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太阳像投影与拍摄的多功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55903发布日期:2018-09-29 01:06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太阳成像拍摄装置。本发明是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5dz1161803)的资助下进行的,属于光学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天文科普工作者以及天文爱好者而言,太阳像的观测是比较常见的科普展示项目。传统太阳像观测方式主要目视观测、投影观测以及照相观测几种:

目视观测主要通过安装了减光措施的望远镜实现。这种方式最直接,但需要严格的减光措施来保护观测者的眼睛,避免强烈的阳光直射对观测者眼睛造成伤害。此种观测方式的缺点在于太阳像数据无法保存,不利于获得连续长期的观测数据。

投影观测是在成像物镜的焦面上放置投影屏,观测者通过观看投影屏获取太阳像,避免了阳光直接射入观测者的眼睛。投影观测具有可满足多人同时观看的优点,且能获得清晰放大的光球像,是科普教育领域采用较为广泛的观测手段之一。

照相观测是在成像物镜的焦面上放置ccd相机或其他光电成像器件,通过光电成像器件记录太阳像。照相观测具有图像精度高,可长期保存等特点,早期主要用于科研观测,近年来在科普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我国的太阳科普观测手段还较为单一,目视观测的方法采用比较多。由于目视观测对器材的要求较高,太阳科普观测的普及率偏低。从调查来看,很多中小学校没有配置太阳科普器材,天文馆、科技馆配备的太阳科普观测设备也非常少,主要依靠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太阳科普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太阳科普中面临的相关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太阳像投影与拍摄的多功能装置,该装置将太阳投影成像和手机/相机拍摄成像进行了一体化设计,既能够实现多人观看太阳投影像,又能够满足拍摄记录的需要。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等优点,能够广泛应用于太阳科普教育工作。

完成上述发明任务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太阳像投影与拍摄的多功能装置,由物镜及显示屏组成人眼观测或者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光轴由外至内分别设置物镜组、分光镜、负透镜和手机拍摄窗口,且在分光镜垂直于光轴方向一侧设置投影屏;由物镜组、分光镜、负透镜组成手机/相机拍摄光路,在拍摄窗口放置手机/相机即可实现太阳像的拍摄功能;由物镜组、分光镜、负透镜和投影屏组成太阳像投影光路,观测者可以在投影屏上看到清晰放大的太阳像。

其中物镜组可以由多种形式的透射式光学镜片组成,其功能是实现入射太阳光线的汇聚。分光镜可以是棱镜,也可以是其它结构形式的分光元件,用于实现拍摄光路和投影光路的光轴分离,使得两种功能能够同时实现。负透镜的第一个表面设计成凸面,镀分光膜层,一部分光线反射,一部分光线透射。负透镜放置在物镜组的焦点内侧,且其后焦点与物镜组焦点重合。从透射光线的追迹来看,负透镜与物镜组构成伽利略望远系统,实现入射太阳光线的角放大,使其适合手机/相机拍摄要求。从负透镜第一个表面反射的光线经分光镜反射,在与物镜组光轴垂直方向上形成了一个焦点,用于投影成像。从反射光线的追迹来看,负透镜第一个表面与物镜组构成一个折反式光学系统,其优点在于能够在较小空间内实现对物镜组的扩焦,保证在投影屏上得到清晰放大、适合人眼观看的太阳投影像。

到达负透镜第一个表面的光线一部分透射,一部分反射;凸面分光膜层的透射/反射系数根据手机成像亮度和投影屏亮度需要进行分配。例如,从科普实践来看,对于正常亮度的太阳,其亮度的1.6×10-4适合拍摄,其亮度的1×10-5适合人眼观测。把分光镜的分光比设置为0.5,将负透镜第一表面的透射系数设计为0.01,手机拍摄窗口玻璃选择0.025的中性滤光片。考虑到其他光学元件的光损失,进入手机/相机的光能量大约是太阳亮度的1.6×10-4左右。如果将负透镜第一表面的透射系数设计为0.1,则手机拍摄窗口玻璃选择0.0025的中心滤光片,可以保证相同数量的光能量进入手机/相机。投影光路,将投影像的大小设计为物镜组入瞳直径的1.5倍,人眼观察距离0.25米,考虑到光学元件和投影屏的光损失,进入人眼的光能量大约是太阳亮度的1×10-5左右。

