状,并且多个导通部64沿着X方向而排列。另外,还能够以在俯视观察时与扫描线驱动电路42重叠的方式而形成导通电极56和多个导通部64。

在沿着驱动电路(扫描线驱动电路42或信号线驱动电路44)而形成了多个导通部64的结构中,与局部性地形成多个导通部64的结构相比,能够使共用电极12的较宽范围与配线267导通。因此,具有能够降低共用电极12的面内的电压差别(电压下降的程度上的差异)的优点。此外,在方式1中,由于导通电极56和多个导通部64被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与驱动电路重叠,因此与导通电极56和多个导通部64不与驱动电路重叠的结构相比,还具有能够使电泳装置100C的尺寸缩小的优点。

方式2(图12)

在图12中例示的方式2的电泳装置100D中,包括导通电极56和多个导通部64的导通区域68以跨及整周的方式而包围像素区域A。根据以上的结构,由于跨及像素区域A的整周而使共用电极12与第二基板20上的配线267导通,因此能够减小共用电极12的面内的电压差别的这一效果格外显著。

方式3(图13)

在图13中例示的方式3的电泳装置100E为例如用于手表等的穿戴式设备中的显示设备,第一基板10以及第二基板20各自的概要的平面形状为圆形形状。因此,像素区域A为圆形形状,并且扫描线驱动电路42以及信号线驱动电路44被形成在像素区域A的周围的圆弧状的区域中。在图13的方式3中,包括导通电极56和多个导通部64的导通区域68为,在像素区域A的外侧的区域中位于与扫描线驱动电路42相反的一侧的圆弧状的区域。也就是说,导通电极56被形成为圆弧状,并且多个导通部64以圆弧状而排列。

方式4(图14)

在图14中例示的方式4的电泳装置100F与方式3相同,其第一基板10以及第二基板20各自为圆形形状。方式4的导通区域68为在俯视观察时与信号线驱动电路44重叠的圆弧状的区域。另外,也可以使导通区域68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与扫描线驱动电路42重叠。根据方式4,实现了与前述的方式1同样的效果。

方式5(图15)

在图15中例示的方式5的电泳装置100G与方式3相同,其第一基板10以及第二基板20各自为圆形形状。方式5的导通区域68为,以跨及整周的方式而包围像素区域A的圆环状的区域。也就是说,导通电极56被形成为圆环状,并且多个导通部64在像素区域A的周围以圆环状而排列。根据方式5,实现了与前述的方式2同样的效果。

(2)虽然在前述的各方式中,例示了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的间隙按照每一个像素P而被划分的形状的隔壁部62,但隔壁部62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以上的例示。例如,还能够形成如下形状的隔壁部62,即,将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的间隙以互为相邻的多个像素P为单位而划分为多个空间的形状的隔壁部62。此外,隔壁部62不需要跨及第二基板20的整个面而连续,也可以通过相互分离的多个部分而构成隔壁部62。

(3)虽然在前述的各方式中,例示了共用电极12跨及第一基板10的整个面而连续的结构,但是共用电极12的平面形状并不限定于以上的例示。例如,还能够在第一基板10的表面上形成相互分离的多个共用电极12。在以上的结构中,针对多个共用电极12中的每一个,与前述的各方式相同,使一个以上的导通部64和配线267被形成在第二基板20的面上。

(4)虽然在前述的各方式中,隔壁部62以及基体部642以单层而形成,但是还能够以多层的层压而形成隔壁部62以及基体部642。在隔壁部62以多层而形成的结构中,优选为,由与隔壁部62中的至少一层相同的材料(进一步而言为同一层)而形成基体部642的结构。也就是说,“基体部642由与隔壁部62相同的材料而形成”这一表述,在隔壁部62为单层的情况下表示由与该层相同的材料而形成基体部642的含义,而在隔壁部62为多层的情况下,表示由与多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同的材料而形成基体部642的含义。此外,导电层644的层数也是任意的,也能够以多层的层压而形成导电层644。

电子设备

以上例示的电泳装置100(100A,100B,100C,100D,100E,100F,100G)能够被利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在下文中例示利用了电泳装置100的电子设备的具体的方式。

图16为将电泳装置100作为显示设备而利用的手表92的正面图。如图16所例示的那样,手表92为,具备容纳电泳装置100的框体921、与被连接在框体921上的表带922的穿戴式的设备。利用者能够通过将表带922卷绕于手腕上从而佩戴手表92。电泳装置100的像素区域A从框体921的开口923露出,并被利用于时刻等的各种信息的显示中。如果对被设置于筐体921上的操作钮924进行操作,则例如可使像素区域A中所显示的图像变更。

图17为利用了电泳装置100的电子纸张94的立体图。如图17所例示的那样,电子纸张94具备将可弹性形变的薄片作为第一基板10以及第二基板20而利用的电泳装置100,并在像素区域A内显示各种图像。

本发明所适用的电子设备并不限定于以上的例示。例如,本发明的电泳装置能够利用于移动电话或电子书籍等的信息终端、便携式的音响播放装置、触摸面板搭载型的显示装置等的各种的电子设备中。

符号说明

100(100A,100B,100C,100D,100E,100F,100G)…电泳装置,10…第一基板,12…共用电极,20…第二基板,22…连接端子,24…配线基板,26…电路层,267…配线,268…保护层,30…电泳分散液,32(32B,32W)…带电粒子,34…分散介质,42…扫描线驱动电路,44…信号线驱动电路,52…绝缘层,54…像素电极,56…导通电极,62…隔壁部,64…导通部,642…基体部,644…导电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