本发明与现有太阳像观测装置相比,存在以下优点:

(1)本发明同时实现了太阳像的投影与拍摄两种功能。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成像装置,观测者在投影屏上观看太阳像的同时,也能用手机/相机拍摄到太阳像进行记录;

(2)本发明将负透镜的第一个表面设计为凸面,巧妙运用分光膜层层设计,光线按照透射和反射两种路径传播,实现了伽利略望远光路和折反式扩焦光路的一体化设计;

(3)投影屏在人眼下方倾斜放置,更有利于长时间观测,获得更多有效数据;

(4)该装置光路简单,设计安全,外壳采用可折叠纸筒,生产本较低,适合广泛用于科普教育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适用于太阳像投影与拍摄的多功能装置光学系统图。

图2是一种适用于太阳像投影与拍摄的多功能装置拍摄光路图。

图3是一种适用于太阳像投影与拍摄的多功能装置投影光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适用于太阳像投影与拍摄的多功能装置。如图1所示,由物镜组1,分光镜2,负透镜3,拍摄窗口4,投影屏5和装置壳体6组成。其中物镜组1实现入射太阳光线的汇聚,物镜组1可以由多种形式的透射式光学镜片组成。分光镜2用于实现拍摄光路和投影光路的光轴分离,使得拍摄和投影能够同时实现。分光镜2可以是棱镜,也可以是其它结构形式的分光元件。负透镜3的第一个表面设计成凸面,镀分光膜层,一部分光线反射,一部分光线透射。负透镜3放置在物镜组的焦点内侧,且其后焦点与物镜组焦点重合。从透射光线的追迹来看,负透镜3与物镜组1构成伽利略望远系统,实现入射太阳光线的角放大,使其适合手机/相机拍摄要求。从负透镜3第一个表面反射的光线经分光镜2反射,在与物镜组1光轴垂直方向上形成了一个焦点,用于投影成像。从反射光线的追迹来看,负透镜3第一个表面与物镜组1构成一个折反式光学系统,在较小空间内实现对物镜组1的扩焦,保证在投影屏上得到适合人眼观看的太阳投影像。透镜1,分光镜2,负透镜3、拍摄窗口4和投影屏5安装在装置壳体6上,装置壳体6上设计有迴转轴,可用于跟踪太阳和调整对太阳的观测角度,迴转轴的位置可以根据装置壳体6设计情况安排。装置通过迴转轴安装在支架上,绕迴转轴的旋转可以实现装置对太阳的跟踪。当不配备支架时,装置可以平放在高度合适的平台上,以装置壳体的一个角作为支点进行太阳跟踪。装置壳体6可以采用多种材质制作,使用后可以折叠,方便携带。

如图1所示,物镜组1与负透镜3采用同轴设计,分光镜放置在物镜组1和负透镜3之间,其分光面与物镜组1、负透镜3形成的光轴成45°夹角。拍摄窗口4在负透镜3下方,位于物镜组1与负透镜3组合光路的出瞳位置。

如图2所示,太阳光线射入物镜组1后进行汇聚,到达分光镜2,部分光透过分光镜照射至负透镜3,负透镜3的第一个表面镀分光膜层,透射光线经负透镜3传播至拍摄窗口,在出口处放置手机/照相机即能拍摄太阳像。

如图3所示,太阳光线射入物镜组1后进行汇聚,到达分光镜2,部分光透过分光镜照射至负透镜3,负透镜3的第一个表面镀分光膜层,一部分光经负透镜3透射至拍摄窗口,另一部分光经负透镜3的第一个表面反射后到达分光镜2,再由分光镜2反射至投影屏5,在投影屏5上形成放大的太阳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